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创意,不创新,毋宁死。这是曾经成功拯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而名噪一时的著名企业家亚柯卡的格言。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不创新,不紧握时代脉搏,再高大的巨人,也会迅速倒下。
企业家缺少创新精神
摩托罗拉、柯达、索爱等多家大鳄售卖命运,以及惠普、诺基亚、索尼、松下等巨无霸史无前例的大裁员,印证了这样一个残酷事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变化飞速的信息产业,光有防守远远不够,必须始终保持危机和创新意识,来不得半点傲慢和懈怠,只有不懈持续创新,执创新之牛耳,才能保证基业长青,否则只有“OUT”。
前三年,诺基亚一直保持40%以上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而且在功能手机领域的份额更高,这让诺基亚时常沉醉在过往的辉煌里,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我们看到多年来诺基亚symbian v3系统一直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多大的改变,也未针对移动互联网、触摸屏作出任何快速适时的反应,甚至还嘲笑过苹果“过于花哨”。
虽然近一两年,诺基亚恍然大悟了,拼尽老命,但却再也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今天的诺基亚,在外观设计上远不如苹果、三星,在软件上不及苹果、谷歌,留给人们记忆的仅是“抗摔”两个字。而今这个曾经稳坐全球头把交椅、似乎坚不可催的通信业巨头,其手机市场份额已跌至全球第三,被挤下“第一宝座”,股价重挫,甚至还不时传出“即将售卖”的消息,令人感叹不已。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曾经非常优秀的企业,因为缺乏创新而停滞不前,甚至无法存活。比如柯达,曾经公认的全球顶尖、一流的公司,因为缺乏创新而被淘汰。
从1888年发明世界第一部照相机上市开始,柯达的成功神话一直延续了近百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这家百年老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主营的胶卷业务占据了全球市场半壁江山,坐拥巨额市场利润。然而到2000年之后,人类拍照从“胶卷时代”已逐步进入“数字相机时代”,如何扬弃、转型,是向左还是向右?对于行业龙头的柯达来说,却十分纠结。
1999年末,柯达已深感传统胶卷业务萎缩之痛,但却担心转移精力会让胶卷销量受到重大影响,因此一直未敢也不想大力发展数字业务。当时柯达CEO裴学德仍坚信:传统的胶卷业务在市场上的尾宴还未结束,数码影像时代还远着呢。后来,业界都把这当成一个愚蠢的笑话了。
等到2003年数码相机蓬勃发展、快要取代胶卷相机时,自信、傲慢的柯达才匆忙下定决心,宣布全面战略转型,将自身定位在数码影像领域。然而,此时曾经的各个竞争对手已在新领域抢先建立了制高点,各个割据,柯达错失了数码转型的恰当时机。错失数码转型良机后,柯达在随后的几年期间拼命追赶,柯达几乎是每年要更换一次总裁,然而皆无力回天。
通向数码世界的转型之路,迟滞5年后方才开始,柯达对技术革命反应严重迟钝,招致了灾难性后果。即使是市场领袖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这是经验教训。不要只是让下一代产品优于自己的当前产品,而应该敢想敢做,让新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任何产品都要好。
可以说,产业创新力不足已成为昔日IT巨头没落的通病。
再回来看看惠普。随着科技的新旧更替以及消费者习惯的加快转移,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产品正在迅速蚕食传统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市场空间,世界计算机正迈入“后PC时代”。与此同时,云计算也是风起云涌如日中天,全球IT产业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拐点。然而相对于苹果,惠普这个创造无数神话的硅谷老牌IT企业,其表现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无视IT产业迅速变化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惠普罢免前任CEO赫德以来,惠普更是经历了发展战略摇摆不定、高层闪电换人、股价一路下挫等,因而在新一代高科技产品咄咄逼人的“围剿”下,节节败退并不为奇。当前的惠普,是业界大鳄中唯一没有触摸屏消费产品的企业,令人十分困惑而无奈。目前惠普产品战略问题依然不少,超标的超级本,迟到的平板电脑,甚至在中国被频爆“质量门”,这些都值得惠普警醒。虽然现在惠普新任领导人强调战略稳定的重要性,然而一个敢于不断创新的惠普,才更值得期待。
裁员只能舍本逐末,唯有创新才能基业长青
时下消费电子、IT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及早创新、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大大超过10年前,已关乎今天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纵观美国IT制造业几十年来在经营策略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今后中国企业竞争与发展的一个主方向。在美国,60年代规模效益第一;70年代价格第一;80年代质量第一;90年代市场响应速度第一;而21世纪则是技术创新第一。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裁员只能舍本逐末,甚至可以说饮鸩止渴,使大量人才流失,或使企业的创新力逐渐殆尽,结果可能是越裁越差,直至成为“空城”。而唯有从根本上开发与创新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与产品,寻找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发掘差异化的领先优势,才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当下不少创造性很强的IT企业正全面探索如何利用、借助新的IT技术,如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社会化网络营销,抑或移动平台,以为客户创造额外的价值和独一无二的体验,从而能脱颖而出,让基业长青。苹果公司近10年来一直在不断重新定义音乐、重新定义电脑、重新定义通信、重新定义新生活,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每一代产品都以全新、令人叹服的形象出现,引导着大众的生活消费方式,不断引领着IT潮流。苹果成功之道,值得众多IT企业很好地学习。
逆水行舟,不竞则退。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仍有很多企业在创新方面采用保守的战略,例如实行严格的创新预算控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维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创新力成为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基业长青也便为成一个巨大的问号了。
