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镇中心卫生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对镇中心卫生院护理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 护士编制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执行不严格,护理管理问题多。结论:提高护理工作地位,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护理管理知识培训,落实继续医学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规范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与问题;改进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7-02
黔城镇是新洪江市治所在地,总人口5.4万,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社区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实现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乡镇卫生院目前护理管理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要求。
1 护理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本院有医务人员95人,大学(专科)学历44人,中专学历50人;在编80人,合同制15人,有执业医师证16人,有助理医师证26人;在岗护士22人,其中注册护士21人,在编16人,临聘护士6人。病床96张,日门诊量120余人,日平均住院病人10人,日门诊输液病人80余人。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设病床的,床位与护士比1: 0.4 的编制标准[1、2]。镇卫生院没有设置详细的专科,护士工作角色换位快,任务繁杂、压力大。
1.2 护理工作地位不高,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卫生部门不少领导存在“重医轻护”思想,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将护理工作视为一种简单劳动,认为是医生而不是护士在为医院创造财富[3]。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指导不够。护士长不是院委会成员,工作职责不明确、权责不一致,有职无权,护理制度执行起来苍白无力。护士长从事着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还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承担琐碎的后勤事务,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没有把督导护理质量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护士长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对新医学模式下护理知识的更新、新的护理质量标准知之甚少,缺乏新的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
1.3 护士缺乏竞争意识,护理质量难以提高。由于护理工作压力与工作量大,护士每天上班忙于日常护理,下班忙做家务,身心疲惫,很少有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很多护士未参加过任何进修培训,对护理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了解少。护士的劳动报酬与劳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责、权、利难落实,大多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对深层次的护理程序,如人文关怀护理、心理护理、整体护理、优质化服务等的运用均难提上议事日程,护理水平停滞不前。
1.4 护理质量管理问题多,与规范管理差距大。①护理人员素质问题。一些护士学校毕业后,不得已才到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她们有的工作能力差,对一些基础护理操作都不能独立胜任,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不知从何做起。②门诊、住院患者管理问题。门诊病人无门诊医嘱执行记录单,护士执行医嘱后从未签字;住院病人病历资料不全,无手术护理记录单、无手术安全核查表等其他方面的资料;部分病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又无家属照顾的,陪护无人管理;患者擅自离院现象较普遍;夜间病人就诊无明显标识牌,致使病人到处找医生,如果遇到急危重症病人,延误抢救时机,易引起纠纷。③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差,如进行配药等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皮试时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④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体温单描记不真实,缺项、漏项,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医护记录不一致;入院、抢救、用药、病情变化、出院等重要时间护理记录太简单,缺乏连贯性;记录内容上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巡视病房、主要的指导内容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等。⑤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不规范。有的护士对抢救设备、仪器的使用不熟练、不规范。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能力差。⑥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医疗相关法律知识缺乏,基本操作不严谨,非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证据保全意识差。
2 对策
2.1 改变观念,重视护理工作。医院领导应改变“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护理工作是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视护理工作是尊重医学规律、依法管理医院、保证医疗质量的具体体现;要认真落实《护士条例》,了解护理方面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人、财、物多方面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护理工作的健康全面发展 [4]。
2.2 增加护士数量,尊重护理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医护人员比例,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适当增加护士数量,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避免过于超时间的工作,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和需要。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稳定乡镇卫生院的护理队伍,吸引护理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发展。
2.3 健全管理体系,提高护士长素质。院领导应尽可能设置专职护理管理人员,选拔符合资质条件护士作为护士长,并加入院委会。把医院护理工作目标、决策和重点等信息传递给临床护理人员。深入病房,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了解和发现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抓好质量管理。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学习,每年组织护士长参加护理管理培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护士长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业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要制定严格的护理质控考核标准,采取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办法,并与护士的薪酬挂钩,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5]。
2.4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医院要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三基”、“三严”训练,通过查房、讲课、督查指导等多种方式,不断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支持和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拓展知识领域,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护士要适应镇中心卫生院是综合病房,必须全面掌握内、外、妇、儿等常规护理,特殊护理的需求。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咨询者等角色,具备人际交往、综合护理、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自我防范、组织管理等能力[6],针对不同的患者, 进行科学、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让患者享受到较高水平的服务。
2.5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明确护理行为规范,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执行口头医嘱必须谨慎,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完后,应尽快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规范书写护理文书,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合法的原则,做到准确、及时,与医疗文件的一致。要加强护理人员再教育,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密查对制度,把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在医院接受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玉春,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2] 郭燕红. 贯彻《护士条例》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护士义务[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5) : 390 ~ 391.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4] 郎学勤,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指导的体会[J].当代护士,2012,2:178~179
