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扎实推进商务领域供给侧改革,推动商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应紧紧围绕制约全市商务发展的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从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有效疏解商务领域非首都功能、加快培育商务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五方面推出更多体现首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的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新时代北京商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商务事业实现跨越性发展
1、消费经济成为增长主力军
先后实施促进连锁经营发展、鼓励网络零售批发发展等系列促消费政策,消费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2015年成为全国首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2016年在全国率先试行以总消费替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衡量实际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2017年全市市场消费总额达237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0年蝉联全国第一,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消费已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2、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
持续提升双向投资管理服务水平,重点领域放宽准入标准,优化外资产业投向。推动企业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抱团、央地联合和技术品牌“走出去”。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升,对外直接投资健康有序。
3、口岸经济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2012年首都国际机场国内首家空港型整车进口口岸投入运行,2013年在国内首批实施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2014年平谷国际陆港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海陆联运口岸,2015年24小时过境免检、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实施,2016年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启动运行。全市现已拥有3个国家口岸和2个口岸功能区,全方位口岸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4、高端商务新优势加速形成
修订完善扶持政策,注重央地对接,有力夯实了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基础。2017年在京总部企业达4007家,实现营收和利润约占全市企业的七成和九成。世界500强企业达56家,连续5年居全球城市之首。
(二)“疏功能”“提品质”并举,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有序推进疏解提升和协同发展
强化疏解提升工作的政策系统集成监督评估,建立了市、区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台账动态管理机制、查访核验与绩效评价机制,以及防反弹工作“回头看”机制和司法服务保障机制。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疏解提升市场1032个、物流中心106个。建立三地商务协同发展对接协作机制。
2、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2015年印发《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五化”发展。鼓励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等新模式新业态,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标准规范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新建或规范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3685个,城六区城市社区实现全覆盖,网点连锁化率34.9%,群众满意度97.5%。
(三)“降成本”“补短板”同步,内外贸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1、内贸流通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
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落实鼓励传统商业连锁企业促消费政策。出台《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村便民服务网点建设与电商结合。出台《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实施方案》,不断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推进电动物流车示范工作和末端配送网点建设。
2、外贸回稳向好基础更加坚实
外经贸发展引导基金、担保服务平台精准发力。完善外贸企业信息大数据建设,建立涉及敏感地区双边贸易企业动态台账,组织认定全市首批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出台《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保险、金融、信息、文化等新兴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四)服务业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开启打造升级版全新阶段
2015年获批复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17年6月,《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入打造升级版的全新阶段,目前新一轮85项深化试点任务完成过半,推出首批试点示范园区、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二、当前北京商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一)商务资源配置不平衡
商务资源在城六区布局较为集中,大型商业服务设施约52%位于五环路内,导致个别地区商业网点功能业态雷同、竞争过于激烈,而发展新区、远郊新城的大型商业服务设施则相对缺乏且发展水平较低。同时,一些高密度新社区商业配置不均衡,存在过度商业化现象,商用建筑和底商大部分被用于地产中介、养生、酒吧、高档烟酒专卖等毛利较高的项目,而菜店、理发店、小型餐饮店等低毛利便民商业项目供应不足。
(二)利用外资结构不均衡
从行业看,服务业引资占全市九成以上,但分布并不均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引资比重近五年始终未突破1%,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不匹配。从来源地看,香港是对京投资最多的外资来源地,且占比呈现升高趋势,由2012年的54.8%提高到2017年1—10月的78%,集中度过高。从区域看,2017年1—10月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引资比重分别为1.8%和24.4%,对比城市发展拓展区(66.9%)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消費市场发展不充分
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存在发展层次偏低、集中度不高、运行效率偏低、服务功能偏弱、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2016年全市商务五大行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收入利润率9.9%,仅为第三产业的一半。横向来看,2017年北京市大型商业设施9个(面积77.8万平方米),同期上海则有56个(面积460万平方米)。 (四)社区商业发展不充分
从消费规模看,社区消费占社会总消费不到50%,与发达国家80%的比例有一定差距。从业务布局看,连锁化规模、质量还不够,品牌连锁企业布局还不能满足老百姓要求。从便利化水平看,社区商业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连锁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设施配置相对短缺,便民商业网点建设任务仍较艰巨。
(五)商贸物流资源整合不足
全社会运用信息化统筹配置物流资源的能力仍显不足,各类物流设施的相互衔接和社会化运营水平仍较低,传统商贸业物流体系与不断壮大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力量相叠加,导致全市物流运输车辆众多,引发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诸多“并发症”。
