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对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对儿童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是对儿童内心世界、精神品质的塑造。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塑造儿童精神品质和综合素养的重中之重。漫长的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灵塑造的关键时期,近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在教材中多选用文学经典。但教材编写中却对文学经典进行了改编,导致文学经典完整性、艺术美感等的破坏,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感受不到文学本身的魅力,甚至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这就丧失了阅读教学丰富儿童心灵的初衷。笔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篇目为例,谈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文学经典的改编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阅读教学;儿童文学
儿童成长时期的心灵塑造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就要承担起儿童心灵塑造的重担。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讲到:“经典本身的重要地位,让我们期盼在教材中能有更多的经典作品。然而教材中来自经典的文本并不多,并且时有篡改。”阅读在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尤其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多选用符合儿童天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儿童对文学阅读的兴趣。
查阅当下浙江省普遍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选用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从这一点来看,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重视经典阅读的,但教材选用文学经典时却多有改写。据粗略统计,教材中大部分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有所改编。为什么要改编、有怎样的改编、改编真的是对的吗?本文选择教材中几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教材中对经典的改编现象进行评析。
一、教学目的性强化而文学艺术性缺失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文学作品大都会进行改编。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中的第五课,是一篇儿童诗歌,课文题目为《一株紫丁香》,在课文下方标注着“本文根据滕毓旭作品改写”。
教材对原作作了以下改动:
改动一是标题,将《窗前,一株紫丁香》删减为《一株紫丁香》;二是第二句“走进浓绿的小院”改为“走进安静的小院”;三是将诗歌第四节和第五节的“你听,你听”、“你看,你看”改成了“老师——”;四是将原作中所有的“你”都改成了“您”;五是将最后一节“老师,快放下教案吧”改成了“老师,休息吧”。整体改动不是很大,但能体现出教材编写时的一些问题。这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有其特殊的艺术性。作为一首儿童诗,是遵循着儿童的视角和心理的,在原诗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美妙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喜悦,感受到春天的生气勃勃。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是“浓绿”的小院,是有色彩的,充满生命力的。“你听,你听”和“你看,你看”更是整首诗里最为传神表现孩子率真好奇的句子,生动传达出孩子对绿叶在风中沙沙响和盛开的小花的新奇和喜悦,也表现出了孩子和老师之间亲密的关系,教材中改为“老师——”就失去了孩子的纯真,也给人距离感。原诗中用的人称代词是“你”,其实更能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和与老师之间关系的亲近,在教材中改为“您”虽然是对学生尊敬老师的教导,让学生对老师尊称“您”,但没有了诗歌中表现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亲密真挚的感情,而更多的给人以说教的感觉。对题目的改变也是没有必要的,诗歌有其自身的艺术美感,原作反而更能带给学生文学艺术的感染。
小学时期是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原作的改编会减弱作品的文学性和美感,会失去作品原本的韵味和思想情感。现在学生对语文课会存在一些反感心理,认为语文课只是知识灌输的无聊课堂。文学作品有其创作的完整性,如果一味为了所谓的教育目标而修改作品,只会让语文学习和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文学脱节,这就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年的语文,语文修养却较低的原因。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精神品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仅是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更是精神的儒养和人格的塑造。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美妙,感受到文学的美感和精神沟通的价值,產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追求更高审美境界的自觉。
二、删减改写反而不利学生阅读理解
教材常将篇幅长的文学作品缩短,认为太长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会有阅读困难,这低估了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文学作品字数的多少并不是影响小学生阅读障碍的绝对因素,反而教材中对原作进行缩写改编后让文学作品“变味”,更不好被小学生理解。
儿童文学作品多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形象具体的描述性语言,展现出生动有趣的情景,是富有画面感的。小学生处于7到12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活动是需要具体内容支持的,不能完全实现抽象思维。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缩短课文篇幅,教材编写者对选用的儿童文学作品会进行缩减,往往将原本形象具体,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改写成概括性的呆板枯燥的陈述,不仅让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影响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不利于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
如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田辉译文原版标题是《这条小鱼在乎》。选文与田辉译版不同之处还表现在叙述人称,原译文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故事的形式,课文中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开展故事。
对比教材与原作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原译文首先交代了故事的真实性,其次说明了故事发生了原因,是因为昨夜的暴风雨,小鱼被卷上岸来,困在了浅水洼里。而在课文中,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直接叙述了小鱼困在浅水洼里的事情。
这是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和求知心理是他们很大的特点。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他们肯定会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成千上万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况,也会好奇这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吗?课文改写中删减了原因和真实性,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疑问而得不到解决。同时,一个真是发生的故事会对他们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两个标题带给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是完全不同的,显而易见原译文标题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时突出了故事的主旨,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所以根本没必要改写。
故而,我们应该相信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文本的长短不是衡量课文难易程度的标准,尊重原作才能真正从小将孩子带进美妙的文学世界,让学生真正读懂文学,爱上文学。
三、结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文学原作进行改写的现象还有很多。对文学作品进行不恰当的改写破坏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和艺术魅力,让教材变得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概括性、陈述性的语言让课文变得死气沉沉,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学作品有其自身的完整性,文学经典本身的完整性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魅力是改编后的课文无法呈现的。小学语文教材应该尊重文学原作,重视阅读教学在儿童心灵塑造上的重要作用。让儿童在魅力无穷的文学世界里,感受文学艺术的美妙,丰富内心精神世界,塑造健康的人格,为今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朱自强.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长春出版社,2009.
