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办馆条件改善,服务水平提高,然而,随着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兴起,与图书馆密切相关的公共文化消费并未在消费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如此直接负面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试图在消费文化大背景下,从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取向及其不足这一角度,探析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消费对象的困境,呼吁共筑公共图书馆消费意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消费文化;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大环境和个体需求演变,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逐渐深化、拓展,已经脱离了为特定少数人所建、所用的局限认识。尤其是近些年来,从政府到普通民众,都意识到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体。人们在馆内享受文化空间,或通过阅读图书吸取文化知识,提升人格涵养,借以造就合乎现代社会运行逻辑的社会成员。同时,现代社会显著特点之一,科技进步加快,物质丰富,市场化加速,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层面,其中消费是否旺盛反作用于产品的生产。长期以来,人们的需求行为逐渐模式化,渐进地形成了某种消费文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消费文化。当消费文化以强大的市场化力量,试图排挤文化消费的分量时,公共文化空间拓展受到挤压,而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的地位和作用势必受到挑战。
1 消费文化的内涵与反思
消费文化与消费行为和需求息息相关,是伴随着物品交换产生并发展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1]。改革开放近十几年来,商品服务生产大发展,随之贸易往来频繁,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到消费大潮之中,电子商务兴起后,更加剧了这种消费文化向社会纵深发展。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明确了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不能再从生理需要或社会地位的角度去定义和解释消费,必须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建立关系的方式。人们通过消费与客体、集体和世界建立关系,来获得一种身份和构建意义[2]。商品化、市场化全面渗透之后,人们获得这种身份象征和建构的商品变得十分随意,也非常便捷,可以说,只要借助货币这一社会中介,几乎可以得到世界各地的产品,借以表现自己的个体身份和个体形象。人们极度关注外在形象,极度外化自己的需求,从而走向“不为物役”的反面而难以鉴别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内在价值和内生意义。
与此相关,二十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艾瑞克·弗洛姆曾表达过他对消费文化的忧虑,“我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是人对自身的淡漠。这一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们已丧失了个人意义感和个性感,使自己成了实现自身以外某些目标的工具,把自己视为商品,并且也当作商品使用,自己的力量被异化了。”[3]可见,这种异化本质的背后必然缺乏对自我内省式的认知,缺乏人之为人的社会意义,缺乏“以文化之”的内涵和支撑。二十世纪初著名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认为,“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余地。”“根源于货币的经济、货币逻辑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宰,生活世界一方面给了个体自由,同时也使个体的生活越来越物化,越来越失去自身的个性色彩。”[4]。消费文化起源、发展、成熟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土壤,全球化不断以网络虚拟技术为强大的支撑力,持续演进,全球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由此看来,这种物化的本质是,人被标榜为物的化身,人依靠外部可获得的物质,不断凸显所谓的个性,而不是“真正的个性色彩”。
2 文化消费及其本体回归
二战之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求(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概括而言,可归入两大层级,即第一层级是生理和物质环境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第二层级是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包括其余三类。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素质高低与其文化消费层次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而文化消费正是更高层次需求的体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风貌。
文化消费,一般“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使主体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5]。人们对消费文化反思和诘问,是一种告诫和反叛,是对“为物役”价值取向的追问和检讨。在消费文化大背景下,除了上文所述人们对外部物质如此痴迷的同时,对于与精神世界有关的文化消费是否趋于同步,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当前,诸多商业化的活动也加入到“文化”的阵列来,纷纷冠之以“XX文化”,或“文化XX”,诸如此类的所谓文化活动,更多的是在文化这个中性而高雅名号之下,利用文化之名,行谋取商业利益之实,而不是本文所探讨的“纯文化消费”。公共图书馆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文化机构,是公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
