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及救治体会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达10%以上,存活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地威胁着小儿的生命与健康.现将我院2001~2005年间收治的94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第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入院10 h.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6个月,主因喘息5 d,咳嗽1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喘息,以活动后为著,不伴发热、咳嗽及口周发绀,曾口服阿莫西林,病情无好转.2 d前患儿喘息加重,呈持续性,呼吸加快,无阵发哭闹及发绀.1 d前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喉中有痰,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7.4×109/L,N0.53,予铃兰欣0.5 mg/
期刊
1 病案摘要  患儿,男,2个月,因发热伴右耳溢脓4 d、突发呼吸困难半天急诊入院.患儿4 d前"感冒"后发热,体温最高达40 ℃,无寒战及抽搐.家长发现右耳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于村卫生所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U,日1次,连用4 d,疗效欠佳,患儿仍高热,全身出现大小不等数十个皮疹.入院当天按当地风俗行"扎风"(即用针刺破皮疹处皮肤)治疗,扎针过程中患儿哭闹不安,突发呼吸困难、呻吟、面色青紫、大汗淋漓
期刊
目前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应用高浓度氧(简称高氧)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这一措施虽可挽救患儿生命,但却因高氧肺损伤而导致慢性肺疾病(CLD)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产生[1].本文就细胞外基质(ECM)如何参与肺损伤的发生及修复机制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缺氧/复氧(A/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细胞 A/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A/R组,缺氧2 h,复氧1 h;C、D、E组为处理组,加入GSH分别使其终浓度为40、80、160 mg/L后A/R.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采用RT-PC
期刊
期刊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出生后早期营养和生长发育与成年后的疾病显著相关,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群体.婴儿越小对营养的需求越迫切,理想的营养支持最好能使新生儿达到与宫内相同的生长速度,但由于出生时的营养状况、伴随疾病不同,营养需求可能各不相同[1].例如,一个胎龄为25周,出生体重600 g的危重新生儿,需要机械通气、药物维持血压以及限制液体,不能耐受肠内喂养,并且具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
期刊
复方冬眠灵(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 为儿科临床常用镇静药物之一.氯丙嗪与异丙嗪两药联合应用,可镇静、止喘,降低基础代谢率,尤适用于小儿热性惊厥[1].该药临床应用范围广、安全可靠.但是我科近期有2例小婴儿患呼吸系统疾病,应用该药后出现呼吸衰竭,1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儿,女,8个月,因"紫绀伴气促8个月"入院.体格检查:体重6.9 kg,身长67 cm,口唇及指趾末端紫绀,颜面轻度水肿,呼吸促,双肺未闻干湿性音.心率140次/min,血压110/67 mm Hg(1 mm Hg=0.133 kPa)。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减少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59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痊愈出院44例,好转后出院8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病因,感染是新生儿期惊厥的第二大原因.治疗重点在于止痉,药物首选苯巴比妥,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结论 缺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