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而导致旅游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旅游经营者不断探索出新的旅游资源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一少部分旅游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红色旅游概述
国家旅游局对红色旅游的定义: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传承的革命精神以吸引物,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一项主要依托革命性的遗址和古迹而形成和发展的这样一类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相对偏远的革命老区人民来讲是一个可观的福利,它将有力推动老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成了推广和普及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理念的助推器。
二、会宁县红色旅游资源评估
1.会宁县的区位特点和历史条件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国道312横穿而过,位居兰州,白银,天水,定西,平凉,固原六地的集合中心,总面积6439km?。县内公路可直通周边市区乡镇,交通便捷。
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会宁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
2.会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机遇
会宁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其得天独厚的特性,主要由革命遗址和标志性建筑两类构成。革命遗址有:红军会师大联欢旧址,为纪念红军胜利会师,于1949年将西城楼改为“会师楼”,将楼下西津门改为“会师门”,里面保存有大量当时红军留下来的文物遗迹,至今完好无损。后期建造的纪念性性建筑有:会师园以及红军长征景区。会师园坐落在县城西侧,会师塔以及共和国将帅碑林等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会宁县城南,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占地三十六公顷。景区主要标志是三把剑、毛泽东《长征》诗碑、景园大门、瑞金塔、红军长征门、遵义会址、强渡嘉陵江、赤水河、泸定桥、懋功会师桥、草地宿营、甘孜会师、岷山栈道、俄界会议会址、天险腊子口、延安宝塔等二十个景点组成。
会宁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2004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总计投资5000多万元,对14处景点进行修缮,建成了全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历史的红军长征纪念馆,总计征集革命文物1000多件,恢复了4.3万平方米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使会宁红色旅游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三、会宁红色旅游开发策略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旅游道路交通的通达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和景点可到达性。同时旅游交通的完善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的体现。
建立县内环城旅游通道,按照2级公路的修建标准,改造312国道的路况,确保“会师楼——会师公园(会师塔)——长征胜利景园”这一旅游主环线路的顺畅,提高县域内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切实改变旅游者的感受。同时,还要大力度提高县城周边旅游辐射线路的质量,链接省道207线会宁段、县道郭彘公路会宁段、国道312线会宁段、国道312线辅道会宁段、国道309线会宁段等重要公路段,形成“四纵四横”公路网,从根本上改进提升交通效率。
能源、食宿等公用设施建设:能源方面,景区在确保源源不断的水源供给的同时,更应该确保水质,景区内电线以埋设为主,尽量避免高空架设,确保用电安全;在食宿方面,县城内酒店建设应以方便舒适的快捷酒店为主,此外,还应增加几家青年旅社,以满足背包客和一些青年学生的需求,酒店内要确保舒适卫生,全部实现网络覆盖。餐饮业的发展,要以推荐西北特色美食为主导思想,并结合各地美食特色,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重组旅游景区产品
除了红色革命圣地,会宁还有值得一览的绿色自然景观。桃花山,是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峰顶高1944米,山势突兀挺拔,苍翠秀丽,空气清新宜人。桃花山还具有极其珍贵的宗教价值,现有洞窟14处,庙宇20多座,至今保存完好,山门上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桃花山”匾额,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及宗教和风景于一体的旅游景观,极具游览价值。国道312线从山脚下绕过,游览极为方便。
同为省级森林公园的还有铁木山,主峰高2040米,是本区境内最高峰,位于县城西北大约70公里处。峰顶有天然次生林,形似锅盖,孤峰独秀,景色绮丽,素有“旱塬秀峰”的美誉。铁木山出产的矿泉水,因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且口感纯正,在民间被称为“神水”。
对会宁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突破观光旅游的局限,推出新的类型的主题游。建议对铁木山进行深度开发,通过合理的线路连接和产品捆绑将产品有机联系起来,再加上形象塑造和市场营销等手段将其推向目标市场,从而开辟出新的类型的度假旅游。对现有产品进行重组,距离会宁县城以东50公里的宁夏西吉将台堡,是当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二次会师的地方;距离县城以南60公里的通渭榜罗镇,是当年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的地方;向东170公里处是“道教发源地地”平凉崆峒山;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坐落在距离会宁县城以南200公里处;会宁以北大约100公里处有“国家级地质博物馆”景泰黄河石林,省级森林公园寿鹿山以及白银独有的小三峡景观。由此可见,会宁周边的旅游景点集群状况良好,可形成“会宁——通渭——天水——宁夏——平凉——白银——景泰——会宁”这样一条以会宁为中心的环形旅游线路,沿途既可以领略红色革命文化,又可以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
结论
红色旅游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鲜的旅游产品,要把它发扬光大、做强做好,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会宁红色旅游的发展也使得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对旅游有了新的认识,旅游也逐渐进入他们的生活。红色旅游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红色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人们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游客在参观革命圣地和文物古迹的同时接受着传统革命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着每一个人更加努力拼搏,积极向上。我想这正是开展红色旅游真正意义之所在。
