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增强阅读兴趣;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兴趣;激励引导巩固阅读兴趣;笔记写作提升阅读兴趣。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的起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二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級不少于100万字。完成这样的任务只有“趣”字当先,这样的“趣”在哪里来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兴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营造氛围增强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远离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生活。在家里,家长应该创设一种宽松的读书环境,和孩子共创一个书房或读书角。房间里可贴一些孩子自己的绘画作品,书架上摆放各自爱好的书籍,孩子和家长在各自的小天地看书、学习,还可以就某个问题共同商量讨论,亲情之间像好伙伴、好朋友一样相处,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浏览、阅读。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下,自然而然会喜欢上读书。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环境,学校应该注意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科学地利用各种途径渲染读书的作用和方法。校园文化长廊的宣传画应力求色彩鲜明、富有童趣,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好书,还可以贴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班级中可以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照片和苹果树等,在良好的环境里对学生潜移默化,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兴趣
读书的环境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内因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广泛阅读,老师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上。
一是在推荐读物中激发兴趣。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出发,可让学生读一些适合他们读的《故事大王》等杂志、《格林童话》等中外童话故事、《我要做好孩子》等儿童文学……在推荐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看的好书推荐给大家,交流阅读,学习长进。学生也可以根据各自爱好选择喜爱的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规范学生。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产生了,学生自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选择品位较高的阅读材料以扩展知识面,陶冶情操。
二是在引导阅读中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人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要推荐给学生读的书,在推荐过程中教师可预留悬念,如只讲故事的前部分或讲到故事的精彩情节戛然而止、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将这本书读下去的欲望,通过引导阅读激发他们读书兴趣。在教学中,有空我就呆在教室里,阅读一些篇幅短小、哲理性强,能感动人的文章。如《读者》、《微型小说》、《小小说》、《少年文摘报》等,读到吸引处,我会情不自禁地读给学生听,学生乐此不疲,还再三要求我多读几篇。于是我来个顺水推舟,借给喜欢看课外书的人,借不到的人急得直跺脚,唉声叹气。于是我规定一本书最多看3天,时间一到就得借给别人,无形之中给了他们压力,拿到书的学生都加紧时间看,早自习、中自习、课间10分钟,我惊喜地发现有好多孩子呆在教室里看课外书。
三是在合作看书中激发兴趣。在学校,由于学生学习的任务繁重,学生自主读课外书的时间几乎没有,如在学校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读课外书的合作伙伴,从而可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实践中我每天安排30分钟和学生共读课外书,学生们常常在课前就选择好自己的合作伙伴,在一起读同类书并展开讨论,畅谈读书心得和体会,同学们畅所欲言,从而进一步激发了读书兴趣。
三、激励引导巩固阅读兴趣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采用评价激励,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有利于巩固和稳定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并能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贴“苹果”自我评价办法,在学习园地上贴一棵“苹果树”,并为学生准备了许多“红苹果”,凡是看过一本书,就在一个“红苹果”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书名贴在“苹果树”上,比一比谁的“苹果”最多!为了防止流于形式,可要求学生在贴“苹果”之前要将所看书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听,或以日记的形式写读后感,也可以将情节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不拘形式。学生贴着“苹果”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展开竞争,比赛谁的“苹果”最多,一学期谁能得到“小博士”的美称。使大家学有榜样,以典型带动一般,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先进,努力奋进。学生在贴“苹果”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反馈、自我总结、自我激励的目的,这样不但保证了阅读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一方面,以激励先进再接再厉,继续奋进。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们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发奋进取,共同前进。
四、笔记写作提升阅读兴趣
