构建“智慧教育”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智慧的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体现人人有智慧,事事有智慧,处处有智慧,让智慧充满校园,以教师的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人生智慧。近年来,我们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机结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坚持以智慧教育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张扬个性、走向生活。一方面,积极创设开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互动关系,给予学生生长智慧的土壤;另一方面,以问题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反思,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欲望,使他们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增长知识、增长经验、增长智慧。
  一、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炼学校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所认识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教育正能量。
  我校位于充满活力的花都。在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基于国际化大背景的新思考,我们把学校的办学思路定位于:以智慧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抓手,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从学校83年办学历程的沉淀中,提炼出“棠开飘香,澍育英才”这一凝聚学校精髓和底蕴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人文、书香、健康、实践”校园创建活动,营造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以此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在智慧,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了智慧校园和校园文化的生成。
  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我们注重营造“智慧教育”育人环境,以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来熏陶学生,以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来感召学生,使校园环境与师生之间充满和谐美;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点燃师生的读书激情,遵循“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实用性”的原则,力争把校园建设成为“智慧园”“活的教科书”。一楼的体育长廊,充满了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北楼二、三楼的配画古诗文走廊弥漫着古典馨香;四楼的名画走廊散发着艺术气息;五楼的世界风光走廊洋溢着异国情调;南楼各楼层走廊则紧扣学生学习生活,突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亮点,彰显学子风采、突出激励文化,分别展示着学生参加艺术、科技、绘画等比赛和实践活动的精彩剪影和创新作品,……点点滴滴,所折射出来的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和智慧思维的引申,亦反映着智慧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中灵感与艺术交融的璀璨。
  二、加强智慧课堂建设,营造和谐高效课堂
  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受教育者发现、发展、培养自己的智慧,通过自我完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形成每个人独具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走向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近几年来,我校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内涵,坚持以“聚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花都区“科学课堂”实验学校为契机,以“科学课堂”教育理念为抓手,以“智慧教室”实践为突破口,结合学校《提升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 “先学后教”理念探究,培养学生尝试创新能力》《小学生科学人格培养的学校实践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的研究,逐步建立科学、系统的校本教研机制,拓宽校本教研活动渠道,充分挖掘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特色、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三大提升”为目的,创建一个积极、团结向上的寓学习、教科研于一体的教师团队。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提炼符合我校师生的“先学后教”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科以先学后教课例研讨为载体,实践、归纳精读课、略读课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数学科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等“尝试教学”教学模式的运用;英语科在涉及单词教学、课文学习、小组合作等方面的新授课、巩固课“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见面课”“年级研讨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转科教师及个别教师跟踪课”“一人一课”“师徒结对课”“新教师考核课”等不同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体现了“认识源于实践”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愉悦地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助推智慧教育发展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潜力,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非常注重从“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的引领。如:我们定期开展“六个一”亲子家务实践活动。“六个一”亲子家务包括:1. 我的地盘我做主,整理自己的书桌、床铺等;2. 今天家务我来做,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收拾房间;3. 今天我当厨,帮父母择菜、洗菜等;4. 感恩进行时,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5. 亲子私房菜,在父母的指导下,每月做一道菜;6. 今天我当家,在父母指导下,负责当天的家庭生活等支出。由此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康人格,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幸福地成长。
  我们积极落实“体艺2 1项目”。在加大对音体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考核力度的同时,在普及和提高上做文章,积极开展“学会游泳、学会一种棋类、学会一种乐器”的“三学会”体艺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科学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和学生体质抽样检测结果通报制度,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长期以来,我们为了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体艺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我们明确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艺教学的延伸的教育理念。根据老师们的专业特点和特长,开展了铜管乐、直笛、舞蹈、合唱、花样跳绳、航模等“术有专功”兴趣小组实践活动。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缓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张扬了学生个性。每年的六月份,定期举办“创和谐校园、展艺术风采”艺术节,以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学生的生活和情趣,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创新的舞台。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我自2014年8月1日到桥头镇第二小学任职校长以来,充分认识到来到新的校园,面对新的同事、新的学生,第一学期的开局非常关键,这是与行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适应、互相磨合的关键时期,如果开局不好,将直接影响学校后续的发展,如何确保这个学期能较有成效地度过,我在确立前沿的办学理念和民主的教学管理上,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理念引领,凝聚团队力量  开学伊始,为迅速将各路思想揉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理念,
高铁桥梁墩厚沉降技术是为了保障列车在营运期间的安全性和旅客在途中的舒适度而制定的强制性规定。在工程实施期间,如果桥梁墩位产生了不均匀沉降,就会影响到墩台位置的变化,产
<正>韩国基础教育始终坚持民族性的教育根本,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民族进步为基石,真正体现民族意志,不断构筑具有鲜明民族灵魂的教育。在韩国,民族性的传统文化一直呈现出极
期刊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学校的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学校正积极主动地从只关注“分”跳到关注“人”的新天地。  一、把握住三个环境  1. 大环境——上级部门教育理念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改变,为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明方向,并能为学校办学行为撑腰。  家长、社会对人才观、建设者等认识更全面,对学生要求也更客观与理性,这让学校更能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全力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操作?笔者认为,教师应有一个化繁为简、清晰正确的教学思路,适合学情的指导方法,扼要地说,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学法指导教学流程模式。它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读、思、议、说、品、评、联、练”。  一、指导学生“读”  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是读。怎样读效果好,教师应给予学生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指导运用,并逐步使学生掌握读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教学小说节选、短篇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  一、包装法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同样的东西,有着特别的包装的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设计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时,可以发挥语言的魅力,把一些司空见惯的祈使句,变成充满童趣、充满人文关怀的话语。如:  填空题 ——对号
一、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准学生兴趣点,以点带面地推动学生的阅读。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同学们热爱读书。例如:利用班会课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会,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学生捐献图书,在班里设一个图书角,在墙壁上悬挂读书格言,每个同学制作小书签,等等,总之要创设良好的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