一、红色旅游概述
国家旅游局对红色旅游的定义: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传承的革命精神以吸引物,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一项主要依托革命性的遗址和古迹而形成和发展的这样一类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相对偏远的革命老区人民来讲是一个可观的福利,它将有力推动老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成了推广和普及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理念的助推器。
二、会宁县红色旅游资源评估
1.会宁县的区位特点和历史条件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国道312横穿而过,位居兰州,白银,天水,定西,平凉,固原六地的集合中心,总面积6439km?。县内公路可直通周边市区乡镇,交通便捷。
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会宁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
2.会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机遇
会宁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其得天独厚的特性,主要由革命遗址和标志性建筑两类构成。革命遗址有:红军会师大联欢旧址,为纪念红军胜利会师,于1949年将西城楼改为“会师楼”,将楼下西津门改为“会师门”,里面保存有大量当时红军留下来的文物遗迹,至今完好无损。后期建造的纪念性性建筑有:会师园以及红军长征景区。会师园坐落在县城西侧,会师塔以及共和国将帅碑林等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会宁县城南,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占地三十六公顷。景区主要标志是三把剑、毛泽东《长征》诗碑、景园大门、瑞金塔、红军长征门、遵义会址、强渡嘉陵江、赤水河、泸定桥、懋功会师桥、草地宿营、甘孜会师、岷山栈道、俄界会议会址、天险腊子口、延安宝塔等二十个景点组成。
会宁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2004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总计投资5000多万元,对14处景点进行修缮,建成了全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历史的红军长征纪念馆,总计征集革命文物1000多件,恢复了4.3万平方米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使会宁红色旅游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三、会宁红色旅游开发策略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旅游道路交通的通达程度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和景点可到达性。同时旅游交通的完善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的体现。
建立县内环城旅游通道,按照2级公路的修建标准,改造312国道的路况,确保“会师楼——会师公园(会师塔)——长征胜利景园”这一旅游主环线路的顺畅,提高县域内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切实改变旅游者的感受。同时,还要大力度提高县城周边旅游辐射线路的质量,链接省道207线会宁段、县道郭彘公路会宁段、国道312线会宁段、国道312线辅道会宁段、国道309线会宁段等重要公路段,形成“四纵四横”公路网,从根本上改进提升交通效率。
能源、食宿等公用设施建设:能源方面,景区在确保源源不断的水源供给的同时,更应该确保水质,景区内电线以埋设为主,尽量避免高空架设,确保用电安全;在食宿方面,县城内酒店建设应以方便舒适的快捷酒店为主,此外,还应增加几家青年旅社,以满足背包客和一些青年学生的需求,酒店内要确保舒适卫生,全部实现网络覆盖。餐饮业的发展,要以推荐西北特色美食为主导思想,并结合各地美食特色,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重组旅游景区产品
除了红色革命圣地,会宁还有值得一览的绿色自然景观。桃花山,是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峰顶高1944米,山势突兀挺拔,苍翠秀丽,空气清新宜人。桃花山还具有极其珍贵的宗教价值,现有洞窟14处,庙宇20多座,至今保存完好,山门上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桃花山”匾额,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及宗教和风景于一体的旅游景观,极具游览价值。国道312线从山脚下绕过,游览极为方便。
同为省级森林公园的还有铁木山,主峰高2040米,是本区境内最高峰,位于县城西北大约70公里处。峰顶有天然次生林,形似锅盖,孤峰独秀,景色绮丽,素有“旱塬秀峰”的美誉。铁木山出产的矿泉水,因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且口感纯正,在民间被称为“神水”。
对会宁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突破观光旅游的局限,推出新的类型的主题游。建议对铁木山进行深度开发,通过合理的线路连接和产品捆绑将产品有机联系起来,再加上形象塑造和市场营销等手段将其推向目标市场,从而开辟出新的类型的度假旅游。对现有产品进行重组,距离会宁县城以东50公里的宁夏西吉将台堡,是当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二次会师的地方;距离县城以南60公里的通渭榜罗镇,是当年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的地方;向东170公里处是“道教发源地地”平凉崆峒山;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坐落在距离会宁县城以南200公里处;会宁以北大约100公里处有“国家级地质博物馆”景泰黄河石林,省级森林公园寿鹿山以及白银独有的小三峡景观。由此可见,会宁周边的旅游景点集群状况良好,可形成“会宁——通渭——天水——宁夏——平凉——白银——景泰——会宁”这样一条以会宁为中心的环形旅游线路,沿途既可以领略红色革命文化,又可以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
结论
红色旅游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鲜的旅游产品,要把它发扬光大、做强做好,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会宁红色旅游的发展也使得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对旅游有了新的认识,旅游也逐渐进入他们的生活。红色旅游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红色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人们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游客在参观革命圣地和文物古迹的同时接受着传统革命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着每一个人更加努力拼搏,积极向上。我想这正是开展红色旅游真正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