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日益凸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错综复杂。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以解决共同努力应对。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家庭担心、社会关心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关乎千百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所以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将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局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只想到国有单位、事业单位而不愿到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甚至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和工作待遇看得过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职业素质太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心理素质差,视野狭小,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人手吃紧,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长期空置岗位。
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脱节,大学生就业常常遭遇“撞车”。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忽略了个人特长、兴趣,一味填报热门专业,希望能够较好地就业;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常常不顾本校的师资队伍,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以期增加招生人数。这是短期的功利行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利的。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软件技术、心理学等,刚刚“热门”二三年便出现了“乱招”、“滥招”现象,导致了资源过剩。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不仅让大学生在升学时严重“撞车”,也让他们在就业时再度“拥堵”。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目前全国高校基本实行了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但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一些城市也出现过大学生与下岗人员同场应聘,甚至去农民工劳务市场登记求职的事。现在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众多而就业岗位少,降低求职目标是理性的。然而,如果当一场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办的招聘会,参加者大部分大学生,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做的工作仍然有限。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非常看重大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自我培养。少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挑三拣四,患得患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玩得多,学得少,忧患意识不强;殊不知,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另外,和自身低下的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对待就业自我定位太高。他们不能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适时就业,出现自愿失业现象。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是大学生向往的城市,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他们没有看到二线城市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游离在大城市的角落。
2.高校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办学模式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部分高校执迷于短期功利盲目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普遍的、较大幅度的调,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統一,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忽略了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际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严重脱节,造成了“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的局面。三是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一直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缺乏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倍增,更加倾向于人才的模块培养,忽略了个性培养,不能培养出特长明显的杰出人才。
3.社会原因。在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下岗工人数目庞大,社会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要。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在政府导向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但是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选择到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就意味着选择低收入,而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远不能弥补收入上的差距。
三、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第一,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国家为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基础上,国家还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证响应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有出路、有前途、得实惠、无后顾之忧,提高政策的施行效果。第二,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利用一些临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无法长久地为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唯有加快经济发展,减小不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实现基层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各界要切实落实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在全国形成有序、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各所高校应提高培养水平,打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一,高校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优势。第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第三,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校际、校地联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四,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高校要开设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有强大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提供有坚强后盾的创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3.大学生个人要奋发图强,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分配、听安排的心态,树立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第二,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达成目标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梦想。第三,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言可以蔽之,它是涉及到各个因素的“综合症”,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1]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2]卢昌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2010(2).
[4]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作者简介:唐来清(1983-),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家庭担心、社会关心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关乎千百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所以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将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局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只想到国有单位、事业单位而不愿到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甚至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和工作待遇看得过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职业素质太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心理素质差,视野狭小,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人手吃紧,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长期空置岗位。
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脱节,大学生就业常常遭遇“撞车”。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忽略了个人特长、兴趣,一味填报热门专业,希望能够较好地就业;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常常不顾本校的师资队伍,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以期增加招生人数。这是短期的功利行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利的。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软件技术、心理学等,刚刚“热门”二三年便出现了“乱招”、“滥招”现象,导致了资源过剩。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不仅让大学生在升学时严重“撞车”,也让他们在就业时再度“拥堵”。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目前全国高校基本实行了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但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一些城市也出现过大学生与下岗人员同场应聘,甚至去农民工劳务市场登记求职的事。现在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众多而就业岗位少,降低求职目标是理性的。然而,如果当一场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办的招聘会,参加者大部分大学生,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做的工作仍然有限。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非常看重大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自我培养。少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挑三拣四,患得患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玩得多,学得少,忧患意识不强;殊不知,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另外,和自身低下的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对待就业自我定位太高。他们不能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适时就业,出现自愿失业现象。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是大学生向往的城市,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他们没有看到二线城市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游离在大城市的角落。
2.高校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办学模式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部分高校执迷于短期功利盲目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普遍的、较大幅度的调,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統一,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忽略了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际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严重脱节,造成了“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的局面。三是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一直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缺乏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倍增,更加倾向于人才的模块培养,忽略了个性培养,不能培养出特长明显的杰出人才。
3.社会原因。在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下岗工人数目庞大,社会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要。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在政府导向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但是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选择到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就意味着选择低收入,而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远不能弥补收入上的差距。
三、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第一,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国家为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基础上,国家还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证响应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有出路、有前途、得实惠、无后顾之忧,提高政策的施行效果。第二,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利用一些临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无法长久地为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唯有加快经济发展,减小不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实现基层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各界要切实落实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在全国形成有序、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各所高校应提高培养水平,打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一,高校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优势。第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第三,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校际、校地联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四,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高校要开设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有强大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提供有坚强后盾的创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3.大学生个人要奋发图强,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分配、听安排的心态,树立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第二,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达成目标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梦想。第三,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言可以蔽之,它是涉及到各个因素的“综合症”,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1]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2]卢昌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2010(2).
[4]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作者简介:唐来清(1983-),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