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做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废弃物质的生产者,如何使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城市规划、发展和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生态城市;特点;问题;对策;分析
在城市研究的历史上,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从未中断。E·霍华德在1898年发表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的田园城市就已具备了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之后经P·格迪斯等学者们的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城市与生态学研究的思想体系。至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在1987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二 、存在问题
1城市选址大多不利于建设
目前的生态城市选址大多位于生态敏感区,本身承载力较弱,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投入高、效益差,生态改造任务重。如马斯达尔城建设于沙漠中,水源天生不足;天津的中新生态城选址在渤海滩涂,生态较脆弱,基础承载力较差;黄骅新城选址在盐碱地,绿化条件较差,建筑需进行防盐渍处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不仅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利,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和健康。
2生态城市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从各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本来看,其累计投入都是比较高的。阿联酋马斯达尔城约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320亿美元;门头沟中芬生态城总投资1500亿元;苏州生态城投资250亿元……这种完全靠金钱与高科技堆砌起来的生态城市,已背离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与内涵。同时高投入的城市建设对维护的要求提高,造成运行和维护的成本高企,增加生态城市的运营压力。
三、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对策
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2 城市建設规划要具有特色性
中国城市建设文化走向。风情各异、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千人一面”的再造城市。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点缀着假山、假石、喷泉、罗马柱的大广场,有着各式各样路灯,加上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马路、穿行在城市中的高架桥等,几乎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在趋同化的大潮中,曾经熟悉的城市面孔,城市记忆已经被淹没。城市建设并不等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建设,高楼?大厦并不等于现代化。照搬照抄、拿来主义,人有我也要有的城市建设思维只会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城市特色的丧失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城市就缺少了灵魂和活力,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了发展的竞争力。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特征、地质资源、物产资源、气候特征等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就是独特的地理文化;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人文精神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无不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基因、传统个性都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些人文内容也就形成了当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
3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四、 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1 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使人们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转变:从追求直接的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追求间接地长期的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状态转向追求经济与生态兼顾的高效率状态,这些基本的认识上的转变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要重视起来。
2 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加强城市间合作。城市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之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等的交换,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期共同发展。
3 在规划中融人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4 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人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追究规划施工单位责任;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5 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6 鼓励大众接近大自然,看清自己生存城市的现状。使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元素和大自然发生过程,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发电厂等系统被有意识地遮掩,使人们看不清环境的现状。也无从关心生态环境的现状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五、 结束语:
节约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的本质特征,节约不仅体现在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等可见成本上,减少对原生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城市对环境的影响、使城市融入环境并与环境共生,缩减城市废物的排放并变废为宝,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2] 孙铁珩,王道涵.论生态城市与建设的内容构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3]李浩.生态导向的规划变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 任致远.略论2l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走势[J].规划师,2013,(05).
关键词;生态城市;特点;问题;对策;分析
在城市研究的历史上,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从未中断。E·霍华德在1898年发表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的田园城市就已具备了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之后经P·格迪斯等学者们的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城市与生态学研究的思想体系。至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在1987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二 、存在问题
1城市选址大多不利于建设
目前的生态城市选址大多位于生态敏感区,本身承载力较弱,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投入高、效益差,生态改造任务重。如马斯达尔城建设于沙漠中,水源天生不足;天津的中新生态城选址在渤海滩涂,生态较脆弱,基础承载力较差;黄骅新城选址在盐碱地,绿化条件较差,建筑需进行防盐渍处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不仅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利,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和健康。
2生态城市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从各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本来看,其累计投入都是比较高的。阿联酋马斯达尔城约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320亿美元;门头沟中芬生态城总投资1500亿元;苏州生态城投资250亿元……这种完全靠金钱与高科技堆砌起来的生态城市,已背离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与内涵。同时高投入的城市建设对维护的要求提高,造成运行和维护的成本高企,增加生态城市的运营压力。
三、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对策
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2 城市建設规划要具有特色性
中国城市建设文化走向。风情各异、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千人一面”的再造城市。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点缀着假山、假石、喷泉、罗马柱的大广场,有着各式各样路灯,加上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马路、穿行在城市中的高架桥等,几乎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在趋同化的大潮中,曾经熟悉的城市面孔,城市记忆已经被淹没。城市建设并不等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建设,高楼?大厦并不等于现代化。照搬照抄、拿来主义,人有我也要有的城市建设思维只会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城市特色的丧失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城市就缺少了灵魂和活力,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了发展的竞争力。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特征、地质资源、物产资源、气候特征等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就是独特的地理文化;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人文精神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无不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基因、传统个性都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些人文内容也就形成了当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
3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四、 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1 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使人们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转变:从追求直接的近期的经济利益转向追求间接地长期的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状态转向追求经济与生态兼顾的高效率状态,这些基本的认识上的转变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要重视起来。
2 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加强城市间合作。城市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之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等的交换,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期共同发展。
3 在规划中融人人性化元素。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4 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人城市规划中去;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追究规划施工单位责任;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5 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6 鼓励大众接近大自然,看清自己生存城市的现状。使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元素和大自然发生过程,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发电厂等系统被有意识地遮掩,使人们看不清环境的现状。也无从关心生态环境的现状而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五、 结束语:
节约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的本质特征,节约不仅体现在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等可见成本上,减少对原生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城市对环境的影响、使城市融入环境并与环境共生,缩减城市废物的排放并变废为宝,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2] 孙铁珩,王道涵.论生态城市与建设的内容构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3]李浩.生态导向的规划变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 任致远.略论2l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走势[J].规划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