(六)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人员流动性过强已成为制约北京服务行业发展的短板,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此外,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足也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水准。
(七)外贸政策亟需拓宽路径
在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北京现有政策的支持力度稍显不足,政策增量有待进一步挖掘。
(八)营商环境优化尚有空间
北京市营商环境渐趋优越,但与群众期待、企业期盼及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行业规划、市场准入、税收制度、劳动保障、信息共享、技能培训、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上仍有提升空间。
三、深化北京商务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方略
一要增强商务为民意识,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要以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为抓手,聚焦解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从平衡的角度出发,加快调整城乡之间、中心城区各区域之间的商务资源布局和业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重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和高度融合;把承接高端服务外包作为参与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分工的重要途径,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有序整合。
从充分的角度出发,推动线上线下品牌、渠道、业务、顾客等多方面资源的全面整合和深度融合,创建“店商+电商+服务商”模式;加强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有效联通,进一步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业综合体建设,大幅提升家门口幸福指数,加快推动“互联网+生活服务”转型,把触角延伸至每个行业、社区和家庭;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法律金融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着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四、深化北京商务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举措
(一)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加强市级统筹,克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问题
成立市领导挂帅的“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发改、商务等部门以及16个市辖区政府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解决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性、配套性问题,同时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办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政策协调与信息共享。
2、健全规划法规,将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健全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准入、运营、退出机制,加快清理修订陈旧条款和标准。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有效调控商业规划增量速度,对核心城区的老旧胡同、不规范业态聚集区和一些传统的有较大转型升级空间的商业街,逐步降低商业密度。推动商业用地储备供应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及开发营运相结合。
3、解决百姓痛点,综合提升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水准
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完善网点布局。引导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搭载,集约化利用空间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建立商务、规划国土、住建、发改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解决便民商业网点体量限制问题。把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解决便民商业网点选址难问题。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解决便民商业网点审批难问题。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有效缓解“社区最后一公里”瓶颈。学习香港做法,把公交、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作为社区商业配套延伸,在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建立综合性商业体,减轻社区内就近服务对商业设施的压力。
4、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生活性服务业监管制度
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分级管理。构建综合监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提供处置与线下联动执法相结合的动态监管,加强重点领域统计监测,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统计调查制度。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评价体系,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政策评估,形成长效监督问责机制。
5、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创新供给
加强财政资金对社区便民服务示范项目、生活性服务业聚集创新示范项目建设投入,鼓励生活性服务业科技研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科学设计生活性服务业“营改增”改革方案,制定促进中小生活服务企业研发和技术进步的税收支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上市和发债,探索将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纳入授信范围。
6、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试点
着眼不同功能分区特点,有针对性推动居住区、办公区、科教区、旅游区、火车站区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打造一批创新性服务业企业和服务品牌,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支持“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跨界融合,积极培育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共享的服务供给新形态。
7、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首都专业技术人才中长期规划并抓好落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从业人员激励机制,提高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有效疏解商务领域非首都功能,加快京津冀市场一体化进程 持续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严格落实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持续推进“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专项任务。充分利用腾退空间,积极引导连锁品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进驻。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服务外包企业津冀布局进程。全力推进区域商务协同发展。发挥京津冀物流标准化联盟作用,推动区域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扩大托盘循环共用规模。推进区域产业链协同开放,探索开放政策交叉共享。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探索京津口岸直通新模式。推动跨区域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
