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舞作伴好放歌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像一只轻捷的紫燕掠过春日的荷塘,像一股清澈的山泉滑过嫩绿的水草,像一缕灿烂的朝阳投向初绽的蓓蕾,在河南大学大礼堂的舞台上,年仅18岁的郑州女孩儿吉喆,如蝶影翻飞,翩跹起舞。霓虹灯不断变幻出斑斓的色彩,投在她光洁的额头。在优美的旋律中,这位身材高挑、体态婀娜的少女,时而莲花碎步,时而舒臂展胸,时而收腿飞旋,用美妙的肢体语言,向全校师生奉上了一场丰盛的艺术大餐。
  这是2003年4月的一个夜晚,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和校团委首次为学生吉喆举行独舞专场晚会。那一夜,吉喆感到特别兴奋,观众们也迷醉了,而河南大学这所百年老校,似乎也因此而焕发出年轻的光彩。
  时隔数月之后,吉喆被河南省委宣传部、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局选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专修声乐。1年后又被保送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
  去年,吉喆从中国音乐学院学成归来,同时研究生毕业。这位中国当前最年轻的、唯一一位歌舞双强的声乐硕士研究生,艺术素养沉稳扎实,没有半点浮躁之气,仿佛是飞翔在当前娱乐星空中的纯洁天使。她语调舒缓,娓娓道来,如邻家小妹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从艺之路起于三岁时的生日礼物
  吉喆诞生在军人世家,爷爷、爸爸、妈妈和叔叔都是军人。1985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出生1个月后,父母调回郑州,襁褓之中的吉喆就回到老家河南。
  吉喆3岁时,爸爸转业到地方。他听老师说吉喆手指修长、指肚丰满,非常适合弹钢琴。爱女如命的爸爸想用自己的转业费为女儿买一架钢琴,无奈当时转业费不高,爷爷得知情况后资助了一部分,买回一架钢琴,作为吉喆的3岁生日礼物。
  当幼小的吉喆用稚嫩的手指轻触黑白相间的琴键时,那清脆圆润的声音让她异常兴奋和着迷。看着老师的手指在琴键上轻盈地上下翻飞,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音乐,吉喆就有一种表演的冲动。稚嫩的童声和憨态可掬的动作,尽管让老师和家人忍俊不禁,却早早地展示了她的歌舞天赋。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爱玩的天性和意志力的相对薄弱同样在吉喆身上表现出来。最初的新鲜劲儿一过,她就感到枯燥和乏味,逆反心理渐长,练钢琴就变成了一件苦差事。常常是说好练1个小时,吉喆就把闹钟定好1个小时,只要闹钟一响,立即拔腿走人。在这个问题上,爸爸要求相对温和一些,有时吉喆正在练钢琴,只要听到爸爸的车响,就知道爸爸下班了,马上就找理由不练了。为此夫妇俩没少生气。看到爸爸妈妈为自己生气了,她就又乖乖地继续练琴。
  也许天性对音乐就有非凡的领悟力,再加上练钢琴的后天培养,吉喆儿时唱歌就有模有样。4岁那年,电视剧《渴望》在全国热播。爸妈为了保证她的睡眠,不让她看电视,她就用被子蒙着头假装睡觉,实际上在等着听电视剧插曲。几天下来,她就在人前奶声奶气地唱起了《好人一生平安》,除了腔调是童声外,其余与电视里唱的如出一辙。
  
  年少的汗水滋养着舞转歌飞的梦
  5岁时吉喆被送到河南省少儿艺术团学舞蹈。除了表现出对舞蹈浓厚的兴趣外,小小年纪的她还表现出了成人有时都难以达到的顽强毅力。这也许是骨子里继承了父母的军人品质吧!
