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为基础,以广东省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五个阶段的表现特点,运用体育行为学和健康行为学相关理论,对广东省女性农民工、服务业农民工和处于准备阶段的农民工等重点干预对象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措施;体育行为学;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72-02
1 前言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合理有效地增进健康?这是许多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关注、探索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关于健康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在健康的定义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维健康观已经得到了各国的认同,即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活动的十分良好的状态,不仅是指不存在疾病或虚弱”。[1]在健康的理论研究方面,健康教育学和锻炼心理学在关于如何促进健康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健康教育学》指出“行为干预将是促进健康的最强有力的措施之一,而以个人、群体的行为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就成为全球第二次卫生革命中的核心策略。”[2]如何消除不利于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如何形成和保持有利于人的健康的良好行为,是健康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健康行为学的观点,以增强健康和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与保护性行为,是有利于健康的、外显的、基本的促进健康行为。
既然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行为,因此如何使人们形成并保持鍛炼习惯也就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由此国外还正在形成一门专门研究锻炼行为的新学科—锻炼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如何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保持与改善身心健康及形成良好身心状态,或预防人们生病及非良性身心状态。
我国各届领导对农民工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视,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改革。我国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纲领、法规,如《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于开展阳光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决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对农民工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促进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们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健康行为的养成受许多因素影响,既有生物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既受个人行为的影响,也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既有微观的因素也有宏观的因素。此外,社会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时通常会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农民工也不例外。因此,针对处于不同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的农民工,如何实施一定的干预,促使他们达到全民健身总目标的要求,培养其良好的身心,成为一个十分棘手,但又很有意义的问题。作者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为基础,以广东省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将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分为五个阶段,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在理论上提出干预策略,以促进广东省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
2 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综合了体育社会学、健康行为学和锻炼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行后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国内对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不足;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阳光体育改革特别是农民工健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2 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人们针对不同锻炼阶段的农民工实施不同的干预策略。因为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处于体育锻炼行为不同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更详细地掌握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从而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指导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锻炼动机,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本课题研究还有助于广东省农民工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育锻炼行为,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进一步加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自我体育锻炼意识,促使自身体育锻炼行为向更高阶段转化或者保持在维持阶段,为具备良好的“三维”健康观打下基础。
3 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析——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也叫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TTM)或被称为转变阶段模式(Stages of Change, SOC),是由两位学者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1984年提出的。TTM 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和连续的过程,是由以下五个不同阶段构成的过程。[3][4]
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在这一阶段人们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向,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人们之所以处于这一阶段是因为对他们的行为结果不知道或感知麻木,或他们已试图多次改变行为但最终失败而心灰意冷。这些人属于无动机群体,他们常会提出一些理由来对行为干预进行抵触、不愿意参加健康促进或治疗。
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打算改变行为,但却一直无任何行动和准备行动的迹象,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这时候他们会意识到改变行为的益处同时也会意识到改变行为的代价。利益和代价的均衡常是人们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导致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停留在这一阶段。如戒烟,他们一方面考虑戒烟会带来健康利益同时也担忧戒烟会影响社交。
准备阶段(prepara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倾向于在近期采取行动(通常指在未来一个月内),并在过去一年中已逐渐付诸了一些行动步骤。如制定行动计划、参加健康教育课程、购买有关资料、寻求咨询、摸索自我改变方法等。
行动阶段(ac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在过去(通常指在过去 6个月内)已做出了行为改变。要强调的是这与传统的看法有区别,它只是五个阶段的之一。[5]不是所有的改变都称之为行动,行动应该有明确标准,如戒烟应为完全戒除。 维持阶段(maintenance):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保持已改变了的行为状态。增加信心有利于保持这一状态。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他们就可能返回到原来的行为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复返(relapse)。
以上5个阶段存在依次发展变化的关系,各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为保证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干预者必须先了解目标人群的行为阶段分布,确定各阶段的需求,然后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如干预不理想或不成功,目标人群会停滞在某一行为阶段甚至倒退。
根据TTM理论模式,参考上海体育学院常生教授和华中理工大学程小虎教授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划分,作者把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前意向阶段:目前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在今后的6个月内也不打算开始体育锻炼。第二,意向阶段:目前没有进行体育锻炼,但打算在今后的6个月内开始体育锻炼。第三,准备阶段:目前有时进行体育锻炼,但没有形成规律。第四,行动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但仅是在6个月内开始的。第五,维持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已持续了6个月以上。
