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山古寺,暮鼓晨鐘抑或者佛教道場中一群老人端坐念佛,這大概是世俗之人談及佛教時最刻板的印象,從印度東傳來到漢地的佛教不僅衍生出華嚴、天臺、三論、唯識、淨土、禪宗等不同支系,禪宗更因自六祖慧能大師後“一花開五葉”,廣為中國文人所青睞,與淨土宗成為近現代中國最大的兩支佛教宗系,那佛教究竟是如何?慈悲喜舍,廣渡有情的佛法之於現代社會與生活又有何意義?
經歷後方談“放下”
今天很多人對佛教有誤解,認為其是“老人宗教”、“出世宗教”、“渡亡宗教”,其是回歸佛陀的本懷,佛教是以人為本,引人向善,全面提升人的品質,改善人的生活的宗教。《大般涅盤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一句導出了佛教的真諦,數千年來,佛法也正是在歷代祖師大德的傳播中教化民眾,期待共建人間樂土。至於當下佛教參與者中老人居多是一個客觀事實,但不能簡單以年齡層次來劃分群體,因為透過表象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經歷過世事變化的人因為充分體驗到五濁惡世的各種苦難,繼而懂得面對人生,懂得如何“捨得”。畢竟生老病死的參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也並非在簡單的言語間就能領會。那佛法就提供了一種良善的方法教導民眾,不分男女老少,積極面對生活,對待生活,不要過於貪嗔癡慢疑,正因為慾壑難填,最終往往很失望,人生短短數載轉瞬即逝,所以任何事物都應該適可而止,而在這樣多變與充滿誘惑的氛圍中,只有充滿智慧的生活才能真正讓大家體會到圓滿無礙,喜樂平安。
佛教中經常提起人生的三種境界,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即是水、看水即是山的領悟,這三層完全不同,更需要在人生之路上用智慧的佛法來參詳,致力於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當然說時容易做時難,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切實的修行才能讓我們時時刻刻修正散亂的心,傲慢癡疑的心,就好比一株盆景如果不常常加以修剪,四下延伸的亂枝早晚遮蓋了原貌。也只有這樣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完善的人格才能出現。近代太虛大師曾言:“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應該無論是佛教還是佛法都應該以人為本,度化眾人。
佛法常在世間
也正是太虛大師開始,佛教開始了人間化的轉變,改變以往避世、遁世的形象,更在世俗化與人間化的一線之隔中小心翼翼。佛法在世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對於世界的事情佛教本就應該給予關懷,適度參與,只要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把握分寸,自然可以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在每個人的角度來看,有人將佛教中出現的不好的亂象稱為世俗化例如過於商業化、甚至職業化,這種現象就需要大力改革,避免讓世人進一步誤解佛教。而好的改變就在於將很多事物與現象佛法化,直接改善人的生活,例如在都市中流行的禪修等解壓方式。
當然“人間佛教”更要深入人間社會,而不是僅停留於論壇上、宗教會議或者集會中的口號,而更應該結合人類發展的切實需要,其中之一就是應該與教育體系相融合,從而以“教育”方式利樂有情眾生,莊嚴人間淨土,也在教育、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踐行人間佛教的理念。
除此之外,正如佛教經典《大智度論》寫道:“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悲是佛教中核心理念之一,對信仰佛法的人而言,我們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以慈悲利他的善行來幫助苦難中的人們,不僅讓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同時學佛有體證,更從中收穫信心與力量,從而在大乘菩薩道上堅定前行。諸佛菩薩久遠劫來的事跡都在教導我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懷抱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的精神,通過慈善教育全面展現出“眾生皆平等”的理念,在行動中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感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樂趣。因此可以說慈善是佛教通向社會的一扇大門,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早期我們九十年代就在香港首先提倡佛教慈善事業,以教化人心利濟群生為前提,以慈善、佈施之行,來為眾生謀求福祉,以臻身、心、靈三者的和諧。