  在学芭蕾舞时,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练习用脚尖走路。这是一项枯燥而痛苦的练习,许多小朋友练着练着就中途退学了,而吉喆却一声不吭地认真练,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头一天学习结束,她的脚趾头都磨破了,鲜血直流,她也没有哭一声。奶奶和外婆心疼得不得了,找来棉花做成垫子放进她的鞋里,她却自己偷偷把它掏出来扔掉了。直到有一天她的脚趾头不再流血了,起了厚厚一层老茧。
  除了舞蹈以外,吉喆9岁起还师从邱雅洲老师学声乐。她触类旁通,把舞蹈和声乐结合起来,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吉喆12岁那年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市八中,同时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艺术学校。但舞蹈老师说她具备“两小三长”(头小、脸小、脖子长、胳膊长、腿长)的条件,天生就是跳舞的料。吉喆酷爱歌舞,放弃学习歌舞是她不敢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爸妈充分尊重吉喆的意愿,支持她上了省艺校。
  


  在艺校,吉喆象一只小鹿进入了满园青青的芳草地,尽情地摄入支撑她艺术生命的精神食粮。头两年她专修舞蹈,后两年又跟邱雅洲老师系统学习声乐,使她的声乐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冰心的诗,是吉喆最喜欢读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自己的成长历程。2000年,年仅15岁的吉喆以舞蹈、声乐专业成绩“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在河南大学,吉喆主攻声乐,专业课出类拔萃。她在文化课上狠下功夫,公共课从不缺席,星期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背书;夜晚学校定时熄灯,她就在走廊里学习。因此,她的文化课和理论课都得到了系统的提高。开封是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吉喆在河大就学的几年,却只到鼓楼去吃过一次小吃,还是老师领着去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
  满脸的稚气掩不住出众的才华,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茁壮的禾苗。天赋加勤奋使吉喆渐渐地小有名气,崭露头角。
  吉喆在小学阶段连续6年参加省市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1997年在全省青少年模特大赛中获少儿组一等奖。在吉喆12岁时,北京舞蹈学院来挑学员,老师在众多学生中一眼就相中了她,非要把她带到北京。而爸妈还是觉得她太小,最终放弃了。
  在省艺校学习时,吉喆每年都拿奖学金,并经常参加各种演出。1998年获河南省中专学校舞蹈比赛一等奖。2000年她随省艺校赴深圳参加为期2个月的大型演出活动,当时深圳“世界之窗”五洲艺术团,正在全国各地挑选舞蹈演员,舞蹈队的王队长极力要把吉喆留下来,待遇相当丰厚。考虑到吉喆年龄小自己难决断,王队长专程跑到河南,千方百计找到吉喆的爸爸妈妈,当面做他们的工作。爸妈担心古时方仲永过早弃学炫才而“泯然众人”的故事在吉喆身上重演,还是婉言谢绝了。
  刚入河南大学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把吉喆当个可爱的小女孩儿看。慢慢地大家不得不对这个一脸稚气的小姑娘刮目相看了。因为她从上大学的第二年起就拿一等奖学金。而拿一等奖学金的条件相当苛刻,不仅文化课平均分每门要在90分以上,专业课要排在前几名,而且每个班有名额限制,顶多就一两个指标。
  2001年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吉喆获金奖;2002年河南省第三届青少年歌手大赛,她又获青年组民族唱法金奖。期间,参加了多个歌剧教学展演,并担任主要角色,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002年全国学术交流会,河大艺术学院派了专业最好的老师参加,只带了一个学生,那就是吉喆。2003年4月,吉喆在河南大学大礼堂成功举办了个人独舞专场晚会。这在河大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国家文物的河南大学大礼堂,不是随便对外开放的,只有学校有非常重要的活动才启用。
  
  最年轻的声乐硕士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素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吉喆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应验。
  2003年,河南省委宣传部和郑州市委宣传部决定选派一批音乐类高材生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吉喆以歌舞双强的出众才华被选上,直接接受金铁霖教授的指导。
