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小教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对该专业教学管理,课程设计,培养计划和方案,学生管理和综合测评,学生实习等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计 教学体系 综合测评 教育实习
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经过发展五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专业。为落实我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稳步提高本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两年来该专业教学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针对专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积极思考,对其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几点设想,探讨改革思路,试图探索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小教专业教学体系。
一、建立师范专业技能培训体系
以培养师范生扎实的教学技能,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以小学教师技能规范为标准,遵循应用型专门人才成长、成人、成才规律,构建一套专业技能培训的体系,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1、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及课程设置
专业技能培训体系是以小学教师技能规范为标准,单独设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其中,专业实践模块包括:教育调查、教师口语、三字两话(画)训练、小学各科课程标准研究、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师技能和实地训练、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小学教育见习、实习、反思交流等。各实践课程的实施将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在课程设置上,为突出实践性课程的地位,压缩理论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时,以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内容上,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原则,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制定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及具体的实施和考核办法
为了有效地推进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的培养特色,制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办法,确立专业技能训练的标准,规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实施办法非常必要。可以把本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内容主要划分为五大部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艺术表现能力。每一部分包括训练活动与考核两个方面,要求做到训练目的明确、训练时间系统、训练内容详细、训练与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标准科学、考核验收及时。
3、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生教育工作相结合
为全面落实实践性课程目标,切实提高小教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水平,我们必须不断拓展思路,积极创新,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活动,如成立师范技能自主训练指导小组,加强与县区小学的合作等等,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将教师技能培养渗透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将教师技能培养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相结合的新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可以提升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层次,而且借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使教师技能的培养常态化和活动化,进而促进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与学生教育工作目标实现的双赢局面。
二、系统规划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技能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加强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性小学教师。
1、制订实习大纲
在教育实习活动中,为了确保实习质量,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学生实习手册》,明确包括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内的三级负责人员的职责,并将整个实习过程细分为实习准备、进校见习、全面实习和实习总结四个阶段予以管控,同时明确实习纪律与实习要求。
2、制订实习考核标准
明确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成绩评定标准、思想政治及实习生纪律表现成绩评定标准,要求学生实习成绩从教学实习、班主任见习、教育调研及思想政治及纪律表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实行“实习档案袋”评价管理制度,关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表现,积累相关评价材料,如说课稿和上课教案(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和教后反思)、实习阶段制作的教育资料、工作日志、指导教师评语和自我评价报告等,积极组织实习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发挥合作小学校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在评价标准中设立相应的评价项目和内容。为了保证各项考评环节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每个环节均设计对应的考评细则,以百分制形式进行量化评估,确保考核制度的执行不留死角,保证考核制度实施效力。
3、建立相对稳定实习基地
一是,积极开展与小学的合作和交流。建成合作关系稳定深入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小学校的资源优势,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深入教育工作一线,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不断积累丰富的教育素材,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专题研究。加强与小学教师的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合作学校可以为我校培养教师提供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可以作为我校进行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等研究的“临床”基地。另一方面,我校教师深入小学教育实际,可以在实践中改进本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
二是,邀请小学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并提供实习指导。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教育实习工作,增强实习工作的自觉性,我校应邀请小学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为小学教育专业同学如何当好教师、当好班主任进行理论指导和现身说法。邀请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不仅可以促进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与县区小学校之间的实习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实习学校小学教师具备的经验优势,促进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的认识,逐步促进学生教育信念的形成。
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了将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贯穿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各年级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各年级学生有深入小学开展数学、英语、语文、写作朗诵、心理健康与教育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开设多种兴趣班,如舞蹈、音乐、美术等,以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根据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深入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小学教学现状,增强小学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排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指导,并开展试讲活动和评教活动,试讲合格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顶岗或代岗实习。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定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11CJJ017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运行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8.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
[3]成长春,曹健.构建以实践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师实践能力教学体系[Z].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2006年工作年会,盐城,2006.8.
[4]刘济远.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9.