1998年香港佛學會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慈善工作,通過希望工程、資助貧苦大學生就學、賑災以及照顧弱勢疾病群體來積極幫助社會中的貧苦大眾,佛教本身對“金錢”沒有任何執著,寺廟的資財用十方來,本應回到十方去,回到需要的貧苦民眾中去,用佛法的愛來構建人間樂土。當時佛學會堅持不設行政費用,所有資金都用於慈善教育事業,先後在國內資助重建學校170多所,分佈於山西、陝西、甘粛、寧夏、四川、重慶、河北、江西、河南、遼寧及浙江等省市,另外還有20所醫療衛生室與13所學校小型圖書館,並於多所高校中如福建師範大學,浙江省台州技術學院,黑龍江大學設立了香港佛學會助學金等,總共資助的大、中、小學生超過四仟多人,投入國內的慈善教育總額目前超過人民幣五千多萬元。我們所實踐的正是佛陀所教誨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正如《無量義經·德行品》雲:“菩薩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穩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通過這樣的資助,不僅在物質上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的同時也期待在精神層面為他們送來佛法,從而積極面對人生,提高人生理念,溫暖精神世界。
也正是在香港成功的事例,在回歸後受邀來澳門弘法,我們就開始主張要成立澳門佛教基金會,澳門當時佛教在慈善與幫助弱勢群體這一方面琢磨甚少,在長時間的準備和一番辛苦後,2015年政府才批准成立基金會,一方面是為了成就一方慈善事業,更好地讓眾生感受佛教的關懷與人間化,另一方面也是期待能夠團結澳門佛教界,使得澳門佛教界能夠發揮整體的力量來促進澳門社會發展,關懷內地社會進步。
澳門社會在日益進步,佛法在澳門也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所認可,推動教育與慈善,更能讓人們感受到佛教慈悲於眾生,利他而放下我執的佛法精義。大慈善家熊希齡曾言:“孔教言仁,又曰博施濟眾,耶教言博愛,又曰愛人如己,佛教言慈悲,又曰普渡眾生。”佛法濟世情懷不言而喻,佛教這樣一個慈悲的宗教,也在行動中被更多民眾所認同,更會一路同行。 澳門弘法路
澳門佛教的源頭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嶺南佛教,從現有最早的記錄來看,創立於明朝崇禎五年(1632)的普濟禪院的碑石就說明早在約400年前佛教信仰就應該開始在澳門傳播,經歷過明清兩朝的發展,澳門佛教與內地佛教的發展息息相關,到了民國時期隨著大陸佛教復興運動的興起,澳門佛教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這期間不少衰敗的寺廟得以重新修建,同時在今天佛教界發揮影響的包括澳門下環的無量壽功德林、氹仔的菩提禪院和藥王禪院等都始建於20世紀20或30年代,在40年代末期,近代佛教史上一代禪門大德虛雲老和尚更親自來澳門弘法,留下無量法寶。此後佛教作為華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一直與道教以及官方推崇的天主教等在澳門社會扮演各自角色,佛教僧團與相關組織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宗教而言顯得緩慢與落後,回歸後,作為穩定人心的重要力量,特區政府與中聯辦都注重佛教的發展,鼓勵多宗教的交流對話。以澳門無量壽功德林為例,其是澳門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知名寺院,從2004年我擔任住持以來,開始就希望能夠藉助這十方叢林來弘揚佛教正法,促進社會和諧,讓澳門市民真正體會感受到佛法力量與慈悲。2005年,澳門無量壽功德林舉辦為期八天的“水陸普度大齋法會”更特別邀請兩岸四地高僧共同主持,政商人士齊聚拈香祈福,祈願澳門繁榮和諧。水陸道場祈福法會圓滿之日,送聖巡遊的隊伍浩浩蕩蕩,莊嚴肅穆更讓澳門居民感受到佛教的另一番面貌,在佛教弘法的活動中也進一步團結澳門社會,展現澳門獨有的多元與包容。2008年11月更舉辦“千佛耀濠江”慶澳門回歸九周年祈福供天大法會當時海內外二百餘名高僧齊聚澳門東亞體育館,以莊嚴的大供天儀式誦經歷時十六小時,震撼人心,更以行動教化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真諦。這些事實證明了澳門需要佛教,民眾需要佛法,但是不得不看到,目前澳門佛教界還是相對鬆散的局面,各個寺廟還未形成團體力量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關鍵力量,包括無量功德林在內的重新修建也因為政府批准等程序問題的限制而久久未能展開,對於佛教界弘法仍然挑戰連連。
目前澳門社會經歷過經濟的極速騰飛,又開始面臨調整期的波動,無論是整體社會還是其中的個人必然受其影響,而佛法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發揮教化與安定人心的作用,鼓勵與啟發人們用智慧的方法化解各種煩惱,澳門佛教之於本地民眾而言是有需要的,因此佛法弘揚的前景值得期待。但受困人才、土地、技術發展等,很多弘法的途徑或者方式遲遲未能在澳門展開。例如,在互聯網時代,年輕人與中年人逐漸強化網絡生活,佛法也應該通過網絡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得以了解,也讓更多的民眾運用佛法,輕鬆生活,避免在繁亂的網絡世界中迷失,相較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台灣佛教的網絡弘法與人間佛教的推廣,澳門佛教的發展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
