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温度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非生物影响因子,调控着土壤物质周转过程.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及其关键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5、15、25和35℃
【机 构】
: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50132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6JJ3132);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非生物影响因子,调控着土壤物质周转过程.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及其关键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5、15、25和35℃下测定亚热带稻田土壤BG(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探究温度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与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w(DOC)(DOC为可利用态碳)、w(NH4+-N)和w(MBC)(MBC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在5~25℃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第15天时BG活性达到306.57~437.75 nmol/(g·h),并随温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在第3、75天时,25℃下BG活性为184.46~207.60 nmol/(g·h).土壤酶活性的Q10(温度敏感性)在15℃升至25℃时表现出正响应(Q10=1.5),而在5~15℃和25~35℃时Q10<1,表现为消除效应.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温度作为关键影响因子,升温显著改变了土壤中w(DOC)、w(NH4+-N)、w(MBC)、w(MBN)(MBN为微生物生物量氮),进而影响土壤BG活性;土壤中w(MBC)对BG活性具有直接的显著负影响作用.研究显示,对参与稻田土壤碳转化BG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及其与土壤关键理化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有助于深入开展水稻土碳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青海湖沙陀寺水文站1959-1992年的水位资料,分析了前期气候类型,北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北极溺不对湖水位年际变化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预报价值的因子,并采用贝叶斯逐步判别法对
在认识法的重要性的同时 ,应充分认识到法的局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法的作用范围的有限性 ,法的滞后性 ,法的抽象性与社会生活具体性间的矛盾 ,以及法的实现对社会条件
体育课的本质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有可能发生运动创伤,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甚至造成终生的残疾。因
灵活地运用虚拟仪器技术于监测记录仪的研发中,研制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人机界面友好的监测记录仪。该记录仪基于工业PC机平台,应用开源代码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实时动态显示,实时监测,数据回放提取,系统组态,报表打印等多项功能。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稳定及人机界面友好的优点。适用于振动,温度,压力等多种参量的监测记录。本文着重从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进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科学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语
<正> 霸权主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历史上有过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在古代有奴隶主的霸权主义,在中世纪又有封建主的霸权主义,而近现代的霸权主义则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制度的
<正> 在极左观点看来,“恐怖主义”所谓的“舍生取义”,正是用来对付“霸权主义”的手段,它对现代文明的杀伤力极大,尽管遭到世界范围的遣责,却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一如鲁迅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人血浆中地芬尼多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应用OasisTM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法提取,XBridge RP-18色谱柱分离。结果:在该条件下,人血浆中
超声相控阵技术通过对超声阵列换能器各阵元进行相位控制,能获得灵活可控的合成波束,进行动态聚焦、成像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分辨力和信噪比。在研究超声相控阵换能器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