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茶挚友,上老年大学书法课,问老师,有写“茶”的书法吗?老师正讲颜真卿,一愣,瞄了他一眼说:“有个和尚写过”,又接着讲他的。
“哪个和尚写过‘茶’书法呀?”茶友跑来问我,他急于知道,我却不急。问他最近在喝什么茶,因为他经常光顾茶城,爱追求新奇,是我了解茶城茶叶动态的传播管道。“你不说我还忘了,我昨天在茶城新买的‘冷冻鲜铁观音’”,说着从背包中拿出来就要沏。
我就不知道还有“冷冻鲜铁观音”茶叶,说:“你先等一会儿再沏,我有比你还好的茶叶。先回答你的问题吧,是有个写茶书法的和尚,他叫怀素,你们老师指的是他写的《苦笋帖》。叫《苦笋帖》是取这个帖的开头两个字。是佛门书札,就是一封信,上面写的是‘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信的意思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这个和尚在找人家要茶。”
依我看,要是和尚找人家要茶,
“异常佳”这三个字,就显得突兀,
“乃可迳来”倒是要的意思。如果把它翻译成白话“苦笋和茶挺好,(你)就直接送来吧!怀素。”这样看来是不是怀素的朋友此前给过他这两样东西,现在手中还有,问怀素还要不要。所以,和尚要,就得写回信,这札茶书就产生了。
我开始关注怀素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怀素(723—785年),是唐代书法家,本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生于湖南零陵县,后来移居长沙。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并热衷草书艺术。约大历七年(772)北赴长安及洛阳。寻求发展。由于他个性洒脱,草书绝妙,受到颜真卿、钱起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的赏识,纷纷赠以诗文。《苦笋帖》为传世墨迹,绢本,无年款。纵25,1厘米,横12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陆羽在他写的《僧怀素传》中说怀素是一位性情中人:“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从这札茶书也可看出,这个大唐佛门弟子“细行”的不拘。怀素本是个吃肉、醉酒和尚,这一天。酒后烹制朋友送来的新茶,一时,禅房茶烟缭绕,清香四溢,未入口清醇扑鼻,呷一口直入心脾,懂茶、爱茶的和尚一时兴起,为让友人再送来这样的好茶,提笔疾书,匆匆言事,无泛泛客套,急于要,就直率地、不客气地、一挥而就成“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的流传千古的《苦笋帖》。
而这正是友人的需要。友人很可能本来就知道怀素好茶。就是要用茶换他的字。先给你不多的一点好茶,然后再问你要不要?要,你就得写信告诉我。书札只有两行十四个字,用笔洒脱圆转劲拔的娴熟笔法,神采飞动的形态,变化莫测而又法度谨严气韵生动的线条。字虽不多,但也可从中看出其紧步张旭后尘,而又融合了张芝大草和王羲之草法的优长,“颠张醉素”自成一家。颜真卿说他“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虽幅短字少。但却是怀素真迹中最为可靠的一件,所以此帖堪称书林、茶界之一宝。
我向茶友讲到此,起身沏上前几天侄儿从台湾寄来的“东方美人”茶,把以前旧藏水印版《苦笋帖》的拓片挂起来,两人边品茶,边看这件流传千古的书法绝品。我说,“这幅《苦笋帖》是茶后的作品,是禅茶一味的产物。茶的性状,同佛道中人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此帖那勾连盘行、简洁飞动的笔画体现的是茶与禅的种种缘分。。茶本菩提树,佛光悟处开。,和尚坐禅破睡,讲究凝神静气,求不寐就离不开茶,唯茶体证禅心,深饮必悟。僧人借助茶,完成佛事活动中的坐禅。茶给出家人的生涯,增添了难得的滋味。”
茶友站起身来:“您别说了,这件东西您享用了这么久了。该我受用些时候了。”我看着他,摘下《苦笋帖》依原样卷好仔细地放进背包。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
“哪个和尚写过‘茶’书法呀?”茶友跑来问我,他急于知道,我却不急。问他最近在喝什么茶,因为他经常光顾茶城,爱追求新奇,是我了解茶城茶叶动态的传播管道。“你不说我还忘了,我昨天在茶城新买的‘冷冻鲜铁观音’”,说着从背包中拿出来就要沏。
我就不知道还有“冷冻鲜铁观音”茶叶,说:“你先等一会儿再沏,我有比你还好的茶叶。先回答你的问题吧,是有个写茶书法的和尚,他叫怀素,你们老师指的是他写的《苦笋帖》。叫《苦笋帖》是取这个帖的开头两个字。是佛门书札,就是一封信,上面写的是‘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信的意思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这个和尚在找人家要茶。”
依我看,要是和尚找人家要茶,
“异常佳”这三个字,就显得突兀,
“乃可迳来”倒是要的意思。如果把它翻译成白话“苦笋和茶挺好,(你)就直接送来吧!怀素。”这样看来是不是怀素的朋友此前给过他这两样东西,现在手中还有,问怀素还要不要。所以,和尚要,就得写回信,这札茶书就产生了。
我开始关注怀素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怀素(723—785年),是唐代书法家,本姓钱,字藏真,僧名怀素。生于湖南零陵县,后来移居长沙。幼年好佛,出家为僧,并热衷草书艺术。约大历七年(772)北赴长安及洛阳。寻求发展。由于他个性洒脱,草书绝妙,受到颜真卿、钱起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的赏识,纷纷赠以诗文。《苦笋帖》为传世墨迹,绢本,无年款。纵25,1厘米,横12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陆羽在他写的《僧怀素传》中说怀素是一位性情中人:“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从这札茶书也可看出,这个大唐佛门弟子“细行”的不拘。怀素本是个吃肉、醉酒和尚,这一天。酒后烹制朋友送来的新茶,一时,禅房茶烟缭绕,清香四溢,未入口清醇扑鼻,呷一口直入心脾,懂茶、爱茶的和尚一时兴起,为让友人再送来这样的好茶,提笔疾书,匆匆言事,无泛泛客套,急于要,就直率地、不客气地、一挥而就成“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的流传千古的《苦笋帖》。
而这正是友人的需要。友人很可能本来就知道怀素好茶。就是要用茶换他的字。先给你不多的一点好茶,然后再问你要不要?要,你就得写信告诉我。书札只有两行十四个字,用笔洒脱圆转劲拔的娴熟笔法,神采飞动的形态,变化莫测而又法度谨严气韵生动的线条。字虽不多,但也可从中看出其紧步张旭后尘,而又融合了张芝大草和王羲之草法的优长,“颠张醉素”自成一家。颜真卿说他“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虽幅短字少。但却是怀素真迹中最为可靠的一件,所以此帖堪称书林、茶界之一宝。
我向茶友讲到此,起身沏上前几天侄儿从台湾寄来的“东方美人”茶,把以前旧藏水印版《苦笋帖》的拓片挂起来,两人边品茶,边看这件流传千古的书法绝品。我说,“这幅《苦笋帖》是茶后的作品,是禅茶一味的产物。茶的性状,同佛道中人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此帖那勾连盘行、简洁飞动的笔画体现的是茶与禅的种种缘分。。茶本菩提树,佛光悟处开。,和尚坐禅破睡,讲究凝神静气,求不寐就离不开茶,唯茶体证禅心,深饮必悟。僧人借助茶,完成佛事活动中的坐禅。茶给出家人的生涯,增添了难得的滋味。”
茶友站起身来:“您别说了,这件东西您享用了这么久了。该我受用些时候了。”我看着他,摘下《苦笋帖》依原样卷好仔细地放进背包。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