  吉喆深知,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最高的音乐学府,全国同行业的优秀人才汇聚于此。一方面有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她非常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点一滴的时间都不放过。
  


  回忆起跟金铁霖教授学习的日子,吉喆的脸上洋溢着崇敬和自豪。她说金老师平易近人,德艺双馨,敬业精神很强。他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都已是大腕儿,还经常到他这儿来学习。他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认真指点,因材施教。他作为音乐界的权威教授,又是中国音乐学院的院长,工作繁忙,有时候一下飞机就直奔琴房指导学生。
  金教授对这个文静刻苦、个头高挑、面容清秀、年龄不到20的河南女孩儿,自然也是十分赏识。尤其当他了解到吉喆唱歌和跳舞同样十分出色时,这位阅尽天下才俊、号称“点石成金的魔术师”的中国乐坛泰斗,也颇感惊讶地说,唱歌和跳舞都能达到如此水平,是十分少见的。
  金教授的夫人,我国著名声乐教授马秋华女士,对吉喆也赞赏有加。
  吉喆没有因老师的赏识而陶醉,反而把它作为一种压力和动力,不断鞭策自己。每次金老师给自己上课后,吉喆都不会走,而是留下来继续听他给别人上课,认真做好录音和笔记,回去后再进一步整理,反复揣摩消化。用金老师自己的话说,吉喆上他一节课等于上了三节。
  在北京求学的前两年,吉喆一直租住在地下室里,同室的女孩儿一到周末都出去玩儿了,吉喆却自己一人看书、练声或者练舞。地处天子脚下的恢宏京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吉喆却一处也没去过。就连上街逛逛,也只有妈妈来看她的时候才会有的。社会上的商业演出很多,开出的待遇也相当诱人,吉喆都推掉了。她认为应该利用现有的大好时机充实自己,厚积而薄发。
  到北京的第二年,19岁的吉喆就被保送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声乐研究生,成为河大当时最年轻的声乐硕士研究生。
  “因为喜欢,因为迷醉,所以就不感到枯燥和寂寞。”说出这句发自内心的话,吉喆仍然是一脸的恬淡和从容。
  
  雏凤清于老凤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吉喆的生活阅历和文化水平逐步丰富和提高,眼界进一步开阔,艺术个性逐渐形成,艺术成果也更加丰硕。
  2004年10月,在第十届全国推新人大赛中,吉喆获得河南赛区声乐、舞蹈两项冠军及超级新人奖,获全国总决赛民族声乐十优、舞蹈十佳。
  尤其是在老家河南,无论是省、市委的有关领导,还是众多的“喆迷”们,都对吉喆的成长给予了太多的关注。每次家乡有大型演出活动,他们都会邀请吉喆回来参加。郑州歌舞剧院还聘她为独唱演员。
  而吉喆总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一种虔诚的心态,用自己飘逸的舞姿或者动人的歌喉,深情地礼赞生她养她的那片热土。
  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文艺晚会上,她一曲《黄河知道我爱谁》,道出了游子心声;河南电视台“群星璀璨五一晚会”上,她一曲《美丽的心灵》,歌唱劳动者的无上光荣;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上,她一曲婉转的《牧羊曲》,又赋予威武少林以柔美多情的意蕴。2005年10月,吉喆还代表郑州市赴韩国参加世界古都文化艺术交流会,主持并演唱。2007年4月底,“中博会”在郑州举行,吉喆应邀从北京赶回参加开幕式大型演唱会,与他人合唱了家乡民歌《编花篮》,由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2004年以来,吉喆回河南老家献艺30余场次,在北京等地参加全国性大型文艺活动10余场次。
  2006年6月,“江城五月落梅花”,第五届“樱花杯”声乐比赛在武汉音乐学院隆重举行。这是有中南六省25所高校参与的专业声乐比赛,参赛人员可谓高手云集,芳菲齐聚。吉喆低调参加了比赛,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一路过关斩将,以骄人的成绩胜出,一举获得民族唱法项目组一等奖。同年底,吉喆再获殊荣,获得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银奖。
  2007年5月16日夜,郑州市艺术宫演出大厅内音韵铿锵,灯火辉煌。“青春之韵——吉喆独唱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当主持人开场白结束,舞台高亮灯光骤然开启,一袭大红礼服的吉喆款步出场。
