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恋》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呼唤出对强大祖国的礼赞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热切期盼。这首歌曲具有艺术歌曲特性,创作上承袭了“五四”以来优秀爱国歌曲的创作脉络,精巧地安排音乐结构与表现手法。歌曲所表现出的内在、深切而激越的感情,不仅仅是词曲作者个人的情感表白和演唱者二度创作的精湛诠释,更与欣赏者形成一种共有的豪迈激情,具有强烈的大众共鸣效果。
[关键词]《依恋》;海外游子;抒情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9-0006-02
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曾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曲《依恋》(苏柳词、刘世虎曲)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创作完成的。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授擔纲演唱。它抒发了海外游子渴望回到祖国,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的内心炙热情感。
一、创作背景
采用海外游子题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歌曲创作,曾产生了众多经典佳作。这些佳作都是结合题材内容所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求,进行了精心的歌词选择和多样化艺术手法处理。由此,笔者联想起另一首表达海外游子爱国的歌曲,即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根据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爱国诗人于右任的《望乡词》谱写的一首同名经典的艺术歌曲。
这是作者眷恋大陆家乡和思念祖国的厚重情怀,表达出许许多多和诗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心,他们魂牵梦绕,心中无法忘却的正是自己的祖国。
而陆在易先生的同名艺术歌曲《望乡词》挖掘了歌词中最深挚的感情。廖昌永演唱的这首歌曲曾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感动了无数外国观众,引起国际反响。当我们将歌曲《依恋》与歌曲《望乡词》做一比较就会发现,这两首歌曲可以看作是一对跨越时空的姊妹篇,两者似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新旧时代海外游子的写照。聆听《望乡词》,它倾吐了旧中国,游子远离故乡,报国无门,有家不能回,一缕乡愁寄悲情,如歌中唱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芒芒,山之上国有殇。”再品味《依恋》表达出的思想意境,会有一种更深切体会,即新时代海外游子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产生的自豪感,显得是那样珍贵和来之不易,如歌中所唱:“我赞叹你,我拥抱你,拥抱你田园如诗,拥抱你富饶美丽。”比较倾听两首作品,不需说教,我们的情感在歌声中,将自然升华。
二、主题思想
《依恋》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呼唤出对强大祖国的礼赞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热切期盼。借景抒情,即借对祖国山水的赞美、赞叹祖国的春机盎然,来表述主体心境。情景交融,即与抒情相伴,挖掘乐曲的深情和内在力度。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与歌词内容的铺陈与排比,紧紧联结成为一系列富于象征意义的景观意境。曲调与词句、语句,句句叠加,一步步、一层层细腻描绘和刻画。词曲排比的气势,将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逐词逐句引向深人,点燃心潮澎湃的激情。特别是廖昌永那浑厚的男中音色和演唱技巧,充分挖掘出歌词中深沉内在的情怀,把情至深处的海外游子的感怀,升华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人生咏叹和追求,也体现了曲作者自己的个人抒情意味和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和表现手法!另外,乐队伴奏的版本,还使这首歌曲有点抒情交响诗的味道。[LM]
三、作品阐述
《依恋》具有艺术歌曲的明显特性,但又不拘泥于小众的欣赏范围,在融入艺术歌曲特性的同时,将爱国思想主题的艺术表达与时代特点、时代要求及大众化、通俗化相结合。回溯近代我国歌曲创作的历程,自本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下,欧洲艺术歌曲被引入中国,赵元任、萧友梅、黄自、青主等一大批中国杰出的作曲家,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的基础上,尝试写作中国特色的歌曲。他们在结合时代需要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爱国作为自己的核心主题之一,将艺术歌曲的精雕细琢的抒情内在气质与时代性、群众性、通俗性紧密结合,进而产生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老天爷》《五四纪念爱国歌》《嘉陵江上》《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等一系列艺术性极强的优秀爱国歌曲,开创了我国歌曲创作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施光南的《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多情的土地》、谷建芬的《那就是我》、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铁原的《在那桃化盛开的地方》等等一批艺术性较高的抒情歌曲,成为这个时代大众的集体记忆。原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在2007年甘肃兰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时说:“19世纪到21世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歌曲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和时代、生活、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艺术歌曲创作者的角度虽然往往是从个人的感受而引发,但创作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作者本人,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歌曲和人民、和时代、和生活是不能脱离的。”可以说,《依恋》体现了这样的准确定位。
