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小学阶段,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写景类作文一共有五次,而且全部安排在第二学段(见下表)。将这些习作内容集中在一起稍一琢磨,内容重复出现、目标缺少序列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
这些习作基本雷同,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难度来明确训练目的。针对此问题,我们对写景类作文作了以下整合教学实践探索。
一、习作内容的整合
我们觉得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并不妥,理由如下:(1)学生想到的素材往往是曾经旅游过的景点,旅游一般在假期,学期中后期再来回忆去过的地方,印象已模糊。(2)初学写景文,先写身边熟悉的景物会更容易些,特别是校园景物,有利于师生进行实地观察、指导。
二、习作目标的整合
单从教材中描述的习作内容和要求看,五次写景作文缺少一个明确的逐步加深的写作目标序列,也就是说,每一次写景作文练习的个性化目标不清楚。比如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也可以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这两次内容雷同的作文练习到底有哪一点或哪几点不一样的个性化要求?仅凭教材中的描述似乎找不到答案。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写了一篇作文《游艇湖山》,到了下学期写家乡景物,她依然可以把上学期写的《游艇湖山》交上去,因为艇湖山就是家乡的景物。到了四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她原来写的依然符合教材描述的要求,还可以继续充数。
五次写景作文,如何确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呈螺旋式上升的习作目标序列?我们的做法是: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取个性化目标。比如,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课文中可以拾掇不少比喻句、拟人句: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燕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珍珠泉》
“园地一”中的宽带网列举的三句古今中外作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中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这些信息,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写家乡的景物”的目标在上学期“写清楚”的基础上稍作提高,要求“能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一处景物写得较生动、形象”。
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它们有三个典型特点:
第一,《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七月的天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写的。
第二、第三篇课文都出现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园地”中“我的发现”也在引导学生感悟排比。
第三,《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七月的天山》出现了用事例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比如,句1:“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句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于是,我们把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习作目标定为: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写,用排比,用事例尝试着把景物特点写具体。
就这样,我们通过单元整组教材内容的整合,重新确定了每次写景文的个性化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校园里的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把景物特点介绍得比较清楚、具体。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家乡的景物,能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景物寫得较生动、形象。
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写去过的一个地方,能用较丰富的联想使习作情趣盎然。
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自己的校园,能按游览顺序,用排比,用事例尝试着把特点写具体。
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写田园风光,要求尝试着用时空交叉、画面组合的方法介绍迷人的田园风光。
三、阅读和写作的整合
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香港,璀璨的明珠》是很不错的写景例文。这两篇课文我们就利用阅读单来进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片段的写法,也就是说,对于每一处景点,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又是怎么把景物特点写出来的。比如海滩,作者选择了贝壳和海龟这两个景物,写贝壳是抓颜色和形状来介绍,写海龟重点写它的活动。两篇课文学习后,对于怎样观察景物,怎样写观察记录单,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们开展了写景类习作阅读周活动。利用晨读课,集体共读一篇介绍地方的文章,并讨论两个话题:(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2)记一句你认为最有意思的话。这样,在边读、边写阅读记录单中进一步巩固抓关键词记录观察对象的方法。写景类习作“阅读周”正是对阅读课文的补充。课文是名家之作,习作却出自同龄人,更受学生的喜欢。大家读着课文,思考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寻找着自认为有意思的句子,对观察与写作的一些方式、方法自然而然会有所感悟。(附阅读记录单)
集体交流后,学生带着观察单各自选景物观察。从学生的习作看,这样的指导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出现的言之无物、泛泛而谈的问题。
紫藤长廊
学校里的紫藤长廊就像一个“ Z ”字。长廊上有许多灰色的石柱,大约有两个人那么高。两根石柱中间有一条石凳,六个小朋友可以并排坐。长廊上有无数的紫藤叶,绿的、黄的,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就像一个凉棚。夏天上体育课时,我们常常跑到“凉棚”下来乘凉。最有趣的是紫藤条了:有的藤条在石柱上缠绕着,像一条蛇;有的藤条底部是一根,爬到一半分成了五根,从两边拥抱着石柱,像一个巨大的手掌;还有的藤条从上面挂下来,又回了上去,成了一个小秋千呢!