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定期不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规定每位学生都要做读书笔记,要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还可以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还可以让他们给文字配上插图。老师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之间传阅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借此指导阅读方法,增加阅读兴趣,提出阅读建议,增强阅读能力。另外,重要的是,通过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写自己得意的文章来检验阅读带来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将提升阅读的兴趣,这才是快乐阅读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的起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二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級不少于100万字。完成这样的任务只有“趣”字当先,这样的“趣”在哪里来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兴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营造氛围增强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远离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生活。在家里,家长应该创设一种宽松的读书环境,和孩子共创一个书房或读书角。房间里可贴一些孩子自己的绘画作品,书架上摆放各自爱好的书籍,孩子和家长在各自的小天地看书、学习,还可以就某个问题共同商量讨论,亲情之间像好伙伴、好朋友一样相处,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浏览、阅读。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下,自然而然会喜欢上读书。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环境,学校应该注意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科学地利用各种途径渲染读书的作用和方法。校园文化长廊的宣传画应力求色彩鲜明、富有童趣,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好书,还可以贴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班级中可以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照片和苹果树等,在良好的环境里对学生潜移默化,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创造条件激发阅读兴趣
读书的环境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内因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广泛阅读,老师应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上。
一是在推荐读物中激发兴趣。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出发,可让学生读一些适合他们读的《故事大王》等杂志、《格林童话》等中外童话故事、《我要做好孩子》等儿童文学……在推荐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看的好书推荐给大家,交流阅读,学习长进。学生也可以根据各自爱好选择喜爱的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规范学生。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产生了,学生自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选择品位较高的阅读材料以扩展知识面,陶冶情操。
二是在引导阅读中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人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要推荐给学生读的书,在推荐过程中教师可预留悬念,如只讲故事的前部分或讲到故事的精彩情节戛然而止、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将这本书读下去的欲望,通过引导阅读激发他们读书兴趣。在教学中,有空我就呆在教室里,阅读一些篇幅短小、哲理性强,能感动人的文章。如《读者》、《微型小说》、《小小说》、《少年文摘报》等,读到吸引处,我会情不自禁地读给学生听,学生乐此不疲,还再三要求我多读几篇。于是我来个顺水推舟,借给喜欢看课外书的人,借不到的人急得直跺脚,唉声叹气。于是我规定一本书最多看3天,时间一到就得借给别人,无形之中给了他们压力,拿到书的学生都加紧时间看,早自习、中自习、课间10分钟,我惊喜地发现有好多孩子呆在教室里看课外书。
三是在合作看书中激发兴趣。在学校,由于学生学习的任务繁重,学生自主读课外书的时间几乎没有,如在学校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读课外书的合作伙伴,从而可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实践中我每天安排30分钟和学生共读课外书,学生们常常在课前就选择好自己的合作伙伴,在一起读同类书并展开讨论,畅谈读书心得和体会,同学们畅所欲言,从而进一步激发了读书兴趣。
三、激励引导巩固阅读兴趣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采用评价激励,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有利于巩固和稳定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并能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贴“苹果”自我评价办法,在学习园地上贴一棵“苹果树”,并为学生准备了许多“红苹果”,凡是看过一本书,就在一个“红苹果”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书名贴在“苹果树”上,比一比谁的“苹果”最多!为了防止流于形式,可要求学生在贴“苹果”之前要将所看书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听,或以日记的形式写读后感,也可以将情节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不拘形式。学生贴着“苹果”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展开竞争,比赛谁的“苹果”最多,一学期谁能得到“小博士”的美称。使大家学有榜样,以典型带动一般,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先进,努力奋进。学生在贴“苹果”的过程中达到了自我反馈、自我总结、自我激励的目的,这样不但保证了阅读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一方面,以激励先进再接再厉,继续奋进。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们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发奋进取,共同前进。
四、笔记写作提升阅读兴趣
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定期不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规定每位学生都要做读书笔记,要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还可以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还可以让他们给文字配上插图。老师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之间传阅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借此指导阅读方法,增加阅读兴趣,提出阅读建议,增强阅读能力。另外,重要的是,通过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写自己得意的文章来检验阅读带来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将提升阅读的兴趣,这才是快乐阅读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