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机电专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发展步伐,对机电一体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应进行认真定位与思考。结合我校新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情况,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项目教学法,提些看法。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现状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集电工电子、机械、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专业。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工业现代的竞争,对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极大挑战,一方面我国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培训与提高;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急需大批懂设计、会操作、能维修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是行业的迫切需要。中职教育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应运而生。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的特点与困难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但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一,该教学方法打破了旧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教育,如何进行,怎样进行,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其二,教育者如何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搜集项目、策划教学、施教过程均须重新探讨,大量工作的投入给教育者带来更多麻烦,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其三、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技术人员,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和案例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学设备不充足,项目教学法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四、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双师型教师只是持有双师证书,但实践经验多数不够丰富;部分有着实践经验的教师,也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对行业发展也逐渐疏远。而学校又缺乏长效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由于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无法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制约了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三、项目教学法采取的措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到制度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内涵——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优质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同步发展,采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会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专业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除具有教师职业资格以外,还应具有电气行业高级或高级以上的岗位技能证书,也就是教师本身要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之举。要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提倡教师参加实训现场的安装调试;实行以师带徒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早日成为适应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在系部成立项目教学专委会,成员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合理分工,成立课题组,以企业专家担任课题组的负责人,辅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由课题组根据方案确定施教方法及教学任务。
2.开发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校本教材项目教学法的实行。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定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开发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是顺利开展课程的必要条件。参考国外一些经验,采用项目教学法老师没有一本固定的教材,他们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一页一页的讲义或工作页。学校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开发项目教材,要按照机电行业的发展和教学的特点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争创品牌课程。
3.建立较全面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原始的专业考试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多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体现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水平,可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模块成绩可确定为:综合理论测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实训成绩三者的综合评定,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4.建立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学生在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和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已具有了从事相应的职业岗位的能力,但是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使学生就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还需要在实践工作岗位中进行磨炼,建议学生可到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就业前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学校与企业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企业中的熟练技术工人可参与学校的实训教学,通过手把手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弥补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欠缺。
四、保障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1.创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新专业,加强与大中型相关企业(如五金加工、机械销售、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等)共建联合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作业环境,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学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面向岗位,培养毕业生面向有关制造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计与调试工作,机电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机电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销售和维护从事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工作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成模块,适应不同岗位群的需要。
3.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特色教学。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表明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最优方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是:理论与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时间安排、教学过程由实习、理论教师一起商订,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实行实训,实行课题负责制,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将若干课题进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一类专业相近课题,进行课题负责制教学,学生根据课题安排进度轮转,一可保证老师对擅长课题深入研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可节约实习材料,落实教育成本核算,三可解决实习师资不足的问题。
五、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和机电行业的振兴与发展,涉及到教学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采取零距离的培养模式是办好本专业的根本保证。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现状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集电工电子、机械、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专业。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工业现代的竞争,对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极大挑战,一方面我国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培训与提高;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急需大批懂设计、会操作、能维修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是行业的迫切需要。中职教育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应运而生。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的特点与困难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但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一,该教学方法打破了旧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教育,如何进行,怎样进行,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其二,教育者如何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搜集项目、策划教学、施教过程均须重新探讨,大量工作的投入给教育者带来更多麻烦,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其三、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技术人员,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和案例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学设备不充足,项目教学法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四、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双师型教师只是持有双师证书,但实践经验多数不够丰富;部分有着实践经验的教师,也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对行业发展也逐渐疏远。而学校又缺乏长效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由于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无法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制约了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三、项目教学法采取的措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到制度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内涵——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优质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同步发展,采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会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专业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除具有教师职业资格以外,还应具有电气行业高级或高级以上的岗位技能证书,也就是教师本身要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之举。要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提倡教师参加实训现场的安装调试;实行以师带徒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早日成为适应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在系部成立项目教学专委会,成员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合理分工,成立课题组,以企业专家担任课题组的负责人,辅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由课题组根据方案确定施教方法及教学任务。
2.开发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校本教材项目教学法的实行。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定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开发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是顺利开展课程的必要条件。参考国外一些经验,采用项目教学法老师没有一本固定的教材,他们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一页一页的讲义或工作页。学校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开发项目教材,要按照机电行业的发展和教学的特点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争创品牌课程。
3.建立较全面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原始的专业考试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多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体现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水平,可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模块成绩可确定为:综合理论测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实训成绩三者的综合评定,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4.建立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学生在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和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已具有了从事相应的职业岗位的能力,但是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使学生就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还需要在实践工作岗位中进行磨炼,建议学生可到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就业前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学校与企业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企业中的熟练技术工人可参与学校的实训教学,通过手把手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弥补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欠缺。
四、保障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1.创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新专业,加强与大中型相关企业(如五金加工、机械销售、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等)共建联合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作业环境,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学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面向岗位,培养毕业生面向有关制造行业、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计与调试工作,机电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机电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销售和维护从事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工作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成模块,适应不同岗位群的需要。
3.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特色教学。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表明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最优方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是:理论与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时间安排、教学过程由实习、理论教师一起商订,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实行实训,实行课题负责制,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将若干课题进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一类专业相近课题,进行课题负责制教学,学生根据课题安排进度轮转,一可保证老师对擅长课题深入研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可节约实习材料,落实教育成本核算,三可解决实习师资不足的问题。
五、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和机电行业的振兴与发展,涉及到教学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采取零距离的培养模式是办好本专业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