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m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摄像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技巧的提高,对新闻拍摄者来说十分重要。当然,新闻拍摄者的技术和技巧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样重要。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摄像技巧;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是画面和声音传播的结合,是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进行传播的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对于如今的電视观众来说,人们的审美和需求在逐渐提升,因此,想要拍摄出令人满意的新闻画面,电视新闻摄像拍摄技术的提高与技巧的运用就值得新闻拍摄工作者去研究和改善。
  本文通过对比较常用的拍摄技术和技巧进行介绍与探究之外,进一步提出比较新颖和先进的技术与技巧,以期能够为新闻拍摄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拍摄时“稳”的重要性
  新闻拍摄工作人者在拍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摄像机也就是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性,拍摄平稳是一切后续拍摄工作的基础,只有拍摄稳才能保证不会错过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更容易让人理解发生的事实。如果拍摄出有摇晃的画面,会降低人们观看的兴趣,影响新闻节目的效果。因此,拍摄平稳是电视摄像的基础。
  (二)拍摄时“推”和“拉”的重要性
  拍摄时运用好“推”和“拉”的技巧是突出新闻重点的最重要也最繁杂的步骤,这就体现在一个新闻拍摄工作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也体现了拍摄者对拍摄机器的理解。掌握好“推”和“拉”的时间,才能抓住整个新闻的重点,并且突出重点,拍摄出精彩的新闻画面。
  (三)把握新闻画面“构图”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拍摄工作者在拍摄前对整个将要拍摄的新闻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意识,使画面有一定的条理性,并且能很好地突出这个新闻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反映整个新闻的发展过程,使新闻有一个新鲜感和立体感,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想要拍摄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新闻,不仅仅需要对电视新闻拍摄技巧和技术有熟练的应用,更需要新闻拍摄工作者自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优秀的专业素养,有敏锐捕捉细节的能力,还要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与时俱进。
  (一)始终牢记无剪辑拍摄的重要性
  无剪辑拍摄是指新闻拍摄结束后不需要进行后期的剪辑与修正,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拍摄画面达到在电视上播放的要求。无剪辑拍摄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成本。这对拍摄者自身的拍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对自身的拍摄技巧的应用十分的自信,同时,要有符合自身拍摄习惯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冷静,争取做到最简单清晰地记录整个新闻。
  (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拍摄工作者不仅需要自己去学习关于摄像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多观察生活,学习人文知识,改善自己的审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有的拍摄者人文知识的匮乏,在工作中很难把握自己拍摄的题材和主题,不能很好地理解拍摄对象的情绪,导致不能与电视的编导有效率的沟通,降低了整个拍摄的质量。
  因此,拍摄前应该充分了解拍摄的内容和流程,快速地抓住整个新闻的核心,并以自己的理解,用图像语言去突出核心。
  (三)做好相关的笔记和记录
  进行采访时,需要提前阅读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如果仅仅去用眼睛看,难免会忘记重要的信息,使得拍摄质量下降。
  要学会做笔记和记录,在拍摄时是无法进行用笔记录的,因此,“心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拍摄时,新闻拍摄工作者要用心观察被采访的人或事,记住相关的关键词或者主要的画面。拍摄结束后需要进行记录和整理。
  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多样化和快速化使得人们对新闻内容和画面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也对新闻拍摄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想拍摄出令观众喜爱的新闻,不仅仅需要拍摄技巧的熟练应用,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扩展丰富的人文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更好地服务群众和社会,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满足观众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对地市进行党报宣传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为我国建设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党报宣传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当今形势对地市党报宣传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市党报;新时期;党报宣传  (一)党报宣传的特征分析  党报宣传是推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党报宣传面向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且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下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也存在较大的
唐山市T区践行“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并行”的招商引资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分析发现,2004-2012年该区招商引资呈持续增长态势,招商引资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
“为文但求一句新”。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个“新”字,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做到常“新”,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解国记三十余年新闻实践为例,通过对其新闻报道中处处体现的求异思维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下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实践有所裨益。  《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解国记,在其30余年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发表作
期刊
美国职业教育教材就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翻译出版的一本优秀职教教材.
在《反垄断法》出台并开始实行的大环境下,对于我国竞争法体系而言,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协调《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在本文中提出了对
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与学龄人口变化密切相关,学龄人口直接影响着中小学学校的规模和布局。为科学制定我市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摸清我市各区域适龄人口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
期刊
摘要:随着新老媒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增多,传统媒体纷纷向网络化转型,同时广播网站、网络电台APP、微信广播等传播渠道更为丰富。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广播媒体应正视自己的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寻求自己的突破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广播;转型;媒体融合;发展  (一)听众选择方向增多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受众逐渐减少。在节目的收听上,现代听众的需求与以往有所不同,收听模式也日益多
案情n  王某驾驶小型轿车与顾某驾驶三轮摩托车发生碰撞,致顾某受伤,两车遭遇不同程度损坏。交警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顾某承担次要责任。
窗外的阳光清新而和煦,蓦然之间,2003年渐行渐远.rn当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蜂拥职场寻求就业空间,当SARS肆虐人间,人们难关共度使求职、就业短暂搁浅,当一个年轻女孩因容貌而屡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