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也热,热到拿一个鸡蛋在地上敲开,熟了……
北京也闷,总有那么几天,就像把人放进开锅的蒸笼,转用文火慢慢蒸熟……
对于北京人而言,夏天来了,并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站在阳光下看着眼前的柏油路面,悠悠的有一层蒸汽飘向天空。但,就算在心里暗骂,饭要吃,日子也要过。总有些老法子,让老百姓耐过这三个月的炎炎夏日。
我小时候的北京城,绿树多过楼房,虽然是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但二环以内还是有几片称得上“海”的地方。在这三“海”之滨,纵横交织着很多窄窄的胡同,从每个院落中探出“头”的老杨树,张开了枝叶,死死地挡住炽烈的阳光。躲在树荫之下,会感觉有“海”风吹过周身,倍感清凉。
四城所有的房子清一色“坐北朝南”,四四方方,被称为四合院,多数的院子里住着几户甚至几十户的人,变成了“大杂院”拥挤不堪。人多了,心气就烦躁,加上天气闷热,没有人会大白天的蹲在被太阳直射的家里。不论男女老幼,一逮到机会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后海边上,拿把芭蕉扇,找河边儿有树荫的地界儿,寻找自然风,那可是地地道道的自然风。
沿着长长的一排柳树,柳树之下一众票友在拉琴唱戏,在后海里游完泳的人,穿着游泳衣,湿淋淋地站在人群外面吹着海风,晒太阳。河边的草地上到处都是下野棋的老老少少。您大可不必顾忌,有兴趣就凑上前去支招,支了这头儿支那头儿,支它个不亦乐乎!
北京不流行对坐闲聊,聊天的时候手上总要干点什么。棋局一摆开,周围闲散的人全都要聚过来。“车无轮,马无缰”纵横在棋盘上,话题却全是国家大事,世界风云。胡同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受熏陶,在一帮大人中间钻来钻去,看久了也会一些象棋套路。“大裂手,屏风马。”多少也能支上几手。听着大人们议论纷纷,从小脑袋里就灌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一个个面目严肃,仔细聆听,不时还插上几句。
聊得投入了,炎热与否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该算是精神转移法。
除了四四方方的皇城和后海周边的树荫,夏日里可去的地方,怕就只剩下茶馆了。只是,如今可去的北京茶馆也不多了,称得上真正京味的只剩下前门楼旁边的“老舍茶馆”一家。老舍先生天生爱茶,在他的小说中,经常能看到最典型的茶馆生活,“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象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
纯正的北京茶馆,只提供绿茶、花茶,来喝茶的时候,要上一些点心瓜子儿,把鸟笼子往窗户口儿一挂,手捧着盖碗儿,优哉游哉地吹着穿堂风,边嗑瓜子,边看台上的折子戏。赶上一两场有名角儿的段子,大呼小叫地捧捧场,这难耐的一天就算过去了。
上面这两种,算得上是消暑的公共空间,以前的北京城,胡同四合院里,还有更奢侈的一种,在自己院子里打发辰光。《雕刻在城砖中的记忆》里曾经这样记载:那会儿,有钱人夏天避暑,都会在自家四合院的院子中搭起遮阳的天棚,院子中央摆着大金鱼缸,养上几尾锦鲤,影壁墙前后种上些石榴、翠竹;将私塾先生请回家,在家里面给子弟们上课,养着肥狗,使唤着吃得胖胖的婢女。天棚,也就是罩棚,遮阳纳荫。这是京津地方上独有的避暑绝招。通常是平地起杉篙,搭成架子,上头支板子或玻璃、芦席。立夏支棚,立秋天一凉就拆。。这些画面现在已经难以见到了。主要因为胡同和四合院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消失。没了胡同和四合院做依托,天棚也好,鱼缸也罢,都没了归宿。
小的时候曾经有幸进过近代诗人田间的大宅门,亲眼看到过那景象。院子中央养着一水缸金鱼,沿着院子四周种满竹子,当中支起一处凉棚,底下摆茶几,喝喝茶,看看书,哪怕外面兵荒马乱,仿佛院中的人也可以就这样闲消永夏下去。