(三)加快培育商务发展新动能,力促流通消费外贸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流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互联网+商业”和“互联网+境内外”融合发展格局。支持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引导骨干连锁企业多模式发展,鼓励传统商业企业连锁化发展,推动老字号扩大直营连锁规模。鼓励实体零售向创新生活方式转变,引导郊区骨干企业向现代流通配送、电子商务转型。发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平台,引导企业加入集成配送体系,推进末端配送网点建设。积极培育消费升级新动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之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高商品和服务供给品质,形成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齐抓共促新方式。扩大旅游、文化、健康、养老、教培等领域消费。开展各类品牌特色促消费活动,培育消费新兴热点,引领时尚消费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继续加大对“双自主”、外贸综合服务和出口贡献大企业的政策倾斜。推进汽车、集成电路等外贸支柱产业扩大出口,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出台专项资金政策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扩大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范围到所有服务贸易领域,深入实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扩大“北京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
积极培育高端商务新动能。加快构建商务高精尖,积极吸引知名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科技创新型总部及研发、营销、采购、结算中心落户。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楼宇经济发展促进政策,组建境内外“北京商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商务楼宇、商务服务业聚集区。大力促进会展业发展,建立行业联席会议制度,提升行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
(四)以新一轮扩大开放为契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增进综合试点示范效应。抓紧部署深化试点方案,落实好新一轮开放改革措施。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进行开放布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构建京津冀“三位一體”开放体系,形成协同开放创新体。聚焦科技、文化、商务、健康医疗等领域,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深入推进开放北京建设。加快落实 “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及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任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从准入管理到信用管理的全周期监管。针对“走出去”企业,加强产业安全与贸易风险预警研究。针对外贸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保贷”服务模式,集成更多政策资源。保持双向投资均衡发展。推动境外投资有序健康发展,建立“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兼顾国家宏观管理与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引导规范境外投向。打造良好引资环境,加强对重点开放领域的监测分析,促进外资投向高精尖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五)逐步与国际规则惯例接轨,营造开放诚信公平有序新环境
深入落实《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北京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对标香港、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打造成北京第一生产力。围绕“三减”“两加”,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相应政策措施。“三减”“两加”即为市场准入、经营成本和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做减法,为透明高效准入后全过程监管、更加开放环境下有效防范风险做加法。
(王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副研究员。李叶妍、赵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助理研究员)
一、新时代北京商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商务事业实现跨越性发展
1、消费经济成为增长主力军
先后实施促进连锁经营发展、鼓励网络零售批发发展等系列促消费政策,消费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2015年成为全国首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2016年在全国率先试行以总消费替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衡量实际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2017年全市市场消费总额达237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0年蝉联全国第一,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消费已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2、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
持续提升双向投资管理服务水平,重点领域放宽准入标准,优化外资产业投向。推动企业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抱团、央地联合和技术品牌“走出去”。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升,对外直接投资健康有序。
3、口岸经济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2012年首都国际机场国内首家空港型整车进口口岸投入运行,2013年在国内首批实施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2014年平谷国际陆港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海陆联运口岸,2015年24小时过境免检、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实施,2016年北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启动运行。全市现已拥有3个国家口岸和2个口岸功能区,全方位口岸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4、高端商务新优势加速形成
修订完善扶持政策,注重央地对接,有力夯实了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基础。2017年在京总部企业达4007家,实现营收和利润约占全市企业的七成和九成。世界500强企业达56家,连续5年居全球城市之首。
(二)“疏功能”“提品质”并举,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有序推进疏解提升和协同发展
强化疏解提升工作的政策系统集成监督评估,建立了市、区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台账动态管理机制、查访核验与绩效评价机制,以及防反弹工作“回头看”机制和司法服务保障机制。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疏解提升市场1032个、物流中心106个。建立三地商务协同发展对接协作机制。
2、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2015年印发《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五化”发展。鼓励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等新模式新业态,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标准规范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新建或规范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3685个,城六区城市社区实现全覆盖,网点连锁化率34.9%,群众满意度97.5%。