作者为了研究方便,把处于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称为不参加体育锻炼者,把处于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称为参加体育锻炼者。
4 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
4.1 重点干预对象的确定
4.1.1 重点干预广东省女性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在本课题研究关于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的性别特征的统计中发现,处于意向阶段的男女比例约为1:2(男女百分比分别为33.3%和66.7%),即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处于行动阶段的男女比例大约为3:2(男女百分比分别为60.6%和39.4%);处于维持阶段的男女比例约为13:7(男女百分比分别为65.4%和34.6%)。毋庸质疑,这三个阶段的男女比例的明显差异,客观揭示了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性别特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多,女性少,而且随着锻炼阶段的递增,女性数量呈递减趋势。
因此,在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进行干预时,将女性作为重点干预对象是一种基于现实的选择。将女性作为重点干预对象,采取相应措施对女性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施加影响,以促成其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众所周知,妇女体育是全民健身中的一大难点,由于男权社会的客观存在,女性的行为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受到了男性主导的社会影响。女性被塑造成温柔、安静、顾家等形象,在男权社会的塑造中,女性的一些正当权益在无形中受到了侵害。在体育领域,这种现象也客观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女主内、男主外的觀念还有相当影响力,许多女性的体育锻炼权利都被剥夺了。在这种不利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唤醒和维持就显得格外重要。
即将步入社会,女性农民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如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行为干预促成女性农民工体育锻炼意识的产生、维持,养成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那么,从小的方面说,这将为她们幸福健康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大的方面说,女性农民工体育意识的维持和体育锻炼的持续对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有积极意义。
显然,现阶段广东省女性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客观现实与女性担负的重大责任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时又说明社会在促进女性参与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存在不足,还需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将广东省女性农民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将有助于为全民健身计划改革积累经验。
4.1.2 重点干预广东省服务业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在分析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各行业的样本分布时,本课题研究还发现,在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即目前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服务业农民工在本行业样本量中的百分比合计为27.6%;农业农民工合计为14.5%;建筑业农民工合计为38.8%。可见,在农民工各行业中,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建筑业最多,然后是服务业,再次是农业。
本课题研究选择服务业农民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而未选取不参加锻炼人数最多的建筑业农民工,主要是处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作者认为,选取服务业农民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是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服务业农民工既可以为农业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而且,部分处于维持阶段的服务业农民工还可以将自己体育锻炼延续到更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带动建筑业农民工体育锻炼热情,促成其体育锻炼行为保持在准备、行动等较高阶段,为下一步的阶段跳跃奠定基础。
其次,作者认为,建筑业农民工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多,往往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重,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余,没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不能及时寻找锻炼的替代方式,逐渐退出了体育锻炼的行动、维持阶段,滑向了准备阶段。而在服务业农民工进行有关干预,向未来的建筑业农民工传授体育锻炼的各种替代方案,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能力,这将增强建筑业农民工保持其锻炼阶段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参与体育锻炼,达到放松、娱乐、锻炼身体等目的。
4.1.3 重点干预处于准备阶段广东省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从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各阶段分布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体育锻炼行为处于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人数分别为165人和327人,在样本量中的百分比分别为8.9%和17.9%,合计为26.8%,处于准备阶段的有907人,在样本量中的百分比为49.6%,占总样本量的一半;处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分别为127人和303人,在样本量中的百分比分别是7.0%和16.6%,合计为23.6%。
由此可见,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是促进体育锻炼人数增加、阶段上升的关键力量。有关方面应将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纳入重点干预对象,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总策略,一方面促使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中能够向更高的行动阶段、维持阶段迈进,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干预策略,在促使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向处于前意向和意向阶段的农民工做宣传,引导他们自发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4.2 具体干预策略的理论设想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转变不仅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要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制约。[6]在本课题研究中,农民工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集中活动在社区的小环境中,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朋友、路人等的影响,因此对他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就涉及到社会的众多方面。
4.2.1 宏观干预(国家层次)
农民工是国家未来发展所依赖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荣辱。在1995年,由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全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这明确了全民健身纲要实施的方向,对社区体育的开展具有支持、指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就是一种宏观干预策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的宏观干预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国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干预。具体而言,国家体育总局、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并逐年按一定的比例递增,以加强社区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从客观上改善农民工锻炼的环境。同时对于侵占社区体育场地,国家应予以相应的惩处,从而做到切实为农民工体育锻炼保驾护航。[7]
4.2.2 中观干预(社区或街道办)
