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回归自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描述】
  今天是我值班,晚自习时间到了,我放轻脚步声,静静地来到自己班教室的外面,从教室的窗户往里看。或许是职业病,很多班主任喜欢在教室外“偷偷”地查看自己班学生的状况。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自习,已经是高三学生了,明显感到高考的压力,可是在教室的角落位置上,一位熟悉的女生——小丽(化名)又拿出了几件宝贝儿开始她自己的“工作”了,只见她抹了一把凝脂状雪花膏似的东西,对着一个化妆盒上的小镜子,不停地均匀地把它往脸上涂,似乎只要涂得越多就会越漂亮,完全忘记自己是处在一个教室,也完全忘记周围还有五十多位同学……看到这一切我很想冲进教室扔掉她的化妆盒,然后狠狠地批评她一顿,可是快速一想,这些方法早就用过了,没什么效果。化妆品被没收了她很快又会买,我觉得应该先找个万全之策再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不又是徒劳了。于是,我故意加重脚步,原地走了几步然后走进了教室,听到老师的脚步声,小丽熟练地收拾好了家伙事儿,等我站到讲台上扫望学生时,小丽已经在安静地做练习了,我也当做什么也没看到。回到办公室里我考虑了好久,觉得应该想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中学生特别爱打扮,他们的审美观受社会的影响也已经越来越大了。经过几天的思索,一堂特殊的活动课诞生了。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在网络上找了一组和高中生同龄,未化妆的自然拍摄的女孩照片,先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分别做了显示。然后我问大家是不是很漂亮,大家都说很漂亮。接下来我又问:“如果把她们浓妆艳抹化妆一下,会不会更漂亮呢?”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未化妆的漂亮,有的说化妆后可能更好看。等大家议论完毕我在屏幕上又显示了一组照片,是我请电脑老师把原来一组照片做了技术处理,把原来的照片脸蛋画上各种装后的效果,为了便于对比,我把两组照片在屏幕上一一做了对比显示,然后我又接着问道:“大家觉得这两组照片哪一组更漂亮呢?”这下同学们又议论开了,最终大家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原来第一组更漂亮、更自然、更具活力,第二组虽然化妆得不错,看上去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似乎少了点青春的活力……
  活动二:
  我又让大家在屏幕上看了几张明星化妆后的照片,然后又显示了几张这些明星日常生活中的照片。然后问大家为什么这些明星在演出或拍戏结束后就要卸妆呢?有部分同学答道化妆对皮肤会有伤害的,有同学还补充说:“我知道化妆的人晚上睡觉前都要先卸妆的。”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引出了下一个话题,介绍化妆品的成分及其对皮肤的危害。我找到许多介绍化妆品成分及对皮肤危害的图片和资料,说明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很多都是用化学原料制造的,化妆品中的乳化剂、香料、色素、杀菌剂、防腐剂等有害添加剂对皮肤的伤害很大。然后我对大家说:“大家知道我们学校附近小店老板娘的脸是怎么毁坏的吗?就是化妆品伤害的,大家想想看,自己身边有没有看到因为用了化妆品而伤害的例子?”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她的邻居脸是激素脸,有的说他的亲戚脸很容易过敏,等等,而此时我看到小丽渐渐无语了。
  活动三:
  我叫班里同学采了很多不同颜色的鲜花,把相同颜色的分成两组做对照实验,其中一组花我叫了几位同学在花瓣上涂上相同颜色的颜料,如白色的花涂上白色的颜料,红色的花涂上红色的颜料,紫色的花涂上紫色的颜料,等等。涂完后我叫大家对比两组花哪一组漂亮,大家都说没涂颜料的原来颜色的那组花漂亮,鲜花涂了颜色虽然好像颜色深了点,不过看上去没有了光泽,死气沉沉的。最后我问道:如果你们十七八岁的肌肤也涂上厚厚的化妆品,那么结果会怎样呢?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七个大字:让美丽回归自然。
  【活动反思】
  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高中学生爱打扮,拿着多余的零花钱,买来贵重的化妆品来化妆,很多女生本来细嫩的脸已经渐渐变得苍白,失去光泽,小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实小丽长得挺漂亮的,脸蛋很好看,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学习也还认真,就是特别爱化妆。经过了解,原来小丽生活在一个很特殊的家庭,父母已经离婚,小丽是跟着母亲生活的,而小丽的母亲是个很时尚很爱化妆的母亲。据说小丽还经常拿她妈妈的化妆品来化妆,而她母亲似乎也不大在意,老师教育她不要化妆时,她会辩解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只准大人化妆呢?有几个老师不是也化妆的吗?”正是针对高中学生存在着的这些问题,总结以往的教育方式,我才设计了这堂特殊的活动课,事后证明这节活动课虽然方式有些夸张,观点不一定准确,但还是很有效果的,让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审美教育。很多女生对化妆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小丽也渐渐地不化妆了。看来班主任的教育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的课程。它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训方式固然多种多样,但举办系列观摩研讨会,是一种有效的研培模式。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系列观摩研讨会 研究型培训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是一种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的课程,它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贫困生的问题日渐突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的健康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落实,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现状及资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对策    一、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我院在校全日制学
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进行规范持久的英语口语测试既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职业语言技能水平,又会对中职英语教学起到很好的反馈作用,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英语口语测试势在必行。我结合我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的可能性、内容与形式、操作与评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英语
杨绛先生的《老王》被称为是一篇人性美的赞歌,她笔下的老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轮车夫,生活穷困、地位卑微、身有残疾,但真诚善良。作者选取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看似平淡,但很有挖掘的地方。文章通过多层次的对比,展现了老王的善良与悲苦,进而表现人物高贵的人性美。  一、卑微的生命,高贵的人性  在杨绛的笔下,老王是个“三无者”,即无组织、无家庭、无本钱,极其卑微,一辈子生活得很苦,只靠一辆破旧的三轮
摘 要: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 数学知识 生活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
摘 要: 文章针对环境工程学课程的特点,对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从教材的选择到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结合实验、实践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相融合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使用基于WEB的环境工程学网络课堂、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环境工程学教学平台、基于SQL SERVER2000的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ASP.NET的环境工程学相关知识、信息发布网站,结合实验室实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真假、美丑、善恶所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对人的人格、人性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教育家早已认识到,道德情感包含有认识(理)和情绪(情)两个因素,只有认识的而没有情绪的因素,或者只有情绪的而没有认识的因素,都不能构成某种真正的道德情感内涵。“情理合一”的情感形式,已构成我国特有的道德情感的价值内涵,它是传统语文情感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
摘 要: 我国大学要实现超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多元文化和独立的人文精神,让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问题、追求真理、关怀社会的学术场所。  关键词: 大学 “大楼” “大师” 文化建设    一、由大学校门所想到的  有人称:“看到聊城大学的校门,才知道什么叫大。”  聊城大学的校门,一度被誉为“齐鲁第一门”,这个在网络上被称为“高校
我校是一所普通初中,近日,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经历,我对全校中、高年级200名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多数学生对待写作持任务观念,处于“要我写,只得写”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完成的习作往往是闭门造车的虚假之物,许多习作存在主题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言之无物、情感苍白等问题,作文情况不容乐观。之所以出现这一现状,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到作文的成功与快乐,从而导致写作情绪低落
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29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为引子,分别从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等书中选取材料,让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思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3)据材料三,谈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