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得规范“模”,方能铸好“器”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网上出现了一套冠以“衡水中学高三调研卷”等名称的试卷。之后,该试卷的网页逐渐增多,显示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为此,笔者觉得有对该卷的作文题作一番分析探讨的必要,以免让这道笔者认为有失规范的题目对学生的备考产生负面影响。先把该试卷的作文题抄录于后。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文亮医生逝世后,网上出现了几种声音。主要分歧在于对他“吹哨人”角色的定位。
  一种是,认为他是“英雄”,为真相挺身而出,吹响了预警疫情的哨声;
  另一种是,认为他就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对疫情发声只是为了保护私圈袍泽,虽有可敬之处,但不该上升到“吹哨”英雄的高度;
  还有一种是,认为他的贡献仅在于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最后牺牲在防疫的一线。至于他的“吹哨”,非但对阻遏疫情蔓延没有任何作用,甚至还“干扰了防疫工作”。
  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树人中学”校报以“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为主题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以“声音”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笔者认为,对于这道作文题涉及的时事内容姑且搁置不论,仅就其形式看,就是将“时事评论”和“主题征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类型“杂糅”在一起而生成的一个“怪胎”。这一“怪胎题”的出现,反映了命题者命题知识的欠缺和命题能力的缺失。
  “时事评论”和“主题征文”这两类作文题在设计上是有极为分明的“界线”的——前者可以引导写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不同看法,发出不同声音;后者则必须先由命题者确定某个主题,再让写作者围绕这一主题完成写作任务。如果设题还提供背景材料,那么材料应该是对主题的补充或诠释,材料的内容应是“同质”的,作者表达的观点也不允许与征文主题相左。简言之,在观点或主题的规定方面,“时事评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题征文”则限制严格,文章的立意必须与征文的主题始终保持一致。
  笔者注意到,这套试题的参考答案并未提供作文题的“写作提示”,但某微信公众号洋洋洒洒用了一千多字,对该题作了一番“全方位”的“解读”。下面,是其“解读材料”的“浓缩版”——
  “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三种观点态度呢?首先,要明确话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李医生‘吹哨人’角色的定位;李文亮医生为抗疫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就是英雄。其次,要分层次看不同的观点态度。最后,确定我们的观点。有的同学会说:‘三种观点好像都有理,到底选哪一种呢?我太难了!’立意是行文的关键,题目要求中往往含有‘提示语’。从这些提示中,我们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明确出题人的真实意图,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准核心立意。所以立意还得看任务要求。”
  从这份“解读”中可以看出,解读者也像命题人一样,对作文命题的类型和特点并不是很了解,其“解读”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理想世界”中的自说自话。因此,这份“谈兵”之“纸”不仅不能给写作者解析疑难,反而让人有如坠入五里雾中之感。其实,这道作文题的“漏洞”非常明显:倘若有考生“更赞同”命题材料列出的第二种或第三种观点,即并不赞同李文亮医生是“抗疫英雄”,那么,让这样的考生去完成写作“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的主题征文的任务,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有这么一段话:“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段话的本意是阐述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但在笔者看来,用它来陈说考场写作的规律也是很恰当的,尤其是其中“识模”与“铸器”的比喻,可谓十分形象地揭示了写作考场作文的“秘诀”。
  这里的“识模”,即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铸器”,即根据写作要求成文完篇。“识模”是“铸器”的前提条件。当然,这里的“识模”肯定应是“识规范之模”,否则,势必会给下一步的“铸器”带来困扰。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的命题人想要“设模”,就必须先会“识模”。
  其实,就上面这道作文题而言,即便使用同一命题素材,也应将其“设”定为两个可相互区别的规范之“模”。
  如果要让考生写“时事评论”,可把导写语中“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之后的“‘树人中学’校报以‘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为主题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以‘声音’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几句话删去,而后添加一句“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之类的指令语就行了。
