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大同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VR技术在旅游领域中应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如旅游体验方面等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大同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该让它们鲜活起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利用VR技术进行大同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在探索过程中要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运用技术,提升体验;资源整合,打造精品等原则。大同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为外地可资本化的文化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VR技术的应用使其宗教文化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对宗教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VR技术;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S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89-03
  【本文著录格式】赵治武 李晓宇.VR技术在大同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89-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同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20165)。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年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旅游消费如今已经成为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与旅游业相融合,出现了智慧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比如VR/AR等技术在旅游景点的应用,加之5G技术的支持,为未来旅游业的更新迭代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方向。
  近年来,大同依托大量的文化遗产与宗教古建筑,按照“一轴双城”的规划,对古城进行了修复与保护。大同作为一座文化古城,特别是现阶段处于旅游城市转型发展时期,如何将宗教建筑等古城文化遗产有效地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VR+大同宗教文化旅游”从长远来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旅游本身以体验为主,VR带给我们的也是一种体验,两者在本质上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VR能够引领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场景真实再现模式的落地与发展。
  一、大同宗教文化旅游
  (一)宗教文化旅游
  宗教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科学。目前我国观光旅游中以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居多。宗教文化是旅游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宗教文化旅游是一种古老的旅游方式,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都非常喜爱宗教文化旅游,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宗教建筑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现已成为我国旅游的一大特色[1]。宗教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对信仰者来说,宗教文化能满足其宗教信仰;对游客来说,宗教文化旅游可以从道德伦理、艺术美感、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开发,将其在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优势挖掘出来,并应用于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中。
  (二)大同宗教文化
  大同是北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来又是辽金两朝的陪都,歷经“六帝一王”,现有文化保护单位318处,虽然在当时为了巩固统治,宣扬佛文化而开凿了众多宗教建筑,但是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大同宗教建筑无论是景观等级,还是在影响力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名的,以宗教文化旅游带动大同城市转型发展,将 VR技术引入大同宗教文化旅游,无论是对大同文化旅游的开发,还是旅游城市形象的推广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宗教文化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宗教文化的特点,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制定如下开发原则。
  (一)保护性第一,开发第二
  大同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社会、政治、经济、艺术的发展中心,在当时遗留下来的古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所以在开发的时候,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而不是为了旅游收益,人为破坏现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要合理的利用、开发、传承这种“活体文化”,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中,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并在经营管理中实施检测。
  (二)运用技术,提升体验
  通过媒体技术和科研技术来提升宗教文化的体验,这些都是基于宗教文化的开发。所谓文化遗产价值,就是遗产所反映的社会、科学、历史、艺术或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价值,如果离开了遗址、建筑等实体,那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开发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时候,要依托大同宗教文化旅游建筑,以提升旅游体验为目标,对宗教文化赋予新的内涵,运用媒体技术和科研技术,深入挖掘大同宗教文化内涵,通过启发和引导的形式,对宗教文化进行全面展示。现在新媒体关注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如何用“新”语展现“古城”之文化魅力,的确需要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宗教文化,与信仰紧密联系,既不能太严肃又不能太娱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以此扩大大同宗教文化的接受群体和影响力。
  (三)资源整合,打造精品
  自古宗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紧密,现以经济文化势主流,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资源整合就是在地方旅游资源整体优势的基础上,打破行业的单独管理和行政限制管理的界限,在空间上聚集资源、统一形象,为地方文化旅游的共同发展而努力。纵观大同几个著名的宗教旅游景点都是独自发展品牌形象,没有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品牌形象比较混乱,游客看到这些品牌形象根本不会联想到大同,与大同旅游城市形象也没有任何关联性,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提升和推广大同旅游城市的形象。
  现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不再是全面开发,而是从城市长远发展来看,需要打造旅游精品,把影响力大、代表性强、艺术价值高的宗教建筑景点开发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开发不同的体验项目,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建立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为大同宗教文化旅游发展提更供好的旅游资源。
  三、VR技术在大同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研究
