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p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将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拔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将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言教身传,循循诱导,正确利用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随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又能陶冶道德情操。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高中体育教学对
期刊
摘要:充满乐趣的语文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是有很大作用,教师要不断“积淀”,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供支柱;要适应学生心理,用爱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要灵活运用教法和学法,引导学生步入优美的语文之境。  关键词:语文课 乐趣 激情  上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就上课而言,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近年来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首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堂课若能有好的引入,可以给学生一个启发的广阔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开展积极的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主动积极的学习。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做好新课导入呢?下面本人谈一谈在小学数学课堂
期刊
“语法是语言的法则。”英语语法是英国语言的实际用法,是通过语法家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而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任何人使用英语,不管他是否学过语法,都必须依照语法。举个极简单的例子说,任何人写或讲“My mother studies English.”这一句,决不可把My改作I或Me,也不可把studies改作study或studys,也不可在English前面加上the。至于他是否知道p
期刊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会碰到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及困惑。其中最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上,教师不重视自身观念的更
期刊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多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可见,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编的课文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教学中,我坚持“教学生从课文中吸取写作营养”的做法,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效果良好。  一、品课文语言  任何绝妙的思想都离不开传神的语言,要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必须具备一
期刊
摘要:发展素质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前提,而教师素质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保证。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师素质 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民族竞争力;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促进农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哪个战略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但是,多年来,职业教育一直处在“非主流补充
期刊
摘要:要想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兴趣 语文课 积累 课文阅读  当前,在我市语文的期末和中考试卷中,阅读题动辄就几十分,占据了中考语文试卷的近一半分数。大部分学生做的阅读题,被扣很多分。那么,
期刊
概括,就是把个别的和特殊的事例总结、推广成普遍的和一般的结论。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概括在数学思维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首先应提供足够直观的背景材料。“直观”包括学生熟知的知识、经验、手段、工具、策略等,这是材料的“质”;“足够”的材料,是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所必需的最少例证,这是材料的“量”。有了背景材料的质、量保证,就
期刊
课程新标准指出,科学和数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以探究为主的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平日教学中,教师常常出现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和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合作和交流等现象。而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过程体验、探究式学习、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合作学习等。数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