  “长鼓啊咚咚敲起来,彩裙啊翩翩舞起来……”清亮圆润的歌声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耳朵。台上的演唱者动情而投入,台下的观众们痴迷而陶醉。一曲终了,全场先是数秒钟的沉默,静得连掉根针都听得见,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音乐会进行到一半时,在主持人的热情邀请下,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自己爱徒音乐会的金铁霖教授,上台稳稳地接过话筒,动情地说:“非常高兴能参加吉喆的演出。吉喆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在这个舞台上给大家演唱,这是非常好的,进步是非常大的。在我那儿学习的学生,包括一些本科生,条件都非常好,但都没有她这种认真、执着和下功夫的精神……作为一个声乐演员或者声乐学生,能有她这么好的舞蹈功底,也是很难得的……她真正的成就在未来,更大的成功、更大的辉煌在未来……”
  


  其实,开个人演唱会一直是吉喆的一个愿望,但当主办方把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时,吉喆又感到隐隐的压力,毕竟这是在向家乡领导和人民交一份答卷。特别是当喷有自己盛装彩照的巨幅广告牌儿竖起在闹市街头时,父母都没敢告诉她。但吉喆从同学那里得知自己还是悄悄地打的去看了。
  几分甜甜的感动,几分惶惶的不安,万人瞩目的期盼,都化作了无穷的动力。吉喆的演唱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那一夜,郑州市艺术宫变成了鲜花与掌声的海洋。
  
  唱响汴梁盛世舞出绝代风华
  歌声飞扬,舞姿翩翩,三幕歌舞剧,一卷活画图,再现古都开封的千年神韵,演绎东京汴梁的辉煌篇章。经过精雕细琢、不断完善,大型原创青春版歌舞剧《清明上河图》2007年11月底在开封隆重上演,带观众梦回千年感受昔日东京的繁华胜景。精彩的演出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美的享受,舞台上风华绝代、轻歌曼舞的李师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动人的倩影。
  在这次演出中主演李师师的青年演员就是吉喆。
  剧中李师师的戏份比较多,她既是倾倒宋徽宗的东京名妓,又是画家张择端的红颜知己,不仅长相出众而且很有内涵。观众对这个角色的期望值很高,无疑给表演者增加了压力。吉喆说:“李师师是集歌、舞、演于一身的角色,要求呈现给观众的是载歌载舞、婀娜多姿的社交名媛形象,这对我是个挑战。在表演中既不能唱得呆板,又不能舞得过头,要恰到好处,虽然有难度,但这是青春版歌舞剧《清明上河图》的一个亮点。我很喜欢这个剧和李师师这个角色,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广大观众认可。”为了准确地表现这个角色,吉喆说:“我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从而对李师师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在对人物塑造的处理风格上,我力求神似,充分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感情世界,在表演上进行多样性展现,不仅仅用歌声,而且使用肢休语言和舞蹈语言,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和观赏性,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吉喆的确做到了,她饰演的李师师靓丽多才,让观众“惊艳”不己。这个正值22岁青春妙龄的郑州女孩儿,再一次用她能歌善舞的舞台形象和独到动人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尾声
  舞台上的吉喆,或歌或舞,全身心投入,热情奔放,个性鲜明。生活中的吉喆却是温婉、文静而内敛的,台上的歌舞之灵和台下的乖乖女形成鲜明的对比,简直判若两人。
  但对艺术的态度,吉喆是异常严谨的。跟随河南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刘庄演出,临上场前她发现自己戴着戒指不太适合那种演出场合,就急中生智把它摘下塞进鞋里,结果脚被硌了一个水泡。在北京大学参加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演出时,她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现在,日渐成熟的吉喆,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掂着一只行李箱奔走在学校与演出地之间。
  正是因为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执着,吉喆的艺术水平一天一个台阶稳步上升。对此,吉喆对曾经指导和帮助过她的人常怀一种深深地感激之情。除了金铁霖教授夫妇之外,她忘不了年轻美丽的彭珀老师,领她进入舞蹈的殿堂;忘不了9岁时的声乐启蒙老师邱雅洲,在生活上对自己的照顾;忘不了金铁霖夫妇的助教刘畅老师,常常开一个多小时的车来给她上课……
  所有这些,吉喆说她都深深地铭记在心,她所要做的,就是把歌唱好,把舞跳好,用生命律动的曼妙,来回报所有爱她和关注她的人。(编辑/木子)
其他文献
第一招“傻棋”  5美元的剃刀只卖55美分   吉列安全剃刀公司经营初期,绩效很差,一年只卖出51把刀架和168个刀片。惨淡的经营,使得最初的投资者们目瞪口呆,吉列更是忧心忡忡。可是,吉列并不气馁,他依然对前途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男人们的胡须在不断地生长,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为了使新式刀架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吉列制作了系列漫画广告牌,并且将它们竖立在闹市区。这些形象广告很快吸引了大众。第二年
