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网上出现了一套冠以“衡水中学高三调研卷”等名称的试卷。之后,该试卷的网页逐渐增多,显示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为此,笔者觉得有对该卷的作文题作一番分析探讨的必要,以免让这道笔者认为有失规范的题目对学生的备考产生负面影响。先把该试卷的作文题抄录于后。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文亮医生逝世后,网上出现了几种声音。主要分歧在于对他“吹哨人”角色的定位。
一种是,认为他是“英雄”,为真相挺身而出,吹响了预警疫情的哨声;
另一种是,认为他就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对疫情发声只是为了保护私圈袍泽,虽有可敬之处,但不该上升到“吹哨”英雄的高度;
还有一种是,认为他的贡献仅在于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最后牺牲在防疫的一线。至于他的“吹哨”,非但对阻遏疫情蔓延没有任何作用,甚至还“干扰了防疫工作”。
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树人中学”校报以“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为主题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以“声音”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笔者认为,对于这道作文题涉及的时事内容姑且搁置不论,仅就其形式看,就是将“时事评论”和“主题征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类型“杂糅”在一起而生成的一个“怪胎”。这一“怪胎题”的出现,反映了命题者命题知识的欠缺和命题能力的缺失。
“时事评论”和“主题征文”这两类作文题在设计上是有极为分明的“界线”的——前者可以引导写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不同看法,发出不同声音;后者则必须先由命题者确定某个主题,再让写作者围绕这一主题完成写作任务。如果设题还提供背景材料,那么材料应该是对主题的补充或诠释,材料的内容应是“同质”的,作者表达的观点也不允许与征文主题相左。简言之,在观点或主题的规定方面,“时事评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题征文”则限制严格,文章的立意必须与征文的主题始终保持一致。
笔者注意到,这套试题的参考答案并未提供作文题的“写作提示”,但某微信公众号洋洋洒洒用了一千多字,对该题作了一番“全方位”的“解读”。下面,是其“解读材料”的“浓缩版”——
“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三种观点态度呢?首先,要明确话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李医生‘吹哨人’角色的定位;李文亮医生为抗疫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就是英雄。其次,要分层次看不同的观点态度。最后,确定我们的观点。有的同学会说:‘三种观点好像都有理,到底选哪一种呢?我太难了!’立意是行文的关键,题目要求中往往含有‘提示语’。从这些提示中,我们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明确出题人的真实意图,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准核心立意。所以立意还得看任务要求。”
从这份“解读”中可以看出,解读者也像命题人一样,对作文命题的类型和特点并不是很了解,其“解读”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理想世界”中的自说自话。因此,这份“谈兵”之“纸”不仅不能给写作者解析疑难,反而让人有如坠入五里雾中之感。其实,这道作文题的“漏洞”非常明显:倘若有考生“更赞同”命题材料列出的第二种或第三种观点,即并不赞同李文亮医生是“抗疫英雄”,那么,让这样的考生去完成写作“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的主题征文的任务,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有这么一段话:“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段话的本意是阐述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但在笔者看来,用它来陈说考场写作的规律也是很恰当的,尤其是其中“识模”与“铸器”的比喻,可谓十分形象地揭示了写作考场作文的“秘诀”。
这里的“识模”,即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铸器”,即根据写作要求成文完篇。“识模”是“铸器”的前提条件。当然,这里的“识模”肯定应是“识规范之模”,否则,势必会给下一步的“铸器”带来困扰。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的命题人想要“设模”,就必须先会“识模”。
其实,就上面这道作文题而言,即便使用同一命题素材,也应将其“设”定为两个可相互区别的规范之“模”。
如果要让考生写“时事评论”,可把导写语中“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之后的“‘树人中学’校报以‘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为主题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以‘声音’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几句话删去,而后添加一句“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之类的指令语就行了。
如果确定保留“主题征文”形式,则应该把原题中“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这句话删去,并适当充实第一种“声音”的材料内容,让考生能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提取出更多“公民职责”的内涵。也可采用类似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设题手法——通過“勤于劳动”的优良传统与“不爱劳动”的现象的对比,让考生去完成“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的写作任务——可在丰富第一则材料的同时,把原题中关于第二种、第三种“声音”的材料“改编”为贬低英雄的负面看法,使整个材料用对比的观点来突出“抗疫英雄”的形象。
