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起”“承”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个音乐课堂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它既应充盈师生之间的生动互动,更应体现每一环节相对独立又与整体有机结合的特点,而起、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它推动着音乐课堂抵达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音乐 课堂教学 起 承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26-01
  “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源于诗歌创作。在音乐领域中,“起承转合”是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它主要包含:其一,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其二,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以巩固主题;其三,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其四,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苏州大学王家伦教授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也应该包含“起、承、转、合”诸环节。笔者认为,一堂耐人回味的音乐课可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处理好“起”“承”这两个环节,并做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让课堂既不失教学目标的层层落实,又保持丰富的色彩。
  一、起——先“声”夺人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通过旋律、节奏等因素,塑造各种音乐形象。如何让学生在起部(即呈示)环节就能感知歌曲(乐曲)局部或整体特征,从而为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起部承载着乐思最初呈示的重任,能帮助学生从一定的角度有效体验所要学习歌曲(乐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拉启乐思的徐徐陈述。
  (一)节奏入手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重复出现或者富有代表性的节奏,更是学生了解歌曲(乐曲)特征的窗口,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节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初步感知乐思。如在教学歌曲《数鸭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时,针对歌曲首尾都是旁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先按节奏富有表情地说一说“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从文字和节奏的巧妙结合中,初步感受歌曲所营造的数鸭子的童真场景,可谓事半功倍而生动有趣。此外,还可以采取表演为辅的手段,如在教学歌曲《学做解放军》(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时,抓住第三乐句“哒哒—哒哒哒—嘀,嘀嘀—嘀哒嘀”的节奏,让学生学一学解放军吹喇叭的动作,既解决了整首歌曲的节奏难点教学,又如引子一般,将学生的情绪拉入了学做解放军的无上光荣之感。
  (二)意境为辅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大多言简意赅,有些甚至就是经典的诗歌,教师在遇到此类歌曲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与之相应的情境,引领学生在伴奏音乐的陪衬下,读懂歌词,走近旋律。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为歌词而丢了音乐本身,把音乐课变成了古诗文欣赏课,可以遵守歌词和旋律兼顾的原则。如在教学歌曲《春晓》(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时,教师可以把歌曲《春晓》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歌词,让学生在感悟意境的同时,收获稍慢的速度、抒情的乐句等音乐的元素。
  事实表明,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思的最初呈示,而且起到了前呼后应的效果,为歌曲(乐曲)后面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它就像一座桥梁,搭起了乐思的陈述、展开、对比、结束阶段。
  二、承——步步为“营”
  如果说“起”的目的是为了烘托气氛,或为了创设课堂所要学习歌曲(乐曲)的情境,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此等等,那么,接下来的“承”就是课堂主体内容的呈现。能否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有所生成,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各个环节步步为“营”,扎实推进教学的每一个程序,乃至每一句提问,引领学生在音乐的天地里自由翱翔而不失正确的方向,翩翩起舞而不丢音乐的本色。那种“听一遍音乐——读一遍歌词——训练一条节奏——反复跟琴演唱”的固定单一模式早已磨灭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致,而无法在学生心田激起波澜。笔者觉得,可以从几个原则去把握课堂的“承”。
  首先是目标性。任何环节的设计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可以沿着一条明线,如感知歌曲的风格特点、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寻找歌曲的旋律特点;也可以沿着一条暗线,如在听赏的过程中培养人文情感,接受美的熏陶,当然,几者兼而有之也未尝不可,视具体的教学意图和内容而定。期间,所有阻碍或者有悖目标实现的环节都应该舍弃,因为,惟有明确每个环节的目标性何在,才能让教学行为有的放矢,也才能打造有效课堂。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钟上一分钟是如何走完的,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时间流逝的速度之快。这样的教学环节虽然很具体,也符合科学性,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感受了一分钟具体的时间概念而已,丝毫没有促进音乐能力的提高,充其量只是翻花样,并无实质性的效果。因此,这样的“承”是远离教学目标的,应该舍弃。
  其二为流畅性。课堂上师生所有的言行都是一个整体,紧紧依附于课堂而存在,只有基于线条流畅的教学思路和过程之上的课堂,才可能让学生有所获,也才可能稳扎稳打,一步步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
  总之,每一个音乐课堂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它既应充盈师生之间的生动互动,更应体现每一环节相对独立又与整体有机结合的特点,而起、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它推动着音乐课堂抵达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彼岸。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我们高职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帮助高职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在认识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界定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夯实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社会问题的认识工具和研究方法,最终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问题》 专业技能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
患者入院经抢救治疗无效后死亡,但患者病历的形成却出现二次完成情形,故由此引发医患纠纷中病历形成、医疗义务、过错责任、举证责任、归责原则等一系列问题.医患纠纷赔偿案
摘 要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是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基础,现代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建立必须首先明确所有权。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面临行政管控过度,实现效益差,资源补偿不足等困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当前国家自然资源相关制度现状入手,对相关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资源收益 资源补偿 行政错位  作者简介:张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3.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司法改革提出的重要改革目标,这无疑是对法官独立的明确指引。而我国长期以来审判运作实践都在支持法院独立,并未对法官独立作明确规定。文章对法官独立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在深入分析我国法官不独立原因的基础上,为我国保障法官独立地位的制度构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就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而言,在诉讼民主化上表现出较大进步,但是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一定的刑事诉讼权,但是对于侦查阶段律师的诉讼身份并未明确规定,同
多氮杂大环及其配合物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因为它们可以作为研究生物体系的模型化合物,并已成功地用于有机旋光物质的拆分分离和用作液液、液固萃取、相转移催化、富
摘 要 环境本身十分脆弱,极易受到包括污染者在内的经济主体带来的外部性影响。在自由的市场机制下,市场对环境的保护处于失灵状态,无法克服市场中经济主体因利益冲动所带来的污染影响。依据经济学的系列原理、使用经济刺激等多种手段来规范污染者行为的做法,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一方面,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环境发展模式的创新需要法律经济学的介入;另一方面,法律经济学凭借其独特的学术优势和前沿性可
In 2005, a program named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and Cardiac Cancer" (EDETEC) was initiated in China. A total of 8279 residents aged
目的在通过手术使小鼠提前睁眼接受光照,并成功诱发近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TH和bF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以探讨早产近视的发病机理。方法实验用新生第4d的C57BL/6J小鼠,通
网络“一元购”,一种带有射幸体验的交易模式在当今各大互联网平台中遍地丛生,大有失控之象.究其性质的争议性和网络交易的隐蔽性,在当前缺乏相关监管的情况下,已引发不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