(三)“降成本”“补短板”同步,内外贸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1、内贸流通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
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落实鼓励传统商业连锁企业促消费政策。出台《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村便民服务网点建设与电商结合。出台《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实施方案》,不断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推进电动物流车示范工作和末端配送网点建设。
2、外贸回稳向好基础更加坚实
外经贸发展引导基金、担保服务平台精准发力。完善外贸企业信息大数据建设,建立涉及敏感地区双边贸易企业动态台账,组织认定全市首批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出台《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保险、金融、信息、文化等新兴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四)服务业扩大开放稳步推进,开启打造升级版全新阶段
2015年获批复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17年6月,《深化改革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入打造升级版的全新阶段,目前新一轮85项深化试点任务完成过半,推出首批试点示范园区、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二、当前北京商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一)商务资源配置不平衡
商务资源在城六区布局较为集中,大型商业服务设施约52%位于五环路内,导致个别地区商业网点功能业态雷同、竞争过于激烈,而发展新区、远郊新城的大型商业服务设施则相对缺乏且发展水平较低。同时,一些高密度新社区商业配置不均衡,存在过度商业化现象,商用建筑和底商大部分被用于地产中介、养生、酒吧、高档烟酒专卖等毛利较高的项目,而菜店、理发店、小型餐饮店等低毛利便民商业项目供应不足。
(二)利用外资结构不均衡
从行业看,服务业引资占全市九成以上,但分布并不均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引资比重近五年始终未突破1%,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不匹配。从来源地看,香港是对京投资最多的外资来源地,且占比呈现升高趋势,由2012年的54.8%提高到2017年1—10月的78%,集中度过高。从区域看,2017年1—10月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引资比重分别为1.8%和24.4%,对比城市发展拓展区(66.9%)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消費市场发展不充分
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存在发展层次偏低、集中度不高、运行效率偏低、服务功能偏弱、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2016年全市商务五大行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收入利润率9.9%,仅为第三产业的一半。横向来看,2017年北京市大型商业设施9个(面积77.8万平方米),同期上海则有56个(面积460万平方米)。 (四)社区商业发展不充分
从消费规模看,社区消费占社会总消费不到50%,与发达国家80%的比例有一定差距。从业务布局看,连锁化规模、质量还不够,品牌连锁企业布局还不能满足老百姓要求。从便利化水平看,社区商业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连锁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设施配置相对短缺,便民商业网点建设任务仍较艰巨。
(五)商贸物流资源整合不足
全社会运用信息化统筹配置物流资源的能力仍显不足,各类物流设施的相互衔接和社会化运营水平仍较低,传统商贸业物流体系与不断壮大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力量相叠加,导致全市物流运输车辆众多,引发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诸多“并发症”。
(六)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人员流动性过强已成为制约北京服务行业发展的短板,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此外,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足也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水准。
(七)外贸政策亟需拓宽路径
在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北京现有政策的支持力度稍显不足,政策增量有待进一步挖掘。
(八)营商环境优化尚有空间
北京市营商环境渐趋优越,但与群众期待、企业期盼及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行业规划、市场准入、税收制度、劳动保障、信息共享、技能培训、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上仍有提升空间。
三、深化北京商务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方略
一要增强商务为民意识,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要以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为抓手,聚焦解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从平衡的角度出发,加快调整城乡之间、中心城区各区域之间的商务资源布局和业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重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和高度融合;把承接高端服务外包作为参与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分工的重要途径,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有序整合。
从充分的角度出发,推动线上线下品牌、渠道、业务、顾客等多方面资源的全面整合和深度融合,创建“店商+电商+服务商”模式;加强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有效联通,进一步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业综合体建设,大幅提升家门口幸福指数,加快推动“互联网+生活服务”转型,把触角延伸至每个行业、社区和家庭;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法律金融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着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四、深化北京商务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举措
(一)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加强市级统筹,克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问题
成立市领导挂帅的“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发改、商务等部门以及16个市辖区政府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解决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性、配套性问题,同时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办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政策协调与信息共享。
2、健全规划法规,将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健全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准入、运营、退出机制,加快清理修订陈旧条款和标准。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有效调控商业规划增量速度,对核心城区的老旧胡同、不规范业态聚集区和一些传统的有较大转型升级空间的商业街,逐步降低商业密度。推动商业用地储备供应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及开发营运相结合。
3、解决百姓痛点,综合提升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水准
