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时,胡可可希望能留在上海发展,可遗憾的是,此时父亲却出了严重的车祸,家里一下像塌了天。
看着病床上无法生活自理的爸爸,再看看一脸憔悴走路几乎要跌跤的妈妈,胡可可哭了整整一个晚上,以父母对胡可可的疼爱,倘若她坚持留在大都市寻梦,他们一定不会阻拦。但是,此情此景,胡可可怎能忍心抛下父母不管呢?
为了父母,胡可可决定回家。
不久,胡可可就进了县电视台,当了名记者。那时候台里一共五个记者,都没有她闪闪发光的学历,一进电视台,胡可可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但凡比较重大的采访,领导总要第一时间带上胡可可,骄傲地向人介绍:“这是上海复旦的高材生,我们电视台刚来的大学生。”
工作上被重视,家里的情况也渐渐好起来。
因为女儿回来了,妈妈不用再在医院和家之间分身乏术,爸爸大约也是心情好了,配合治疗非常积极,等胡可可工作满一年时,被医生宣判“可能在床上躺下半辈子”的爸爸,身体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
这些都极大地安慰了胡可可对那个“远方梦”的失落和遗憾。
随着事业稳定下来,胡可可的恋爱问题便提上日程。许是因为胡可可的背景,亲朋好友给她介绍的,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那些男孩和胡可可差不多年龄,穿得都光鲜靓丽,可胡可可却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几乎没什么共同语言。
这个时候,胡可可特别怀念大学时有过朦胧恋情的师兄麦子。麦子是学校里公认的才子,写得一手好诗,喜欢摄影,吉他也弹得特别棒。可惜,没等毕业他们就分开了,麦子去了北京,听说加入了一个乐队,有了一个当贝斯手的女友。
麦子有了另外的生活和爱情,胡可可自己呢?在隐隐的失落中,属于她的缘分却来了。
胡可可是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张毅。初次见面,身为国企高管的他就对胡可可表达了强烈的好感,看着他真挚热烈的笑脸,胡可可心中一动,那一刻,她突然有一种让自己漂泊的感情安定下来的感觉。
就这样,胡可可和张毅走到了一起。结婚时,爸妈陪嫁了一辆轿车,公婆那边则早早准备好了婚房。结婚那天,许多外地的同学赶过来,看着胡可可180多平方米的复式新房和气派豪华的黑色私家车,都羡慕得不得了。
那时候是2000年,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还没有大幅上涨,但以他们的个人能力,在城里买套房子无异于天方夜谭,至于上下班的代步车,更是想都不敢想。
听着同学们的吐槽,胡可可和老公相视而笑。虽然他们彼此家境都不错,但若真的留在大都市发展,处境比这些同学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是一想,胡可可忽然有点庆幸当初的选择。
这种稳稳的幸福,在婚后的日子中,显得更有优势了。
胡可可和老公每天早上和中午去单位食堂吃饭,晚上就去公婆家蹭饭,一年到头下来,基本不用动锅灶。
两年后,胡可可有了女儿贝贝,也没觉得有多累。四个老人都抢着要带贝贝,于是两家一周一换轮流着带孩子,胡可可和老公只需在周末和女儿尽享亲子时光就好。有一天,闲来无事的她在网上进入一个叫“妈妈帮”的论坛,看到很多大城市职场妈妈关于带孩子的种种辛苦吐槽,她忍不住有点后怕。在小城里生活得越久,胡可可越享受现在安逸稳定的状态,不疾不徐,也许这样的日子才最适合她吧。
日子如水,不经意间悄悄逝去。毕业第十年,大学同学在上海母校搞了一次特别隆重的同学聚会。
胡可可当然也去了。为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久不联系的同学面前,她特意购置了一身名牌衣裙,新烫了头发,然后才坐上飞往上海的航班。
久别重逢,同学间的热络自然不必多说了。不过热络之余,胡可可却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失落。和那些大城市里打拼的同学相比,胡可可身上居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暮气,虽然他们有的仍然欠着房贷,也没有豪华的私家车,可是人家眉眼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份神采,却是胡可可所缺乏的。
更让她尴尬的是,同学们聊的话题,胡可可一句都插不进去。微博上的段子、股市里的风云,还有娱乐明星的八卦,他们轻轻松松信手拈来,胡可可却只能僵硬地笑着附和。
聚会要散场时,麦子居然来了。他风尘仆仆地从一辆切诺基上跳下来,脖子上挂着一只做工精良的单反相机。
在同学们的议论中,胡可可才知道,现在的麦子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满世界跑来跑去。
“他还没结婚?”