如果社会不给农民工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如果农民工平时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压力可能就能够得到更好地缓解。因此,教育农民工充分并且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在闲暇时间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社区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区和街道办要做好宣传工作,对农民工的健康意识做出正确地引导,转变农民工的体育态度。同时,还要教会农民工掌握自我测量和评价体质的一般方法,让他们能及时地了解到体育锻炼给自己带来的增强体质的效果。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农民工对体育的兴趣。社区和街道办体育工作部门可利用开设讲座、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生理保健常识、体育锻炼方法、维持体育锻炼的策略,解决他们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需要说明的是,从长远来看,农民工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其激励机制必须实现由外部激励向自我内部激励、自我认同的转变。[8]因为只有内心深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并具备了各种处理体育锻炼的技巧、方法,逐步建立起不断挑战自我的信念时,终身体育才可能最终实现。社区和街道办要在闲暇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应引导农民工选择多人参加的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广东省农民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9]
选择一些受农民工欢迎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创造一個宽松愉快的气氛。要根据农民工不同的身心特点区别对待,避免农民工产生厌烦情绪。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农民工参加一些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又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小组,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成为他们熟练掌握和喜爱的项目,使他们能在运动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并取得明显的健身效果,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好感。
4.2.3 微观干预(个人层次)
在微观层次,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实施干预通常涉及到家长、同事、朋友等人。对于个人干预来讲,来自同事、朋友的干预无疑对改变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态度、行为具有巨大的作用。[10]因此,社区和街道办可组织农民工结成体育锻炼“一帮一”互助小组,通过体育锻炼的积极分子对处于前意向和意向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实施干预。
对于社区体育指导员来说,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重点应该放弱势农民工身上。社区体育指导员应该深入调查了解这些农民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通过与他们谈心、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争取使他们回到体育锻炼中来。
5 结束语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身心健康状况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农民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关注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对农民工实施健康教育与干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跃年.体育行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3] BESS H MARCUS.Self-efficacy and the Stages of Exercise behaviour Change [J],Research Quartile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92(1):36-39.
[4] Robert S.Weinberg,Daniel Gould.Exercise behaviour and Adherence[M],Found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Third Edition),2003.
[5] 曹杰.行为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6] 洪守义.青年行为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
[7] 华西医科大学主编.健康行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9月.
[8]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年6月.
[9] 王则珊等.群众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7年.
[10] 严迪英.健康促进干预: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年4月.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编号:YT1038)。
作者简介
张雪芹(1978.4- ):女,江西吉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措施;体育行为学;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72-02
1 前言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合理有效地增进健康?这是许多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关注、探索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关于健康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在健康的定义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维健康观已经得到了各国的认同,即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活动的十分良好的状态,不仅是指不存在疾病或虚弱”。[1]在健康的理论研究方面,健康教育学和锻炼心理学在关于如何促进健康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健康教育学》指出“行为干预将是促进健康的最强有力的措施之一,而以个人、群体的行为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就成为全球第二次卫生革命中的核心策略。”[2]如何消除不利于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如何形成和保持有利于人的健康的良好行为,是健康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健康行为学的观点,以增强健康和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与保护性行为,是有利于健康的、外显的、基本的促进健康行为。
既然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行为,因此如何使人们形成并保持鍛炼习惯也就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由此国外还正在形成一门专门研究锻炼行为的新学科—锻炼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如何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保持与改善身心健康及形成良好身心状态,或预防人们生病及非良性身心状态。
我国各届领导对农民工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视,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改革。我国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纲领、法规,如《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于开展阳光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决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对农民工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促进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们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健康行为的养成受许多因素影响,既有生物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既受个人行为的影响,也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既有微观的因素也有宏观的因素。此外,社会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时通常会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农民工也不例外。因此,针对处于不同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的农民工,如何实施一定的干预,促使他们达到全民健身总目标的要求,培养其良好的身心,成为一个十分棘手,但又很有意义的问题。作者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为基础,以广东省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将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分为五个阶段,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在理论上提出干预策略,以促进广东省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
