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读《水浒传》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这是《水浒传》里吴用为赚取卢俊义而题的一首诗,一部《水浒传》讲述了一个个悲壮而深刻的英雄故事。里面题诗不少,唯有这一首让我彻悟铭记。我在领略了梁山伯忠和义的英雄情怀后,为他们的结局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慨叹无论怎样的抗争,他们的命运都是历史注定的。因此,不得不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到悲伤、悲壮和悲愤。
  一部《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一部《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和炉火纯青的口语话境界,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了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
  一部《水浒传》,述說了108将滚烫豪迈的情怀,感受着那一个个苍凉悲壮的英雄形象,不仅思绪万千,读到伤心处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也赴刀光剑影中拼个你死我活。
  林冲是让我最为痛心的人物,为了维护生活的平静,在屈辱中隐忍,耿直的他在白虎堂中,面对阴森森的目光不得不低下了英雄的头,即使在野猪林里死里逃生后,他还是极力维护一份平和,还是奢望在惨无人道的专制社会里,寻求到一方可以供他栖身的净土。直到草料场好友陆虞侯将绝情火焰熊熊烧起,面对再也忍无可忍的现实,他才明白自己已经被逼到了绝望的境地。
  雪是白的,血是红的。沉默中也会有爆发的时候,但爆发也同样是水泊梁山的不归路。他们悲惨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同:起先林冲在王伦的盛气凌人之下忍气吞声,为了挽留各位英雄好汉,他却不得不再次抡起那把苍凉的刀,再次让罪恶的血溅满干净的衣袍。他武艺高强却不想轰轰烈烈,但在黑压压的官场面前,平淡的生活也不能有,除了反抗,还能有什么呢?而当他终于看透了世态炎凉,终于下定决心要书写英雄的浩然史诗时,命运又一次葬送在另一个人的犹豫里。高俅,那个刻在他骨子里,那个让他痛恨终生的人,却怎么也不能亲眼看到他下地狱。林冲的坎坷一生最终泣然画上了句号,碧血丹心再也不能收拾旧山河。只留下,阴森的风雪山神庙前,一个悲凉绝望的背影。
  因中毒而亡的也不止宋江和李逵。卢俊义也是被逼上梁山的,他一身武艺,满怀热忱,一生要白首为功名,却被那个时代荒唐的黑暗遮抹。被骗后他依然满心赤诚,誓为大宋人。是李固等人的利欲熏心让他清醒地看到,不得不在另一条路上仰天长啸了。与林冲一样,曾经风光无限的玉麒麟,也在招安之后结束了悲壮的一生。只留下,残阳如血的芦花滩里,一个孤独无助的背影。
  英雄的陨落有英雄的道理,但那些无辜的山野草民呢?但那平庸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呢?也许大家觉得潘金莲是公众的坏形象,在外淫荡,杀害亲夫,是可杀不可留,遗臭万年的,但是她就该甘愿为富人做妾吗?她就该被逼嫁给清河县最丑陋的人吗?她的命运就不可怜可悲吗?单凭红颜薄命和红颜祸水是诠释不尽她的命运的,她被迫追随着武大郎的冤魂离去了。只留下,凄美堂皇的狮子楼中,一个妩媚遭唾的背影。
  宋江总是天真地认为,只要招安便可天下太平,但他哪里知道那片黑暗是他无法复明的。
  回望豪杰,无论锋芒外露还是沉稳内敛,也无论仗义莽燥还是临危不乱,宿命都如履一辄。酒入愁肠,他们可以饮下梁山泊的豪爽抒怀,但是永远也化解不了那个吃人的朝代所赠与的苦痛。花和尚拳打镇关西,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武松景阳岗醉酒打虎,及时雨怒杀阎婆惜,这些英气豪胆,也只不过是当时社会舞台上的、一次微不足道的精彩表演而已,就算他们闹到地动山摇,也逃不掉可悲现实的紧箍咒,虽然宋公明说过,“宁叫朝廷负我,我决不负朝廷”,虽然一碗毒酒毒不灭及时雨的愚忠,但他们的悲剧真的是宋江一手造成的的吗?即使不招安,一群大碗喝酒大口吞肉的山岛水贼,以他们薄弱的力量,笑傲山林可以,能撼动整个朝廷吗?在当时的背景下,失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他们能上演的,也仅仅是对命运悲壮的怒吼一声而已。
  嗟夫:奸臣当道,一手遮天,不知冤死了多少忠臣义士和庶民草寇,那个北宋黑暗的统治社会啊,那么多悲壮的英魂和冤屈的野鬼在历史的长河中该如何安息。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1979年秋天,我如愿以偿地坐进了陶林小学的教室,成了一名自豪的小学生。当时县城下派的政协委员王光华老师就任小学校长。他个头不高,面目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每天正常都要往来于我家西边的一条南北路,因为这条路通向陶林的北大街。大街上十分繁华:有水产、供销社、信用社、米厂、粮库等等,更主要的是这里沿街设有一条边的菜市场,逢年过节,大街经常拥挤得水泄不通。头顶菜篮,相互紧挨着挪步,我亲身体验过
