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本着这一思想,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生活的情景现象和生活中学生常用到的、常见到的物品来组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实现物理和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多接触现实问题,多了解和掌握思维技巧,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生活、感悟物理。只有密切物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初中物理课堂“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引入物理教学中来,联系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溶入到社会和生活之中,去修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激发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因此恰当的运用生活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入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对于某些概念、某些起始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时,我先让同学们搓搓手,问有什么感觉。同学们都会说感觉热,但是当我再问他们为什么会感觉热时,大部分的同学都一下子愣住了。于是,我赶紧问想不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想。此时我能感觉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我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又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竹子生根”说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这些实验与现象往往与学生猜想的有所不同,更能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这些事例能够配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学习起来感到亲切,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二、引用生活实例探究物理现象,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
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能够向学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现象,创设探索问题的物理情境。但是,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涉及的物理现象都演示出来。列举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则可以弥补课堂上观察、实验的不足,或者可以丰富观察、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在中学生的生活世界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以及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流、思考,并产生了许多的问号,从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进而产生了一个个感叹号。如:
“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用什么做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为什么运用超声波能检测人体内部的创伤?”
“分子世界有哪些奥秘?”
“家庭用电中的熔丝如何选择?太粗太细怎么办?”
“真正遇到触电事故怎么处理?”
“透过近视眼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为什么透过圆形的鱼缸,看鱼缸里的金鱼,发现金鱼会变大?”
“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现在分界处筷子会折弯?”
“在寒冷的野外生存如果没有生火的设施,如何生火?”
随着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开阔了。
三、借用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在公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记忆也不会持久;如果能够借助生活实例,提出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自觉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刻。
如在《蒸发》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谁能为大家举几个生活的实例?
生1:夏天厕所的臭味比冬天大;
生2:炒菜时特别香,而菜凉了则没有那么香;
生3:液体温度越高,蒸發越快;
生4:白砂糖在热水中更容易融化。
师:这些例子,同学们举得都非常好……
接着启发学生,那么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只和液体的温度有关呢?大家有没有注意下面的现象?[放映幻灯片]
1、晒粮食时,把粮食摊的又薄又匀时干得快,堆在一起时干得慢。
2、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3、一个完整鲜地瓜干得慢,把它切成片干得快。
教师问:通过分析上面的现象,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逐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加快蒸发快慢的条件,深刻掌握物理规律,把握物理现象。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强对物理实效性的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物理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例如:
学习密度及其应用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无形中培养了能力。
学习电和热及生活用电后,我问学生,我们会看到家里的白炽灯往往在开灯时亮一下即被烧毁,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同学们很快就能通过刚学习的知识解决,因为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从而电阻较小,而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通过白炽灯的电流增大,电能转化为热能较多,容易烧毁。
接着出示一个灯丝断的灯泡又问,如果白炽灯的灯丝只在某一端断了,我们能不能让它再次亮起来?接着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找到了搭灯丝的办法,让白炽灯又亮了。
大家再想想,“搭上”后的灯和没坏之前在亮度上会不会相同呢?
一般“搭上”的灯使用寿命都不长,这是为什么?
同学们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觉得物理知识既有趣又有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本着这一思想,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生活的情景现象和生活中学生常用到的、常见到的物品来组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实现物理和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多接触现实问题,多了解和掌握思维技巧,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生活、感悟物理。只有密切物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新知识的强烈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初中物理课堂“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引入物理教学中来,联系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溶入到社会和生活之中,去修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激发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因此恰当的运用生活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入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对于某些概念、某些起始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时,我先让同学们搓搓手,问有什么感觉。同学们都会说感觉热,但是当我再问他们为什么会感觉热时,大部分的同学都一下子愣住了。于是,我赶紧问想不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想。此时我能感觉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我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又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竹子生根”说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这些实验与现象往往与学生猜想的有所不同,更能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这些事例能够配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学习起来感到亲切,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二、引用生活实例探究物理现象,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
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能够向学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现象,创设探索问题的物理情境。但是,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涉及的物理现象都演示出来。列举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则可以弥补课堂上观察、实验的不足,或者可以丰富观察、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在中学生的生活世界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以及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流、思考,并产生了许多的问号,从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进而产生了一个个感叹号。如:
“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用什么做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为什么运用超声波能检测人体内部的创伤?”
“分子世界有哪些奥秘?”
“家庭用电中的熔丝如何选择?太粗太细怎么办?”
“真正遇到触电事故怎么处理?”
“透过近视眼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为什么透过圆形的鱼缸,看鱼缸里的金鱼,发现金鱼会变大?”
“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现在分界处筷子会折弯?”
“在寒冷的野外生存如果没有生火的设施,如何生火?”
随着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学生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开阔了。
三、借用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在公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记忆也不会持久;如果能够借助生活实例,提出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自觉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刻。
如在《蒸发》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谁能为大家举几个生活的实例?
生1:夏天厕所的臭味比冬天大;
生2:炒菜时特别香,而菜凉了则没有那么香;
生3:液体温度越高,蒸發越快;
生4:白砂糖在热水中更容易融化。
师:这些例子,同学们举得都非常好……
接着启发学生,那么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只和液体的温度有关呢?大家有没有注意下面的现象?[放映幻灯片]
1、晒粮食时,把粮食摊的又薄又匀时干得快,堆在一起时干得慢。
2、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3、一个完整鲜地瓜干得慢,把它切成片干得快。
教师问:通过分析上面的现象,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逐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加快蒸发快慢的条件,深刻掌握物理规律,把握物理现象。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强对物理实效性的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物理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例如:
学习密度及其应用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无形中培养了能力。
学习电和热及生活用电后,我问学生,我们会看到家里的白炽灯往往在开灯时亮一下即被烧毁,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同学们很快就能通过刚学习的知识解决,因为开灯时灯丝的温度低,从而电阻较小,而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变,通过白炽灯的电流增大,电能转化为热能较多,容易烧毁。
接着出示一个灯丝断的灯泡又问,如果白炽灯的灯丝只在某一端断了,我们能不能让它再次亮起来?接着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找到了搭灯丝的办法,让白炽灯又亮了。
大家再想想,“搭上”后的灯和没坏之前在亮度上会不会相同呢?
一般“搭上”的灯使用寿命都不长,这是为什么?
同学们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觉得物理知识既有趣又有用,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