我们可以从这道不合格的作文题中吸取的教训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努力让自己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功底;否则,难免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窘状。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文亮医生逝世后,网上出现了几种声音。主要分歧在于对他“吹哨人”角色的定位。
一种是,认为他是“英雄”,为真相挺身而出,吹响了预警疫情的哨声;
另一种是,认为他就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对疫情发声只是为了保护私圈袍泽,虽有可敬之处,但不该上升到“吹哨”英雄的高度;
还有一种是,认为他的贡献仅在于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最后牺牲在防疫的一线。至于他的“吹哨”,非但对阻遏疫情蔓延没有任何作用,甚至还“干扰了防疫工作”。
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树人中学”校报以“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为主题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以“声音”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笔者认为,对于这道作文题涉及的时事内容姑且搁置不论,仅就其形式看,就是将“时事评论”和“主题征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类型“杂糅”在一起而生成的一个“怪胎”。这一“怪胎题”的出现,反映了命题者命题知识的欠缺和命题能力的缺失。
“时事评论”和“主题征文”这两类作文题在设计上是有极为分明的“界线”的——前者可以引导写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不同看法,发出不同声音;后者则必须先由命题者确定某个主题,再让写作者围绕这一主题完成写作任务。如果设题还提供背景材料,那么材料应该是对主题的补充或诠释,材料的内容应是“同质”的,作者表达的观点也不允许与征文主题相左。简言之,在观点或主题的规定方面,“时事评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题征文”则限制严格,文章的立意必须与征文的主题始终保持一致。
笔者注意到,这套试题的参考答案并未提供作文题的“写作提示”,但某微信公众号洋洋洒洒用了一千多字,对该题作了一番“全方位”的“解读”。下面,是其“解读材料”的“浓缩版”——
“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三种观点态度呢?首先,要明确话题。争论的焦点在于对李医生‘吹哨人’角色的定位;李文亮医生为抗疫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就是英雄。其次,要分层次看不同的观点态度。最后,确定我们的观点。有的同学会说:‘三种观点好像都有理,到底选哪一种呢?我太难了!’立意是行文的关键,题目要求中往往含有‘提示语’。从这些提示中,我们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明确出题人的真实意图,引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准核心立意。所以立意还得看任务要求。”
从这份“解读”中可以看出,解读者也像命题人一样,对作文命题的类型和特点并不是很了解,其“解读”也只是沉浸在自己“理想世界”中的自说自话。因此,这份“谈兵”之“纸”不仅不能给写作者解析疑难,反而让人有如坠入五里雾中之感。其实,这道作文题的“漏洞”非常明显:倘若有考生“更赞同”命题材料列出的第二种或第三种观点,即并不赞同李文亮医生是“抗疫英雄”,那么,让这样的考生去完成写作“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的主题征文的任务,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有这么一段话:“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段话的本意是阐述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但在笔者看来,用它来陈说考场写作的规律也是很恰当的,尤其是其中“识模”与“铸器”的比喻,可谓十分形象地揭示了写作考场作文的“秘诀”。
这里的“识模”,即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铸器”,即根据写作要求成文完篇。“识模”是“铸器”的前提条件。当然,这里的“识模”肯定应是“识规范之模”,否则,势必会给下一步的“铸器”带来困扰。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的命题人想要“设模”,就必须先会“识模”。
其实,就上面这道作文题而言,即便使用同一命题素材,也应将其“设”定为两个可相互区别的规范之“模”。
如果要让考生写“时事评论”,可把导写语中“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之后的“‘树人中学’校报以‘学习抗疫英雄,担当公民职责’为主题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请以‘声音’为笔名,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几句话删去,而后添加一句“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之类的指令语就行了。
如果确定保留“主题征文”形式,则应该把原题中“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这句话删去,并适当充实第一种“声音”的材料内容,让考生能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提取出更多“公民职责”的内涵。也可采用类似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设题手法——通過“勤于劳动”的优良传统与“不爱劳动”的现象的对比,让考生去完成“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的写作任务——可在丰富第一则材料的同时,把原题中关于第二种、第三种“声音”的材料“改编”为贬低英雄的负面看法,使整个材料用对比的观点来突出“抗疫英雄”的形象。
我们可以从这道不合格的作文题中吸取的教训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努力让自己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功底;否则,难免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