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对1998年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版《医院会计制度》,于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新制度的实施,推进和深化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对促进医院科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人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变革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98年版《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改革、医院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实施,代表着国家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新制度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规范了会计科目分类,强化了全面收支管理;引入成本会计,加强资产管理,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对比新旧制度,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旧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新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但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新制度对适用范围的变革,顺应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针对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显著差异与财务管理的不同要求,分别制订了《医院会计制度》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同时,给予非营利性医院开展各项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增强非营利性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规范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行为。
二、明确会计核算基础
旧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医院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支四大类。新制度明确: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大类。
医院运营管理呈现企业化特点,而在旧制度下,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影响,使得医院难以有效运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以至于医院多项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新制度弥补了旧制度中的不足,明确了医院会计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以此保证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助于增强医院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有助于提升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了预算管理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财政预算改革的相关内容,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要求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及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预测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并要求在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做出说明。新制度所规定的预算要求,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政策规范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
四、完善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在单位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做出说明。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新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在支出科目下按成本项目设一级明细科目,并按科室进行明细核算,归集直接成本。新制度还在收支分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界定,进一步的规范了对收支核算方面的管理,让成本核算得到了硬化,有助于医疗成本费用的归集与核算。
新制度对医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医院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严格按照统一的成本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揭示医院的成本状况;还要求医院深入开展成本分析,形成成本分析报告,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努力实现成本最优化目标。
五、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
新制度针对于旧制度中医院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缺陷作出进一步改进,其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首先,医院财务报告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有关附表,更全面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其次增设了会计报表附注。由该附注对应当披露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编制依据及其项目的解释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再次,拓展财务情况说明书内容。将业务开展状况、年度预算执行状况、资产利用状况、成本核算及控制状况、负债管理状况及其绩效考评情况列入财务状况说明书内容中。新制度还提供了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附表的成本报表的参考格式,并全面改进了各报表的结构、项目及其排列方式。这些调整使医院的财务报表格式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更为一致,增强了通用性,同时也兼顾了医院的实际情况,使医院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完善和合理,以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六、 完善医院财务评价体系
运用医院财务分析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在新制度中,以附件的形式对医院财务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列举。主要包括六方面共19项医院财务评价指标,涵盖了从资产运营、收支结构、结余与风险管理,再到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医院发展能力指标。较之旧制度,新制度下财务评价指标的设置更加全面、科学,也更加实用。通过财务分析指标的完善,有效地补充了医院财务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全面的指标分析有助于科学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而采取一些科学的举措,保持医院财务状况的健康与稳健运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一套科学且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能有助于外界更加准确地掌握医院的财务状况,也有助于加强对医院的约束,促进医院用更好的业绩表现来获得外界的信赖,从而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
七、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新制度第六条中规定“医院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个规定首次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引入了医院管理工作中,这是旧制度没有特别要求的。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医改资金投入与使用安全、规范、透明,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也是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发挥市场监督服务作用的需要,为医院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证。
通过对新旧制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新制度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经济行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新制度实施三年以来,医院的会计核算更加准确规范,医院财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推进和深化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对促进医院科学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卫生部 《医院财务制度》 财社[2010]306号
[2] 财政部 《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2010]27号
[3] 财政部 卫生部 《医院会计制度》 财社[1998]148号
[2] 财政部 卫生部 《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1998]58号
[5] 杨魁 《浅析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 中国总会计师 2011.6
[6] 张新慧 《浅谈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 财经界(学术版) 2011.10
关键词: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98年版《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改革、医院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实施,代表着国家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新制度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规范了会计科目分类,强化了全面收支管理;引入成本会计,加强资产管理,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对比新旧制度,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旧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新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但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新制度对适用范围的变革,顺应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针对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显著差异与财务管理的不同要求,分别制订了《医院会计制度》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同时,给予非营利性医院开展各项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增强非营利性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规范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行为。
二、明确会计核算基础
旧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医院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支四大类。新制度明确: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大类。
医院运营管理呈现企业化特点,而在旧制度下,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影响,使得医院难以有效运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以至于医院多项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新制度弥补了旧制度中的不足,明确了医院会计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以此保证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助于增强医院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有助于提升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了预算管理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财政预算改革的相关内容,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预算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要求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及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预测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并要求在医院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做出说明。新制度所规定的预算要求,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政策规范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
四、完善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在单位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成本核算及控制情况做出说明。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新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在支出科目下按成本项目设一级明细科目,并按科室进行明细核算,归集直接成本。新制度还在收支分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界定,进一步的规范了对收支核算方面的管理,让成本核算得到了硬化,有助于医疗成本费用的归集与核算。
新制度对医院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医院建立科学完善的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严格按照统一的成本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揭示医院的成本状况;还要求医院深入开展成本分析,形成成本分析报告,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努力实现成本最优化目标。
五、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
新制度针对于旧制度中医院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缺陷作出进一步改进,其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首先,医院财务报告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有关附表,更全面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其次增设了会计报表附注。由该附注对应当披露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编制依据及其项目的解释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再次,拓展财务情况说明书内容。将业务开展状况、年度预算执行状况、资产利用状况、成本核算及控制状况、负债管理状况及其绩效考评情况列入财务状况说明书内容中。新制度还提供了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附表的成本报表的参考格式,并全面改进了各报表的结构、项目及其排列方式。这些调整使医院的财务报表格式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更为一致,增强了通用性,同时也兼顾了医院的实际情况,使医院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完善和合理,以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六、 完善医院财务评价体系
运用医院财务分析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在新制度中,以附件的形式对医院财务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列举。主要包括六方面共19项医院财务评价指标,涵盖了从资产运营、收支结构、结余与风险管理,再到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医院发展能力指标。较之旧制度,新制度下财务评价指标的设置更加全面、科学,也更加实用。通过财务分析指标的完善,有效地补充了医院财务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全面的指标分析有助于科学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而采取一些科学的举措,保持医院财务状况的健康与稳健运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一套科学且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能有助于外界更加准确地掌握医院的财务状况,也有助于加强对医院的约束,促进医院用更好的业绩表现来获得外界的信赖,从而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
七、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新制度第六条中规定“医院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个规定首次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引入了医院管理工作中,这是旧制度没有特别要求的。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医改资金投入与使用安全、规范、透明,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也是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发挥市场监督服务作用的需要,为医院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证。
通过对新旧制度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新制度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经济行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新制度实施三年以来,医院的会计核算更加准确规范,医院财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推进和深化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对促进医院科学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卫生部 《医院财务制度》 财社[2010]306号
[2] 财政部 《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2010]27号
[3] 财政部 卫生部 《医院会计制度》 财社[1998]148号
[2] 财政部 卫生部 《医院会计制度》 财会[1998]58号
[5] 杨魁 《浅析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 中国总会计师 2011.6
[6] 张新慧 《浅谈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 财经界(学术版)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