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教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 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精心准备操作学具——使操作有的放矢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 “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 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然后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策略,设计各种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同时明确开展活动的流程,知道每一环节该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获得什么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一套是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 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二、训练良好操作习惯——使操作有条不紊
良好的操作习惯是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提高动手实践有效性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 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在教学《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 1 = 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 + 1 = 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
三、多种感观参与操作过程——使操作有声有色
儿童在小学阶段,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外部事物以图像把握为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使他们通过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体验事物,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中,讲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紧紧抓住“看”、“折”、“做”、“画”这四个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看”,就是让学生观察实物,感知实物. 一方面,让学生自带一个实物进课堂,比如牙膏盒、药盒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盒子;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教具实物、习题中的图形让学生具体感知. “折”,就是让每名学生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先用笔写出“上”、“下”、“前”、“后”、“左”、“右”等六字,表明六个面,接着让学生拿出剪刀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图形. 再折一折,将展开前后的六个面的位置比较一下,教师再利用教具展开图让学生辨一辨六个方位. 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一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 “做”,就是让学生做长方体. 可以利用教科书后的长方体平面展开图,让学生独立做一个长方体,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认识. 还可以对所做的形体做一定的要求,如:要求底面是正方形,也就是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比较特殊的长方体. “画”,是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看一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由于新课程标准已不再要求学生画立体图形,所以只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通常把长方体上看不见的面的棱画成虚线. 教师经常在黑板上用画图来解题,或让学生看图,潜移默化,学生独立解题时往往也会利用画图来思考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就展现在面前,再让学生想一想,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等一系列特征,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看”、“折”、“做”、“画”过程中获得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所以,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接触实物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学,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求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李星云.小学数学新课改热点问题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8(04).
[2]王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
[3]高政华.小数教法课堂上的“自学辅导法”[J].吉林教育,2009(34).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教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 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精心准备操作学具——使操作有的放矢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 “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 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然后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策略,设计各种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同时明确开展活动的流程,知道每一环节该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获得什么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一套是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 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二、训练良好操作习惯——使操作有条不紊
良好的操作习惯是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提高动手实践有效性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 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在教学《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 1 = 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 + 1 = 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
三、多种感观参与操作过程——使操作有声有色
儿童在小学阶段,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外部事物以图像把握为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使他们通过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体验事物,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中,讲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紧紧抓住“看”、“折”、“做”、“画”这四个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看”,就是让学生观察实物,感知实物. 一方面,让学生自带一个实物进课堂,比如牙膏盒、药盒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盒子;另一方面,教师利用教具实物、习题中的图形让学生具体感知. “折”,就是让每名学生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先用笔写出“上”、“下”、“前”、“后”、“左”、“右”等六字,表明六个面,接着让学生拿出剪刀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图形. 再折一折,将展开前后的六个面的位置比较一下,教师再利用教具展开图让学生辨一辨六个方位. 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一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 “做”,就是让学生做长方体. 可以利用教科书后的长方体平面展开图,让学生独立做一个长方体,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认识. 还可以对所做的形体做一定的要求,如:要求底面是正方形,也就是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比较特殊的长方体. “画”,是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看一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由于新课程标准已不再要求学生画立体图形,所以只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通常把长方体上看不见的面的棱画成虚线. 教师经常在黑板上用画图来解题,或让学生看图,潜移默化,学生独立解题时往往也会利用画图来思考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就展现在面前,再让学生想一想,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等一系列特征,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看”、“折”、“做”、“画”过程中获得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所以,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接触实物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学,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求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李星云.小学数学新课改热点问题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8(04).
[2]王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
[3]高政华.小数教法课堂上的“自学辅导法”[J].吉林教育,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