2 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综合了体育社会学、健康行为学和锻炼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行后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国内对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不足;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阳光体育改革特别是农民工健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2 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人们针对不同锻炼阶段的农民工实施不同的干预策略。因为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处于体育锻炼行为不同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更详细地掌握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从而有助于更加科学地指导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锻炼动机,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本课题研究还有助于广东省农民工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育锻炼行为,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进一步加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自我体育锻炼意识,促使自身体育锻炼行为向更高阶段转化或者保持在维持阶段,为具备良好的“三维”健康观打下基础。
3 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析——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也叫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TTM)或被称为转变阶段模式(Stages of Change, SOC),是由两位学者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1984年提出的。TTM 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和连续的过程,是由以下五个不同阶段构成的过程。[3][4]
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在这一阶段人们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向,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人们之所以处于这一阶段是因为对他们的行为结果不知道或感知麻木,或他们已试图多次改变行为但最终失败而心灰意冷。这些人属于无动机群体,他们常会提出一些理由来对行为干预进行抵触、不愿意参加健康促进或治疗。
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打算改变行为,但却一直无任何行动和准备行动的迹象,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这时候他们会意识到改变行为的益处同时也会意识到改变行为的代价。利益和代价的均衡常是人们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导致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停留在这一阶段。如戒烟,他们一方面考虑戒烟会带来健康利益同时也担忧戒烟会影响社交。
准备阶段(prepara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倾向于在近期采取行动(通常指在未来一个月内),并在过去一年中已逐渐付诸了一些行动步骤。如制定行动计划、参加健康教育课程、购买有关资料、寻求咨询、摸索自我改变方法等。
行动阶段(ac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在过去(通常指在过去 6个月内)已做出了行为改变。要强调的是这与传统的看法有区别,它只是五个阶段的之一。[5]不是所有的改变都称之为行动,行动应该有明确标准,如戒烟应为完全戒除。 维持阶段(maintenance):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保持已改变了的行为状态。增加信心有利于保持这一状态。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他们就可能返回到原来的行为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复返(relapse)。
以上5个阶段存在依次发展变化的关系,各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为保证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干预者必须先了解目标人群的行为阶段分布,确定各阶段的需求,然后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如干预不理想或不成功,目标人群会停滞在某一行为阶段甚至倒退。
根据TTM理论模式,参考上海体育学院常生教授和华中理工大学程小虎教授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划分,作者把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前意向阶段:目前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在今后的6个月内也不打算开始体育锻炼。第二,意向阶段:目前没有进行体育锻炼,但打算在今后的6个月内开始体育锻炼。第三,准备阶段:目前有时进行体育锻炼,但没有形成规律。第四,行动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但仅是在6个月内开始的。第五,维持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已持续了6个月以上。
作者为了研究方便,把处于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称为不参加体育锻炼者,把处于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称为参加体育锻炼者。
4 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
4.1 重点干预对象的确定
4.1.1 重点干预广东省女性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在本课题研究关于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的性别特征的统计中发现,处于意向阶段的男女比例约为1:2(男女百分比分别为33.3%和66.7%),即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处于行动阶段的男女比例大约为3:2(男女百分比分别为60.6%和39.4%);处于维持阶段的男女比例约为13:7(男女百分比分别为65.4%和34.6%)。毋庸质疑,这三个阶段的男女比例的明显差异,客观揭示了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性别特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多,女性少,而且随着锻炼阶段的递增,女性数量呈递减趋势。
因此,在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进行干预时,将女性作为重点干预对象是一种基于现实的选择。将女性作为重点干预对象,采取相应措施对女性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施加影响,以促成其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众所周知,妇女体育是全民健身中的一大难点,由于男权社会的客观存在,女性的行为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受到了男性主导的社会影响。女性被塑造成温柔、安静、顾家等形象,在男权社会的塑造中,女性的一些正当权益在无形中受到了侵害。在体育领域,这种现象也客观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女主内、男主外的觀念还有相当影响力,许多女性的体育锻炼权利都被剥夺了。在这种不利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唤醒和维持就显得格外重要。
即将步入社会,女性农民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如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行为干预促成女性农民工体育锻炼意识的产生、维持,养成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那么,从小的方面说,这将为她们幸福健康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大的方面说,女性农民工体育意识的维持和体育锻炼的持续对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有积极意义。
显然,现阶段广东省女性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客观现实与女性担负的重大责任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时又说明社会在促进女性参与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存在不足,还需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将广东省女性农民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将有助于为全民健身计划改革积累经验。
4.1.2 重点干预广东省服务业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在分析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各行业的样本分布时,本课题研究还发现,在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即目前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服务业农民工在本行业样本量中的百分比合计为27.6%;农业农民工合计为14.5%;建筑业农民工合计为38.8%。可见,在农民工各行业中,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建筑业最多,然后是服务业,再次是农业。
本课题研究选择服务业农民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而未选取不参加锻炼人数最多的建筑业农民工,主要是处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作者认为,选取服务业农民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是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服务业农民工既可以为农业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而且,部分处于维持阶段的服务业农民工还可以将自己体育锻炼延续到更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带动建筑业农民工体育锻炼热情,促成其体育锻炼行为保持在准备、行动等较高阶段,为下一步的阶段跳跃奠定基础。
