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身临其境”学历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从创设教学情境出发,让学生带着故事“身临其境”地学历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分析历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教学中可以处处创设情境和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两方面出发,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有效性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听老师讲解、分析,而忽略自己的学习思考,习惯背诵和默写书本知识,而忽略其中的前因后果,长此以往,学生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率低下。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呢?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不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故事“身临其境”地学历史,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根据孩子们不断迷在某种特殊活动中的天性,透过特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未知之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呢?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历史教学只是单纯地说教,则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暂时记住,停留在脑海里的也不过是历史知识的条条框框,而不是生动的、有趣的历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穿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历史,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历史。
  1.通过教学情境,导入课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中,导入是很关键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在导入部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故事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上初二历史《最可爱的人》时,可以先让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在讲完他们的感人事迹后,紧接着提问:黄继光、邱少云参加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为何会发生?最终结局如何?通过一定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课本思考问题,那么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2.通过教学情境,化解难题。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学生难理解、老师不易讲清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则会阻碍接下来的学习。这时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边听故事边解决难题。如讲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农村在新中国成立时进行土地改革后,1956年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学中我假设我们班是一个小村庄,接着问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受到谁的欺压和剥削?”“地主!”“封建统治者!”学生很快能回答。“那么,什么事情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使我们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思考一下,但是回忆之前所学,也能回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土地改革。”接着假设:“假如我们在土地改革之后都分得了土地,是不是生活就好起来了?“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继续假设:“如果A体弱多病,B缺少生产工具,C缺少耕牛,每个人单干谁的田都种不好,怎么办?”“合作!”学生很快就能回答,“把这种合作扩大就是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方式,不仅把难题解决了,而且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通过教学情境,巩固知识。
  历史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學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无外乎是背诵和默写,如果采用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则势必会造成课堂乏味、无趣。在这一环节如果我们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入一定的历史故事,则既能在一节课上完之后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如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本课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可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而且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给出一些历史故事,让学生看完后进行补充或修改,这些方法远比单纯的背诵默写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而采用多种手段,努力将课文中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入到一定教学情境中,带着故事学习历史,更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良好的跳板。
  1.利用相关音乐和图片。
  现代情境教学理论认为,情感与情景相伴,触景自然生情。使用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欣赏并伴随一定音乐,一定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上《改革开放》一课时,伴随《春天的故事》,先让学生一边欣赏改革开放前后对比的图片,一边让学生讲述祖国的巨大变化,让其感受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对这些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再进行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诗词和典故。
  “文史不分家”,在教学中我们能利用浅显易懂的诗词和典故学习历史。如评价隋朝大运河时,可以引用两首古人的诗词:“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大运河的观点截然不同,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同时,可以应用一些历史典故,如“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退避三舍”……都是学生愿意听的历史小故事,运用这些典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表演和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原本远离生活的历史知识,利用表演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真切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如讲到八股取士制度时,让全班学生一起体验古代的选拔制度;讲到黄海大战时,让学生替邓世昌出谋划策瓦解日军的进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了伟人的智慧和英勇。
  4.利用社会相关新闻。
  历史和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事件都与之前历史有关。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新闻与课本知识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历史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如讲述抗日战争后,引导学生关注近年来日本政府对这一战争的态度,从而启示学生要不受人欺压,必须强大自己的祖国。
  又如以“佳士得拍卖中国圆明园兽首”事件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中学历史教学中,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以任何理由减弱或否定这种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不能等待学生自然发挥这种作用”。教师应努力做好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故事“身临其境”地学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证实吉米沙星320mg每天1次连续口服5天治疗ABS的疗效至少与对照药物具有同等疗效。评价口服吉米沙星320mg每天1次连续5天治疗成人ABS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
第一部分,男性海洛因依赖者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DSM-Ⅳ轴Ⅰ诊断共病的研究及比较  目的:  了解男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一般人口学情况、毒品使用情况和D
摘 要: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加强学习创新、开动学生大脑、提高学习兴趣与专注研究的一种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地教学能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能充分显示出优势。文章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优势,以及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摘 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关键。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横向借鉴比较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型模式,研究其策略为我所用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失为明智之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对策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
目的:建立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阴道镜诊断方程和标准化诊断程序,以提高阴道镜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中心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90例,每例患者均
摘 要: 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教材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任务驱动法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用“心”研究教材,用“爱”关心学生,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师生”成为“朋友”。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应用  近年来,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从理论型教育
目的 研究鼓膜穿孔对真耳-耦合腔差(Real ear to coupler difference,RECD)的影响,探讨鼓膜穿孔患者RECD值的变化情况,为临床验配助听器提供参考。 方法 以33耳听力正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