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不仅仅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认识与实践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分析,从而提出美育教育如何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策略。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的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工作仍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仍将教学任务集中在文字教学,只追求学生会写会用,而忽视文字之美;其二阅读教学时对文本解析的单一化、模式化,只在意学生会答题与否,而忽视了文本之美。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三:
第一,教师不正确美育教学观念。仍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要培养对“美”的认识就在美术课、英语课上去培养。而在语文课上就是学识字写字就好了。这种不正确的意识直接影响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有这种观念的老师会忽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字、语言之美。学生识字和运用文字确实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这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目的。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美”的元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仅仅突出生字、框架式地展开阅读教学,那对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是没有大的帮助的。
第二,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缺乏。无论是哪一科的教师,都应具备其专业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有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文学作品分析的能力,以及传达作品之美的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对“美”的理解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那么也不具备带领学生去进一步探索语文之美的能力。
第三,智育教育的过度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美育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愉快地学习和劳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成长过程起到丰满优化的作用,并对学生的品德与情操起到促进作用,陶冶其高尚情操。同时,对德育、智育、体育起到补充与积极的影响作用。” 然而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智育还是占教学的主要部分。小学教育着力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在讲的内容大多与考试题目紧密相关,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情感、价值观中“美”的感受的培养。
第四,教育评价的局限。如今我们的教育评价仍处于“唯成绩是从”的阶段。社会、学校对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还停留在成绩好坏上,成绩好则被重视,成绩差则被忽视。这也造成我们大部分的家长及学生自己都更在乎成绩,而忽略自身兴趣与对“美”的追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交互过程,可是当学生自己开始只关注成绩、排名,更“功利”地学习时,就算老师想要在课堂上试图美育教学,那也是徒劳。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育美育实施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的改进
1、教师要传递“汉字之美”。
不得不承认小学语文教育中识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但教师不能以刻板地重复书写来强化学生对字的认识,而是要通过让学生理解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板书、图片展示、音频的展示让学生对汉字有立体化的认识,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构造美、会意美。比如在讲“山”、“水”、“火”的时候,可以展示图片,让学生勾连字和图,从而感受汉字“象形”的特点与美感。又比如在讲“木”、“林”、“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说,“木”是孤单的树,“林”是一片树,“森”是一大片树,来让学生理解会意字之美。
2、教师要传递“文本之美”。
“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第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但表现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课文内容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极好教材:第三,发展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审美感受同一切感受一样,通过表达就能更明确、更巩固并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将学生能完成相关阅读题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也要注重通过文本传递出文本的美感,让学生学会欣赏与鉴别美丑。这才是课文存在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以外的改进。
1、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成教育研究者,从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发展为促进者,教师教学的獨白者转变为教学对话者,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对于美育教育,教师要学会从一个美育原理体系的接受者,主动变为在实践中研究的思考者。通过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学会将美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2、学校层面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
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要借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的力量,可组织学生开展对美的鉴赏及评价的活动,组织学生到语文课文里所提到的地点调查、参观、郊游,以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的能力。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描绘的图景,再美的画面也都是学生所触及不到的,唯有让学生们去真真感受,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3、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相结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单单依靠学校课程完成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是不可能的。学生会学校以外的很多地方接触到美,特别是在网络上。这就需要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才能带给学生们一个好的审美环境。国家在强调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社会的低俗信息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美育教育在课程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38.
[2]杨红兵.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J].北京教育,1995(S1):56-57.
[3]唐智松.教育原理:研究与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p122
作者简介:钟文迪,女,汉族,四川仁寿,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学科语文。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的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工作仍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仍将教学任务集中在文字教学,只追求学生会写会用,而忽视文字之美;其二阅读教学时对文本解析的单一化、模式化,只在意学生会答题与否,而忽视了文本之美。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三:
第一,教师不正确美育教学观念。仍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要培养对“美”的认识就在美术课、英语课上去培养。而在语文课上就是学识字写字就好了。这种不正确的意识直接影响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有这种观念的老师会忽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字、语言之美。学生识字和运用文字确实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这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目的。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大量的“美”的元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仅仅突出生字、框架式地展开阅读教学,那对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是没有大的帮助的。
第二,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缺乏。无论是哪一科的教师,都应具备其专业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有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文学作品分析的能力,以及传达作品之美的能力。如果语文教师对“美”的理解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那么也不具备带领学生去进一步探索语文之美的能力。
第三,智育教育的过度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美育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愉快地学习和劳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成长过程起到丰满优化的作用,并对学生的品德与情操起到促进作用,陶冶其高尚情操。同时,对德育、智育、体育起到补充与积极的影响作用。” 然而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智育还是占教学的主要部分。小学教育着力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在讲的内容大多与考试题目紧密相关,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情感、价值观中“美”的感受的培养。
第四,教育评价的局限。如今我们的教育评价仍处于“唯成绩是从”的阶段。社会、学校对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还停留在成绩好坏上,成绩好则被重视,成绩差则被忽视。这也造成我们大部分的家长及学生自己都更在乎成绩,而忽略自身兴趣与对“美”的追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交互过程,可是当学生自己开始只关注成绩、排名,更“功利”地学习时,就算老师想要在课堂上试图美育教学,那也是徒劳。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育美育实施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的改进
1、教师要传递“汉字之美”。
不得不承认小学语文教育中识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但教师不能以刻板地重复书写来强化学生对字的认识,而是要通过让学生理解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板书、图片展示、音频的展示让学生对汉字有立体化的认识,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构造美、会意美。比如在讲“山”、“水”、“火”的时候,可以展示图片,让学生勾连字和图,从而感受汉字“象形”的特点与美感。又比如在讲“木”、“林”、“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说,“木”是孤单的树,“林”是一片树,“森”是一大片树,来让学生理解会意字之美。
2、教师要传递“文本之美”。
“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第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不但表现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课文内容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极好教材:第三,发展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审美感受同一切感受一样,通过表达就能更明确、更巩固并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将学生能完成相关阅读题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也要注重通过文本传递出文本的美感,让学生学会欣赏与鉴别美丑。这才是课文存在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以外的改进。
1、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成教育研究者,从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发展为促进者,教师教学的獨白者转变为教学对话者,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对于美育教育,教师要学会从一个美育原理体系的接受者,主动变为在实践中研究的思考者。通过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学会将美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2、学校层面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
美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要借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的力量,可组织学生开展对美的鉴赏及评价的活动,组织学生到语文课文里所提到的地点调查、参观、郊游,以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的能力。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描绘的图景,再美的画面也都是学生所触及不到的,唯有让学生们去真真感受,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3、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相结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单单依靠学校课程完成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是不可能的。学生会学校以外的很多地方接触到美,特别是在网络上。这就需要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才能带给学生们一个好的审美环境。国家在强调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社会的低俗信息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美育教育在课程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38.
[2]杨红兵.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J].北京教育,1995(S1):56-57.
[3]唐智松.教育原理:研究与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p122
作者简介:钟文迪,女,汉族,四川仁寿,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学科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