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完善网点布局。引导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搭载,集约化利用空间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建立商务、规划国土、住建、发改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解决便民商业网点体量限制问题。把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解决便民商业网点选址难问题。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解决便民商业网点审批难问题。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有效缓解“社区最后一公里”瓶颈。学习香港做法,把公交、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作为社区商业配套延伸,在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建立综合性商业体,减轻社区内就近服务对商业设施的压力。
4、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生活性服务业监管制度
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分级管理。构建综合监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提供处置与线下联动执法相结合的动态监管,加强重点领域统计监测,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统计调查制度。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效能评价体系,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政策评估,形成长效监督问责机制。
5、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创新供给
加强财政资金对社区便民服务示范项目、生活性服务业聚集创新示范项目建设投入,鼓励生活性服务业科技研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科学设计生活性服务业“营改增”改革方案,制定促进中小生活服务企业研发和技术进步的税收支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上市和发债,探索将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纳入授信范围。
6、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试点
着眼不同功能分区特点,有针对性推动居住区、办公区、科教区、旅游区、火车站区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打造一批创新性服务业企业和服务品牌,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支持“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跨界融合,积极培育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共享的服务供给新形态。
7、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首都专业技术人才中长期规划并抓好落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从业人员激励机制,提高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有效疏解商务领域非首都功能,加快京津冀市场一体化进程 持续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严格落实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持续推进“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专项任务。充分利用腾退空间,积极引导连锁品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进驻。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服务外包企业津冀布局进程。全力推进区域商务协同发展。发挥京津冀物流标准化联盟作用,推动区域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扩大托盘循环共用规模。推进区域产业链协同开放,探索开放政策交叉共享。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探索京津口岸直通新模式。推动跨区域执法协作和信息共享。
(三)加快培育商务发展新动能,力促流通消费外贸转型升级
积极培育流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互联网+商业”和“互联网+境内外”融合发展格局。支持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引导骨干连锁企业多模式发展,鼓励传统商业企业连锁化发展,推动老字号扩大直营连锁规模。鼓励实体零售向创新生活方式转变,引导郊区骨干企业向现代流通配送、电子商务转型。发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平台,引导企业加入集成配送体系,推进末端配送网点建设。积极培育消费升级新动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之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高商品和服务供给品质,形成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齐抓共促新方式。扩大旅游、文化、健康、养老、教培等领域消费。开展各类品牌特色促消费活动,培育消费新兴热点,引领时尚消费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继续加大对“双自主”、外贸综合服务和出口贡献大企业的政策倾斜。推进汽车、集成电路等外贸支柱产业扩大出口,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出台专项资金政策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扩大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范围到所有服务贸易领域,深入实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工程,扩大“北京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
积极培育高端商务新动能。加快构建商务高精尖,积极吸引知名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科技创新型总部及研发、营销、采购、结算中心落户。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楼宇经济发展促进政策,组建境内外“北京商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商务楼宇、商务服务业聚集区。大力促进会展业发展,建立行业联席会议制度,提升行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
(四)以新一轮扩大开放为契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增进综合试点示范效应。抓紧部署深化试点方案,落实好新一轮开放改革措施。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进行开放布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构建京津冀“三位一體”开放体系,形成协同开放创新体。聚焦科技、文化、商务、健康医疗等领域,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深入推进开放北京建设。加快落实 “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及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任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从准入管理到信用管理的全周期监管。针对“走出去”企业,加强产业安全与贸易风险预警研究。针对外贸企业,进一步优化“政保贷”服务模式,集成更多政策资源。保持双向投资均衡发展。推动境外投资有序健康发展,建立“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兼顾国家宏观管理与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引导规范境外投向。打造良好引资环境,加强对重点开放领域的监测分析,促进外资投向高精尖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五)逐步与国际规则惯例接轨,营造开放诚信公平有序新环境
深入落实《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北京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对标香港、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打造成北京第一生产力。围绕“三减”“两加”,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相应政策措施。“三减”“两加”即为市场准入、经营成本和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做减法,为透明高效准入后全过程监管、更加开放环境下有效防范风险做加法。
(王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副研究员。李叶妍、赵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