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拳打镇关西后逃亡,见悬赏告示而不识: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该准渭州文字,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系经略府提辖。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直扯近县前来。
鲁智深在五台山静极思动,“猛听得山下叮叮当当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下山来到市镇,“听得那响声处,却是打铁的在那里打铁。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便跑进打铁铺去订制禅杖。此处以打铁声为线索,引逗已经“一连三四个月不曾出门去”的鲁智深下山,迤迤逦逦,于情理、文理都堪称熨帖,唯有“门上写着‘父子客店’”一句微显纰漏,但亦可解释为作者对读者的交代,并非鲁智深本人眼中所见。
在第六回中,鲁智深在桃花山不满李忠、周通的气量狭小,不辞而别,过了几个山坂,见一所破落寺院,“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看……时”虽是行文套语,但目不识丁之人大半不会留意寺院的名称,遑论识别。金圣叹对此矛盾有所注意,为其解说曰:“鲁达本不识字,今忽叙出四字,乃眼有四字之形,非口出四字之文也。”这解释难称圆满。鲁智深榜上见自家姓名尚且不识,又怎能对如此繁琐的“罐”字达到“眼有字形”的境界?
与佛偈相关的识字问题,情况则不尽相同。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时,智真长老赠以偈语四句:“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成为鲁智深前半生之谶。有学者认为“虽然是口授,也得有把握鲁智深能记下来(且不要说领悟)。和白丁之人来这一套,岂不是对牛弹琴?”然而细品文中“记取今日之言”“洒家愿听偈言”“鲁智深听了四句偈言,拜了长老九拜”等语句,分明是口说之场景,何况长老所言佛偈文短意浅,句式类同,记诵上的困难并不明显。《红楼梦》中宝玉的小厮李贵受贾政责问时回道:“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文化水平低下的下人服侍在侧,尚能胡乱记得残篇剩句,何况认真面授、仔细叮嘱之下?
然而,同是参禅点化的情节,鲁智深的识字与否亦有出入。征辽后,宋江和鲁智深往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临别之际,“智真长老命取纸笔,写出四句偈语交付给宋江”,对鲁智深,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之后,“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几遍,藏于身边”,可见佛偈是书于纸面。此外,小说在鲁智深圆寂前有“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看其颂曰”“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等描述,这表明鲁智深不但能够识读,而且能书写创作。如此看来,前文中的“不识字”与此处的“识字”便出现明显矛盾。
“不识字”与“识字”的差异仅仅是人物形象演变历程中的一个细节表现,更深刻的矛盾不在于人物文化水平的前后差异,而在于粗卤俗人“鲁达”和得道僧人“鲁智深”的本质不同。在早期的《水浒》故事中,鲁氏只有一种身份,即僧人;也只有一个名字,即鲁智深。后期的《水浒》为他补写了出家前的一段经历,作为世俗军官,他当然无法再用“智深”的法号,续写的作者便为他增取了“鲁达”的俗名。这个兼具“鲁直”与“旷达”的俗名,可谓是梁山好汉诸姓名中取得最浑然天成而又内蕴深意的。有学者认为,晚起的俗人鲁达形象较晚进入《水浒》,这一形象的塑造,最初大概受了“杨家将”人物杨五郎的启迪。
不识字的鲁达与识字的鲁智深这两个形象得以糅合于一人,而不似其他前后面目大变、武力水平骤降的好汉一般割裂,在于其特殊的佛禅背景。《水浒》成书后,文人出身的评点者则在其中挖掘出了禅理意蕴。
世尊拈花时提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南禅则发展为“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至有丹霞烧木佛等“呵佛骂祖”之行。晚明之际,除金圣叹仅着眼于鲁智深的豪侠血性,如“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之外,其他评点者多能在“侠”与“禅”的表面分离上解读出其内在的合理性。不过即使金圣叹贬斥“颇有人言倒头便睡,是大修行人,大自在法。嗟乎!菩萨行六度万行而自庄严,岂若猪犬,食饱即卧,形如匏菰者乎?菩萨者,英雄也,顾盼雄毅,若有一刹那合眼欲睡,即是菩萨行放逸法,奈何赞叹睡眠,云是善法,而令行人入于惡道耶?”然而,将“菩萨”理解为“英雄”却已打开了阐释空间。
袁无涯评本,其虽然对鲁智深的莽撞直率的性格、蔑视礼法规矩的豪野之气颇有非议,但也将鲁智深解读为一个有着佛性的僧人,如第三回,鲁达让打铁的待诏给他打一个一百多斤重的禅仗,待诏不肯打,并说:“便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鲁智深焦躁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是个人。”袁评:“真圣贤佛祖语。”第三回回末总评:“智深好睡,好饮酒,好打人,皆事禅机”。袁又批驳了仅将鲁智深的侠行看作江湖作派之浅见:“智深一打镇关西,一打小霸王,两拳俱大有妙用。若曰和尚路见不平,则几失智深矣。”
鲁智深吃酒打人,盗取桃花山金银酒器,显然非僧门中人所当为,李贽却将此评为“此回文字分明是个成佛作主图”,“人说鲁智深桃花山上窃取了李忠、周通的酒器,以为不是丈夫所为。殊不知智深后来作佛正在此等去处”。
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千里护送林冲到沧州,在容本中被评为“真佛,真菩萨,真阿罗汉,南无阿弥陀佛”,而细读鲁智深此时“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的表白,可堪与其中“救人须救彻”对应的有一句现成俗语“送佛送到西”。
于是,通过打破出世、在俗之界限,“不识字的鲁达”与“识字的鲁智深”的形象裂隙得以缝合。
责任编辑:马春梅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该准渭州文字,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系经略府提辖。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直扯近县前来。
鲁智深在五台山静极思动,“猛听得山下叮叮当当的响声,顺风吹上山来”,下山来到市镇,“听得那响声处,却是打铁的在那里打铁。间壁一家,门上写着‘父子客店’”,便跑进打铁铺去订制禅杖。此处以打铁声为线索,引逗已经“一连三四个月不曾出门去”的鲁智深下山,迤迤逦逦,于情理、文理都堪称熨帖,唯有“门上写着‘父子客店’”一句微显纰漏,但亦可解释为作者对读者的交代,并非鲁智深本人眼中所见。
在第六回中,鲁智深在桃花山不满李忠、周通的气量狭小,不辞而别,过了几个山坂,见一所破落寺院,“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看……时”虽是行文套语,但目不识丁之人大半不会留意寺院的名称,遑论识别。金圣叹对此矛盾有所注意,为其解说曰:“鲁达本不识字,今忽叙出四字,乃眼有四字之形,非口出四字之文也。”这解释难称圆满。鲁智深榜上见自家姓名尚且不识,又怎能对如此繁琐的“罐”字达到“眼有字形”的境界?