[3]郭初阳,蔡朝阳,吕栋.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4]傅国涌.过去的小学.同心出版社,2012.
[5]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阅读教学;儿童文学
儿童成长时期的心灵塑造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就要承担起儿童心灵塑造的重担。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讲到:“经典本身的重要地位,让我们期盼在教材中能有更多的经典作品。然而教材中来自经典的文本并不多,并且时有篡改。”阅读在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尤其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多选用符合儿童天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儿童对文学阅读的兴趣。
查阅当下浙江省普遍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选用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从这一点来看,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重视经典阅读的,但教材选用文学经典时却多有改写。据粗略统计,教材中大部分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有所改编。为什么要改编、有怎样的改编、改编真的是对的吗?本文选择教材中几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教材中对经典的改编现象进行评析。
一、教学目的性强化而文学艺术性缺失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文学作品大都会进行改编。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中的第五课,是一篇儿童诗歌,课文题目为《一株紫丁香》,在课文下方标注着“本文根据滕毓旭作品改写”。
教材对原作作了以下改动:
改动一是标题,将《窗前,一株紫丁香》删减为《一株紫丁香》;二是第二句“走进浓绿的小院”改为“走进安静的小院”;三是将诗歌第四节和第五节的“你听,你听”、“你看,你看”改成了“老师——”;四是将原作中所有的“你”都改成了“您”;五是将最后一节“老师,快放下教案吧”改成了“老师,休息吧”。整体改动不是很大,但能体现出教材编写时的一些问题。这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有其特殊的艺术性。作为一首儿童诗,是遵循着儿童的视角和心理的,在原诗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美妙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喜悦,感受到春天的生气勃勃。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是“浓绿”的小院,是有色彩的,充满生命力的。“你听,你听”和“你看,你看”更是整首诗里最为传神表现孩子率真好奇的句子,生动传达出孩子对绿叶在风中沙沙响和盛开的小花的新奇和喜悦,也表现出了孩子和老师之间亲密的关系,教材中改为“老师——”就失去了孩子的纯真,也给人距离感。原诗中用的人称代词是“你”,其实更能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和与老师之间关系的亲近,在教材中改为“您”虽然是对学生尊敬老师的教导,让学生对老师尊称“您”,但没有了诗歌中表现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亲密真挚的感情,而更多的给人以说教的感觉。对题目的改变也是没有必要的,诗歌有其自身的艺术美感,原作反而更能带给学生文学艺术的感染。
小学时期是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原作的改编会减弱作品的文学性和美感,会失去作品原本的韵味和思想情感。现在学生对语文课会存在一些反感心理,认为语文课只是知识灌输的无聊课堂。文学作品有其创作的完整性,如果一味为了所谓的教育目标而修改作品,只会让语文学习和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文学脱节,这就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年的语文,语文修养却较低的原因。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精神品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仅是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更是精神的儒养和人格的塑造。语文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美妙,感受到文学的美感和精神沟通的价值,產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追求更高审美境界的自觉。
二、删减改写反而不利学生阅读理解
教材常将篇幅长的文学作品缩短,认为太长的课文对小学生来说会有阅读困难,这低估了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文学作品字数的多少并不是影响小学生阅读障碍的绝对因素,反而教材中对原作进行缩写改编后让文学作品“变味”,更不好被小学生理解。
儿童文学作品多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形象具体的描述性语言,展现出生动有趣的情景,是富有画面感的。小学生处于7到12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活动是需要具体内容支持的,不能完全实现抽象思维。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缩短课文篇幅,教材编写者对选用的儿童文学作品会进行缩减,往往将原本形象具体,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改写成概括性的呆板枯燥的陈述,不仅让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影响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不利于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
如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田辉译文原版标题是《这条小鱼在乎》。选文与田辉译版不同之处还表现在叙述人称,原译文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故事的形式,课文中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开展故事。
对比教材与原作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原译文首先交代了故事的真实性,其次说明了故事发生了原因,是因为昨夜的暴风雨,小鱼被卷上岸来,困在了浅水洼里。而在课文中,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直接叙述了小鱼困在浅水洼里的事情。
这是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和求知心理是他们很大的特点。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他们肯定会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成千上万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况,也会好奇这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吗?课文改写中删减了原因和真实性,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疑问而得不到解决。同时,一个真是发生的故事会对他们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两个标题带给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是完全不同的,显而易见原译文标题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时突出了故事的主旨,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所以根本没必要改写。
故而,我们应该相信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文本的长短不是衡量课文难易程度的标准,尊重原作才能真正从小将孩子带进美妙的文学世界,让学生真正读懂文学,爱上文学。
三、结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文学原作进行改写的现象还有很多。对文学作品进行不恰当的改写破坏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和艺术魅力,让教材变得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概括性、陈述性的语言让课文变得死气沉沉,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学作品有其自身的完整性,文学经典本身的完整性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魅力是改编后的课文无法呈现的。小学语文教材应该尊重文学原作,重视阅读教学在儿童心灵塑造上的重要作用。让儿童在魅力无穷的文学世界里,感受文学艺术的美妙,丰富内心精神世界,塑造健康的人格,为今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朱自强.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长春出版社,2009.
[3]郭初阳,蔡朝阳,吕栋.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4]傅国涌.过去的小学.同心出版社,2012.
[5]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