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植物景观创造和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理念和理法;并以其自然清幽、情景交融的景观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传统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植物造景的概念及意义
传统的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植物配置更是一门科学、艺术,是绿地建设的灵魂。它融合、渗透、演绎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运动诸要素;与植物学、园艺学、气象学、土壤学、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历史、人文有着诸般紧密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活的空间艺术。
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问。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2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植物造景的艺术性方面,作者不仅就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结合植物组景实例进行了阐述,而且对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植物造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艺术的评价。例如,广州部分,从分析鼎湖山的自然群落类型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长期引种驯化的植物)开始,然后对广州各公园的植物景观,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价。杭州部分,以分析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及其植物资源开始,进而对杭州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其科学性和艺术性水平作了高度评价。北京部分,作者分析了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和北京园林中植物造景特色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艺术性水平的建议。
风景或景观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外,还有人工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等,都是景观构成的要素。但童山秃秃,无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绿装,才有山林之美。一泓池水,晃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组景,使水景频添几多颜色。园林中士山若起伏平缓,线条圆滑,种植尖塔状树木后,就改变了对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耸之势。高层建筑前种植低矮圆球状植物,对比中显得建筑的崇高;低层建筑前种植住状、圆锥状树木,使建筑看来比实际的高。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线条、姿态、色彩可以年建筑的线条、形式、色彩相得益彰。城市的街道是城市的走廊,主要職能是交通运输。街道两旁主要是各种建筑,即使其平面组合、立面形式以及线条、色彩不同所组成的街景,还只是“凝固的音乐”。街道绿化,包括街道树、街道绿地及防护绿带并联成一体,不仅使街景丰富多彩,也将使整个城市景观改貌,如花园一般。
3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丁现代的园林设计师来说,挖掘其艺术和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征,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4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征
4.1自然空间处理法
自然空间处理法主要有主景、衬景、障景、隔景、框景、借景等,借助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园林空间层次,丰富空间景观特色,使植物景观更富于内涵。
(1)主景、衬景。主景是重点,是核心,是空间构图中心,能够体现园林的功能与主题,富有艺术上的感染力,是欣赏者视线集中的焦点。衬景对主景起衬托作用,二者相得益彰又在布置上有所不同。如苏州园林狮子林中的问梅阁前确定以梅花为主景,为了突出主景,选择了数量较多且姿态优美的梅花,并将之放在视线的焦点处加以表现,同时为突出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性格,选择了象紫薇、海棠这些在外形、数量、位置、花期、内在特性稍有区别的植物衬托梅花,从而使问梅阁的主景更加鲜明、突出。古典园林中以植物为主景的景点大多采用这种手法营造而成。
(2)隔景、障景。是通过植物将园中一些非观赏重点,部分或大部分挡住,使观赏重点突出。有时隔、障合宜也具有衬托作用,使重点更为突出。用作隔、障的植物与被挡对象问的距离,影响着遮、挡的效果,两者之间的距离大,则遮、挡范围宽,欠严密;反之则遮、挡范围狭,较严密。
(3)框景。框景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植物景观),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框架或由乔木枝叶交互合抱而成的自然空框以及人工整形的绿门、绿窗或绿框架而形成的透明空隙,把远景(远处的植物景观)包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将现实风景误以为是画在纸上的图画,因而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4)借景。借景有多种方式: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借景的原则:“极目所至,俗则屏之,佳则收之”。因其可以增加园内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深度,形成空间的虚实、疏密、明暗的变化对比;沟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内容和意境,增强空间气氛和情趣,因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
4.2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指借用植物等媒介材料来表达一定情感和趣味的景观营造方式,通过它可以引导游赏者凭借植物景观的视觉感受进一步调动起形象思维,去想像、体验意境空间。
4.3园林题咏手法
即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内容的提示来揭示植物景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些手法可称为“点景”,在艺术上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之作用。
4.4“法天象地”法。
“天人之际和谐”的宇宙观,使古代士大夫们一方面体会到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的广阔无际;另一方面深知自身的力量有限,简单地再现那种万景俱全的景物体系,以体现出无限广阔的宇宙很艰难时,他们便借自然之物(植物)、仿自然之形、遵自然之理,而造自然之神,从而达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统一,真正窥见整个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奥秘,也从而能够“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5借助光、影、色、香、声及四季变化营造植物景观
光与影是可以使园林植物景观富于层次、富于深度的2个重要因素,例如泰山之麓有一座名为“普照寺”的园林寺庙,寺内有1株古老、高大的松树,最美的景观是当月亮升起来时,月光被枝叶分割成无数的光束洒在地面上。有人在此竖立了一块山石,上面镌刻2个汉字“筛月”。多么富于詩意,这就是光的艺术。
色彩是丰富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的精粹。色彩可以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利用植物色彩渲染空间气氛,烘托主题,可给人一种或淡雅幽静、清馨和谐,或富丽堂皇、宏伟壮观之感,极大地丰富意境空间。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莲映日”一景,大殿前植金莲万枝,枝叶高挺,花朵硕大,阳光漫洒,似黄金布地。
声响也是园林中激发诗情的重要媒介。如《园冶中“鹤声送来枕上”,“夜雨芭蕉,似鲛人之泣泪”,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香气能诱发人们的精神,使人振奋,产生快感,因而香气亦是激发诗情的媒介,形成意境的因素。如拙政园“远香堂”,南临荷池,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可以体会到周敦颐爱莲说中“远香益清”的意境。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则是营造传统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遵循着“天人合一”和“文以明道”两大理念。前者反映着中国人的自然观,体现在植物造景设计与自然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后者反映着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观,规范着植物造景设计表现社会文化价值的做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传统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植物造景的概念及意义
