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ic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延伸,不管你怎样评价,它都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能例外,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网络技术在传统教育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大。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完成相关自然和人文课题的作业,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就观察力而言,它不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观察主体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观察意识,养成观察习惯。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突破了时空局限性,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来。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写作对象的相关内容,从表面到本质、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大到小进行加工处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观察,细致揣摩,可使学生的观察有条不紊而细致周到,帮助学生抓住事物本质,更真实、更深入地表现生活。
  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具优势。它可以记叙旅游景点,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用视频或幻灯片分层次的播放画面,增强学生的印象;写人叙事可以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地再现人物特点,甚至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事情的发展顺序;说明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更是如虎添翼,可以从不同角度突出对象的特点。不仅如此,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可以配合画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面对鲜明生动的画面,学生的表现欲望被调动起来,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全班公开表演、为画面添加配音、为场景配说解说词等形式,把学生说的愿望充分调动起来,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表达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还需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来组织材料。利用网络作文技术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单向(由师到生)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人机对话进行自我反馈的模式。学生通过网络上与同学的交流激发创意,消除了直接提问引起的紧张心理。而教师则通过网络获得所有学生的作文资料,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多角度的议论文训练,教师可以只给学生一条论据,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论据的分析理解来确定论点,并在网络上互相交流。这时,教师实际上就起了设计课题的主导者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由被动地接受命令转为独立地思考问题,从而极大地活跃了思维。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界限,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感知、思考,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可将真实的音效、动态的影视、变化的形态直接逼真地展示给学生,引起他们对已有经历的回忆,激发他们对相关事物的联想,诱导他们对求知事物的想象。以往需要教师滔滔不绝、煞费苦心地启发很长时间,学生才能进入角色。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辅助,能很迅速地创设必要的作文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很快进入创作状态,引发丰富的想象。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使得它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超过了传统模式,它带来的密度、直观鲜活的信息资料也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开启了,拥有了更多的写作材料,写作时也就有了更多的表达欲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由“要我写”跃升到了“我要写”的新阶段。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了多媒体网络的支持,我们积极倡导并鼓励学生努力吸收课外的教育资源,把阅读的触角伸向正常生活。根据写作需要,敲击关键词,凭借引擎搜索的强大功能,查找相关信息成了一件轻松的事。但所得信息动辄成百上千,这时就不得不学会快速浏览筛选、分类下载、处理整合,将最有效的资源信息使用到文章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查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高科技产品,学生对之趋之若鹜。老师学生谈及学生与网络,避之惟恐不及。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噎着就连饭也不吃了。同其他许多新事物一样,我们既应该看到它不利的一面,更应清醒的认识到它积极进步的一面。只要引导得法,指导有度,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热情的兴趣,把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引导到作文训练和写作上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一定会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使他们写出好文章,取得便好成绩。
  (作者简介:张丛中,男,中教一级职称,在青海省平安县教育局工作。邮编:810600;电话:18997028060,0972-8616296;信箱: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面向未来办教育,打造一所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创新型未来学校,创建教育教学新机制,实验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新课程。学校教育在于发现并唤醒学生潜能,以培养人为办学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促进人的现代化,坚持教学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实践育人与创新育人相结合,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与服务,传播和创造知识,传承和创新文化,推动中华民族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小学中段是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中段数学课堂教学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知识技能的基础、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和良好的思维习慣。以下是我对如何提升中段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年龄越
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已有30多档相亲节目,有些节目离开了,更多的节目登场了,不管是上星卫视还是地方台,都想来分这块蛋糕。节目形式上无非是男女之间的相互选择,想玩出花样,必然要花上一些心思。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相亲节目的种种“最”状。  最长寿节目《相约星期,六》《相约星期六》开播于1998年1月24日,每周一期,创办至今己将近13年。《相约星期六》是上海东方电视台最早的电视婚恋节目,与胡瓜主持的《
姜燕,女,汉族,197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998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重庆市九龙坡区56274部队博爱幼儿园和北碚区春笋幼儿园工作。现任北碚区春笋幼儿园园长,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中心研究组成员,重庆市幼儿课程研究组成员,北碚区幼儿教育研究组成员。  姜燕同志坚持党的基本原则,热爱幼教事业,一贯模范的履行教师职责。挚着从教14年来,她以先进的教育
数学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我们知道,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显得尤其重要。  二、转
学校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师生安全的前提下,任何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出现,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在新津县教育局领导下,以及安全科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所、交警队、消防队、防灾减灾办、食药监)通力协作,学校党政一班人带领全校教职工齐抓共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校长督促抓,利于学校安全管理认识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安
【摘要】MOOC是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具有开放性、大规模、课程内容短小精悍和社会性等特点。通过对MOOC模式的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将MOOC模式的理念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去,借鉴MOOC“开放”理念,创新成人高校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以期更好地促使成人高等教育在内容和课程建设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让学习者具备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力。  【关键词】MOOC;开放性;成人高校;教学
【摘要】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下,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各高校的继续教育部门各自为政,优质教育资源并不能得到共享;现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不能保证数据安全,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公正互信。通过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多种继续教育形式,在确保信息安全可信的前提下,实现校际继续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提供有公信力的成绩及证书查询功能。 
从前我们是字字句句的讲,到现在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学探究。学生逐步从课堂上单靠耳朵接受信息,到如今的调动各个器官深入研究。这样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其实整节课下来,从表面看,似乎老师很轻松,站在那里似乎不怎么张口不怎么说话,但事实上,早已习惯传统讲授式教育的我们,依然困惑很多,感觉自己越发不会上课了,不知到怎么上课了。使用导学案讲课一段时间,可以说高效课堂
作者介绍:  李国权,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走上校长岗位,现任辽宁省凌源市朝阳街小学校长。先后被评为凌源市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课改先进个人。朝阳市优秀教师、卫生工作先进个人。  辽宁省家长学校骨干教师,辽宁省骨干校长。主持的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并获得国家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  教育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