企业家缺少创新精神
摩托罗拉、柯达、索爱等多家大鳄售卖命运,以及惠普、诺基亚、索尼、松下等巨无霸史无前例的大裁员,印证了这样一个残酷事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变化飞速的信息产业,光有防守远远不够,必须始终保持危机和创新意识,来不得半点傲慢和懈怠,只有不懈持续创新,执创新之牛耳,才能保证基业长青,否则只有“OUT”。
前三年,诺基亚一直保持40%以上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而且在功能手机领域的份额更高,这让诺基亚时常沉醉在过往的辉煌里,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我们看到多年来诺基亚symbian v3系统一直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多大的改变,也未针对移动互联网、触摸屏作出任何快速适时的反应,甚至还嘲笑过苹果“过于花哨”。
虽然近一两年,诺基亚恍然大悟了,拼尽老命,但却再也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今天的诺基亚,在外观设计上远不如苹果、三星,在软件上不及苹果、谷歌,留给人们记忆的仅是“抗摔”两个字。而今这个曾经稳坐全球头把交椅、似乎坚不可催的通信业巨头,其手机市场份额已跌至全球第三,被挤下“第一宝座”,股价重挫,甚至还不时传出“即将售卖”的消息,令人感叹不已。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曾经非常优秀的企业,因为缺乏创新而停滞不前,甚至无法存活。比如柯达,曾经公认的全球顶尖、一流的公司,因为缺乏创新而被淘汰。
从1888年发明世界第一部照相机上市开始,柯达的成功神话一直延续了近百年。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这家百年老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主营的胶卷业务占据了全球市场半壁江山,坐拥巨额市场利润。然而到2000年之后,人类拍照从“胶卷时代”已逐步进入“数字相机时代”,如何扬弃、转型,是向左还是向右?对于行业龙头的柯达来说,却十分纠结。
1999年末,柯达已深感传统胶卷业务萎缩之痛,但却担心转移精力会让胶卷销量受到重大影响,因此一直未敢也不想大力发展数字业务。当时柯达CEO裴学德仍坚信:传统的胶卷业务在市场上的尾宴还未结束,数码影像时代还远着呢。后来,业界都把这当成一个愚蠢的笑话了。
等到2003年数码相机蓬勃发展、快要取代胶卷相机时,自信、傲慢的柯达才匆忙下定决心,宣布全面战略转型,将自身定位在数码影像领域。然而,此时曾经的各个竞争对手已在新领域抢先建立了制高点,各个割据,柯达错失了数码转型的恰当时机。错失数码转型良机后,柯达在随后的几年期间拼命追赶,柯达几乎是每年要更换一次总裁,然而皆无力回天。
通向数码世界的转型之路,迟滞5年后方才开始,柯达对技术革命反应严重迟钝,招致了灾难性后果。即使是市场领袖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这是经验教训。不要只是让下一代产品优于自己的当前产品,而应该敢想敢做,让新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任何产品都要好。
可以说,产业创新力不足已成为昔日IT巨头没落的通病。
再回来看看惠普。随着科技的新旧更替以及消费者习惯的加快转移,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产品正在迅速蚕食传统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市场空间,世界计算机正迈入“后PC时代”。与此同时,云计算也是风起云涌如日中天,全球IT产业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拐点。然而相对于苹果,惠普这个创造无数神话的硅谷老牌IT企业,其表现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无视IT产业迅速变化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惠普罢免前任CEO赫德以来,惠普更是经历了发展战略摇摆不定、高层闪电换人、股价一路下挫等,因而在新一代高科技产品咄咄逼人的“围剿”下,节节败退并不为奇。当前的惠普,是业界大鳄中唯一没有触摸屏消费产品的企业,令人十分困惑而无奈。目前惠普产品战略问题依然不少,超标的超级本,迟到的平板电脑,甚至在中国被频爆“质量门”,这些都值得惠普警醒。虽然现在惠普新任领导人强调战略稳定的重要性,然而一个敢于不断创新的惠普,才更值得期待。
裁员只能舍本逐末,唯有创新才能基业长青
时下消费电子、IT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及早创新、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大大超过10年前,已关乎今天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纵观美国IT制造业几十年来在经营策略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今后中国企业竞争与发展的一个主方向。在美国,60年代规模效益第一;70年代价格第一;80年代质量第一;90年代市场响应速度第一;而21世纪则是技术创新第一。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裁员只能舍本逐末,甚至可以说饮鸩止渴,使大量人才流失,或使企业的创新力逐渐殆尽,结果可能是越裁越差,直至成为“空城”。而唯有从根本上开发与创新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与产品,寻找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发掘差异化的领先优势,才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当下不少创造性很强的IT企业正全面探索如何利用、借助新的IT技术,如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社会化网络营销,抑或移动平台,以为客户创造额外的价值和独一无二的体验,从而能脱颖而出,让基业长青。苹果公司近10年来一直在不断重新定义音乐、重新定义电脑、重新定义通信、重新定义新生活,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每一代产品都以全新、令人叹服的形象出现,引导着大众的生活消费方式,不断引领着IT潮流。苹果成功之道,值得众多IT企业很好地学习。
逆水行舟,不竞则退。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仍有很多企业在创新方面采用保守的战略,例如实行严格的创新预算控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维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创新力成为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基业长青也便为成一个巨大的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