【三(4)班 张一凡】
等学生对如何写单项景物有了一定感悟后,我们引导学生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点。首先以大花园为例进行集体讨论,明确介绍景点要捕捉最有特色的2~3项景物来重点观察,然后让学生分组分散观察。学生填写的观察记录单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景物选择雷同。比如一位学生选的景点是校园西北角的小花园,她选择的景物为笑脸、雪松、五针松。讲评时有学生指出后两个景物同属植物,建议选擇彩色石子路。
2.景点选择主次不分。比如一位学生选择的景点是景观池,选择的景物为假山、紫藤长廊、小桥。讲评时有学生指出写景观池,池是必须要观察的,建议把小桥换成池,小桥可以合并在池中写。
别小看这些习作刚起步的学生,当你把问题观察单呈现出来后,总有那么几个聪明的学生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几个学生的智慧又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智慧。这样的讨论、讲评,既是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如何进行作文选材的渗透。
校园一景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我一定会带你去一个最美的地方——后花园。
后花园里散落着一些石头,有的像一个龙头,有的像乌龟,还有的像白虎,真有趣!
花园中间有一棵银杏树。现在,它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这些灰灰的树枝一根根笔直地刺向天空。最奇特的是,你还能看到树梢上的一个鸟窝呢!什么鸟住在这么小的窝里呢?太高了,我无法看到,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鸟飞到鸟窝里,真是可惜。
银杏树的右边有一座建筑,它的顶端像一把撑开的雨伞,但是只有一根一根的“伞架子”。“伞柄”非常粗,我张开双臂合抱,还要再加上一个手掌才能围起来。“伞柄”离地面不到1米的地方是一个圆形的底座。现在,就有一些小朋友像我一样,一边坐着,一边欣赏后花园的景物。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后花园,你来看后,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三(4)班 袁子阳】
习作内容、目标的整合,使老师们在进行写景类作文指导时能做到有的放矢;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感悟、观察写景物的方法;观察、讲评和写作的整合既能提高学生观察的有效性,也能渗透选材的科学性。这样的整合教学,使得教师的教更有效,学生的学更有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这些习作基本雷同,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难度来明确训练目的。针对此问题,我们对写景类作文作了以下整合教学实践探索。
一、习作内容的整合
我们觉得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并不妥,理由如下:(1)学生想到的素材往往是曾经旅游过的景点,旅游一般在假期,学期中后期再来回忆去过的地方,印象已模糊。(2)初学写景文,先写身边熟悉的景物会更容易些,特别是校园景物,有利于师生进行实地观察、指导。
二、习作目标的整合
单从教材中描述的习作内容和要求看,五次写景作文缺少一个明确的逐步加深的写作目标序列,也就是说,每一次写景作文练习的个性化目标不清楚。比如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也可以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这两次内容雷同的作文练习到底有哪一点或哪几点不一样的个性化要求?仅凭教材中的描述似乎找不到答案。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写了一篇作文《游艇湖山》,到了下学期写家乡景物,她依然可以把上学期写的《游艇湖山》交上去,因为艇湖山就是家乡的景物。到了四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她原来写的依然符合教材描述的要求,还可以继续充数。
五次写景作文,如何确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呈螺旋式上升的习作目标序列?我们的做法是: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取个性化目标。比如,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课文中可以拾掇不少比喻句、拟人句: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燕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珍珠泉》
“园地一”中的宽带网列举的三句古今中外作家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中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这些信息,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写家乡的景物”的目标在上学期“写清楚”的基础上稍作提高,要求“能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一处景物写得较生动、形象”。
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它们有三个典型特点:
第一,《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七月的天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写的。
第二、第三篇课文都出现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园地”中“我的发现”也在引导学生感悟排比。
