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仅在于发现——由两个案例引发的反思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r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两个案例案例1“一二一”变“草脚草”听说过一个故事。农村偏远小学新调来一位体育老师甲,给二年级学生上队列队形练习“齐步走”。甲老师认真备好了课,事先自己也按照备课设计的程序反复演练了几遍,自认为按教学进度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成问题,并留有一节课调整。可是两节课下来,学生练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总是没走多远,节奏“一二一”、“左右左”便乱了套。
其他文献
为了康复养体、修身健心,我于2007年夏秋时节到美国探亲达半年之久,除在住地西雅图市外,还去了美国东部、南部几个城市,访问和观摩了一些学校,与当地学校校长、老师和学生作了随意
随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全面展开,《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内容选择做了灵活的处理,除原则与范围外,具体教学内容无硬性规定。这样一来,学校在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自由度、灵活性更大。由此,如何切入教学,即模块教学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成了顺利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體育与健康模块的关键。  基层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等对模块的组合、设计虽有了一定认知,但对学校如何进行模块教学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缺乏有说
校园体育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倡导师生全员参与,近几年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深受师生的欢迎。但不少学校的体育文化节充其量是趣味运动会,娱乐有余,运动不足,还有些学校的体育节是在一周或几个周的时间内把整个学期的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拔河赛、长跑比赛、排球比赛等集中起来举行,造成学期的其他时间没有群体活动,使校园文化生活变得单调了。我们创办的体育文化节是建立在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基础上的,使师生
期刊
案例背景    活动球篮是篮球运动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教材化处理,教学中感觉这个教材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较强,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体育教师不再仅仅一是教书匠,不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成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直接研究者。在本学期校教学研究周中,我先后两次上活动球篮课,通过反思与改进的行动研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案例描述    第一次课:是本学期校教学
2008年9月,我市选派我们几名体育教师(高中、初中、小学各一名)到大连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会,要求我们会后把观摩展示会期间的所见所闻及新的教学理念、课改精神向市里体育教师代表作汇报。  2009年3月13日,初中的何淑琳老师与高中的我在芜湖市三中上汇报课,但因那天下雨,只得改为室内说课。我的汇报课题目为《蹲踞式跳远——上肢力量练习》,由于是第一次课,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
快上课了,我像往常一样吹响集合的哨音,可同学们并没有什么反应,而是把足球门围得严严实实,不时地传出笑声和叫喊声。我很奇怪也很生气,过去大叫:“难道没听见预备铃声?!”这时人群才不情愿地散开,原来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和其他几位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足球场踢球、射门来了。  学生是被我叫回来了,队伍很快也站好了,但好多同学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有的则嘟嘟嚷嚷地抱怨着,时不时地回过头看向足球场。望着他们,我
一、忌动作方法错误    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少儿的身体发育、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生理特点,采用正确适宜的动作方法,区别对待地开展力量训练,方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相反,如果采用的动作方法错误,不仅收效较小,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运动损伤。如,采用立定跳远发展少儿的大腿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臀大肌的力量素质时,如果体育教师忽视了立定跳远的正确预备的起跳姿势,少儿练习时脚尖和膝关节过分外展,会增大大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