北京也闷,总有那么几天,就像把人放进开锅的蒸笼,转用文火慢慢蒸熟……
对于北京人而言,夏天来了,并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站在阳光下看着眼前的柏油路面,悠悠的有一层蒸汽飘向天空。但,就算在心里暗骂,饭要吃,日子也要过。总有些老法子,让老百姓耐过这三个月的炎炎夏日。
我小时候的北京城,绿树多过楼房,虽然是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但二环以内还是有几片称得上“海”的地方。在这三“海”之滨,纵横交织着很多窄窄的胡同,从每个院落中探出“头”的老杨树,张开了枝叶,死死地挡住炽烈的阳光。躲在树荫之下,会感觉有“海”风吹过周身,倍感清凉。
四城所有的房子清一色“坐北朝南”,四四方方,被称为四合院,多数的院子里住着几户甚至几十户的人,变成了“大杂院”拥挤不堪。人多了,心气就烦躁,加上天气闷热,没有人会大白天的蹲在被太阳直射的家里。不论男女老幼,一逮到机会就会跑到离家不远的后海边上,拿把芭蕉扇,找河边儿有树荫的地界儿,寻找自然风,那可是地地道道的自然风。
沿着长长的一排柳树,柳树之下一众票友在拉琴唱戏,在后海里游完泳的人,穿着游泳衣,湿淋淋地站在人群外面吹着海风,晒太阳。河边的草地上到处都是下野棋的老老少少。您大可不必顾忌,有兴趣就凑上前去支招,支了这头儿支那头儿,支它个不亦乐乎!
北京不流行对坐闲聊,聊天的时候手上总要干点什么。棋局一摆开,周围闲散的人全都要聚过来。“车无轮,马无缰”纵横在棋盘上,话题却全是国家大事,世界风云。胡同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受熏陶,在一帮大人中间钻来钻去,看久了也会一些象棋套路。“大裂手,屏风马。”多少也能支上几手。听着大人们议论纷纷,从小脑袋里就灌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一个个面目严肃,仔细聆听,不时还插上几句。
聊得投入了,炎热与否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该算是精神转移法。
除了四四方方的皇城和后海周边的树荫,夏日里可去的地方,怕就只剩下茶馆了。只是,如今可去的北京茶馆也不多了,称得上真正京味的只剩下前门楼旁边的“老舍茶馆”一家。老舍先生天生爱茶,在他的小说中,经常能看到最典型的茶馆生活,“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象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
纯正的北京茶馆,只提供绿茶、花茶,来喝茶的时候,要上一些点心瓜子儿,把鸟笼子往窗户口儿一挂,手捧着盖碗儿,优哉游哉地吹着穿堂风,边嗑瓜子,边看台上的折子戏。赶上一两场有名角儿的段子,大呼小叫地捧捧场,这难耐的一天就算过去了。
上面这两种,算得上是消暑的公共空间,以前的北京城,胡同四合院里,还有更奢侈的一种,在自己院子里打发辰光。《雕刻在城砖中的记忆》里曾经这样记载:那会儿,有钱人夏天避暑,都会在自家四合院的院子中搭起遮阳的天棚,院子中央摆着大金鱼缸,养上几尾锦鲤,影壁墙前后种上些石榴、翠竹;将私塾先生请回家,在家里面给子弟们上课,养着肥狗,使唤着吃得胖胖的婢女。天棚,也就是罩棚,遮阳纳荫。这是京津地方上独有的避暑绝招。通常是平地起杉篙,搭成架子,上头支板子或玻璃、芦席。立夏支棚,立秋天一凉就拆。。这些画面现在已经难以见到了。主要因为胡同和四合院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消失。没了胡同和四合院做依托,天棚也好,鱼缸也罢,都没了归宿。
小的时候曾经有幸进过近代诗人田间的大宅门,亲眼看到过那景象。院子中央养着一水缸金鱼,沿着院子四周种满竹子,当中支起一处凉棚,底下摆茶几,喝喝茶,看看书,哪怕外面兵荒马乱,仿佛院中的人也可以就这样闲消永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