經歷後方談“放下”
今天很多人對佛教有誤解,認為其是“老人宗教”、“出世宗教”、“渡亡宗教”,其是回歸佛陀的本懷,佛教是以人為本,引人向善,全面提升人的品質,改善人的生活的宗教。《大般涅盤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一句導出了佛教的真諦,數千年來,佛法也正是在歷代祖師大德的傳播中教化民眾,期待共建人間樂土。至於當下佛教參與者中老人居多是一個客觀事實,但不能簡單以年齡層次來劃分群體,因為透過表象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經歷過世事變化的人因為充分體驗到五濁惡世的各種苦難,繼而懂得面對人生,懂得如何“捨得”。畢竟生老病死的參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也並非在簡單的言語間就能領會。那佛法就提供了一種良善的方法教導民眾,不分男女老少,積極面對生活,對待生活,不要過於貪嗔癡慢疑,正因為慾壑難填,最終往往很失望,人生短短數載轉瞬即逝,所以任何事物都應該適可而止,而在這樣多變與充滿誘惑的氛圍中,只有充滿智慧的生活才能真正讓大家體會到圓滿無礙,喜樂平安。
佛教中經常提起人生的三種境界,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即是水、看水即是山的領悟,這三層完全不同,更需要在人生之路上用智慧的佛法來參詳,致力於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當然說時容易做時難,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切實的修行才能讓我們時時刻刻修正散亂的心,傲慢癡疑的心,就好比一株盆景如果不常常加以修剪,四下延伸的亂枝早晚遮蓋了原貌。也只有這樣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完善的人格才能出現。近代太虛大師曾言:“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應該無論是佛教還是佛法都應該以人為本,度化眾人。
佛法常在世間
也正是太虛大師開始,佛教開始了人間化的轉變,改變以往避世、遁世的形象,更在世俗化與人間化的一線之隔中小心翼翼。佛法在世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對於世界的事情佛教本就應該給予關懷,適度參與,只要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把握分寸,自然可以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在每個人的角度來看,有人將佛教中出現的不好的亂象稱為世俗化例如過於商業化、甚至職業化,這種現象就需要大力改革,避免讓世人進一步誤解佛教。而好的改變就在於將很多事物與現象佛法化,直接改善人的生活,例如在都市中流行的禪修等解壓方式。
當然“人間佛教”更要深入人間社會,而不是僅停留於論壇上、宗教會議或者集會中的口號,而更應該結合人類發展的切實需要,其中之一就是應該與教育體系相融合,從而以“教育”方式利樂有情眾生,莊嚴人間淨土,也在教育、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踐行人間佛教的理念。
除此之外,正如佛教經典《大智度論》寫道:“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悲是佛教中核心理念之一,對信仰佛法的人而言,我們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以慈悲利他的善行來幫助苦難中的人們,不僅讓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同時學佛有體證,更從中收穫信心與力量,從而在大乘菩薩道上堅定前行。諸佛菩薩久遠劫來的事跡都在教導我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懷抱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的精神,通過慈善教育全面展現出“眾生皆平等”的理念,在行動中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感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樂趣。因此可以說慈善是佛教通向社會的一扇大門,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早期我們九十年代就在香港首先提倡佛教慈善事業,以教化人心利濟群生為前提,以慈善、佈施之行,來為眾生謀求福祉,以臻身、心、靈三者的和諧。1998年香港佛學會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慈善工作,通過希望工程、資助貧苦大學生就學、賑災以及照顧弱勢疾病群體來積極幫助社會中的貧苦大眾,佛教本身對“金錢”沒有任何執著,寺廟的資財用十方來,本應回到十方去,回到需要的貧苦民眾中去,用佛法的愛來構建人間樂土。