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在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探讨三者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对溶栓后血管再通及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16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浆uPA、uPAR和PAI-1 含量并与对照组(16例)进行比较.根据溶栓后血管是否再通及出血将16例患者分为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组、出血组及无出血组,比较组间的血浆uPA 、uPAR和PAI-1 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溶栓前的uPAR和PAI-1 水平明显升高.与溶栓前相比,溶栓后0.5 h、1 h、1.5 h、2 h 的uPA水平明显下降(P<0.01);溶栓后1.5 h、2 h的PAI-1 水平则明显高于溶栓前(P<0.01);溶栓后uPAR与溶栓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溶栓后2 h冠脉再通组PAI-1 水平显著低于未通组(P<0.05);而冠脉再通组和未通组uPA、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 h出血组PAI-1 水平显著高于无出血组(P<0.05);无出血组和出血组血浆uPA、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uPAR、PAI-1水平升高提示AMI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临床医生应及早干预,如尽早行PCI治疗等.血浆PAI-1 水平降低,对AM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及出血提供了一定临床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运用使得癌症的治愈率得以提高.以儿童最常见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为例,其5年无病生存率达70%~80%.在治愈率提高的同时,
肠缺血再灌注导致远隔器官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肠源性细胞/内毒素移位关系密切,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肠源性细胞/内毒素移位的作用机制值得关注.该文从肠道复合屏障功能损伤、肠道细
目的观察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QRS波时限改变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接受CRT术,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回顾分析经保守治疗的37例产褥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平均年龄(33±6)岁,发病平均时间为产后(10±6)d,其中经阴道产7例(19%)、剖宫产30例(81%);8例合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中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一过性升高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体力状态(PS)评分(ECOG)≤2分,接受含表柔比星和(或)紫杉醇和
目的 初步调查海军护航人员口腔医疗需要,并了解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华侨和当地民众的口腔健康概况.方法 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分类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阻生智齿和可能由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轰炸机飞行员,总飞行时间2200 h.健康疗养入院.大体检胸部透视时发现双侧第5肋骨细小,以左侧为著,无任何临床症状,无手术、外伤等病史,查体摸不到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治疗大鼠斯氏狸殖吸虫病后,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及功能变化.方法 将36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其中5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25个,于感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拔管前2分钟静注异丙酚20mg+2%利多卡因1mg/kg,B组拔管时术作处理.结果拔
目的 研究西布曲明对女性超重患者的体重、血清TNF-α、sTNF-αRⅡ及其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指数>23 kg/m2无药物及相关疾病的80例女性受试者,年龄35~55岁,分为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