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龙年的最后一天,带着婆婆和女儿参观中国馆后回家,碰上一位绕道的司机,我说了几句。司机却很不服气,认为他比我更懂上海的路,又加上上海人是不会欺负外地人的评论,令我十分不满,于是就措辞激烈地回了几句,还指出了正确的走法。司机大约没想到我虽不会说上海话,路线却比他熟,态度立刻转变,说是大过年的,请不要计较了。
事情本可以这样结束了,可是,女儿在后座说话了:“是呀,妈妈你太计较了,走错了也没什么关系。”我那刚刚熄灭的火又窜了出来,忍不住说她:“不要瞎掺和。难道没有对错之分了?”女儿说:“可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看到司机憋不住地一脸得意,我的火苗窜得更高了。
这时,婆婆说话了:“小孩子要有规矩,要听大人的话。”女儿极其清晰地回答:“不,我们家从来没有小孩子要听大人话的规矩。”
看到婆婆瞠目结舌的样子,我百口无言,只好说等回家仔细辩论。
其实即使回家我亦可能无法再胜辩。因为接下去的论题肯定是:只要提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的要求,女儿的问题马上就跟来:难道大人错了也听大人的吗?
可是婆婆不了解我们母女的规则,她认为孩子的做法极其不敬,认为我的教育方式极其错误。她不知道,我们家向来鼓励独立思考,大人与小孩平等,对与错的判断根据在于是否有道理,不在于年龄。
“小孩子难道可以这样对待大人?”婆婆很是不悦,这不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了吗?是的,当我遇到麻烦的时候,女儿竟然不帮我说话,很失颜面呐。
2
我不怕丧失颜面,所以回家还是要当着婆婆的面和女儿谈刚才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当然不在于女儿是否要听大人的话,也不在于她是否给妈妈帮腔,而在于,她为什么会认为司机绕道这件事我们可以不计较?她做出这个判断的推理方式是什么?
仔细交流后得知,首先女儿认为司机可能没有绕道,因为之前爸爸也带她走过这条路线。其次,女儿认为司机态度平和,而妈妈语气生硬,按照她的经验,无理取闹的人才会这样以势压人。她说:“妈妈,你不是一直教育我对人态度要和蔼吗?即使和人家争论的时候,也要有理有据,有理不在声高。你刚才的声音比司机高,我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司机对,而你错。所以我不会帮你的。”
关于是否真的绕道,答案已有,女儿已知司机确实错了,因为他主动提出少收我们的车费。关于态度问题,我也有意识,确实不好。所以按照女儿的推论方式,不帮妈妈说话倒也应该。
虽然女儿这样做我很不爽,可是,我认了。既然我从小就教育她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所以,我得尊重她的选择。
3
可是女儿的做法真的让我在婆婆面前没有脸面,我感觉自己像是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瓜,口口声声鼓励女儿独立思考,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尴尬时刻,你遇到过吗?
我自己经常陷进这种教育泥沼。在道德教育上有一个专门名词,称之为道德两难。最著名的就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海因兹偷药的实验。
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药。购买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是成本的10倍,200元成本的药,售价高达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故事后,主试者向被试者提出下述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通过实验发现,大约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孩子会选择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主要满足社会期望。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遵从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4
我曾给女儿讲过这个实验,并问她:“假若你的好朋友犯了罪,逃到你家求你收留,警察来追查时,你怎么做?跟警察说实话还是替朋友遮掩?”
女儿说:“当然是说实话了。”
我再问:“如果犯罪的那个人是妈妈呢,你怎么办?”
她说:“我还是会把你交给警察的,我会陪你去自首,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帮你。”
这是一个12岁孩子的答案。面对这样的回答,虽然我心中有些失落,似乎隐隐作痛,却也十分欣然。因为,在个性发展上,她已开始学会听从心中的良知,她已不再需要别人的监督,自律会时刻审视她的行为。将来无论她走到哪里,我无需担心她在这方面犯错。
亲爱的家长,面对这些尴尬时刻,你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知道,总有一天孩子会飞走,你何不在飞走之前就训练他们独自觅食呢?