期刊
半个多月家里无人,推开大门,架上葡萄已成熟,随手采摘含入口中,甘甜浸润唇齿间。  没有集市上的卖相,娘院子种的葡萄是放心果,其貌不扬,果粒不大,从来不用打药,有点干瘪,可味道是纯正的让人回味的甘甜。  因为这些天家里无人打理,门前、院子里各色的月季花有的已经凋谢,枯萎的花瓣不肯落地仍然傲立枝头,偏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文人雅士作对。  黄瓜豇豆无人采摘,恣意膨胀到只可观赏,不可食用
期刊
印象中,像土锅子这样热气腾腾、暖意浓浓的美食是过年才能吃到的。正月十五耍社火,可以近距离看一眼,村子春秋两台戏,在锣鼓喧天中也可以远远地望一眼。其他日子是不可吃到的。  现在才知道,小时候让我垂涎欲滴的土锅子就是现在城里街头巷尾都可以找到的暖锅。  大年初一,母亲早早起来,催逼着父亲生炭火,她去厨房准备炖土锅子的菜。父亲将土锅子放在廊檐下,这个土锅子来之不易,是母亲在供销社做棉大袄时,花掉几十件棉
期刊
人生之旅,有些事过往云烟,有些事会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间,终生难忘。  时光追朔到1978年,我有幸被安排在古田山当了一名伐木工人。  秋末的天气依然是秋风送爽,苍穹碧蓝如洗。我们一行九人(林山乡招了5名复退军人),搭乘古田山釆育场派来接送的专车,一路欢歌嬉笑,神釆飞扬,眉宇间盈溢着一股喜悦之情,为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工人而感到自豪。车子一路颠跛,我们一行到了解元岭山麓,场里领队介绍说这解元岭七上八
期刊
苦蒿,又称青蒿,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每到夏季,田间地头都有它的身影。扯几片叶子泡茶,入口时,苦涩的味道环绕舌尖,倏忽唤起了记忆里的一段时光,那段教会我不忘困苦、勇敢坚强的时光。  童年时,每逢放暑假,总会和一群小伙伴相约,顶着烈日,漫山遍野地寻找苦蒿,用镰刀割下来晒干,然后卖给收购的人,赚取零花钱。父母为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也不加阻拦。  我们最喜欢的便是长在玉米地里的苦蒿,因为地里有农民施
期刊
永远的仓央嘉措  我在一片虚构的且透明的风中,倾听着你的声音。然后雕饰一段时光,在月夜的浓稠中,阐释。  你离去时凄苦的影和冷峻的容。  青海湖边,信众的目光汇聚成天边的云彩。暮色苍苍,你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黢黑的视线里只剩一棵菩提树的孤独。  在理塘,我静成一粒佛音沐浴的石头。我在疏雨中探寻被风追逐的传说,被阳光晒干的远事。倏间,我顿然发现,理塘的每一朵花开都显现着佛的轮廓,每一片天空,都萦绕着
期刊
她叫小荷。可能是因为门前的那汪池塘,或者说是因为池塘里那片青绿的莲藕。每当夏日,池塘内荷花繁盛,高雅清香。那年她生于夏天,正是荷花綻放季节,扑鼻的清香随着夏风飘进小院,那晚她降生了。  她天生就是个小美人胚子,单薄恰到好处的纤弱。  我是看着她从襁褓中长大的。我曾逗她笑,一声声“小荷”“小荷”地叫她,她就对着我小手乱挠,裂着小嘴儿笑。一年年地,她就长成了娇小的女孩。她家的小院和我家相隔不远,也算毗
期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友从南方来北京开会,照例要和朋友喝一顿。席间我习惯性的问候一声:哥们儿最近生活的怎么样?朋友说:现在生意不好做,穷的都要卖看家狗了。  一句“要卖看家狗”,把我拉回到童年的记忆。童年时我也曾养过一只狗,是那种地地道道的农村土狗,长着一身叫不出颜色的杂毛,消瘦的身体,总是在风中打晃,仿佛坚持不到看明天的阳光。  我那时因为吃不饱,造成营养不良,身体长得又瘦又矮,经常被同龄的
期刊
我的家乡,是位于江汉平原上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更被誉称“芙蓉之国”。  她头枕长江波涛,胸襟洪湖“明珠”,腰缠四湖“玉带”,脚蹬东荆汉水,县境内河湖港汊成网,藕池柳塘棋布,历来就号称“百湖之县”。一到夏天,不仅那八百里洪湖漫漫“接天莲叶无穷碧”,还有那城乡大小湖塘更呈一片“映日荷花别样红”景象。置身如此“秀越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的菡萏王国,总似觉于静谧中,荷吹长箫,莲起诗行,常常豪赏那
期刊
走进乌镇,那古香古色的街衢、民宅,就像穿越时空,回到远古年间。  房屋,白色的墙、衬托着黛色的屋瓦、黛色的砖、黛色的木门、黛色的窗棂,真是应了乌镇的一个“乌”字。  长假刚休完又是个雨天,游客稀少,古镇显得静悄悄。  漫步在石板路上,路过一条静谧、清幽的深巷,忽地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又对未来执着期望的姑娘……  进入西栅景区,才真正领略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