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革新,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在学生合作方面的教育工作,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时除了要求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以外,合作交流也属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数学时的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老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经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原理 基本方略
1.前言
当前新课程教育已经正式在全国进行实施,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今各类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新课程教育在以小组进行学习的方面作了重要的强调,大力推荐小组学习的合作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的相互交流、沟通、学习的机会,以及进行相互提高、帮助以及竞争的宽阔平台。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除了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加强了与人的交际能力,使自己能尽快的融进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下面将对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一些见解进行论述。
2.激发小组合作的原理
所有的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印象深刻,不管是自己学习的知识还是一些实践经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小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推理、交流、实验等必备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系。在对事物、知识的认识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身的长处,逐步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完善。
每个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是由2到6个人构成的,最佳的人数为4人左右,小组成员的分配应该遵循正态分布的原则,即: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各一名,中等成绩的学生安排2到3名,使每个小组的分布一定要足够合理,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3.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方略
3.1 创造合作学习氛围
虽然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是由于小学生所处阶段的特点以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不能自主的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制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不服输的精神,在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将学生的“要我合作”的被动态度逐渐转化为“我要合作”的主动学习态度。
例如在进行“能被3整除”这个章节的教课过程中,我首先在黑板上列出153这个数,然后问学生此数是否能为3整除,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我又会继续讲“大家愿意和老师进行比赛吗?看大家谁能最快判断出一个自然数是否能为3整除。”,当然每次都是老师获胜,这样就使学生迫切的想知道老师如何进行快速计算的,此时,我将会请学生们分组进行自主探索研究,这样逐渐激起了学生的合作欲望,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3.2 积极利用开放性的教学条件
在学校组织的“公园游玩”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制定教学计划,提醒学生在游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纪念品店以及食品店等,并根据这些向学生提问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例如对小数与元角分这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们结合成小组,通过组内的互相提问,进行问题的解答以及订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3 教师要对及时给予合作评价
教师要及时对结束的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主要是总结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具有多种形式,可以对合作小组的整体进行评价,还可以评出每组中进步最大的组员,尤其是在学习上比较吃力,但是又比较刻苦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可以奖励“积极配合奖”“优秀团体奖”等荣誉;但是教师不可能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所以可以使各个小组进行组内的自主评价,确定出“最大进步奖”“优秀组织奖”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例如小红旗、小红花或者红苹果等代表荣誉的奖品,注意团队的合作精神。教师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教学态度,进行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位同学在学习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而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拿到优异的成绩,通过团结合作的训练活动,培养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4.结束语
新课程中一直在强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其相关方面的能力。由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经验,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控制合作学习来保证不会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以及优秀的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后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还要继续相关方面工作的探讨研究,以求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许秀聪.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汪从群.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3]王赛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之我见[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4]徐仁喜.合理分组,提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原理 基本方略
1.前言
当前新课程教育已经正式在全国进行实施,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今各类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和发展方向。新课程教育在以小组进行学习的方面作了重要的强调,大力推荐小组学习的合作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的相互交流、沟通、学习的机会,以及进行相互提高、帮助以及竞争的宽阔平台。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除了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加强了与人的交际能力,使自己能尽快的融进班级这个大集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下面将对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一些见解进行论述。
2.激发小组合作的原理
所有的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印象深刻,不管是自己学习的知识还是一些实践经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小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推理、交流、实验等必备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系。在对事物、知识的认识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身的长处,逐步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完善。
每个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是由2到6个人构成的,最佳的人数为4人左右,小组成员的分配应该遵循正态分布的原则,即: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各一名,中等成绩的学生安排2到3名,使每个小组的分布一定要足够合理,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3.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方略
3.1 创造合作学习氛围
虽然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是由于小学生所处阶段的特点以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不能自主的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制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不服输的精神,在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将学生的“要我合作”的被动态度逐渐转化为“我要合作”的主动学习态度。
例如在进行“能被3整除”这个章节的教课过程中,我首先在黑板上列出153这个数,然后问学生此数是否能为3整除,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我又会继续讲“大家愿意和老师进行比赛吗?看大家谁能最快判断出一个自然数是否能为3整除。”,当然每次都是老师获胜,这样就使学生迫切的想知道老师如何进行快速计算的,此时,我将会请学生们分组进行自主探索研究,这样逐渐激起了学生的合作欲望,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3.2 积极利用开放性的教学条件
在学校组织的“公园游玩”时,我们可以适当的制定教学计划,提醒学生在游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纪念品店以及食品店等,并根据这些向学生提问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例如对小数与元角分这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们结合成小组,通过组内的互相提问,进行问题的解答以及订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3 教师要对及时给予合作评价
教师要及时对结束的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主要是总结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具有多种形式,可以对合作小组的整体进行评价,还可以评出每组中进步最大的组员,尤其是在学习上比较吃力,但是又比较刻苦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可以奖励“积极配合奖”“优秀团体奖”等荣誉;但是教师不可能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所以可以使各个小组进行组内的自主评价,确定出“最大进步奖”“优秀组织奖”等,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例如小红旗、小红花或者红苹果等代表荣誉的奖品,注意团队的合作精神。教师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教学态度,进行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位同学在学习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而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拿到优异的成绩,通过团结合作的训练活动,培养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4.结束语
新课程中一直在强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其相关方面的能力。由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经验,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控制合作学习来保证不会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以及优秀的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后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还要继续相关方面工作的探讨研究,以求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许秀聪.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汪从群.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3]王赛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之我见[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4]徐仁喜.合理分组,提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