[5]江峰.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9.6.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计 教学体系 综合测评 教育实习
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经过发展五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专业。为落实我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稳步提高本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结合两年来该专业教学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针对专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积极思考,对其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几点设想,探讨改革思路,试图探索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小教专业教学体系。
一、建立师范专业技能培训体系
以培养师范生扎实的教学技能,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以小学教师技能规范为标准,遵循应用型专门人才成长、成人、成才规律,构建一套专业技能培训的体系,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1、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及课程设置
专业技能培训体系是以小学教师技能规范为标准,单独设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其中,专业实践模块包括:教育调查、教师口语、三字两话(画)训练、小学各科课程标准研究、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师技能和实地训练、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小学教育见习、实习、反思交流等。各实践课程的实施将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在课程设置上,为突出实践性课程的地位,压缩理论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时,以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内容上,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原则,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制定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及具体的实施和考核办法
为了有效地推进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的培养特色,制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办法,确立专业技能训练的标准,规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实施办法非常必要。可以把本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内容主要划分为五大部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艺术表现能力。每一部分包括训练活动与考核两个方面,要求做到训练目的明确、训练时间系统、训练内容详细、训练与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标准科学、考核验收及时。
3、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生教育工作相结合
为全面落实实践性课程目标,切实提高小教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水平,我们必须不断拓展思路,积极创新,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活动,如成立师范技能自主训练指导小组,加强与县区小学的合作等等,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将教师技能培养渗透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将教师技能培养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相结合的新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可以提升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层次,而且借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使教师技能的培养常态化和活动化,进而促进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与学生教育工作目标实现的双赢局面。
二、系统规划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技能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加强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性小学教师。
1、制订实习大纲
在教育实习活动中,为了确保实习质量,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学生实习手册》,明确包括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内的三级负责人员的职责,并将整个实习过程细分为实习准备、进校见习、全面实习和实习总结四个阶段予以管控,同时明确实习纪律与实习要求。
2、制订实习考核标准
明确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成绩评定标准、思想政治及实习生纪律表现成绩评定标准,要求学生实习成绩从教学实习、班主任见习、教育调研及思想政治及纪律表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实行“实习档案袋”评价管理制度,关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表现,积累相关评价材料,如说课稿和上课教案(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和教后反思)、实习阶段制作的教育资料、工作日志、指导教师评语和自我评价报告等,积极组织实习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发挥合作小学校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在评价标准中设立相应的评价项目和内容。为了保证各项考评环节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每个环节均设计对应的考评细则,以百分制形式进行量化评估,确保考核制度的执行不留死角,保证考核制度实施效力。
3、建立相对稳定实习基地
一是,积极开展与小学的合作和交流。建成合作关系稳定深入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小学校的资源优势,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深入教育工作一线,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不断积累丰富的教育素材,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专题研究。加强与小学教师的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合作学校可以为我校培养教师提供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可以作为我校进行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等研究的“临床”基地。另一方面,我校教师深入小学教育实际,可以在实践中改进本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
二是,邀请小学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并提供实习指导。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教育实习工作,增强实习工作的自觉性,我校应邀请小学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为小学教育专业同学如何当好教师、当好班主任进行理论指导和现身说法。邀请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不仅可以促进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与县区小学校之间的实习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实习学校小学教师具备的经验优势,促进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的认识,逐步促进学生教育信念的形成。
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了将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贯穿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各年级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组织各年级学生有深入小学开展数学、英语、语文、写作朗诵、心理健康与教育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开设多种兴趣班,如舞蹈、音乐、美术等,以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根据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深入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小学教学现状,增强小学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排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指导,并开展试讲活动和评教活动,试讲合格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顶岗或代岗实习。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定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11CJJ017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运行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8.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
[3]成长春,曹健.构建以实践能力建设为核心的高师实践能力教学体系[Z].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2006年工作年会,盐城,2006.8.
[4]刘济远.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9.
[5]江峰.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9.6.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