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简述] 上海大众在上海投产伊始,上海市政府对桑塔纳轿车零部件国产化就高度重视,提出打出“中华牌”的旗号,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产学研三结合攻关活动。交通电器厂(现为上海交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发出用于桑塔纳轿车配套的汽车喇叭,打破了桑塔纳国产化“零的纪录”。
正当全厂上下乘势而上,准备上马第二个桑塔纳配套产品,汽车继电器时,资金不足上升为主要矛盾……
交通电器厂为桑塔纳轿车提供的配套喇叭得到德国大众的质量认定,由此赢得上海大众的订单,使德国人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能力刮目相看。
通过开发桑塔纳配套汽车喇叭的实战磨练,特别是与德国人无数次打交道,我们摸清了德国人的思路和高质量的严谨风格。初战告捷,我决定趁热打铁,把第二个国产化产品锁定在企业的传统产品继电器上。
交通电器厂过去虽然也生产继电器,但同桑车的原配继电器有很大的区别:老的继电器体积大,用材多,功率小;新的继电器体积只有老的三分之一,而且用料少,功率大,用途广。
根据德国方面提供的桑塔纳继电器的技术要求,交通电器的技术人员反复试制不断改进,对最后拿出完全达到德方技术质量要求的样品充满信心。不久,我亲自将样品送到上海大众测试评估,获得德方认可。
但是,我知道做样品与大批量生产完全不一样。依靠我们原有的设备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这种小型通用的继电器。为了抢时间、迅速拿下上海大众的继电器定单,只有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一条路可走。于是,我带领技术人员到德国海拉公司现场考察。
海拉公司地处德国利普斯塔特。这是一个拥有4万人口的德国小镇,宁静、古朴,默默地述说着海拉公司的昨天和今天。被列为世界500强之一的海拉公司诞生于1899午,小镇约六分之一的人都在为海拉公司工作。在“戴姆勒—奔驰”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13年后,海拉公司的前身威斯特法伦金属工业公司开始生产轿车、自行车和马车用的系列灯具和喇叭。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完全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研发中心。
在海拉公司,我们心服口服:交通电器确实落后了,而且是设备、工艺、质量、管理、理念多方面的落后。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看看海拉公司的现场,再看看交通电器厂的现场,如果让我做上海大众的老总,我也不敢要交通电器厂配套生产继电器。交通电器厂想要夺得上海大众的配套权,非引进海拉公司的设备、借鉴海拉公司的管理不可。
海拉公司报价200万美金,好不容易讨价还价谈到155万美金成交价。可当我向交通电器厂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时,有的人提出:“花这么多钱进进口设备,要做多少继电器才能赚回来?”
我自始至终认为,我们引进的不光是一条生产线,而是要看到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化大力气迎头赶上。我鼓励大家:“从世界汽车诸强企业进入中国的趋势看,轿车配套市场也不会只有桑塔纳—家。只要我们做好桑塔纳配套,打好扎实的基础,今后的配套业务不用愁,现在的投资肯定可以赚回来。”
大家形成共识后,资金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当时的交通电器厂不要说155万美金,就是15万美元也拿不出来。向政府要拨款,早就没门;向银行借贷,当时企业经济困难,银行不肯借。我心急如焚,急得团团转,我实在不甘心让这件事“黄掉”,到处“发动”社会关系,请他们帮我借钱,努力走活这盘“死棋”。有—次在车站候车,听到两个人说“哨悄话”:听说最近新“冒”出来几家租赁公司,可以买了汽车租给客户用,你不是新办公司没钱买车吗,不妨找他们试试。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的脑子顿时开窍:条条大路通罗马,借不到可以租,何必在—棵树上吊死?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与太平洋保险租赁公司商谈,问题迎刃而解。太平洋公司先付款购进生产线,然后让交通电器厂租赁使用,租赁期10年,每年只须交付—定的租费。
这条生产线到位后,不但立即为上海大众配套,产品成为上海大众首批7个A级产品之一,而且很快打进全国市场,使“声佳”品牌更为响亮。10年后,根据合同规定上实交通只用—元钱就买下了这条生产线的产权和技术。
使我更高兴的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在不断熟悉、掌握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这套洋设备“动手术”,弥补了它原来设计的缺陷,使它运转得更欢畅,直至如今尚在正常运行。
[编者评述] 一元钱买下了一条生产线,不是荒诞无稽的天方夜谭,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元钱买下了一条生产线,当然只带有象征意义,但是产权的转移却不打半点折扣。这道“方程式”只有放在租赁行业才能“有解”。事实上,客户在租赁期内累计支付的租费,已经超过租赁公司购买设备的本金和利息,只是因为产权关系没有改变,于是才需要上演“一元钱买下了一条生产线”的故事。
一元钱买下一条生产线,从一个侧面向人们昭示,企业家的思路不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是何等重要。企业经营好比逆水行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死抱着传统做法,碰到资金不足总是向上级伸手要、向银行申请借,交通电器肯定无路可走。周佩兰能够成为“一元钱买下一条生产线”的得主,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因为好多人那时还不知道租赁为何物。交通电器能够借助租赁渠道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足见周佩兰对改革开放的“嗅觉”非常灵敏,碰到困难思维相当扩散相当灵活,碰到新事物能够大胆“接纳为我所用,终于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些,都是一个优秀企业家必备的基本素质。