  (一)VR技术对宗教建筑的保护与开发
  VR技术可以通过一些科研技术和软件技术将现实世界凭空创作出来,这项技术在旅游、学习、游戏中比较常见,它比真实世界开发出来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同时赋予了宗教文化许多衍生的内容、体验、服务等,为宗教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景区中应用VR技术不但能很好地保护宗教建筑,同时也为古代建筑注入了现代灵魂,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愿意来此体验一番,扩大了宗教文化旅游的受众群体,年龄段不再以中年人和老年人为主。   (二)利用VR技术提升大同旅游对外宣传的力度
  “谁不重视媒体谁就不拥有品牌,因为媒体推动品牌的成立。”[2]对大同来说利用好新媒体来提升大同文化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是个不错的尝试。首先要积极在网络中塑造大同旅游城市的形象,现在还有很多游客对大同的认知停留在“煤都”的形象上。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不断推广,将VR技术应用于宗教文化旅游来呈现宗教文化故事、历史渊源、演变发展等,游客可以借助景区提供的仪器或是在自己的手机上全方位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同宗教文化的与众不同,通过“VR+营销”“VR+外部宣传”的方式,使更多的游客來大同旅游,扩大大同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利用多媒体的多样化形式,打造大同旅游消费的多种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群体。
  (三)整合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塑造统一品牌
  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定位,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统一品牌形象,使游客对大同旅游城市形象有个基本的印象,而不是留下“来了,参观完就忘了”的遗憾!将VR技术应用于大同宗教文化旅游,最好是统一设计风格,对技术操作来说,不是风格越多越好,一致的格调更便于操作,也不会给人以毫无章法、乱七八糟的感觉。如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城市品牌形象围绕多元、宜居、创新和重视生态四方面进行设计,以大写字母M为造型,结合本市的活力、新潮和现代化,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为每个M注入不同的内涵。还有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基督像,现已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耶稣张开双臂俯瞰着整个城市,有博爱的寓意,也有欢迎世界各地游客的寓意,象征着巴西人们热情好客和胸怀宽广。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这座标志性建筑,这里的许多旅游产品设计都与此雕像有关。所以从营销推广的角度,整合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塑造统一品牌对大同旅游城市形象的推广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VR技术在大同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借助VR技术可以实现游客在宗教景区参观过程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受进行全方位体验,增加了游客体验的真实感,提升了游客观看的兴趣,从而起到更好传播大同宗教文化的目的。
  (一)VR技术在云冈石窟中的应用
  云冈石窟的宗教建筑规模大、数量多,不同时期建筑风格有所不同。中心柱窟是北魏时期最流行的洞窟,这个时期木构佛塔造型颇为流行;殿宇一般分为深刻和浅刻两种形式,深刻佛像,浅刻佛经事迹;建筑中的柱头受国外风格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云冈石窟中的装饰图案有:藻井、忍冬纹、莲花、飞仙等,飞仙以印度式飞仙和中土成熟飞仙为主,反映了当时不同民族间的服饰特征,这些纹样丰富了云冈石窟的视觉效果,这些旅游资源都可以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现代技术加深人们对这些古迹的了解。如北魏中心柱窟是如何搭建的,应用VR技术将搭建场景展现出来。殿宇中的佛经事迹也可以依托VR技术向游客娓娓道来,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对老旧事物不感兴趣,将历史古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年轻人亲身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并不输于现代人,古代优秀的文化还是要靠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所以先让他们感兴趣,愿意了解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举措使游客感受到宗教文化其实也没有那么枯燥,对大同旅游城市的转型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
  (二)VR技术的场景式体验在大同宗教文化旅游中的应用
  将VR技术与大同宗教文化旅游相结合,可以使游客近距离感受历史。以前在参观景区的时候,游客一边看一边听,对过去历史场景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实际的代入感,文字信息太少了,了解的不够深入,现在加入VR技术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是仪器亲身体验,单击导航按钮,进入导航界面,通过虚拟模仿的形式看到过去的宗教场景,增加了参观的乐趣,当然还可以塑造一个虚拟引导者穿越传送门,让游客回到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举行宗教仪式的;还可以观摩北魏著名的冯太后是如何辅助皇帝上朝和处理政务的;体验普度众生的神奇,释迦摩尼如何一步步感化他人,牺牲自我的事迹等。还有悬空寺当时是如何建造的、华严寺中佛像背后都有什么故事、九龙壁中关于龙的传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通过VR技术对相关场景都可以进行模拟,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与以前的旅游体验相比,这类基于文化依托现代技术的智慧旅游更受游客的欢迎,特别是青少年和年轻人很喜欢这种形式。
  一些损毁、消失的宗教古建筑通过VR技术也可以还原出来,“消失的历史”再次呈现出来,相较于传统的语音讲解,VR技术提供了更多的维度、更直观的体验,这样不但增加了游客的好感度,同时也提升了游客的回头率,很多游客看到介绍也想亲自来到宗教景区近距离参与其中,这对大同文化旅游的宣传起到了积极推广的效果。
  (三)塑造大同旅游城市统一的形象,应用VR技术制作系列故事集
  自2008年以来,大同确立了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岳恒山为两翼,以中国大古都为龙头的文化旅游大产业发展战略[3],所以大同更应注重旅游城市形象的塑造,应统一城市的品牌形象,在大同众多景区中尤以宗教建筑最为著名,在研究宗教文化旅游的基础上提取相关故事,应用VR技术制作成系列故事集。如清真寺、华严寺、法华寺、善华寺、帝君庙、纯阳宫“五寺一宫”等辽代宗教古建筑群,基于统一的大同旅游城市形象,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宗教景区中,在统一的风格中,不同宗教景区根据自身特点再进行个性化设计。游客在浏览清真寺、华严寺、法华寺、善华寺、帝君庙、纯阳宫等宗教古建筑群时,每个景区应用VR技术向游客展示相关的宗教故事,儒释道文化在这里汇集在一起,已经和谐共处了很久,儒释道何时流传至此?如何成为人们的信仰?等问题都可以成为系列故事的切入点,故事内容不同,但整体讲故事的风格要一致,宗教信仰对旅游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吸引力,宗教文化旅游的产品传播媒介多种多样,如音像制品、图像画册、装饰工艺品等,通过扫码的形式也可以将VR技术应用于这些媒介产品中。
  将大同整个城市的形象造型设计以字母D为主,在设计过程中寻找D与宗教建筑之间的联系,每个宗教建筑物的图形设计中都有类似字母D的造型,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字母D提取出来应用于不同的旅游产品中,通过这些字母D来讲述这些代表性宗教建筑的故事,借助VR技术加深游客的体验,给游客留下深刻的统一印象。
  应用VR技术,开拓宗教文化旅游融合的新境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可以丰富大同旅游商品开发的素材库,为实现地域特色提供了文化支撑;其次通过VR技术在大同宗教文化旅游中的应用,提升了大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速度和知名度。文化资源知名度的区域性特点使旅游商品的目标消费者以文化资源所能辐射的最大地理区域范围内的潜在消费者为主。当地可资本化的文化资源知名度辐射的地理范围越广,越为更多的人们了解,则以这种文化资源为导向开发的旅游商品的成功率越大。
  参考文献:
  [1]闫颖慧,段文彬.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6(3):206-207.