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是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化”,与之有关的消费才算得上文化消费。普通公众更多的是以文化消费者角色出现,而专门的文化研究者和文化创意工作者,除了具备文化消费者角色外,还具备文化产品生产者角色。这其中,又以普通公众为文化消费的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对社会个体而言,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观念,有助于形成完全而良好的人格。对一个民族来说,有助于塑造整个民族的灵魂智慧和气节面貌,形成高尚的国民文化性格和文化气质。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人生的字典、社会的字典、公众的字典”,如同外语学习者,要学通一门外语,就要人手一本厚厚的字典一样,公众要提升个人和群体综合素质与涵养,就要依靠公共图书馆及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参与文化消费,而非网络上一些扑风捉影、断章取义式的网文。 国家实施文化大发展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宏观上规划了未来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和应具备的面貌,应以此为契机,汇聚全民文化消费的热情,思考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作用和地位,挖掘文化精神,更新文化理念,让尴尬的感慨——“功夫是我们的,熊猫也是我们的,而功夫熊猫不是我们的”——成为促进个体和群体进取的动力。
3 公共图书馆消费价值再平衡
文化消费有别于物质消费,主要关乎精神需求与寄托,寻求某种内在的心理平衡;不同于物质消费的短暂性、可视觉化感知,文化消费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品格和内在价值,也体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强化。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近年来,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已经摆脱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收式”服务模式。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文件,保障了免费公平服务,加大了资金投入,使得馆舍完善,馆藏量逐年上升,新技术应用及时,拓宽了服务范围和内容。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场所,资源丰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海量信息,是社会信息的总汇。据调查的实际情况看,近些年,我国人均阅读量不升反降。这不得不引起从业者的担忧,政府投入巨资办馆,为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缘何人们的阅读量却十分令人吃惊。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外在因素考察,社会节奏加快,机器化自动化大生产加快,导致人们除本职工作外,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并不充裕。加上网络化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涵盖量巨大,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尤其是互动式网络工具出现,使得很多人无需专门利用图书馆也可完成各自阅览需求。从内在因素看,虽然现代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采取了网络化、电子化方式发展,并提供相关更为便捷的服务,但是,多数民众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状态,认为到图书馆阅读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点从一些公共馆的办证读者量可见一斑。可见,图书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生活丰富而延伸了,却并不为大众所熟悉,这无疑会导致大量优秀文化资源闲置甚至是浪费。
有文化消费调查显示,人们在文化消费结构上偏向于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内容,出现了文化消费层次不高、内容浅显、形式多样的局面,而对智能性、发展性的内容关注度不够,即深层内容的关注度不够。这表面上看是个人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一个民族的问题,社会阅读的风尚没有形成,则全民阅读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球视野下,年轻一代不停地被网络、影视塑造着,而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让人莫衷一是,无法真正融入到具体的文化氛围之中,难以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容易导致“双面人”性格,“网上”是一面人,“网下”又是截然不同的一面人,而公共图书馆却不然,它为人们营造了真实的人文环境和人际交流平台。
人类的心灵进化非常缓慢,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总是有着来自经典的抹不去的影子。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总是相比精神层面来得容易和直接。消费文化大潮中的公共图书馆消费,文化消费中的公共图书馆消费,需要重视精神生活,强化文化消费意识,树立文化自觉。
4 结语
面对消费文化盛行,消费主义涌动,文化消费显得乏力,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消费实际需求不强,困扰着行业同道。当前,图书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持续拓展,但距离化为民众的自觉尚有很大发挥空间,换句话说,政府和从业者对其定位终归是单方面的,民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还需要跟上。无论把公共图书馆当作“没有围墙的大学”,还是“精神的家园”,作为从业者有责任引领一种社会潮流,帮助形成一种社会风尚,[JP2]即“共同构筑公共图书馆消费意识,深度唤醒民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向往和敬畏,激发民众和民族更大的进取和奋发”,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在过度物质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下,在与其博弈中求得某种平衡。[JP]
[HT5"H]参考文献[HT5"F]
[1][KG2]邓向阳消费文化与消费需求政策探析[J]学术论坛,2003,(3):136-139
