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结束,采集到的数据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工作也逐层展开。而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所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十分必要。地理国情统计分析中的综合统计与分析评价中的部分指数恰好能够充分反映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本论文基于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指标建立了 2014年天津市各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更全面地分析了解当前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同时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 2006-2015年这10年以来天津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该领域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论文从资源供给、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即三个子系统入手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提取出少数几个能反映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然后通过熵权法在MATLAB中计算提取出的主成分的权重,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到2014年天津市每个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以及近10年来天津市每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并对其结果进行排序。为了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进行解释说明,本论文又采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三个子系统进行协调度分析,来剖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布呈现市内六区-环城四区-远郊区的"圈层式"分布特征;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分析能够很好地诠释对应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必须要均衡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