期刊
河南信阳市的平桥区地处淮河流域,河滩资源非常丰富。以前,人们利用这种资源,只是零星地养殖一些白鹅。2004年,几个在外地做生意的人回到家乡,不约而同地养起了白鹅。     纷纷走上养鹅致富路    2007年10月,尽管已经进入白鹅收购的淡季,白鹅经纪人阮刚却还是要隔三差五地到信阳市平桥区来收鹅。这天,他转悠了一圈总算是在养殖户张运田那里找到了令他满意的白鹅。可是,两个人谈了半天,价格却不能达成一
期刊
一本关于台塑集团的书将在北京发行。并可能牵涉到大陆高官出席,外界预料,此书既是送给王永庆90岁大寿的贺礼,也可能是启动台塑宁波大乙烯建厂计划的信号弹。  1990年,王永庆就打算在大陆建设一个规模与“六轻”(第六套轻油裂解厂)相似的系列项目,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始终未能如愿。  石化是台塑的核心产业,也是台塑大陆投资的重点。在海沧计划失败之后,台塑先后在宁波成立了多家公司,涉及的项目主要包括聚氯乙烯、
期刊
“很多人说我老糊涂了,也的确,记忆力差了。但我内心很清楚,我有自知之明,靠的是什么 ——是与    【人物档案·茅于轼】  茅于轼,1929年生,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 《择优分配原理》 《生活中的经济学》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寻求社会致富之道》等。    茅于轼说:“为少数富人说话,是为了大多数的穷人,让他们最终变富。”将近80高龄的茅于轼除了听力
期刊
2001年5月20日,是美国营销界值得骄傲的日子。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把上边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授予了他。这是该项大奖空置26年之后,首次名花有主。在此之前,1975年,该学会一名学员曾经因为把一台微型录音机成功地推销给当时的总统尼克松而获得金靴奖,之后再没人能获此殊荣。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
期刊
2007牛市波澜壮阔,令人荡气回肠。如何展现2007年中国股市“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长卷?重庆某报记者专门走访了一些证券分析师,从这个承上启下、连结着投资者和股市的特殊群体入手,以多个局部镜头拼图,还原出不平凡的2007年股市全景。    重庆股民开户数达189万户  2007年的牛市创出了太多的之最,成交金额、股指高度一个劲地疯涨,不断改写着历史纪录,而重庆证券开户数量也牛气十足。    5月股
期刊
艺术家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企业家说:穷人不是缺少财富,而是缺乏创造。2006年,年仅34岁的叶传林为了实现回报社会,服务农业的梦想,脱下军装,走入市场,注册了一家饲料公司。如今,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过亿,并且,他研制的产品被专家誉为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养猪业防病治病最有效的新方法,是当今国内养猪业防病治病最锐利的武器。然而更让人叹服的是他的“信念”。    1972年8月,叶
期刊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马云,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正在经营着他的“电子商务帝国”。从1999年在杭州设立开发中心创办“阿里巴巴”开始,他的梦想也便启程。之后,从“淘宝”到“支付宝”,从一口吞下雅虎中国的“蛇吞象”壮举,再到如今精心布阵软件帝国,马云一招一式,随机万变,不断在IT江湖掀起阵阵风暴。  野心勃勃的马云又有了新的计划。4月18日,这位电子商务界的
期刊
“变式”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实在是个遗憾。四季变化,周而复始,万物兴衰,次第更迭,妙就妙在一个“变”字,商界当然不能例外。  马云的发家史可以当商业变式的教科书来读。这位电子商务界枭雄,创业以来就没有安生过,从解决诚信问题的“诚信通”,到解决交易问题的“贸易通”;从解决找东西难的“淘宝”,到解决支付问题的“支付宝”,马云一路攻城拔寨,变出了四个响当当的品牌。如今,他又要创建第五个品牌
期刊
写下这个标题,却忍不住自问:存在所谓“蒙牛模式”吗?  说它存在,是因为“昨日蒙牛”蹄痕凿凿;说它不存在,是因为“今日蒙牛”风驰电掣,“明日蒙牛”晨新夕异。模式不是规律,条件在规律即在,模式却多半可以无条件变异。  “蒙牛模式”可以九九归一,也可以一分九九。在这里,我尽可能略去“人皆有之”者,于是,筛出了“蒙牛模式”的16个“支点”。    1 定位模式:聚焦,聚焦, 焦,再聚焦    同样的光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