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四个“必须” 实现理想的初中体育课堂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体育课堂体现在学生的兴奋和欢乐之中。纵观目前的初中体育课堂,在教师与学生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目的不明、兴趣不足、缺少尊重、缺少民主、氛围不浓、方法老套、乐趣不足等现象,以至于体育课堂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色彩。因此,解决这些体育课堂中的问题,追求理想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实现理想的初中体育课堂呢?
  一、必须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初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并使之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要让学生能自觉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并养成经常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师在体育课上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生产生对体育的需要。记得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即使条件再苦、困难再大,也无所畏惧,体育学习也是如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其主动学习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讲究教学安排,将科学性、娱乐性、直观性,新颖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并根据活动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成功的练习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教学的方法和练习的手段要多变,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当然,体育教师还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以全面的个人素质吸引每一个学生,以实际的行动来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二、必须融洽关系,相互尊重
  众所周知,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品质和修养,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宽容之心,力求师生和谐,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建立好和谐、平等、互助、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爱护、理解每一个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冷静、公正、合理地处理,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体质差的学生更应关怀备至,少批评,多表扬,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和谐、友好的体育课堂氛围。要知道,教师平易近人的面容、真诚的微笑、偶尔的幽默、精美的示范等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让教学更具有人格魅力。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平等是教育活动的基础点和出发点,尊重人格、信任学生,是和谐教学的关键。教师不应该唯我独尊,要改变以往“教练式”的严肃面孔,以平等、理解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与生的和谐能培养一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证体育教学有序进行的必备条件。
  三、必须营造氛围,创设和谐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教学的桥梁,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创设和谐氛围的核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情感、行为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和谐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共鸣。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其实质是追求体育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只有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讲解、示范、保护、帮助、纠错、评议、讨论等形式,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个和谐默契的交互式的教学情境,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必须改革教法,增添乐趣
  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能够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课上所学习的内容,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逐步提高自己的体育学习成绩,从而使体育课堂更加高效。要考虑教学的方式与学生接受的习惯的因素。其实电教手段在这方面就有着独特的功能,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的活动情景。教法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必须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符,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学与思相结合、讲与练结相合、模仿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等等。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明显,心智能力和个性发展不能受到限制,教学中要有真正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教师还要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变通,用心设计、变换教学组织形式,吸收其他各种体育教法的长处,把“无趣”教材变为“有趣”教材,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使“教”与“学”的活动达到最佳和谐水平。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解决课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只有努力做到上述四个“必须”,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初中体育课堂,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这一目标!
其他文献
为提高聚苯硫醚-不锈钢纳米成型技术组合件的粘接强度,研究了注塑成型参数和老化条件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主要考察了金属表面温度、塑料熔融温度、注射速度以及保压压力4个参数
锆及其合金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抗辐照和耐腐蚀等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航海、核反应堆和生物医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纯锆及应用较为广泛的锆合金的抗拉强度较低
研究应用传统的实验室检验方法,在辽宁省抚顺地区发生猪链球菌病的31个乡镇,进行了分离培养、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毒力测定实验。分离培养得到9株细菌株,均为2型,小鼠致病
为了解决伺服系统电机或负载参数发生变化时对控制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单神经元自适应速度控制方法,引入速度误差、误差的一次差分及误差的二次差分作
为营造全民抵制酒驾醉驾的氛围,2019年7月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零酒驾"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努力实现交通管理共建
1.研究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发展,代表现在乃至将来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教材改革正是适应了这种趋势,新教材淡化竞技技术动作的传授,特别强调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在运动参数、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在教
岁月的河水静静流淌,当孩子们长大了,会明白心中的规则是交通安全的守护神。但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有规则,就会有人破坏规则;推倒规则的防火墙,就会导致交通安全隐患重重。
传递知识、塑造人格,是教师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更要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基。  一、传递知识与塑造人格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今世界,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教师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