  [2]苗润凯,乔秀峰.浅析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媒体对策——以山西大同市为例[J]. 视听,2020(2):181-182.
  [3]贺滟波.“全媒体时代”佛教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煤都“大同”的复古转身[J].新闻研究导刊,2012(12):28-31.
  [4]闫雨.借力“一带一路”,打造文化大同——以佛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61-65.
  [5]张兆琰.VR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6):132-133.
  [6]王进,姜自立.基于视听语言角度的VR技术在旅游体验中的应用探索[J]. 视听,2019(3):180-181.
  [7]王亚欣,刘玉春.宗教文化旅游学[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10-25.
  作者简介:赵治武(1978-),男,山西永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李晓宇(1981-),女,山西灵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全过程评价是针对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笔者所执教的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全面分析了环境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全过程评价的教学模式。从而得出,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评价不应彼此割裂,而应相互融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引导激励学生在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中自我发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得出在专业教学中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富强,人民富足.普罗大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其中,曾经人们可望不可及的贵族乐器——钢琴,有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对钢琴演奏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同时,各个用人单位对钢琴演奏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掌握熟练的独奏技能,还需要掌握钢琴伴奏技能来填补市场空白.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许多艺术类院校纷纷开设了“钢琴艺术指导”“钢琴合作”“钢琴伴奏”等专业或课程,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初秋时节,岭南大地花繁叶茂,深圳湾畔天朗气清.rn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为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上层楼,擘画了崭新前景.
期刊
在维也纳居住和工作的雕塑家Sophie Hirsch,主要以以身体为中心、张力与平衡为主题的抽象艺术为研究对象.她善于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其大型雕塑由巨大的硅胶组件制成,与织物配合并使用铝制结构安装在石膏块上.作品充满活力,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动感平衡,且具有对比性.通过她的作品,我们感受到硬与软、透明与不透明、重与轻、灵活与笨拙等多种相互制约的元素达到了动态交换的融合.
期刊
继北京、东京和利雅得后,独具品味的法国高级珠宝世家Boucheron宝诗龙于上海全新呈现世家宝诗龙限时体验空间,其中精心设计的四大主题空间将世家的经典传承、创新精神、自由饰我与法式生活艺术一次性呈现,为到场宾客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世家传承空间宛如一间图书馆,胭脂红的墙面旨在向“Salon Chinois”致敬.这个神秘内阁灵感源于中国东方风格,于20世纪初由菲德烈克·宝诗龙委托设计,至今仍然保存在旺多姆广场26号的宝诗龙之家中.宾客于此可以欣赏到于今年一月推出的Histoire de Style
期刊
《沧浪诗话》谈诗,认为诗法有五个要点:“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①而诗的极致是入神。五法之中,以音节为最重要。因为诗如果没有音节,便不成诗。体制是诗的形式问题。格力、气象、兴趣几点很抽象,不易理解。清人王渔洋以“典”、“远”、“谐”、“则”四字论诗:“典”是典故、事实;“则”是法则,雅正的意思。扬雄论赋就有“丽以则”、“丽以淫”的说法。王渔洋论诗提倡神韵,主张不要讲得太近,要意在
期刊
【摘要】高职声乐教学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需要将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但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怎样将思政引入高职声乐教学的课堂,怎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挥思政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一
本文以山东省A市幼儿师范学校声乐兴趣小组的训练为主线,分别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法创新等方面,阐释了民歌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意义.除了学唱经典民歌,笔者试图从本地民歌入手展开论述,以期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使民歌教学顺利融入学前教育课程,并得到推广应用,由此为幼儿园民歌音乐启蒙教学提供借鉴.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在全国的高校中得以迅速和全面的开展.本文以《短片创作》课程为例,阐述了数字影像创作类课程的线上教学的整体设计,包括教学思路的确立、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课后的问卷调查和回顾,线上教学的优势和弊病的总结.本文还对影像创作类课程的线上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实际案例,探析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并提出了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充实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开展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作用、发挥新媒体作用,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网络文化等建议。  【关键词】节日文化;高校;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