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抽象而枯燥的,这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障碍。如果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所要讲授的知识转化成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学生“玩”了,“乐”了,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如:我在上“同类项”这节课时,请10名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把课前准备好的10张硬纸片分别写上:3y;7a2b;5;-7a2b;-5y;mn;…每人分别发一张,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得卡片自我介绍。第一位同学介绍:我代表3y;第二位:我代表7a2b;第三位:我代表5……这样依次介绍完毕后,我就要求他们找自已同类的朋友,如果找不到的,站在一边。之后,让在下面的同学检查,他们找的朋友对不对,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同学积极地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于是同学A举手发言:“我是把3y和-5y看成是苹果;把7a2b和-7a2b看成梨子……”这样同学们便在轻松的活动中学到了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师应挖掘知识应用的素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把日常生活的实例转化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数学教学的素材应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上课时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实物,从而水到渠成。例如,在《有理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本人认为,初中数学中关于“数”的教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理数的教学,二是实数的教学。有理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实数是有理数的扩展。在教学中我除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入手,用实例指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之外,还从“0”上下些工夫。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易把0认为是正数,或认为0就表示“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归谬法”帮助学生认识0。下面是授课实录:
师:0表示什么?
生:0表示没有。
师:收听过天气预报吗?
生:听过。
师:如果说今天最高温度是0℃,那么也表示没有温度吗?
生:……
师:显然,“0”可以表示没有的意思,但“0”还可以表示更多的意义。
在十进制中,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缺位。例如105表示出十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即十位上缺位。
“0”是一个整数,也是一个偶数。零与正整数、负整数组成整数集合。
“0”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例如,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像零上3℃一样,有着一个确定的温度。又如,在海拔高度上,某地高度是0米不是表示没有高度,而是表示与海平面一样的高度。这样形象地解释,学生自然印象深刻。
又如进行“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时,我运用大量生活中的建筑图片,如美国的白宫、深圳的国贸大厦、地王大厦、香格里拉酒店等,让学生感受到几何体的美、数学的美,由此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欲望。在认识几何体时,可以问学生圆锥像什么,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有蛋筒、麦堆、导弹头、蒙古包顶、羽毛球……问学生圆柱像什么,学生会答:像易拉罐、杯子、花瓶、薯片筒,甚至会说像肠子、生物里的圆柱形细胞等。
三、创设实践情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进行《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由立体图形到视图”的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性问题:课开始时我在课桌上放了一件前后左右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的实物,请四个学生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看,把看到的不同图形在黑板上画出来,从中去体会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件物品看到的效果不一样。
责任编辑潘孟良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抽象而枯燥的,这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障碍。如果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所要讲授的知识转化成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学生“玩”了,“乐”了,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如:我在上“同类项”这节课时,请10名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把课前准备好的10张硬纸片分别写上:3y;7a2b;5;-7a2b;-5y;mn;…每人分别发一张,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得卡片自我介绍。第一位同学介绍:我代表3y;第二位:我代表7a2b;第三位:我代表5……这样依次介绍完毕后,我就要求他们找自已同类的朋友,如果找不到的,站在一边。之后,让在下面的同学检查,他们找的朋友对不对,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同学积极地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于是同学A举手发言:“我是把3y和-5y看成是苹果;把7a2b和-7a2b看成梨子……”这样同学们便在轻松的活动中学到了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师应挖掘知识应用的素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把日常生活的实例转化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数学教学的素材应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上课时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实物,从而水到渠成。例如,在《有理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本人认为,初中数学中关于“数”的教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理数的教学,二是实数的教学。有理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实数是有理数的扩展。在教学中我除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入手,用实例指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之外,还从“0”上下些工夫。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易把0认为是正数,或认为0就表示“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归谬法”帮助学生认识0。下面是授课实录:
师:0表示什么?
生:0表示没有。
师:收听过天气预报吗?
生:听过。
师:如果说今天最高温度是0℃,那么也表示没有温度吗?
生:……
师:显然,“0”可以表示没有的意思,但“0”还可以表示更多的意义。
在十进制中,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缺位。例如105表示出十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即十位上缺位。
“0”是一个整数,也是一个偶数。零与正整数、负整数组成整数集合。
“0”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例如,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像零上3℃一样,有着一个确定的温度。又如,在海拔高度上,某地高度是0米不是表示没有高度,而是表示与海平面一样的高度。这样形象地解释,学生自然印象深刻。
又如进行“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时,我运用大量生活中的建筑图片,如美国的白宫、深圳的国贸大厦、地王大厦、香格里拉酒店等,让学生感受到几何体的美、数学的美,由此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欲望。在认识几何体时,可以问学生圆锥像什么,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有蛋筒、麦堆、导弹头、蒙古包顶、羽毛球……问学生圆柱像什么,学生会答:像易拉罐、杯子、花瓶、薯片筒,甚至会说像肠子、生物里的圆柱形细胞等。
三、创设实践情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进行《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由立体图形到视图”的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性问题:课开始时我在课桌上放了一件前后左右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的实物,请四个学生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看,把看到的不同图形在黑板上画出来,从中去体会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件物品看到的效果不一样。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