[2][KG2]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KG2]弗罗姆寻找自我[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4][KG2]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KG2]贾小玫,文启湘文化消费:国民实现幸福的上佳途径[J]消费经济,2007,23(5):3-5,2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消费文化;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大环境和个体需求演变,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逐渐深化、拓展,已经脱离了为特定少数人所建、所用的局限认识。尤其是近些年来,从政府到普通民众,都意识到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体。人们在馆内享受文化空间,或通过阅读图书吸取文化知识,提升人格涵养,借以造就合乎现代社会运行逻辑的社会成员。同时,现代社会显著特点之一,科技进步加快,物质丰富,市场化加速,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层面,其中消费是否旺盛反作用于产品的生产。长期以来,人们的需求行为逐渐模式化,渐进地形成了某种消费文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消费文化。当消费文化以强大的市场化力量,试图排挤文化消费的分量时,公共文化空间拓展受到挤压,而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的地位和作用势必受到挑战。
1 消费文化的内涵与反思
消费文化与消费行为和需求息息相关,是伴随着物品交换产生并发展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1]。改革开放近十几年来,商品服务生产大发展,随之贸易往来频繁,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到消费大潮之中,电子商务兴起后,更加剧了这种消费文化向社会纵深发展。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明确了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不能再从生理需要或社会地位的角度去定义和解释消费,必须将其视为一种积极的建立关系的方式。人们通过消费与客体、集体和世界建立关系,来获得一种身份和构建意义[2]。商品化、市场化全面渗透之后,人们获得这种身份象征和建构的商品变得十分随意,也非常便捷,可以说,只要借助货币这一社会中介,几乎可以得到世界各地的产品,借以表现自己的个体身份和个体形象。人们极度关注外在形象,极度外化自己的需求,从而走向“不为物役”的反面而难以鉴别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内在价值和内生意义。
与此相关,二十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艾瑞克·弗洛姆曾表达过他对消费文化的忧虑,“我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是人对自身的淡漠。这一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们已丧失了个人意义感和个性感,使自己成了实现自身以外某些目标的工具,把自己视为商品,并且也当作商品使用,自己的力量被异化了。”[3]可见,这种异化本质的背后必然缺乏对自我内省式的认知,缺乏人之为人的社会意义,缺乏“以文化之”的内涵和支撑。二十世纪初著名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认为,“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余地。”“根源于货币的经济、货币逻辑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宰,生活世界一方面给了个体自由,同时也使个体的生活越来越物化,越来越失去自身的个性色彩。”[4]。消费文化起源、发展、成熟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土壤,全球化不断以网络虚拟技术为强大的支撑力,持续演进,全球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由此看来,这种物化的本质是,人被标榜为物的化身,人依靠外部可获得的物质,不断凸显所谓的个性,而不是“真正的个性色彩”。
2 文化消费及其本体回归
二战之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求(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概括而言,可归入两大层级,即第一层级是生理和物质环境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第二层级是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包括其余三类。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素质高低与其文化消费层次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而文化消费正是更高层次需求的体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风貌。
文化消费,一般“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使主体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5]。人们对消费文化反思和诘问,是一种告诫和反叛,是对“为物役”价值取向的追问和检讨。在消费文化大背景下,除了上文所述人们对外部物质如此痴迷的同时,对于与精神世界有关的文化消费是否趋于同步,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当前,诸多商业化的活动也加入到“文化”的阵列来,纷纷冠之以“XX文化”,或“文化XX”,诸如此类的所谓文化活动,更多的是在文化这个中性而高雅名号之下,利用文化之名,行谋取商业利益之实,而不是本文所探讨的“纯文化消费”。公共图书馆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文化机构,是公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场所。