  如果确定保留“主题征文”形式,则应该把原题中“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这句话删去,并适当充实第一种“声音”的材料内容,让考生能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提取出更多“公民职责”的内涵。也可采用类似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设题手法——通過“勤于劳动”的优良传统与“不爱劳动”的现象的对比,让考生去完成“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的写作任务——可在丰富第一则材料的同时,把原题中关于第二种、第三种“声音”的材料“改编”为贬低英雄的负面看法,使整个材料用对比的观点来突出“抗疫英雄”的形象。
  我们可以从这道不合格的作文题中吸取的教训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努力让自己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功底;否则,难免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窘状。
其他文献
在人类无法言喻的漫长坎坷之中,在我们经验内外的一切困苦之中,只有向上的精神可以使人自救。这也许是人类的精神空间中唯一的永恒和深刻。人类在脱离蒙昧之后的那一天就被逼上了失望的悬崖,逼上了一个尽头。人类已经没有退路,于是只有向上,只有这永久的、永不颓丧的提醒和飞跃,使自己生上双翅。  任何这样的努力都在显示着人的至尊和不可辱没。那些经历了一生坎坷和无尽求索的垂垂老者,低垂的额头上压着白雪,没有人比他们
期刊
梦中无岁月。数十年的卿相,黄粱未熟。看完一局棋,手里斧柯遂烂了。倒不必游仙枕,就是这床头破敝的布函,竟也有一个壶中天地,大得使我迷悯——说是欢喜又像哀愁。  孩提时看绘图小说,画梦者是这样一套笔墨:头倚枕上,从中引出两股缭绕的线,像轻烟,渐渐向上开展成另外一幅景色。叫我现在来画梦,怕也别无手法。不过论理,那两股烟应该缭绕入枕内去开展而已。  我家乡有一种叫做梦花的植物:花作雏菊状,黄色无香。传说除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
期刊
【阅读导引】  贪婪是一种欲望,欲望只能被舒缓与克制,不可能被消除或满足。人如果把自己的追求放在外界物质上,这种追逐就注定要失败,因为物质没有“极致”。人类的欲望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人的成长中它将持续性地与其他的参照物相比对,经常会因为与他人的比对,而提升或降低它的标准。人的一生就是在和自己的欲望赛跑。当“能力”远大于“欲望”的时候,人可能会得到满足感;但不是因为满足了贪欲,而是由于内心实现了自足。
期刊
“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它不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
期刊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牲畜林》与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均被选入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编排在同一个单元。教材编排专家的意图大概是用这两篇作品来诠释小说的结构问题。所谓“结构”,包括布局谋篇与结构的形态。结构是一个容器,有长短、巧拙之分;学习时要注意结构的构成,辨析层层推进、生活横断面、按照心理时序展开等不同的结构方式。阅读小说,比较异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可以强化对象的特质,激
期刊
2013年9月20日,英国,摄政街。  此时的英国,寒风肆虐,但有一大群人,自带小板凳、睡袋、干粮,在一家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龙。这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粉丝”的狂欢,因为这天,iPhone 5S上市了!有的人在这里等了18个小时,还有更疯癫的——已经排了15天!  有人问这些人:你为什么想买5S?  最多的回答是:颜色不同、速度更快、指纹解锁功能、不想落伍……很少有人去想:我们为之疯狂的商品,真的
期刊
在一次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有道题要求翻譯《留侯世家》中“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一句,大部分答案意思不差,但有部分同学将“长跪”译成了“单膝着地”或“一条腿跪在地上”——这可是从来没有学过的意思,令人意外。当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他们时,答曰:“张良跪着给老者(黄石公)穿鞋,半跪半蹲才方便呀,不然怎么穿?”  好一个“想当然耳”。我一时语塞,再次被他们的想象力击中,可惜他们用错了地方。自古翻译讲究“信、
期刊
很多老师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都把鉴赏聚焦于文中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以及那句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失意人共鸣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由此容易忽略文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月”的描写,虽然“月”在诗歌中只出现了5次,但其构成的景物意境却蕴意深厚,耐人寻味。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美的意象之一。《诗经·陈风·月出》中男子借月来表达
期刊
苏轼因“乌台诗案”,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的初春,赶至黄州,《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秋季。作者此时家住临皋亭,有数十亩故营地可以躬耕,且已在此建成东坡雪堂,初来乍到时的生计难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黄州太守陈君式、老朋友陈慥、道人杨世昌时常往来,弟弟苏辙也曾拜访,让苏轼甚感欣慰;黄州的山川,苏轼已去过很多地方,西山、赤壁等美景给他提供了心灵小憩的场所。于是,在这一年的七月十六,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