[5] 彭远英,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2012 ,8 :189~190·
[6] 李志新,张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0~122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与问题;改进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7-02
黔城镇是新洪江市治所在地,总人口5.4万,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社区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实现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乡镇卫生院目前护理管理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要求。
1 护理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本院有医务人员95人,大学(专科)学历44人,中专学历50人;在编80人,合同制15人,有执业医师证16人,有助理医师证26人;在岗护士22人,其中注册护士21人,在编16人,临聘护士6人。病床96张,日门诊量120余人,日平均住院病人10人,日门诊输液病人80余人。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设病床的,床位与护士比1: 0.4 的编制标准[1、2]。镇卫生院没有设置详细的专科,护士工作角色换位快,任务繁杂、压力大。
1.2 护理工作地位不高,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卫生部门不少领导存在“重医轻护”思想,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将护理工作视为一种简单劳动,认为是医生而不是护士在为医院创造财富[3]。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指导不够。护士长不是院委会成员,工作职责不明确、权责不一致,有职无权,护理制度执行起来苍白无力。护士长从事着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还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承担琐碎的后勤事务,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没有把督导护理质量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护士长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对新医学模式下护理知识的更新、新的护理质量标准知之甚少,缺乏新的管理理念,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
1.3 护士缺乏竞争意识,护理质量难以提高。由于护理工作压力与工作量大,护士每天上班忙于日常护理,下班忙做家务,身心疲惫,很少有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很多护士未参加过任何进修培训,对护理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了解少。护士的劳动报酬与劳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责、权、利难落实,大多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对深层次的护理程序,如人文关怀护理、心理护理、整体护理、优质化服务等的运用均难提上议事日程,护理水平停滞不前。
1.4 护理质量管理问题多,与规范管理差距大。①护理人员素质问题。一些护士学校毕业后,不得已才到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她们有的工作能力差,对一些基础护理操作都不能独立胜任,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不知从何做起。②门诊、住院患者管理问题。门诊病人无门诊医嘱执行记录单,护士执行医嘱后从未签字;住院病人病历资料不全,无手术护理记录单、无手术安全核查表等其他方面的资料;部分病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又无家属照顾的,陪护无人管理;患者擅自离院现象较普遍;夜间病人就诊无明显标识牌,致使病人到处找医生,如果遇到急危重症病人,延误抢救时机,易引起纠纷。③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差,如进行配药等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皮试时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④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体温单描记不真实,缺项、漏项,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医护记录不一致;入院、抢救、用药、病情变化、出院等重要时间护理记录太简单,缺乏连贯性;记录内容上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巡视病房、主要的指导内容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等。⑤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不规范。有的护士对抢救设备、仪器的使用不熟练、不规范。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能力差。⑥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医疗相关法律知识缺乏,基本操作不严谨,非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证据保全意识差。
2 对策
2.1 改变观念,重视护理工作。医院领导应改变“重医疗轻护理”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护理工作是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视护理工作是尊重医学规律、依法管理医院、保证医疗质量的具体体现;要认真落实《护士条例》,了解护理方面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人、财、物多方面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护理工作的健康全面发展 [4]。
2.2 增加护士数量,尊重护理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医护人员比例,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适当增加护士数量,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避免过于超时间的工作,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和需要。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稳定乡镇卫生院的护理队伍,吸引护理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发展。
2.3 健全管理体系,提高护士长素质。院领导应尽可能设置专职护理管理人员,选拔符合资质条件护士作为护士长,并加入院委会。把医院护理工作目标、决策和重点等信息传递给临床护理人员。深入病房,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了解和发现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抓好质量管理。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学习,每年组织护士长参加护理管理培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护士长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业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要制定严格的护理质控考核标准,采取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办法,并与护士的薪酬挂钩,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5]。
2.4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医院要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三基”、“三严”训练,通过查房、讲课、督查指导等多种方式,不断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支持和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拓展知识领域,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护士要适应镇中心卫生院是综合病房,必须全面掌握内、外、妇、儿等常规护理,特殊护理的需求。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病人的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咨询者等角色,具备人际交往、综合护理、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自我防范、组织管理等能力[6],针对不同的患者, 进行科学、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让患者享受到较高水平的服务。
2.5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明确护理行为规范,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执行口头医嘱必须谨慎,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完后,应尽快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规范书写护理文书,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合法的原则,做到准确、及时,与医疗文件的一致。要加强护理人员再教育,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密查对制度,把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在医院接受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玉春,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2] 郭燕红. 贯彻《护士条例》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护士义务[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5) : 390 ~ 391.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4] 郎学勤,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护理指导的体会[J].当代护士,2012,2:178~179
[5] 彭远英,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2012 ,8 :189~190·
[6] 李志新,张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