《依恋》在创作上也承袭了“五四”以来优秀爱国歌曲的创作脉络,精巧地安排音乐结构与表现手法,谱写成这首雅俗共赏的歌曲。这首歌曲所表现出的内在、深切而激越的情感,不仅仅是词曲作者个人的情感表白和演唱者二度创作的精湛诠释,更与欣赏者形成一种共有的豪迈激情,具有强烈的大众共鸣效果。
这首歌词以第一人称和母亲对话的口吻,诉说孩子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眷恋和对强大的祖国的赞美。散文式的歌词通过依偎、依恋、思念、呼吸、赞美、拥抱等几个动作关键词,结合恰当的形容词句,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当今中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亲切、朴实而深情无限的诗句,也为曲作者打开了丰富的联想空间和意境塑造。
就此,曲作者为使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层层深入,音乐由静到动、由抒情到热烈奔放,设计了一个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框架:
ABC
6+6+6 4+56+6+6+3(补充)
全曲建立在升c自然小调基础上。自然小调的主题旋律开始部分带有一种柔软、纯洁而坚韧的内在抒情诗意笔法,其中含有一个二度音程动机细胞,形成集聚式成长,即基于一个短小的动机细胞,逐渐积聚扩大成长为一组富有推动性的主题核心力。这个主题核心力在曲作者对作品意境的深挖和细描中,逐渐积累出几个遏制不住的情感爆发点。列举如下:
从第54小节开始,音乐进入高潮,歌中唱道:“我赞美你,我描绘你,我拥抱你……”并反复出现,音乐在二度音程旋律进行中,带有一种歌剧咏叹性风格,音乐形象极具立体感。虽然二度音程不能制造出音乐强烈的戏剧性力量,但在这里被曲作者赋予了一种“生命意义”。
四、价值意义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广大留学人员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歌曲《依恋》体现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主题宗旨和政治导向,形成如下价值内涵:
1歌声中体现伟大祖国母亲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歌曲对“强起来”的表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幸福“共生”关系。
2歌声中体现爱国气节,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集中着墨于渲染海外游子之内心,反映当下包括海外游子在内的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宽广情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爱国是一种境界,是我们对祖先的敬畏以及对我们自身所处环境的文化认同。爱国需要理性,爱国更需要激情。爱国足以使我们找到故园,寻到灵魂的境界。没有爱国之情,就不会理解人生的意义。这首歌曲触及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关键词]《依恋》;海外游子;抒情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9-0006-02
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曾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曲《依恋》(苏柳词、刘世虎曲)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创作完成的。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授擔纲演唱。它抒发了海外游子渴望回到祖国,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的内心炙热情感。
一、创作背景
采用海外游子题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歌曲创作,曾产生了众多经典佳作。这些佳作都是结合题材内容所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求,进行了精心的歌词选择和多样化艺术手法处理。由此,笔者联想起另一首表达海外游子爱国的歌曲,即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根据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爱国诗人于右任的《望乡词》谱写的一首同名经典的艺术歌曲。
这是作者眷恋大陆家乡和思念祖国的厚重情怀,表达出许许多多和诗人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心,他们魂牵梦绕,心中无法忘却的正是自己的祖国。
而陆在易先生的同名艺术歌曲《望乡词》挖掘了歌词中最深挚的感情。廖昌永演唱的这首歌曲曾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感动了无数外国观众,引起国际反响。当我们将歌曲《依恋》与歌曲《望乡词》做一比较就会发现,这两首歌曲可以看作是一对跨越时空的姊妹篇,两者似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新旧时代海外游子的写照。聆听《望乡词》,它倾吐了旧中国,游子远离故乡,报国无门,有家不能回,一缕乡愁寄悲情,如歌中唱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芒芒,山之上国有殇。”再品味《依恋》表达出的思想意境,会有一种更深切体会,即新时代海外游子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产生的自豪感,显得是那样珍贵和来之不易,如歌中所唱:“我赞叹你,我拥抱你,拥抱你田园如诗,拥抱你富饶美丽。”比较倾听两首作品,不需说教,我们的情感在歌声中,将自然升华。
二、主题思想