“结啥婚,人家现在可是美女们追逐的钻石王老五。”
看着意气风发的麦子,胡可可突然很自卑,一晚上凝聚的失落骤然爆发,找个借口仓促地逃掉了。
坐在返程的航班上,胡可可的内心被无限的失落充满。这次聚会,像一记闪电,一下照亮了她那自以为是的混沌世界。她一次又一次地追问自己:难道这一生,真的就这样活下去吗?
胡可可开始认真地检视自己的生活。骤然发现,小城里按部就班的生活,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馈赠舒适和安逸,一方面也消磨了人的斗志和梦想。
胡可可决定要做些改变了。
台里的工作早已轻车熟路,胡可可开始利用闲余时间写作。其实成为一个作家,是她少女时代就曾有过的梦想,只不过在安逸舒适的生活里,她渐渐地淡忘了。
看到胡可可每天写作到深夜,老公张毅心疼她,劝她没必要这样拼命,胡可可却笑着告诉他,越拼心里越有劲儿呢。
胡可可的改变也带动了张毅,他居然开始研究摄影,天天抱着单反钻研,女儿贝贝自然是他的“御用”模特。渐渐地,张毅拍的照片越来越好,特别是他拍的一张照片被几家网站同时转载后,他的热情更加高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就开车拉着妻女进行自驾游,几年下来,全国的名胜古迹已被他们跑过大半。
又是十年过去。胡可可的文字在各大报刊上遍地开花,也实现了从报刊写手到知名作家的华丽转身。 如今,在小城的世界中,胡可可继续守候着家人亲情,安心柴米油盐的家常,琐琐碎碎地过着一个小女人的俗世生活;在文字的江湖里,她横刀立马快意恩仇,写自己想写的字,快快活活泼泼辣辣地完成一个有激情灵魂的追梦之旅。胡可可越来越喜欢“我”奔跑在两个截然不同世界中的感觉。
“咱们去好好地浪漫一下。”15周年结婚纪念日的晚上,张毅笑着把两张机票递给胡可可,那是他悄悄为她报的欧洲十五日游。看着老公光彩熠熠的笑容,胡可可忽然有点恍惚,是,那个瞬间,她在老公身上看到了麦子一闪而过的影子。
立在中年的门槛上,回望20年的心路历程,胡可可已然明白:江湖原无界限,远方有远方的精彩,近处也有近处的美丽。只要让自己的心一直在路上,永远不放弃探索前进的动力,永远怀有对未知的热爱和好奇,那么,再小的江湖也可以有冲天豪情,再逼仄的世界也能繁花盛开一望无际。
曾几何时,“宁要大城市里一张床,不要小城市里一间房”火遍大南江北数年;曾几何时,“逃离北上广,在小城里晒太阳”成为前几年的流行语;曾几何时,无法忍受小城平淡“重返北上广”再次默默涌现了回归潮……
是去大城市寻梦还是到小城市安家,这是一个经久未衰的话题,更是横亘在每个人心中一道难以做出抉择的现实难题。
大城小市,何处才是最好的归宿?选择之难,在于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当之无愧地称之为“性价比”最高。
一线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就业前景广,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商品种类丰富,基础设施齐全,但是相应花费也较高;教育、艺术、医疗等各种优质资源丰富,但争抢资源拥堵现象也很严重……同样,二三线中小城市工作压力小和生活节奏慢,但是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都不大;教育和医疗资源不紧张,但是水平明显逊于大城市;消费水平低,但是文化资源、服务水平也欠缺一些……
如何选择,其实不是大城小市的问题,而在于你的内心到底要什么。
取舍之间,除了权衡自己的性格、家庭、兴趣、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聆听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生命中最重要、最在乎、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世界之大,你又怎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仔细地构想一下自己的未来,生命蓝图中的“要件”是需要大城市的现代化与高科技来达成,还是需要小城市的悠闲与平静来“拼装”?有人相信叶落归根,相信熟悉的故土中才能愉快生活,所以选择回家;有人相信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愿意去未知的世界闯荡,所以选择去外面打拼。
在选择去向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忠诚于自己最本质的信念,不被随意变换的舆论思潮裹挟;忠诚于自己所相信的幸福观,不轻易被别人影响和改变;忠诚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不被名利财物等外在因素干扰……
选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无论你最后选择去走哪条路,都必然留下另一种遗憾。可你必须要清楚,并做到的是——好好珍惜自己的选择,要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你的选择最终会塑造出未来的你。
大城小市,没有哪个更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最好。对于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
当然,一辈子很长,很多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永远只待在一个地方。只有平时注重自己知识、阅历、才华、技能等等方面的积累,才能在诸多变动的因素中,寻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无论最终在哪儿生活,都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有创造更美好生活品质的信心,要不断地奋斗、努力地付出、执著地坚持,唯有如此,生活的模样才会按照你最初的梦想变成现实,渐渐成真。
看着病床上无法生活自理的爸爸,再看看一脸憔悴走路几乎要跌跤的妈妈,胡可可哭了整整一个晚上,以父母对胡可可的疼爱,倘若她坚持留在大都市寻梦,他们一定不会阻拦。但是,此情此景,胡可可怎能忍心抛下父母不管呢?