自然,这样的“奇迹”作为我们“点石成金”栏目的文章也是恰如其分的。
正当全厂上下乘势而上,准备上马第二个桑塔纳配套产品,汽车继电器时,资金不足上升为主要矛盾……
交通电器厂为桑塔纳轿车提供的配套喇叭得到德国大众的质量认定,由此赢得上海大众的订单,使德国人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能力刮目相看。
通过开发桑塔纳配套汽车喇叭的实战磨练,特别是与德国人无数次打交道,我们摸清了德国人的思路和高质量的严谨风格。初战告捷,我决定趁热打铁,把第二个国产化产品锁定在企业的传统产品继电器上。
交通电器厂过去虽然也生产继电器,但同桑车的原配继电器有很大的区别:老的继电器体积大,用材多,功率小;新的继电器体积只有老的三分之一,而且用料少,功率大,用途广。
根据德国方面提供的桑塔纳继电器的技术要求,交通电器的技术人员反复试制不断改进,对最后拿出完全达到德方技术质量要求的样品充满信心。不久,我亲自将样品送到上海大众测试评估,获得德方认可。
但是,我知道做样品与大批量生产完全不一样。依靠我们原有的设备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这种小型通用的继电器。为了抢时间、迅速拿下上海大众的继电器定单,只有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一条路可走。于是,我带领技术人员到德国海拉公司现场考察。
海拉公司地处德国利普斯塔特。这是一个拥有4万人口的德国小镇,宁静、古朴,默默地述说着海拉公司的昨天和今天。被列为世界500强之一的海拉公司诞生于1899午,小镇约六分之一的人都在为海拉公司工作。在“戴姆勒—奔驰”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的13年后,海拉公司的前身威斯特法伦金属工业公司开始生产轿车、自行车和马车用的系列灯具和喇叭。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完全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研发中心。
在海拉公司,我们心服口服:交通电器确实落后了,而且是设备、工艺、质量、管理、理念多方面的落后。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看看海拉公司的现场,再看看交通电器厂的现场,如果让我做上海大众的老总,我也不敢要交通电器厂配套生产继电器。交通电器厂想要夺得上海大众的配套权,非引进海拉公司的设备、借鉴海拉公司的管理不可。
海拉公司报价200万美金,好不容易讨价还价谈到155万美金成交价。可当我向交通电器厂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时,有的人提出:“花这么多钱进进口设备,要做多少继电器才能赚回来?”
我自始至终认为,我们引进的不光是一条生产线,而是要看到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化大力气迎头赶上。我鼓励大家:“从世界汽车诸强企业进入中国的趋势看,轿车配套市场也不会只有桑塔纳—家。只要我们做好桑塔纳配套,打好扎实的基础,今后的配套业务不用愁,现在的投资肯定可以赚回来。”
大家形成共识后,资金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当时的交通电器厂不要说155万美金,就是15万美元也拿不出来。向政府要拨款,早就没门;向银行借贷,当时企业经济困难,银行不肯借。我心急如焚,急得团团转,我实在不甘心让这件事“黄掉”,到处“发动”社会关系,请他们帮我借钱,努力走活这盘“死棋”。有—次在车站候车,听到两个人说“哨悄话”:听说最近新“冒”出来几家租赁公司,可以买了汽车租给客户用,你不是新办公司没钱买车吗,不妨找他们试试。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的脑子顿时开窍:条条大路通罗马,借不到可以租,何必在—棵树上吊死?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与太平洋保险租赁公司商谈,问题迎刃而解。太平洋公司先付款购进生产线,然后让交通电器厂租赁使用,租赁期10年,每年只须交付—定的租费。
这条生产线到位后,不但立即为上海大众配套,产品成为上海大众首批7个A级产品之一,而且很快打进全国市场,使“声佳”品牌更为响亮。10年后,根据合同规定上实交通只用—元钱就买下了这条生产线的产权和技术。
使我更高兴的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在不断熟悉、掌握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这套洋设备“动手术”,弥补了它原来设计的缺陷,使它运转得更欢畅,直至如今尚在正常运行。
[编者评述] 一元钱买下了一条生产线,不是荒诞无稽的天方夜谭,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元钱买下了一条生产线,当然只带有象征意义,但是产权的转移却不打半点折扣。这道“方程式”只有放在租赁行业才能“有解”。事实上,客户在租赁期内累计支付的租费,已经超过租赁公司购买设备的本金和利息,只是因为产权关系没有改变,于是才需要上演“一元钱买下了一条生产线”的故事。
一元钱买下一条生产线,从一个侧面向人们昭示,企业家的思路不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是何等重要。企业经营好比逆水行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死抱着传统做法,碰到资金不足总是向上级伸手要、向银行申请借,交通电器肯定无路可走。周佩兰能够成为“一元钱买下一条生产线”的得主,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因为好多人那时还不知道租赁为何物。交通电器能够借助租赁渠道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足见周佩兰对改革开放的“嗅觉”非常灵敏,碰到困难思维相当扩散相当灵活,碰到新事物能够大胆“接纳为我所用,终于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这些,都是一个优秀企业家必备的基本素质。
自然,这样的“奇迹”作为我们“点石成金”栏目的文章也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