与佛偈相关的识字问题,情况则不尽相同。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时,智真长老赠以偈语四句:“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成为鲁智深前半生之谶。有学者认为“虽然是口授,也得有把握鲁智深能记下来(且不要说领悟)。和白丁之人来这一套,岂不是对牛弹琴?”然而细品文中“记取今日之言”“洒家愿听偈言”“鲁智深听了四句偈言,拜了长老九拜”等语句,分明是口说之场景,何况长老所言佛偈文短意浅,句式类同,记诵上的困难并不明显。《红楼梦》中宝玉的小厮李贵受贾政责问时回道:“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文化水平低下的下人服侍在侧,尚能胡乱记得残篇剩句,何况认真面授、仔细叮嘱之下?
然而,同是参禅点化的情节,鲁智深的识字与否亦有出入。征辽后,宋江和鲁智深往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临别之际,“智真长老命取纸笔,写出四句偈语交付给宋江”,对鲁智深,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之后,“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几遍,藏于身边”,可见佛偈是书于纸面。此外,小说在鲁智深圆寂前有“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看其颂曰”“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等描述,这表明鲁智深不但能够识读,而且能书写创作。如此看来,前文中的“不识字”与此处的“识字”便出现明显矛盾。
“不识字”与“识字”的差异仅仅是人物形象演变历程中的一个细节表现,更深刻的矛盾不在于人物文化水平的前后差异,而在于粗卤俗人“鲁达”和得道僧人“鲁智深”的本质不同。在早期的《水浒》故事中,鲁氏只有一种身份,即僧人;也只有一个名字,即鲁智深。后期的《水浒》为他补写了出家前的一段经历,作为世俗军官,他当然无法再用“智深”的法号,续写的作者便为他增取了“鲁达”的俗名。这个兼具“鲁直”与“旷达”的俗名,可谓是梁山好汉诸姓名中取得最浑然天成而又内蕴深意的。有学者认为,晚起的俗人鲁达形象较晚进入《水浒》,这一形象的塑造,最初大概受了“杨家将”人物杨五郎的启迪。
不识字的鲁达与识字的鲁智深这两个形象得以糅合于一人,而不似其他前后面目大变、武力水平骤降的好汉一般割裂,在于其特殊的佛禅背景。《水浒》成书后,文人出身的评点者则在其中挖掘出了禅理意蕴。
世尊拈花时提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南禅则发展为“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至有丹霞烧木佛等“呵佛骂祖”之行。晚明之际,除金圣叹仅着眼于鲁智深的豪侠血性,如“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之外,其他评点者多能在“侠”与“禅”的表面分离上解读出其内在的合理性。不过即使金圣叹贬斥“颇有人言倒头便睡,是大修行人,大自在法。嗟乎!菩萨行六度万行而自庄严,岂若猪犬,食饱即卧,形如匏菰者乎?菩萨者,英雄也,顾盼雄毅,若有一刹那合眼欲睡,即是菩萨行放逸法,奈何赞叹睡眠,云是善法,而令行人入于惡道耶?”然而,将“菩萨”理解为“英雄”却已打开了阐释空间。
袁无涯评本,其虽然对鲁智深的莽撞直率的性格、蔑视礼法规矩的豪野之气颇有非议,但也将鲁智深解读为一个有着佛性的僧人,如第三回,鲁达让打铁的待诏给他打一个一百多斤重的禅仗,待诏不肯打,并说:“便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鲁智深焦躁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是个人。”袁评:“真圣贤佛祖语。”第三回回末总评:“智深好睡,好饮酒,好打人,皆事禅机”。袁又批驳了仅将鲁智深的侠行看作江湖作派之浅见:“智深一打镇关西,一打小霸王,两拳俱大有妙用。若曰和尚路见不平,则几失智深矣。”
鲁智深吃酒打人,盗取桃花山金银酒器,显然非僧门中人所当为,李贽却将此评为“此回文字分明是个成佛作主图”,“人说鲁智深桃花山上窃取了李忠、周通的酒器,以为不是丈夫所为。殊不知智深后来作佛正在此等去处”。
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千里护送林冲到沧州,在容本中被评为“真佛,真菩萨,真阿罗汉,南无阿弥陀佛”,而细读鲁智深此时“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的表白,可堪与其中“救人须救彻”对应的有一句现成俗语“送佛送到西”。
于是,通过打破出世、在俗之界限,“不识字的鲁达”与“识字的鲁智深”的形象裂隙得以缝合。
责任编辑:马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