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方法论谬误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端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是一种国际思潮,其引起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触动了现代政治最为敏感的神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一个是现实可行的方案?"意识形态终结论"在所谓客观的社会学研究背后,隐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它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在方法论上具有形而上学性.其理论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精神分析与社会学方法的误用,滥用精神分析使得"社会心理化、心理生物化"成为解释社会历史的公式,而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则使得社会学的实证方法不再客观,充满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其他文献
建国伊始,周恩来非常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他参与制订了两条重要的对日政策原则:一是严格区分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二是正确对待两千年与50年的关系.为了打开中日邦交正常
目的研究胞浆型磷脂酶A_2(cPLA_2)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发病不同时期的表达。方法8~10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2组,EAE组(n=20)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就是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学者.本文系统地展现了莫里斯·迈斯纳视野中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观,对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一切工作的纲,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成果。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它,必须运用这一创新理论澄清“经济人”假定传播的惑人之迷雾,廓清两种世界观和
科学发展观以世界时空条件下的挑战与机遇为背景,积极谋求时间跨越式发展。自然科学时间观的变革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维方法的借鉴与验证。马克思社会时间思想在科学发展观
靳辉明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以及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和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唯物
本文对谢韬先生《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否定共产主义大目标的种种说法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批评。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a serious academic criticism of M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启示.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变化和青年学生自身身心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
“三农”问题的解决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邓小平农业思想对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仍具有十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从哲学上看,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以人的本质为本,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