當時佛學會堅持不設行政費用,所有資金都用於慈善教育事業,先後在國內資助重建學校170多所,分佈於山西、陝西、甘粛、寧夏、四川、重慶、河北、江西、河南、遼寧及浙江等省市,另外還有20所醫療衛生室與13所學校小型圖書館,並於多所高校中如福建師範大學,浙江省台州技術學院,黑龍江大學設立了香港佛學會助學金等,總共資助的大、中、小學生超過四仟多人,投入國內的慈善教育總額目前超過人民幣五千多萬元。我們所實踐的正是佛陀所教誨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正如《無量義經·德行品》雲:“菩薩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穩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通過這樣的資助,不僅在物質上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的同時也期待在精神層面為他們送來佛法,從而積極面對人生,提高人生理念,溫暖精神世界。
也正是在香港成功的事例,在回歸後受邀來澳門弘法,我們就開始主張要成立澳門佛教基金會,澳門當時佛教在慈善與幫助弱勢群體這一方面琢磨甚少,在長時間的準備和一番辛苦後,2015年政府才批准成立基金會,一方面是為了成就一方慈善事業,更好地讓眾生感受佛教的關懷與人間化,另一方面也是期待能夠團結澳門佛教界,使得澳門佛教界能夠發揮整體的力量來促進澳門社會發展,關懷內地社會進步。
澳門社會在日益進步,佛法在澳門也被越來越多的民眾所認可,推動教育與慈善,更能讓人們感受到佛教慈悲於眾生,利他而放下我執的佛法精義。大慈善家熊希齡曾言:“孔教言仁,又曰博施濟眾,耶教言博愛,又曰愛人如己,佛教言慈悲,又曰普渡眾生。”佛法濟世情懷不言而喻,佛教這樣一個慈悲的宗教,也在行動中被更多民眾所認同,更會一路同行。 澳門弘法路
澳門佛教的源頭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嶺南佛教,從現有最早的記錄來看,創立於明朝崇禎五年(1632)的普濟禪院的碑石就說明早在約400年前佛教信仰就應該開始在澳門傳播,經歷過明清兩朝的發展,澳門佛教與內地佛教的發展息息相關,到了民國時期隨著大陸佛教復興運動的興起,澳門佛教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這期間不少衰敗的寺廟得以重新修建,同時在今天佛教界發揮影響的包括澳門下環的無量壽功德林、氹仔的菩提禪院和藥王禪院等都始建於20世紀20或30年代,在40年代末期,近代佛教史上一代禪門大德虛雲老和尚更親自來澳門弘法,留下無量法寶。此後佛教作為華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一直與道教以及官方推崇的天主教等在澳門社會扮演各自角色,佛教僧團與相關組織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宗教而言顯得緩慢與落後,回歸後,作為穩定人心的重要力量,特區政府與中聯辦都注重佛教的發展,鼓勵多宗教的交流對話。以澳門無量壽功德林為例,其是澳門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知名寺院,從2004年我擔任住持以來,開始就希望能夠藉助這十方叢林來弘揚佛教正法,促進社會和諧,讓澳門市民真正體會感受到佛法力量與慈悲。2005年,澳門無量壽功德林舉辦為期八天的“水陸普度大齋法會”更特別邀請兩岸四地高僧共同主持,政商人士齊聚拈香祈福,祈願澳門繁榮和諧。水陸道場祈福法會圓滿之日,送聖巡遊的隊伍浩浩蕩蕩,莊嚴肅穆更讓澳門居民感受到佛教的另一番面貌,在佛教弘法的活動中也進一步團結澳門社會,展現澳門獨有的多元與包容。2008年11月更舉辦“千佛耀濠江”慶澳門回歸九周年祈福供天大法會當時海內外二百餘名高僧齊聚澳門東亞體育館,以莊嚴的大供天儀式誦經歷時十六小時,震撼人心,更以行動教化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真諦。這些事實證明了澳門需要佛教,民眾需要佛法,但是不得不看到,目前澳門佛教界還是相對鬆散的局面,各個寺廟還未形成團體力量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關鍵力量,包括無量功德林在內的重新修建也因為政府批准等程序問題的限制而久久未能展開,對於佛教界弘法仍然挑戰連連。
目前澳門社會經歷過經濟的極速騰飛,又開始面臨調整期的波動,無論是整體社會還是其中的個人必然受其影響,而佛法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發揮教化與安定人心的作用,鼓勵與啟發人們用智慧的方法化解各種煩惱,澳門佛教之於本地民眾而言是有需要的,因此佛法弘揚的前景值得期待。但受困人才、土地、技術發展等,很多弘法的途徑或者方式遲遲未能在澳門展開。例如,在互聯網時代,年輕人與中年人逐漸強化網絡生活,佛法也應該通過網絡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得以了解,也讓更多的民眾運用佛法,輕鬆生活,避免在繁亂的網絡世界中迷失,相較於其他地區特別是台灣佛教的網絡弘法與人間佛教的推廣,澳門佛教的發展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