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社会基础等方面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廉政文化;和谐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42-0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中首次出现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铿锵之词,显示了这个拥有73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面对腐败的坚决态度。胡锦涛说:“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关键时期,解决腐败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廉政文化。
一、廉政文化及其功能
廉政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所形成的关于廉政的理论、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等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它不等于廉政活动,是人们对廉政活动的过程、方式、内容、结果等的反映,是人们对廉政活动的情感与态度。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从廉政形态来看,廉政文化是一个廉政标识,是一种廉政氛围,是廉政建设的一种现实状态,它孕育并体现着先进文化。从文化形态来看,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在廉政建设上的现实反映,它同时又发展、体现着先进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支撑并开辟新的领域。
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导向功能。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崇廉耻贪的社会舆论环境。廉政文化借助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媒介,弘扬主旋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不同层次上为维护全党和全社会的整体利益自觉团结起来,实现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他们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指向功能。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一种廉政理念,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而文化的多元化不但表现为传播手段、形式的多样化,更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正如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的:“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在这里,我们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营造一种廉政文化的氛围,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形成廉洁自律意识。
批判功能。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政文化的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通过内存的修行,洁身自好,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这是廉政文化传承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另一方面,廉政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如果说腐败分子产生腐败文化,腐败文化又催生腐败分子,那么,先进的廉政文化催生的是优秀的党员和于部与先进的文化意识。
规范功能。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廉政文化也不例外,对人们的行为同样加以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廉政文化实践活动,告知人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规范价值取向,进而约束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第二,从政治制度层面,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廉政文化得以发扬的保证机制。廉政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定出的党纪政纪条规和廉政法规的内化;另一方面,通过国家的权力机关加以监督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制度机制,制衡人们的行为在规范之内。第三,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作用不仅在于对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在于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只有用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教育和引导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知识、理念、规范并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评价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之一。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廉政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的一般作用,还在净化社会空气,规范社会伦理,评定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竞争与效率、公平与正义、谅解与宽容、文明与法治的和谐统一,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努力营造廉荣腐耻、团结互助、健康、安定的良好氛围。
2、廉政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组织者、实施者和维护者,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勤务员,肩负着带领党员和群众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任。从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看,凡是勤廉自律、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都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公仆。反之,丧失党性,以权谋私,就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
3、廉政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打造社会基础。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民生活在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的概念,而且是应当达到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目 标。社会的进步需要人的自觉认识和自觉实践,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对权利和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此,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廉政文化建设是务实的政治文明,从全新的视角思考怎样营造适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条件,以便更有力地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实现,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人的创造力,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地位观,依靠人的先进因素不断清除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垃圾,铲除可能滋生腐败行为的空间条件,不断地营造健康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的理想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实现。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为推进社会进步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廉政文化包括廉政观念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廉政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也就是加强廉政观念文化建设,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加强廉政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先进繁荣的文化和发达的精神文明作支撑。廉政观念文化包括人们对廉政的认知、廉政的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廉政观念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培育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才能根除人们心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的影响,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加强廉政观念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扩大廉政教育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廉政文化建设网络,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营造浓厚的道德环境,使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形成廉政的强势氛围。不断延伸廉政宣传空间。要求从每个机关、每个社区、每个企事业单位、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普通公民做起,重视具体的廉政行为实践,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家庭、工作单位、亲友和社交圈中形成廉政氛围,充分利用和拓宽廉政建设的社会资源。不断扩展廉政建设层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能够立足实情,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对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开展有的放矢的活动,从而将廉政建设的成效巩固在各个社会层次之中。
2、完善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廉政制度文化的目标是建立清正廉明的社会秩序,这其中包括廉洁勤政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制度的了解与执行制度的态度等。我们不能狭窄地认为它只是一种观念文化,同时它还是一种制度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愿”腐败的保障机制。全面构筑与反腐倡廉的观念文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使得监督制度有力,使人不易腐败;惩治机制严厉,使人不敢腐败;保障机制适当,使人不愿腐败,逐步抑制、减少、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针对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普遍存在着自我监督不自觉、接受监督不主动、监督他人不积极等问题,我们应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营造不易腐败的他律环境。当然,监督体制要进一步创新,监督渠道要进一步拓宽,不但要完善专门机构的监督,还需要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从实践看,腐败问题的举报来源多在群众和下级,所以应赋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完善新闻监督机制,建立普遍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平台,从而及时发现和减少腐败的发生。必须完善严厉的惩治机制。事后惩治机制是构建科学惩防体系的重要目标。要有疏而不漏的严密法律网络,有让人望而生畏的惩治手段。依靠制度文化的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只有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的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水平,才能真正解决腐败问题。
3,提高廉洁从政的实际效果。和谐社会的形成,关键不仅在于论证理论层面的正确性、必然性和先进性,更主要在于社会治理者治理行为的道德性、公正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廉政建设是否落到实处,是否收到实效,都是能够通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廉政行为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树立清正廉洁的行为模式,培育廉洁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崇廉敬廉”的社会评价模式及行为方式。加强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的普遍认同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因此,必须加强廉政行为文化建设,转变现实中存在的“反腐败越反越严重”的认识,增强反腐败的信心。只有加强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使人民群众深切理解腐败对党、对国家、对全社会的危害,才能使每个公民都主动站出来揭露各种侵害人们利益的行为,自觉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责任编辑 宋桂祝