为了父母,胡可可决定回家。
不久,胡可可就进了县电视台,当了名记者。那时候台里一共五个记者,都没有她闪闪发光的学历,一进电视台,胡可可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但凡比较重大的采访,领导总要第一时间带上胡可可,骄傲地向人介绍:“这是上海复旦的高材生,我们电视台刚来的大学生。”
工作上被重视,家里的情况也渐渐好起来。
因为女儿回来了,妈妈不用再在医院和家之间分身乏术,爸爸大约也是心情好了,配合治疗非常积极,等胡可可工作满一年时,被医生宣判“可能在床上躺下半辈子”的爸爸,身体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
这些都极大地安慰了胡可可对那个“远方梦”的失落和遗憾。
随着事业稳定下来,胡可可的恋爱问题便提上日程。许是因为胡可可的背景,亲朋好友给她介绍的,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那些男孩和胡可可差不多年龄,穿得都光鲜靓丽,可胡可可却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几乎没什么共同语言。
这个时候,胡可可特别怀念大学时有过朦胧恋情的师兄麦子。麦子是学校里公认的才子,写得一手好诗,喜欢摄影,吉他也弹得特别棒。可惜,没等毕业他们就分开了,麦子去了北京,听说加入了一个乐队,有了一个当贝斯手的女友。
麦子有了另外的生活和爱情,胡可可自己呢?在隐隐的失落中,属于她的缘分却来了。
胡可可是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张毅。初次见面,身为国企高管的他就对胡可可表达了强烈的好感,看着他真挚热烈的笑脸,胡可可心中一动,那一刻,她突然有一种让自己漂泊的感情安定下来的感觉。
就这样,胡可可和张毅走到了一起。结婚时,爸妈陪嫁了一辆轿车,公婆那边则早早准备好了婚房。结婚那天,许多外地的同学赶过来,看着胡可可180多平方米的复式新房和气派豪华的黑色私家车,都羡慕得不得了。
那时候是2000年,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还没有大幅上涨,但以他们的个人能力,在城里买套房子无异于天方夜谭,至于上下班的代步车,更是想都不敢想。
听着同学们的吐槽,胡可可和老公相视而笑。虽然他们彼此家境都不错,但若真的留在大都市发展,处境比这些同学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是一想,胡可可忽然有点庆幸当初的选择。
这种稳稳的幸福,在婚后的日子中,显得更有优势了。
胡可可和老公每天早上和中午去单位食堂吃饭,晚上就去公婆家蹭饭,一年到头下来,基本不用动锅灶。
两年后,胡可可有了女儿贝贝,也没觉得有多累。四个老人都抢着要带贝贝,于是两家一周一换轮流着带孩子,胡可可和老公只需在周末和女儿尽享亲子时光就好。有一天,闲来无事的她在网上进入一个叫“妈妈帮”的论坛,看到很多大城市职场妈妈关于带孩子的种种辛苦吐槽,她忍不住有点后怕。在小城里生活得越久,胡可可越享受现在安逸稳定的状态,不疾不徐,也许这样的日子才最适合她吧。
日子如水,不经意间悄悄逝去。毕业第十年,大学同学在上海母校搞了一次特别隆重的同学聚会。
胡可可当然也去了。为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久不联系的同学面前,她特意购置了一身名牌衣裙,新烫了头发,然后才坐上飞往上海的航班。
久别重逢,同学间的热络自然不必多说了。不过热络之余,胡可可却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失落。和那些大城市里打拼的同学相比,胡可可身上居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暮气,虽然他们有的仍然欠着房贷,也没有豪华的私家车,可是人家眉眼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份神采,却是胡可可所缺乏的。
更让她尴尬的是,同学们聊的话题,胡可可一句都插不进去。微博上的段子、股市里的风云,还有娱乐明星的八卦,他们轻轻松松信手拈来,胡可可却只能僵硬地笑着附和。
聚会要散场时,麦子居然来了。他风尘仆仆地从一辆切诺基上跳下来,脖子上挂着一只做工精良的单反相机。
在同学们的议论中,胡可可才知道,现在的麦子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满世界跑来跑去。
“他还没结婚?”