传统的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植物配置更是一门科学、艺术,是绿地建设的灵魂。它融合、渗透、演绎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运动诸要素;与植物学、园艺学、气象学、土壤学、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历史、人文有着诸般紧密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活的空间艺术。
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问。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2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植物造景的艺术性方面,作者不仅就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结合植物组景实例进行了阐述,而且对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植物造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艺术的评价。例如,广州部分,从分析鼎湖山的自然群落类型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长期引种驯化的植物)开始,然后对广州各公园的植物景观,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价。杭州部分,以分析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及其植物资源开始,进而对杭州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其科学性和艺术性水平作了高度评价。北京部分,作者分析了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和北京园林中植物造景特色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艺术性水平的建议。
风景或景观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外,还有人工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等,都是景观构成的要素。但童山秃秃,无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绿装,才有山林之美。一泓池水,晃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组景,使水景频添几多颜色。园林中士山若起伏平缓,线条圆滑,种植尖塔状树木后,就改变了对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耸之势。高层建筑前种植低矮圆球状植物,对比中显得建筑的崇高;低层建筑前种植住状、圆锥状树木,使建筑看来比实际的高。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线条、姿态、色彩可以年建筑的线条、形式、色彩相得益彰。城市的街道是城市的走廊,主要職能是交通运输。街道两旁主要是各种建筑,即使其平面组合、立面形式以及线条、色彩不同所组成的街景,还只是“凝固的音乐”。街道绿化,包括街道树、街道绿地及防护绿带并联成一体,不仅使街景丰富多彩,也将使整个城市景观改貌,如花园一般。
3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丁现代的园林设计师来说,挖掘其艺术和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征,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4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征
4.1自然空间处理法
自然空间处理法主要有主景、衬景、障景、隔景、框景、借景等,借助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园林空间层次,丰富空间景观特色,使植物景观更富于内涵。
(1)主景、衬景。主景是重点,是核心,是空间构图中心,能够体现园林的功能与主题,富有艺术上的感染力,是欣赏者视线集中的焦点。衬景对主景起衬托作用,二者相得益彰又在布置上有所不同。如苏州园林狮子林中的问梅阁前确定以梅花为主景,为了突出主景,选择了数量较多且姿态优美的梅花,并将之放在视线的焦点处加以表现,同时为突出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性格,选择了象紫薇、海棠这些在外形、数量、位置、花期、内在特性稍有区别的植物衬托梅花,从而使问梅阁的主景更加鲜明、突出。古典园林中以植物为主景的景点大多采用这种手法营造而成。
(2)隔景、障景。是通过植物将园中一些非观赏重点,部分或大部分挡住,使观赏重点突出。有时隔、障合宜也具有衬托作用,使重点更为突出。用作隔、障的植物与被挡对象问的距离,影响着遮、挡的效果,两者之间的距离大,则遮、挡范围宽,欠严密;反之则遮、挡范围狭,较严密。
(3)框景。框景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植物景观),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框架或由乔木枝叶交互合抱而成的自然空框以及人工整形的绿门、绿窗或绿框架而形成的透明空隙,把远景(远处的植物景观)包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将现实风景误以为是画在纸上的图画,因而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4)借景。借景有多种方式: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借景的原则:“极目所至,俗则屏之,佳则收之”。因其可以增加园内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深度,形成空间的虚实、疏密、明暗的变化对比;沟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内容和意境,增强空间气氛和情趣,因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
4.2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指借用植物等媒介材料来表达一定情感和趣味的景观营造方式,通过它可以引导游赏者凭借植物景观的视觉感受进一步调动起形象思维,去想像、体验意境空间。
4.3园林题咏手法
即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内容的提示来揭示植物景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些手法可称为“点景”,在艺术上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之作用。
4.4“法天象地”法。
“天人之际和谐”的宇宙观,使古代士大夫们一方面体会到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的广阔无际;另一方面深知自身的力量有限,简单地再现那种万景俱全的景物体系,以体现出无限广阔的宇宙很艰难时,他们便借自然之物(植物)、仿自然之形、遵自然之理,而造自然之神,从而达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统一,真正窥见整个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奥秘,也从而能够“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5借助光、影、色、香、声及四季变化营造植物景观
光与影是可以使园林植物景观富于层次、富于深度的2个重要因素,例如泰山之麓有一座名为“普照寺”的园林寺庙,寺内有1株古老、高大的松树,最美的景观是当月亮升起来时,月光被枝叶分割成无数的光束洒在地面上。有人在此竖立了一块山石,上面镌刻2个汉字“筛月”。多么富于詩意,这就是光的艺术。
色彩是丰富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的精粹。色彩可以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利用植物色彩渲染空间气氛,烘托主题,可给人一种或淡雅幽静、清馨和谐,或富丽堂皇、宏伟壮观之感,极大地丰富意境空间。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莲映日”一景,大殿前植金莲万枝,枝叶高挺,花朵硕大,阳光漫洒,似黄金布地。
声响也是园林中激发诗情的重要媒介。如《园冶中“鹤声送来枕上”,“夜雨芭蕉,似鲛人之泣泪”,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香气能诱发人们的精神,使人振奋,产生快感,因而香气亦是激发诗情的媒介,形成意境的因素。如拙政园“远香堂”,南临荷池,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可以体会到周敦颐爱莲说中“远香益清”的意境。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则是营造传统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遵循着“天人合一”和“文以明道”两大理念。前者反映着中国人的自然观,体现在植物造景设计与自然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后者反映着中国人的社会文化观,规范着植物造景设计表现社会文化价值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