其次,作者认为,建筑业农民工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多,往往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重,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余,没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不能及时寻找锻炼的替代方式,逐渐退出了体育锻炼的行动、维持阶段,滑向了准备阶段。而在服务业农民工进行有关干预,向未来的建筑业农民工传授体育锻炼的各种替代方案,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能力,这将增强建筑业农民工保持其锻炼阶段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参与体育锻炼,达到放松、娱乐、锻炼身体等目的。
4.1.3 重点干预处于准备阶段广东省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
从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各阶段分布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体育锻炼行为处于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的人数分别为165人和327人,在样本量中的百分比分别为8.9%和17.9%,合计为26.8%,处于准备阶段的有907人,在样本量中的百分比为49.6%,占总样本量的一半;处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分别为127人和303人,在样本量中的百分比分别是7.0%和16.6%,合计为23.6%。
由此可见,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是促进体育锻炼人数增加、阶段上升的关键力量。有关方面应将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纳入重点干预对象,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总策略,一方面促使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中能够向更高的行动阶段、维持阶段迈进,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干预策略,在促使处于准备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向处于前意向和意向阶段的农民工做宣传,引导他们自发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4.2 具体干预策略的理论设想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转变不仅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要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制约。[6]在本课题研究中,农民工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集中活动在社区的小环境中,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朋友、路人等的影响,因此对他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就涉及到社会的众多方面。
4.2.1 宏观干预(国家层次)
农民工是国家未来发展所依赖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荣辱。在1995年,由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全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这明确了全民健身纲要实施的方向,对社区体育的开展具有支持、指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就是一种宏观干预策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的宏观干预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国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干预。具体而言,国家体育总局、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体育锻炼的资金投入,并逐年按一定的比例递增,以加强社区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从客观上改善农民工锻炼的环境。同时对于侵占社区体育场地,国家应予以相应的惩处,从而做到切实为农民工体育锻炼保驾护航。[7]
4.2.2 中观干预(社区或街道办)
如果社会不给农民工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如果农民工平时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压力可能就能够得到更好地缓解。因此,教育农民工充分并且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在闲暇时间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社区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区和街道办要做好宣传工作,对农民工的健康意识做出正确地引导,转变农民工的体育态度。同时,还要教会农民工掌握自我测量和评价体质的一般方法,让他们能及时地了解到体育锻炼给自己带来的增强体质的效果。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农民工对体育的兴趣。社区和街道办体育工作部门可利用开设讲座、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生理保健常识、体育锻炼方法、维持体育锻炼的策略,解决他们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需要说明的是,从长远来看,农民工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其激励机制必须实现由外部激励向自我内部激励、自我认同的转变。[8]因为只有内心深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并具备了各种处理体育锻炼的技巧、方法,逐步建立起不断挑战自我的信念时,终身体育才可能最终实现。社区和街道办要在闲暇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应引导农民工选择多人参加的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广东省农民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9]
选择一些受农民工欢迎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创造一個宽松愉快的气氛。要根据农民工不同的身心特点区别对待,避免农民工产生厌烦情绪。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农民工参加一些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又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小组,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成为他们熟练掌握和喜爱的项目,使他们能在运动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并取得明显的健身效果,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好感。
4.2.3 微观干预(个人层次)
在微观层次,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实施干预通常涉及到家长、同事、朋友等人。对于个人干预来讲,来自同事、朋友的干预无疑对改变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态度、行为具有巨大的作用。[10]因此,社区和街道办可组织农民工结成体育锻炼“一帮一”互助小组,通过体育锻炼的积极分子对处于前意向和意向阶段的广东省农民工实施干预。
对于社区体育指导员来说,对广东省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的重点应该放弱势农民工身上。社区体育指导员应该深入调查了解这些农民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通过与他们谈心、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争取使他们回到体育锻炼中来。
5 结束语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身心健康状况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农民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关注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对农民工实施健康教育与干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跃年.体育行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
[3] BESS H MARCUS.Self-efficacy and the Stages of Exercise behaviour Change [J],Research Quartile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92(1):36-39.
[4] Robert S.Weinberg,Daniel Gould.Exercise behaviour and Adherence[M],Found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Third Edition),2003.
[5] 曹杰.行为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6] 洪守义.青年行为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
[7] 华西医科大学主编.健康行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9月.
[8]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年6月.
[9] 王则珊等.群众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7年.
[10] 严迪英.健康促进干预: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年4月.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编号:YT1038)。
作者简介
张雪芹(1978.4- ):女,江西吉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