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70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患者均好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性高,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06-02
心血管系统临床多发常见病为冠心病,近年来,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国内临床研究已将治疗冠心病纳入到热点研究范围。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因血小板聚集而形成粥样硬化,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心慌等症状,并发症较多。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其具有较高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功能,但长期服用会使患者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凝血功能障碍和消化障碍等,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大幅降低。因此,亟需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病情的治愈。基于此,本文对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对比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70人,本次试验中,研究组共有男性患者37人,女性患者33人,年齡范围在46-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6±6.34)岁;对比组共有男性患者35人,女性患者35人,年龄范围在4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1±4.2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定期的观察与记录,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用药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病症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预后效果;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其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③生活、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的正确饮食与生活指导,有针对性的定量增加患者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吸收,提高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④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随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机能指标变化正泰。⑤并发症预防指导。对患者普及并发症知识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提高患者生活中对并发症的关注与注意,指导患者在出现并发症时的正确处理措施,并及时联系医生,根据具体的并发症病情实施相应的管理。
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不满意;(2)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包括肺炎、交叉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3)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分为焦虑情绪、抑郁情绪,采用三十分制,分数越低,代表改善情况越好;(4)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主要分为不依从、依从、基本依从、完全依从;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均行SPSS20.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管理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对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后满意程度、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依从性对比用[n(%)]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两组患者数据展现出明显差异,同时数据出现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满意程度两种治疗方式均有着较高的满意程度,但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更高,体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两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发生肺炎的患者为1例(1.4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概率为1例1.42%)、压疮为2例(2.85%)、交叉感染1例(1.42%),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为7.14%;对比组中发生肺炎的患者为4例(5.71%)、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概率为3例(4.28%)、压疮为6例(8.57%)、交叉感染4例(5.71%),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为24.28%,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较低,护理效果佳,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发现研究组的情绪改善评分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依从性情况研究组患者在得到干预之后的完全依从为36例(51.42%)、基本依从29例(41.42%)、依从3例(4.28%)、不依从例2(2.85%),总依从率为97.14%;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在得到干预之后的完全依从为22例(31.42%)、基本依从28例(40.00%)、依从11例(15.71%)、不依从例9例(12.85%),总依从率为87.14%%,研究组的依从性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一种多发性的心内科常见心脏病,通常情况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常放射疼痛到颈部、手臂、后背等部位,会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致死,若未及时的对病情进行控制和治疗,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提高早期护理效率,帮助患者降低出现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等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医学中,常使用药物干预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实现血小板活化的有效抑制,临床治疗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消除患者状动脉斑块的形成为主要目的。因此,常用药物阿司匹林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机理为:可以使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作用于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部位,进而促进机体环氧化酶生成得到有效的抑制,使血小板的凝聚被阻断。但是,长期的服用阿司匹林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严重影响人体消化功能,造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溃疡、腹痛出血等临床反应,因此未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其次,阻碍治疗效果的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大部分的患者都没有严格的遵循医嘱,也未重视医生的用药指导,且因带病情痛苦或发生并发症等问题使患者产生了负面心理情绪,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恢复较慢或没有出现差异性的变化。因此,针对此类问题,需要设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病情。人性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冠心病降低发生感染与并发症的概率,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与后遗神经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护理效率,改善预后。因此,更加需要加大优质性护理干预,从影响因素的角度上施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大幅降低各因素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纾解患者的不良隋绪,树立治愈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实现改善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目的。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患者发生肺炎、交叉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概率,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大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106-02
心血管系统临床多发常见病为冠心病,近年来,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国内临床研究已将治疗冠心病纳入到热点研究范围。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因血小板聚集而形成粥样硬化,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心慌等症状,并发症较多。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其具有较高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功能,但长期服用会使患者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凝血功能障碍和消化障碍等,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大幅降低。因此,亟需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病情的治愈。基于此,本文对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对比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70人,本次试验中,研究组共有男性患者37人,女性患者33人,年齡范围在46-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6±6.34)岁;对比组共有男性患者35人,女性患者35人,年龄范围在4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1±4.2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定期的观察与记录,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用药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病症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预后效果;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其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③生活、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的正确饮食与生活指导,有针对性的定量增加患者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吸收,提高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④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随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机能指标变化正泰。⑤并发症预防指导。对患者普及并发症知识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提高患者生活中对并发症的关注与注意,指导患者在出现并发症时的正确处理措施,并及时联系医生,根据具体的并发症病情实施相应的管理。
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不满意;(2)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包括肺炎、交叉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3)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分为焦虑情绪、抑郁情绪,采用三十分制,分数越低,代表改善情况越好;(4)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主要分为不依从、依从、基本依从、完全依从;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均行SPSS20.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管理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对比用(x±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后满意程度、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依从性对比用[n(%)]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两组患者数据展现出明显差异,同时数据出现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满意程度两种治疗方式均有着较高的满意程度,但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更高,体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两组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发生肺炎的患者为1例(1.4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概率为1例1.42%)、压疮为2例(2.85%)、交叉感染1例(1.42%),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为7.14%;对比组中发生肺炎的患者为4例(5.71%)、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概率为3例(4.28%)、压疮为6例(8.57%)、交叉感染4例(5.71%),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为24.28%,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较低,护理效果佳,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发现研究组的情绪改善评分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依从性情况研究组患者在得到干预之后的完全依从为36例(51.42%)、基本依从29例(41.42%)、依从3例(4.28%)、不依从例2(2.85%),总依从率为97.14%;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在得到干预之后的完全依从为22例(31.42%)、基本依从28例(40.00%)、依从11例(15.71%)、不依从例9例(12.85%),总依从率为87.14%%,研究组的依从性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一种多发性的心内科常见心脏病,通常情况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常放射疼痛到颈部、手臂、后背等部位,会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致死,若未及时的对病情进行控制和治疗,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提高早期护理效率,帮助患者降低出现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等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医学中,常使用药物干预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实现血小板活化的有效抑制,临床治疗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消除患者状动脉斑块的形成为主要目的。因此,常用药物阿司匹林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机理为:可以使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作用于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部位,进而促进机体环氧化酶生成得到有效的抑制,使血小板的凝聚被阻断。但是,长期的服用阿司匹林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严重影响人体消化功能,造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溃疡、腹痛出血等临床反应,因此未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其次,阻碍治疗效果的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大部分的患者都没有严格的遵循医嘱,也未重视医生的用药指导,且因带病情痛苦或发生并发症等问题使患者产生了负面心理情绪,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恢复较慢或没有出现差异性的变化。因此,针对此类问题,需要设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病情。人性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冠心病降低发生感染与并发症的概率,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与后遗神经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护理效率,改善预后。因此,更加需要加大优质性护理干预,从影响因素的角度上施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大幅降低各因素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纾解患者的不良隋绪,树立治愈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实现改善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目的。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患者发生肺炎、交叉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概率,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大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因此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