[关键词]廉政文化;和谐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42-0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中首次出现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铿锵之词,显示了这个拥有73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面对腐败的坚决态度。胡锦涛说:“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关键时期,解决腐败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廉政文化。
一、廉政文化及其功能
廉政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所形成的关于廉政的理论、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等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它不等于廉政活动,是人们对廉政活动的过程、方式、内容、结果等的反映,是人们对廉政活动的情感与态度。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从廉政形态来看,廉政文化是一个廉政标识,是一种廉政氛围,是廉政建设的一种现实状态,它孕育并体现着先进文化。从文化形态来看,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在廉政建设上的现实反映,它同时又发展、体现着先进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支撑并开辟新的领域。
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导向功能。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崇廉耻贪的社会舆论环境。廉政文化借助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电影、杂志等媒介,弘扬主旋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不同层次上为维护全党和全社会的整体利益自觉团结起来,实现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他们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指向功能。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作为一种廉政理念,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而文化的多元化不但表现为传播手段、形式的多样化,更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正如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的:“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在这里,我们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营造一种廉政文化的氛围,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形成廉洁自律意识。
批判功能。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一个社会的廉政文化的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通过内存的修行,洁身自好,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这是廉政文化传承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另一方面,廉政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如果说腐败分子产生腐败文化,腐败文化又催生腐败分子,那么,先进的廉政文化催生的是优秀的党员和于部与先进的文化意识。
规范功能。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廉政文化也不例外,对人们的行为同样加以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廉政文化实践活动,告知人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规范价值取向,进而约束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第二,从政治制度层面,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廉政文化得以发扬的保证机制。廉政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定出的党纪政纪条规和廉政法规的内化;另一方面,通过国家的权力机关加以监督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制度机制,制衡人们的行为在规范之内。第三,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作用不仅在于对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在于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只有用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教育和引导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知识、理念、规范并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评价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之一。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廉政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的一般作用,还在净化社会空气,规范社会伦理,评定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竞争与效率、公平与正义、谅解与宽容、文明与法治的和谐统一,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努力营造廉荣腐耻、团结互助、健康、安定的良好氛围。
2、廉政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组织者、实施者和维护者,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勤务员,肩负着带领党员和群众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任。从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看,凡是勤廉自律、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都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公仆。反之,丧失党性,以权谋私,就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
3、廉政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打造社会基础。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民生活在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的概念,而且是应当达到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目 标。社会的进步需要人的自觉认识和自觉实践,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更需要对权利和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此,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廉政文化建设是务实的政治文明,从全新的视角思考怎样营造适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条件,以便更有力地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实现,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人的创造力,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权力观、地位观,依靠人的先进因素不断清除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垃圾,铲除可能滋生腐败行为的空间条件,不断地营造健康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的理想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实现。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为推进社会进步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廉政文化包括廉政观念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廉政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也就是加强廉政观念文化建设,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加强廉政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1、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先进繁荣的文化和发达的精神文明作支撑。廉政观念文化包括人们对廉政的认知、廉政的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廉政观念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培育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才能根除人们心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的影响,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加强廉政观念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扩大廉政教育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廉政文化建设网络,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营造浓厚的道德环境,使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形成廉政的强势氛围。不断延伸廉政宣传空间。要求从每个机关、每个社区、每个企事业单位、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普通公民做起,重视具体的廉政行为实践,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家庭、工作单位、亲友和社交圈中形成廉政氛围,充分利用和拓宽廉政建设的社会资源。不断扩展廉政建设层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能够立足实情,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对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开展有的放矢的活动,从而将廉政建设的成效巩固在各个社会层次之中。
2、完善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廉政制度文化的目标是建立清正廉明的社会秩序,这其中包括廉洁勤政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制度的了解与执行制度的态度等。我们不能狭窄地认为它只是一种观念文化,同时它还是一种制度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愿”腐败的保障机制。全面构筑与反腐倡廉的观念文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使得监督制度有力,使人不易腐败;惩治机制严厉,使人不敢腐败;保障机制适当,使人不愿腐败,逐步抑制、减少、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针对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普遍存在着自我监督不自觉、接受监督不主动、监督他人不积极等问题,我们应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营造不易腐败的他律环境。当然,监督体制要进一步创新,监督渠道要进一步拓宽,不但要完善专门机构的监督,还需要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从实践看,腐败问题的举报来源多在群众和下级,所以应赋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完善新闻监督机制,建立普遍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平台,从而及时发现和减少腐败的发生。必须完善严厉的惩治机制。事后惩治机制是构建科学惩防体系的重要目标。要有疏而不漏的严密法律网络,有让人望而生畏的惩治手段。依靠制度文化的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只有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的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水平,才能真正解决腐败问题。
3,提高廉洁从政的实际效果。和谐社会的形成,关键不仅在于论证理论层面的正确性、必然性和先进性,更主要在于社会治理者治理行为的道德性、公正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廉政建设是否落到实处,是否收到实效,都是能够通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廉政行为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树立清正廉洁的行为模式,培育廉洁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崇廉敬廉”的社会评价模式及行为方式。加强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的普遍认同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因此,必须加强廉政行为文化建设,转变现实中存在的“反腐败越反越严重”的认识,增强反腐败的信心。只有加强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使人民群众深切理解腐败对党、对国家、对全社会的危害,才能使每个公民都主动站出来揭露各种侵害人们利益的行为,自觉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