《依恋》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呼唤出对强大祖国的礼赞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热切期盼。借景抒情,即借对祖国山水的赞美、赞叹祖国的春机盎然,来表述主体心境。情景交融,即与抒情相伴,挖掘乐曲的深情和内在力度。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与歌词内容的铺陈与排比,紧紧联结成为一系列富于象征意义的景观意境。曲调与词句、语句,句句叠加,一步步、一层层细腻描绘和刻画。词曲排比的气势,将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逐词逐句引向深人,点燃心潮澎湃的激情。特别是廖昌永那浑厚的男中音色和演唱技巧,充分挖掘出歌词中深沉内在的情怀,把情至深处的海外游子的感怀,升华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人生咏叹和追求,也体现了曲作者自己的个人抒情意味和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和表现手法!另外,乐队伴奏的版本,还使这首歌曲有点抒情交响诗的味道。[LM]
三、作品阐述
《依恋》具有艺术歌曲的明显特性,但又不拘泥于小众的欣赏范围,在融入艺术歌曲特性的同时,将爱国思想主题的艺术表达与时代特点、时代要求及大众化、通俗化相结合。回溯近代我国歌曲创作的历程,自本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下,欧洲艺术歌曲被引入中国,赵元任、萧友梅、黄自、青主等一大批中国杰出的作曲家,在借鉴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的基础上,尝试写作中国特色的歌曲。他们在结合时代需要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爱国作为自己的核心主题之一,将艺术歌曲的精雕细琢的抒情内在气质与时代性、群众性、通俗性紧密结合,进而产生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老天爷》《五四纪念爱国歌》《嘉陵江上》《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等一系列艺术性极强的优秀爱国歌曲,开创了我国歌曲创作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施光南的《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多情的土地》、谷建芬的《那就是我》、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铁原的《在那桃化盛开的地方》等等一批艺术性较高的抒情歌曲,成为这个时代大众的集体记忆。原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在2007年甘肃兰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时说:“19世纪到21世纪,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歌曲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和时代、生活、人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艺术歌曲创作者的角度虽然往往是从个人的感受而引发,但创作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作者本人,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歌曲和人民、和时代、和生活是不能脱离的。”可以说,《依恋》体现了这样的准确定位。
《依恋》在创作上也承袭了“五四”以来优秀爱国歌曲的创作脉络,精巧地安排音乐结构与表现手法,谱写成这首雅俗共赏的歌曲。这首歌曲所表现出的内在、深切而激越的情感,不仅仅是词曲作者个人的情感表白和演唱者二度创作的精湛诠释,更与欣赏者形成一种共有的豪迈激情,具有强烈的大众共鸣效果。
这首歌词以第一人称和母亲对话的口吻,诉说孩子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眷恋和对强大的祖国的赞美。散文式的歌词通过依偎、依恋、思念、呼吸、赞美、拥抱等几个动作关键词,结合恰当的形容词句,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当今中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亲切、朴实而深情无限的诗句,也为曲作者打开了丰富的联想空间和意境塑造。
就此,曲作者为使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层层深入,音乐由静到动、由抒情到热烈奔放,设计了一个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框架:
ABC
6+6+6 4+56+6+6+3(补充)
全曲建立在升c自然小调基础上。自然小调的主题旋律开始部分带有一种柔软、纯洁而坚韧的内在抒情诗意笔法,其中含有一个二度音程动机细胞,形成集聚式成长,即基于一个短小的动机细胞,逐渐积聚扩大成长为一组富有推动性的主题核心力。这个主题核心力在曲作者对作品意境的深挖和细描中,逐渐积累出几个遏制不住的情感爆发点。列举如下:
从第54小节开始,音乐进入高潮,歌中唱道:“我赞美你,我描绘你,我拥抱你……”并反复出现,音乐在二度音程旋律进行中,带有一种歌剧咏叹性风格,音乐形象极具立体感。虽然二度音程不能制造出音乐强烈的戏剧性力量,但在这里被曲作者赋予了一种“生命意义”。
四、价值意义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大批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伴随着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广大留学人员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歌曲《依恋》体现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主题宗旨和政治导向,形成如下价值内涵:
1歌声中体现伟大祖国母亲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歌曲对“强起来”的表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幸福“共生”关系。
2歌声中体现爱国气节,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集中着墨于渲染海外游子之内心,反映当下包括海外游子在内的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宽广情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爱国是一种境界,是我们对祖先的敬畏以及对我们自身所处环境的文化认同。爱国需要理性,爱国更需要激情。爱国足以使我们找到故园,寻到灵魂的境界。没有爱国之情,就不会理解人生的意义。这首歌曲触及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责任编辑:张洪全)