当然,这很难。更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
其实,这些时刻就在每天,当你和孩子面对纷繁世界,面对学校同学,面对亲朋好友,甚至只是一次出租车上的争论,这样的时刻一定会出现。
一路走来,有时感觉家庭教育就是不断地和孩子斗智斗勇,没有休止。
我已经知道,每天都是新挑战,每个尴尬时刻都是机会。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研究。)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龙年的最后一天,带着婆婆和女儿参观中国馆后回家,碰上一位绕道的司机,我说了几句。司机却很不服气,认为他比我更懂上海的路,又加上上海人是不会欺负外地人的评论,令我十分不满,于是就措辞激烈地回了几句,还指出了正确的走法。司机大约没想到我虽不会说上海话,路线却比他熟,态度立刻转变,说是大过年的,请不要计较了。
事情本可以这样结束了,可是,女儿在后座说话了:“是呀,妈妈你太计较了,走错了也没什么关系。”我那刚刚熄灭的火又窜了出来,忍不住说她:“不要瞎掺和。难道没有对错之分了?”女儿说:“可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看到司机憋不住地一脸得意,我的火苗窜得更高了。
这时,婆婆说话了:“小孩子要有规矩,要听大人的话。”女儿极其清晰地回答:“不,我们家从来没有小孩子要听大人话的规矩。”
看到婆婆瞠目结舌的样子,我百口无言,只好说等回家仔细辩论。
其实即使回家我亦可能无法再胜辩。因为接下去的论题肯定是:只要提小孩子要听大人的话的要求,女儿的问题马上就跟来:难道大人错了也听大人的吗?
可是婆婆不了解我们母女的规则,她认为孩子的做法极其不敬,认为我的教育方式极其错误。她不知道,我们家向来鼓励独立思考,大人与小孩平等,对与错的判断根据在于是否有道理,不在于年龄。
“小孩子难道可以这样对待大人?”婆婆很是不悦,这不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了吗?是的,当我遇到麻烦的时候,女儿竟然不帮我说话,很失颜面呐。
2
我不怕丧失颜面,所以回家还是要当着婆婆的面和女儿谈刚才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当然不在于女儿是否要听大人的话,也不在于她是否给妈妈帮腔,而在于,她为什么会认为司机绕道这件事我们可以不计较?她做出这个判断的推理方式是什么?
仔细交流后得知,首先女儿认为司机可能没有绕道,因为之前爸爸也带她走过这条路线。其次,女儿认为司机态度平和,而妈妈语气生硬,按照她的经验,无理取闹的人才会这样以势压人。她说:“妈妈,你不是一直教育我对人态度要和蔼吗?即使和人家争论的时候,也要有理有据,有理不在声高。你刚才的声音比司机高,我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司机对,而你错。所以我不会帮你的。”
关于是否真的绕道,答案已有,女儿已知司机确实错了,因为他主动提出少收我们的车费。关于态度问题,我也有意识,确实不好。所以按照女儿的推论方式,不帮妈妈说话倒也应该。
虽然女儿这样做我很不爽,可是,我认了。既然我从小就教育她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所以,我得尊重她的选择。
3
可是女儿的做法真的让我在婆婆面前没有脸面,我感觉自己像是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瓜,口口声声鼓励女儿独立思考,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尴尬时刻,你遇到过吗?
我自己经常陷进这种教育泥沼。在道德教育上有一个专门名词,称之为道德两难。最著名的就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海因兹偷药的实验。
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药。购买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是成本的10倍,200元成本的药,售价高达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故事后,主试者向被试者提出下述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通过实验发现,大约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孩子会选择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主要满足社会期望。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遵从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4
我曾给女儿讲过这个实验,并问她:“假若你的好朋友犯了罪,逃到你家求你收留,警察来追查时,你怎么做?跟警察说实话还是替朋友遮掩?”
女儿说:“当然是说实话了。”
我再问:“如果犯罪的那个人是妈妈呢,你怎么办?”
她说:“我还是会把你交给警察的,我会陪你去自首,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帮你。”
这是一个12岁孩子的答案。面对这样的回答,虽然我心中有些失落,似乎隐隐作痛,却也十分欣然。因为,在个性发展上,她已开始学会听从心中的良知,她已不再需要别人的监督,自律会时刻审视她的行为。将来无论她走到哪里,我无需担心她在这方面犯错。
亲爱的家长,面对这些尴尬时刻,你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知道,总有一天孩子会飞走,你何不在飞走之前就训练他们独自觅食呢?
当然,这很难。更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
其实,这些时刻就在每天,当你和孩子面对纷繁世界,面对学校同学,面对亲朋好友,甚至只是一次出租车上的争论,这样的时刻一定会出现。
一路走来,有时感觉家庭教育就是不断地和孩子斗智斗勇,没有休止。
我已经知道,每天都是新挑战,每个尴尬时刻都是机会。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研究。)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