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资格冠名清华教学楼?

来源 :悦读悦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4日,清华大学的第四教学楼挂上了真维斯的门牌,“商业冠名风波”引发了各方热议。
  清华大部分同学对于企业为学校捐款习以为常,但是他们认为直接以企业品牌命名教学楼,有损顶级大学的气质。此前,在清华大学命名教学楼中,均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商业冠名常常被拒之门外。此次“真维斯教学楼”突破冠名的“底线”,是否意味着冠名多元化走向,引各方关注。
  关于“真维斯楼”,除调侃外,有网友绘制漫画,纳入多家品牌名称,称清华即将进入“冠名时代”。事实上,高校教学楼被冠名并非第一次,北京的许多高校都有“逸夫楼”、“如论讲堂”等,但均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奥运场馆“水立方”由30万侨胞捐赠,亦在建筑上标注。
  清华的“真维斯楼”之所以被争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直接以企业品牌命名,商业气息过重,不符合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气质;二是教学楼更名事出突然,事前未向师生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事后未作出官方的合理解释。
  中国大学的急功近利,引发了公众对于清华“更名门”的集体焦虑。人们有理由担心,在世俗文化左右下,高校或将沦为一个“冠名”小卖部。公众对“真维斯楼”的嘲讽,正是基于对教育功利主义的不齿。而要根除当下高等教育普遍的势利病却不容易。这个或许才是“真维斯楼”事件留给人们的最大不安。
  
  快评
  当浮躁而功利的财富至上价值观大行其道之际,公众对大学的期许较往日尤为甚之。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大学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场所”——此“财富”显然不是“真维斯楼”背后的财富,而是精神财富。他还有一句话,“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负有传承文化神圣职责的教育,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更是目的。因此,这场纷争或许提示我们:大学应该保持对高尚的追求,否则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或将无所归依。从另一个角度看,名满天下,难免谤亦随之。这“谤”,是鞭策,更是期许。民气可用,是大学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陈晨)
其他文献
文章开头很重要,变化多端挺奇妙;开门见山最易学,不必东转又西绕。  作文选材要认真,注意观察动脑筋;要选精华动人事,下笔才能如有神。  叙事抒情或描写,生动形象又简洁;写来写去不可忘,主题思想要明确。  文章立意先要准,分清对错再求新;要从模仿变创作,不说假话只求真。  内容若像血和肉,文章骨架是结构;动笔之前要想好,层次逻辑分先后。  炼字就像拣沙粒,写完初稿反复吟;多余废字不可要,关键好字值千
期刊
渡汉江  ◆李百药    东流既弥弥①,南紀信滔滔②。   水击沉碑岸③,波骇弄珠皋④。   含星映浅石⑤,浮盖下奔涛⑥。   樯乌转轻翼⑦,戏鸟落飞毛。   客心既多绪⑧,长歌且代劳⑨。    作者简介    李百药,是隋末唐初诗人。虽然是名门子弟,一生却是坎坷不平。小时候经常生病,身体虚弱。但他并未气馁,不断记忆所学的知识,出口成章,被誉为“神童”。一直到老年才得到李世民的重用,成为李世民身旁
期刊
有人说,顾城是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的诗,干净透明,自然澄澈,他喜欢一种宁静的,属于人本身、自然本身的东西,而不是那种喧嚣的,带有人世扩张的、侵略性的东西。他曾经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谁也不能阻挡它到来,就像谁也不能阻挡它离去一样,人间的规定毫无作用。诗人不过是个守株待兔的人,经过长久的等待,他才发现,自己就是那只兔。这好像是另一个“无不为”的游戏
期刊
看着他剖鱼,我无法容忍他慢腾腾的速度。只好用反语提醒,你的速度太快了,可能是这个菜市场最快的。  他听了,直起腰,忽然眼睛一亮,你也是这么认为啊,刚才也有个人这么说,看来我还真是慢不了!  我听他这么说,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个卖鱼的男人,苍白瘦削、矮小的身子弯得像一张弓,好像有重重的心事,言谈间多有抱怨。  当他重新蹲下身,我看到了另一种速度。仿佛神站立在他的手臂上,有一种超乎想象的飞快。好像这
期刊
1、昨天晚上把自行车放在楼梯间,早上一看,居然还在那里。  2、看完了一集电视连续剧,中间居然没插播广告。  3、在小摊上买了5斤香蕉,回来复秤,居然真的有5斤。  4、和同事去街逛的时候,发现水货市场那里卖的数码產品居然有真货。  5、和对面那户人家住在一个单元十几年了,昨天发现,他居然知道我姓什么。  6、坐计程车去火车站,的士司机居然不兜圈子而走直道。  7、在火车站的小卖部买香烟,居然买到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作家戴顿的作品《舍己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一棵深爱着某个男孩的树。  男孩年纪尚小的时候,吊在树枝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阴下睡觉。那真是一段快乐无忧的日子,树很喜欢那些时光。后来小男孩逐渐长大了,他跟树在一起的时间愈来愈少。  “来啊!让我们一起玩耍。”树有一次说。  但年轻人一心只想赚钱。  “拿我的果子去卖吧。”树说。  他
期刊
第一是“贫穷”    贫穷不能等,因为一旦时间久了,你将习惯贫穷,到时不但无法突破自我,甚至会抹杀了自己的梦想,而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    第二是“梦想”    梦想不能等,因为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试想一个问题:如果你20岁时的梦想,在60岁的时候才得以实现,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譬如说你20岁时的梦想是希望能买到一辆法拉利的跑车,然后周游我国的大好河山。你一直努力工作
期刊
作家王蒙给鲁迅文学院的学生上课,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的人生当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一位哈萨克族学生的回答,让王蒙感动不已。  他说:“父亲去世那年,我很难过,可有个人对我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要太悲伤。你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和他吃過饭的人还在,和他说过话的人还在,和他一起长大的人还在……”  爱他,就以他为圆心画圆。这是爱的圆规,一种温暖的诉求,一场幸福的丈量。
期刊
靡靡的震音召唤般传到远方的这里,切切的援声潮涌般传到远方的那里。  人生路上,秋景迭换,当最初的年少轻狂褪去后,我们渴望离开眼前的繁华簇景,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倾听某个简单的曲调,看转经筒一圈圈滚过,在内心留下一方清静,让生命在蓝天白云间静静消逝。  翻开泛黄的书页,发现并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拥有这样的想法。从“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简单安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音律谐美,到“小堂深静
期刊
据香港媒体7月3日报导,内地共17名省级和市级状元被香港大学最高达48万元(港币,下同)的奖学金“挖”走,情愿舍弃内地学生趋之若鹜的北大、清华。另据内地传媒报导,内地考生申请到香港院校就读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12%。  据了解,内地共有11名省级和6名市级的状元,今年9月入读港大,当中大部分修读文科。内地媒体报导指出,内地考生申请到港就读大学的人数今年进一步增长,而香港各院校亦首次向内蒙古、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