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蓬勃发展的激励视频广告
激励视频广告在早期还是非常小众的广告形式,原因在于视频这种广告素材在移动端还不够普及,同时支持激励视频广告的转化链路也不够成熟。如今,激励视频广告则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主流广告形式,已受到业内巨头的青睐。最常见的,游戏中的激励视频广告已经发展成了用户“喜闻乐见”的一种广告形式,对于深度游戏玩家来说,比起氪金,用15秒左右的广告时间来获取复活机会或是游戏道具,有更低的成本门槛。至于休闲玩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本就不在意15秒的时间成本,更别说庞大的休闲玩家基数了。
庞大的用户体量,再加上用户的不在意程度,让激励视频广告迅速对接上了各款游戏,其中“国民平台”微信小程序占满了各种激励视频广告……
此前,微信官方发布消息称,小游戏激励式视频广告正式开放,广告主可以自助在投放端中选择小游戏激励式广告进行投放。
除了BAT中的腾讯,百度也盯上激励视频广告,紧接着便发出了关于新功能的预告:激励型视频广告。
把视野从游戏领域放开,大约在两年前,《网易有道》等非游戏APP就已经采取了“看视频领空间”和“看视频领双倍积分”的激励视频广告形式,把激励视频广告扩展到了游戏场景以外的领域。
在国外,谷歌移动广告聚合产品Admob早在2016年就已支持激励视频广告形式,Admob作为聚合众多移动开发者的广告联盟,在变现方式方面向来非常敏锐。如今,激励视频也成为众多Admob开发者(特别是游戏开发者)认可的广告形式,据开发《植物大战僵尸》的开发商Pop Cap介绍—激励视频广告和其他广告形式的广告相关,ECPM(每一千次展示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提升了至少200%,而利用谷歌的DMP(数据管理平台)大数据,APP广告主也能有效地通过激励视频广告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
配合激励视频的广告形式,谷歌在广告的投放端推出了App Campaign(应用广告系列),在谷歌广告后台,选择App Campaign,上传横版视频素材或竖版视频素材,选择转化目标,谷歌广告系统就能智能地将应用广告投放到成千上万的接入激励视频广告的APP中,提升转化效果。
为什么没有激励图文广告?
这需要从激励视频广告的模式出发,激励视频广告的核心是需要创造一个强烈的需求,用户为了满足这个强烈需求而主动选择观看广告,游戏里的“复活”就是这种“强烈的需求”。
Spotify购买了歌曲的版权,用户可以在其APP上免费听歌,当然条件只是每隔几首歌曲你得听一段“激励音频”广告或是看一段“激励视频”广告。同时,Spotify也在尝试一项名为“Active Media”的新功能,让非会员用户也能不限次数地跳过视频广告或音频广告。
用户跳过的广告,Spotify也不会向广告商收取费用,以此措施试图进行更精确地广告投放,只做针对性内容,提高广告的转化率。
游戏的黏性或是付费资源的诱惑可以激励用户看完广告,那工具类APP呢?
工具类APP有个显著地特点是“用完即走”,看似依赖性不高,实际上,当用户有需求时,其会更主动地去使用工具类APP。相比游戏的成瘾机制,工具类APP用户有更强的动机,更明确的目标。因此只要将用户的高频需求功能与激励视频广告相结合,工具类APP的流量也十分可观。例如,工具类APP《有道云笔记》激励用户每日签到,获取笔记的存储空间,并在签到界面设置了激励视频广告,鼓励用户观看视频广告获得更多存储空间。
激励视频广告给用户选择的权力
激励视频广告非常巧妙地增加了用户做选择的权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如果用户愿意,那么可以选择看视频广告,不要小看这个选择按钮,它赋予了用户一个重要的权力—广告从被动转变成主动,在直观体验上它优于视频网站强制性的前贴片广告。
如果这个选择按钮可以赋予用户主动权,那为什么不干脆让用户直接下载广告APP呢?事实上,早期移动广告的“积分应用墙”就是这种“套路”,那么这种更加直接的广告形式后来为什么衰落了?下载APP是一个很重的行为、一个非常有压力感的行为,当用户对某个APP没有兴趣的时候,即便下载了他也会很快删除掉,纯粹为了利益而做这个动作,转化率一定很低,而这种强制下载的形式也不可能长远,因为让用户每一次“复活”都去下载一个APP,用戶一定会“离你而去”。而观看视频广告其实又给了用户一次选择的机会,用户看了视频广告如果下载了广告中的APP,说明用户一定对这个APP感兴趣,后续的激活、转化和付费效果一定不错。对于众多APP广告主而言,在激励视频广告的大潮下,或许需要做的是制作一个精美的、转化率高的视频广告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