“结啥婚,人家现在可是美女们追逐的钻石王老五。”
看着意气风发的麦子,胡可可突然很自卑,一晚上凝聚的失落骤然爆发,找个借口仓促地逃掉了。
坐在返程的航班上,胡可可的内心被无限的失落充满。这次聚会,像一记闪电,一下照亮了她那自以为是的混沌世界。她一次又一次地追问自己:难道这一生,真的就这样活下去吗?
胡可可开始认真地检视自己的生活。骤然发现,小城里按部就班的生活,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馈赠舒适和安逸,一方面也消磨了人的斗志和梦想。
胡可可决定要做些改变了。
台里的工作早已轻车熟路,胡可可开始利用闲余时间写作。其实成为一个作家,是她少女时代就曾有过的梦想,只不过在安逸舒适的生活里,她渐渐地淡忘了。
看到胡可可每天写作到深夜,老公张毅心疼她,劝她没必要这样拼命,胡可可却笑着告诉他,越拼心里越有劲儿呢。
胡可可的改变也带动了张毅,他居然开始研究摄影,天天抱着单反钻研,女儿贝贝自然是他的“御用”模特。渐渐地,张毅拍的照片越来越好,特别是他拍的一张照片被几家网站同时转载后,他的热情更加高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就开车拉着妻女进行自驾游,几年下来,全国的名胜古迹已被他们跑过大半。
又是十年过去。胡可可的文字在各大报刊上遍地开花,也实现了从报刊写手到知名作家的华丽转身。 如今,在小城的世界中,胡可可继续守候着家人亲情,安心柴米油盐的家常,琐琐碎碎地过着一个小女人的俗世生活;在文字的江湖里,她横刀立马快意恩仇,写自己想写的字,快快活活泼泼辣辣地完成一个有激情灵魂的追梦之旅。胡可可越来越喜欢“我”奔跑在两个截然不同世界中的感觉。
“咱们去好好地浪漫一下。”15周年结婚纪念日的晚上,张毅笑着把两张机票递给胡可可,那是他悄悄为她报的欧洲十五日游。看着老公光彩熠熠的笑容,胡可可忽然有点恍惚,是,那个瞬间,她在老公身上看到了麦子一闪而过的影子。
立在中年的门槛上,回望20年的心路历程,胡可可已然明白:江湖原无界限,远方有远方的精彩,近处也有近处的美丽。只要让自己的心一直在路上,永远不放弃探索前进的动力,永远怀有对未知的热爱和好奇,那么,再小的江湖也可以有冲天豪情,再逼仄的世界也能繁花盛开一望无际。
曾几何时,“宁要大城市里一张床,不要小城市里一间房”火遍大南江北数年;曾几何时,“逃离北上广,在小城里晒太阳”成为前几年的流行语;曾几何时,无法忍受小城平淡“重返北上广”再次默默涌现了回归潮……
是去大城市寻梦还是到小城市安家,这是一个经久未衰的话题,更是横亘在每个人心中一道难以做出抉择的现实难题。
大城小市,何处才是最好的归宿?选择之难,在于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当之无愧地称之为“性价比”最高。
一线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就业前景广,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商品种类丰富,基础设施齐全,但是相应花费也较高;教育、艺术、医疗等各种优质资源丰富,但争抢资源拥堵现象也很严重……同样,二三线中小城市工作压力小和生活节奏慢,但是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都不大;教育和医疗资源不紧张,但是水平明显逊于大城市;消费水平低,但是文化资源、服务水平也欠缺一些……
如何选择,其实不是大城小市的问题,而在于你的内心到底要什么。
取舍之间,除了权衡自己的性格、家庭、兴趣、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聆听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生命中最重要、最在乎、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世界之大,你又怎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仔细地构想一下自己的未来,生命蓝图中的“要件”是需要大城市的现代化与高科技来达成,还是需要小城市的悠闲与平静来“拼装”?有人相信叶落归根,相信熟悉的故土中才能愉快生活,所以选择回家;有人相信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愿意去未知的世界闯荡,所以选择去外面打拼。
在选择去向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忠诚于自己最本质的信念,不被随意变换的舆论思潮裹挟;忠诚于自己所相信的幸福观,不轻易被别人影响和改变;忠诚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不被名利财物等外在因素干扰……
选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无论你最后选择去走哪条路,都必然留下另一种遗憾。可你必须要清楚,并做到的是——好好珍惜自己的选择,要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选择,因为你的选择最终会塑造出未来的你。
大城小市,没有哪个更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最好。对于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
当然,一辈子很长,很多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永远只待在一个地方。只有平时注重自己知识、阅历、才华、技能等等方面的积累,才能在诸多变动的因素中,寻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无论最终在哪儿生活,都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有创造更美好生活品质的信心,要不断地奋斗、努力地付出、执著地坚持,唯有如此,生活的模样才会按照你最初的梦想变成现实,渐渐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