第三,《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七月的天山》出现了用事例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法。比如,句1:“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句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于是,我们把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习作目标定为: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写,用排比,用事例尝试着把景物特点写具体。
就这样,我们通过单元整组教材内容的整合,重新确定了每次写景文的个性化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写校园里的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把景物特点介绍得比较清楚、具体。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家乡的景物,能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景物寫得较生动、形象。
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写去过的一个地方,能用较丰富的联想使习作情趣盎然。
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写自己的校园,能按游览顺序,用排比,用事例尝试着把特点写具体。
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写田园风光,要求尝试着用时空交叉、画面组合的方法介绍迷人的田园风光。
三、阅读和写作的整合
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和《香港,璀璨的明珠》是很不错的写景例文。这两篇课文我们就利用阅读单来进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片段的写法,也就是说,对于每一处景点,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又是怎么把景物特点写出来的。比如海滩,作者选择了贝壳和海龟这两个景物,写贝壳是抓颜色和形状来介绍,写海龟重点写它的活动。两篇课文学习后,对于怎样观察景物,怎样写观察记录单,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们开展了写景类习作阅读周活动。利用晨读课,集体共读一篇介绍地方的文章,并讨论两个话题:(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2)记一句你认为最有意思的话。这样,在边读、边写阅读记录单中进一步巩固抓关键词记录观察对象的方法。写景类习作“阅读周”正是对阅读课文的补充。课文是名家之作,习作却出自同龄人,更受学生的喜欢。大家读着课文,思考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寻找着自认为有意思的句子,对观察与写作的一些方式、方法自然而然会有所感悟。(附阅读记录单)
集体交流后,学生带着观察单各自选景物观察。从学生的习作看,这样的指导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出现的言之无物、泛泛而谈的问题。
紫藤长廊
学校里的紫藤长廊就像一个“ Z ”字。长廊上有许多灰色的石柱,大约有两个人那么高。两根石柱中间有一条石凳,六个小朋友可以并排坐。长廊上有无数的紫藤叶,绿的、黄的,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就像一个凉棚。夏天上体育课时,我们常常跑到“凉棚”下来乘凉。最有趣的是紫藤条了:有的藤条在石柱上缠绕着,像一条蛇;有的藤条底部是一根,爬到一半分成了五根,从两边拥抱着石柱,像一个巨大的手掌;还有的藤条从上面挂下来,又回了上去,成了一个小秋千呢!
【三(4)班 张一凡】
等学生对如何写单项景物有了一定感悟后,我们引导学生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点。首先以大花园为例进行集体讨论,明确介绍景点要捕捉最有特色的2~3项景物来重点观察,然后让学生分组分散观察。学生填写的观察记录单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景物选择雷同。比如一位学生选的景点是校园西北角的小花园,她选择的景物为笑脸、雪松、五针松。讲评时有学生指出后两个景物同属植物,建议选擇彩色石子路。
2.景点选择主次不分。比如一位学生选择的景点是景观池,选择的景物为假山、紫藤长廊、小桥。讲评时有学生指出写景观池,池是必须要观察的,建议把小桥换成池,小桥可以合并在池中写。
别小看这些习作刚起步的学生,当你把问题观察单呈现出来后,总有那么几个聪明的学生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几个学生的智慧又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智慧。这样的讨论、讲评,既是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如何进行作文选材的渗透。
校园一景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我一定会带你去一个最美的地方——后花园。
后花园里散落着一些石头,有的像一个龙头,有的像乌龟,还有的像白虎,真有趣!
花园中间有一棵银杏树。现在,它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这些灰灰的树枝一根根笔直地刺向天空。最奇特的是,你还能看到树梢上的一个鸟窝呢!什么鸟住在这么小的窝里呢?太高了,我无法看到,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鸟飞到鸟窝里,真是可惜。
银杏树的右边有一座建筑,它的顶端像一把撑开的雨伞,但是只有一根一根的“伞架子”。“伞柄”非常粗,我张开双臂合抱,还要再加上一个手掌才能围起来。“伞柄”离地面不到1米的地方是一个圆形的底座。现在,就有一些小朋友像我一样,一边坐着,一边欣赏后花园的景物。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后花园,你来看后,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三(4)班 袁子阳】
习作内容、目标的整合,使老师们在进行写景类作文指导时能做到有的放矢;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感悟、观察写景物的方法;观察、讲评和写作的整合既能提高学生观察的有效性,也能渗透选材的科学性。这样的整合教学,使得教师的教更有效,学生的学更有收获。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