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是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化”,与之有关的消费才算得上文化消费。普通公众更多的是以文化消费者角色出现,而专门的文化研究者和文化创意工作者,除了具备文化消费者角色外,还具备文化产品生产者角色。这其中,又以普通公众为文化消费的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对社会个体而言,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观念,有助于形成完全而良好的人格。对一个民族来说,有助于塑造整个民族的灵魂智慧和气节面貌,形成高尚的国民文化性格和文化气质。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人生的字典、社会的字典、公众的字典”,如同外语学习者,要学通一门外语,就要人手一本厚厚的字典一样,公众要提升个人和群体综合素质与涵养,就要依靠公共图书馆及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参与文化消费,而非网络上一些扑风捉影、断章取义式的网文。 国家实施文化大发展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宏观上规划了未来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和应具备的面貌,应以此为契机,汇聚全民文化消费的热情,思考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作用和地位,挖掘文化精神,更新文化理念,让尴尬的感慨——“功夫是我们的,熊猫也是我们的,而功夫熊猫不是我们的”——成为促进个体和群体进取的动力。
3 公共图书馆消费价值再平衡
文化消费有别于物质消费,主要关乎精神需求与寄托,寻求某种内在的心理平衡;不同于物质消费的短暂性、可视觉化感知,文化消费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品格和内在价值,也体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强化。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近年来,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已经摆脱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收式”服务模式。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文件,保障了免费公平服务,加大了资金投入,使得馆舍完善,馆藏量逐年上升,新技术应用及时,拓宽了服务范围和内容。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场所,资源丰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海量信息,是社会信息的总汇。据调查的实际情况看,近些年,我国人均阅读量不升反降。这不得不引起从业者的担忧,政府投入巨资办馆,为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缘何人们的阅读量却十分令人吃惊。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外在因素考察,社会节奏加快,机器化自动化大生产加快,导致人们除本职工作外,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并不充裕。加上网络化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涵盖量巨大,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尤其是互动式网络工具出现,使得很多人无需专门利用图书馆也可完成各自阅览需求。从内在因素看,虽然现代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采取了网络化、电子化方式发展,并提供相关更为便捷的服务,但是,多数民众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状态,认为到图书馆阅读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点从一些公共馆的办证读者量可见一斑。可见,图书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生活丰富而延伸了,却并不为大众所熟悉,这无疑会导致大量优秀文化资源闲置甚至是浪费。
有文化消费调查显示,人们在文化消费结构上偏向于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内容,出现了文化消费层次不高、内容浅显、形式多样的局面,而对智能性、发展性的内容关注度不够,即深层内容的关注度不够。这表面上看是个人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一个民族的问题,社会阅读的风尚没有形成,则全民阅读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球视野下,年轻一代不停地被网络、影视塑造着,而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让人莫衷一是,无法真正融入到具体的文化氛围之中,难以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容易导致“双面人”性格,“网上”是一面人,“网下”又是截然不同的一面人,而公共图书馆却不然,它为人们营造了真实的人文环境和人际交流平台。
人类的心灵进化非常缓慢,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总是有着来自经典的抹不去的影子。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总是相比精神层面来得容易和直接。消费文化大潮中的公共图书馆消费,文化消费中的公共图书馆消费,需要重视精神生活,强化文化消费意识,树立文化自觉。
4 结语
面对消费文化盛行,消费主义涌动,文化消费显得乏力,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消费实际需求不强,困扰着行业同道。当前,图书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持续拓展,但距离化为民众的自觉尚有很大发挥空间,换句话说,政府和从业者对其定位终归是单方面的,民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还需要跟上。无论把公共图书馆当作“没有围墙的大学”,还是“精神的家园”,作为从业者有责任引领一种社会潮流,帮助形成一种社会风尚,[JP2]即“共同构筑公共图书馆消费意识,深度唤醒民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向往和敬畏,激发民众和民族更大的进取和奋发”,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在过度物质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下,在与其博弈中求得某种平衡。[JP]
[HT5"H]参考文献[HT5"F]
[1][KG2]邓向阳消费文化与消费需求政策探析[J]学术论坛,2003,(3):136-139
[2][KG2]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KG2]弗罗姆寻找自我[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4][KG2]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KG2]贾小玫,文启湘文化消费:国民实现幸福的上佳途径[J]消费经济,2007,23(5):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